依据“首要”原理,优化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Sym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观摩了甲、乙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内容是江苏科技版八年级上册中的“人体的神经调节”。他们的教学过程都包括创设情境、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堂小结和巩固练习等几个环节。笔者依据梅里尔所归纳的首要教学原理,对两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的建议。
  1 “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甲:邀请两位同学到教室前玩“打手心”游戏,比较两位同学的反应情况,然后要求分析影响“打手心”成功率的原因,引入神经系统的学习。
  教师乙:首先展示相关图片,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指出人在寒冷、炎热、惊吓等不同环境中有哪些表现,然后通过师生共同交流,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引入神经系统的学习。
  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认为,“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当激活已有知识并将它作为新知识的基础时,才能促进学习”。所以,学科教学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甲通过“打手心”游戏,在侧重于活跃教学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兴趣。教师乙侧重于通过图片展示,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思考相关的问题。两位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均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能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主动建构。两者都有独到之处,也有共性。
  但两位教师都忽视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一学科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若能列举一些典型事例,如针刺手引起缩手反射,再分别就“刺激形式”、“接受刺激”、“痛觉形成”等问题展开讨论,引入对相关结构基础的思考,就会更有利于“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的学习。到课堂结束前的课堂小结时,再回顾这些事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课堂教学“前呼后应”,体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2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教学
  教师甲:让学生观察神经元结构模式图,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由教师总结神经元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教师乙:让学生先回忆动物的细胞结构,然后观察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找出其中的差异,教师再根据动物细胞模式图绘制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还认为,“当新知识展示给学习者时,才能促进学习”。据此,学科教学应关注新知识展示时机和展示方式是否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两位教师都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模型、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策略组织教学,让学生亲自去感受、观察、思考、讨论,从而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既有利于发展个性,提高学生主动构建的意识,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相比较而言,教师乙更关注学生的读模和建模,注重演绎推理,这样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但两位教师在有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①学生活动的展示,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应由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展示与评价。这样既能促进理解,也能反映出普遍存在的问题,促进生成性教学。②此处也应该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教材在“小资料”中明确指出,“每一个神经元都能接收来自其他约1000个神经元的信息,并且能发送1000多条信息”。那么神经细胞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功能呢?然后学生带着问题,教师结合动物细胞结构和一般模型引导学生分析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教学
  教师甲:从张海迪、桑兰等人的疾病谈起,根据已有生活经验,通过师生对话,总结人的神经系统的组成。然后结合脑和脊髓的结构模型,通过师生对话,学习大脑、小脑、脑干及脊髓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教师乙:要求学生解读神经系统组成图,总结人的神经系统的组成。然后通过“手画图”介绍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的位置、形态及功能。最后,要求学生利用脑和脊髓的模型,系统总结脑和脊髓的结构及功能。
  “当新知识与学习者生活世界融于一体时,才能促进学习”,是梅里尔首要教学原理的又一个重要观点。这就要求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要能促进学习者把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两位教师均利用图片、模型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构建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比较而言,教师甲对“神经系统组成”的教学更注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更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乙对“神经系统功能”的教学设计更科学、更有新意,尤其是更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
  笔者以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这一教学内容还应与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多一些。如让学生了解:在临床上“脑死亡”和“植物人”有何不同?某人小脑发生病变或受到损伤,就会使身体失去平衡,运动不协调、不准确,走路摇晃,像喝醉了酒,闭目直立时站立不稳,这说明了什么?喝酒时走路摇晃的主要原因是小脑麻痹吗?这样,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4 “课堂小结和巩固练习”的教学
  教师甲:对照板书进行简要的课堂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同步辅导用书的相关练习。
  教师乙:对照板书进行简要的课堂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5道填空题。
  “当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时,才能促进学习”,也是梅里尔首要教学原理的重要观点。所以,学科教学还应该注意为学习者创设练习和应用的机会,让他们在运用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新学的知识。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简单明了,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通过及时巩固,学以致用。教师甲利用同步辅导用书的相关练习,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教师乙利用自己设计的填空题,有系统性和基础性。但总的来说,两者的探究性、创新性和应用性都不够。课堂上的巩固不应该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要注意创设适切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他们的思维,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结合神经系统组成图,分析针刺手感到疼及缩回手的原因,为今后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作垫铺;也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还珠格格》电视剧中的情节设置问题情境,“紫薇格格”从马车上摔下后,头扎到石块上,双目失明了,让学生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梅里尔说:“实施首要教学原理将有助于确保教学产品的教学效能”。这里的“教学效能”主要是指着力打造的有效课堂,而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是优化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应体现“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激活已有知识”、“与学习者生活世界融于一体”、“应用新知识”等基本思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课堂的关键是教师,要倡导教师成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让生物教学与时俱进,还需要广大生物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
其他文献
高三的传统二轮复习的课堂形式主要是专题复习。通过专题复习,通常达到以下目的:① 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建立局部的知识网络;② 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③ 通过高考题的综合训练,把握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形成应试技巧。因此,二轮复习对于学生应付高考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弥补一轮复习过程中留下的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个完整的探究性实验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目的是学生通过实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深刻体会并认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本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具有活动,重要作用。
期刊
对于教师而言,传授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让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的方法则更为重要。教师的“教”应该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学生“会学”,而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激趣觅味,唤起求知欲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求知、探索、实践的欲望。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很多学生对生物非常感兴趣,对生物课的期望也很高,因此
期刊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受到各国的极大重视。中学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生物课程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所授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落实生物课程教学目标,倍受广大教师的重视。当然这不是落实生物课程目标的唯一途径,笔者尝试了学习完一两章内容后,让学生出
期刊
生物学概念的建构是指学生依据直接经验,从大量的生物学事实出发,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形成概念表象,并对概念表象进行分析、抽象、概括,抽取出一类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辨析不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科学概念,然后以文字表达来抽象概括出科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建构概念模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生物学事实→概念表象→初级概念→科学概念→概念模型”。   下面以苏科
期刊
1 教材分析   “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最后一节内容。学习本章内容为理解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一章奠定基础。学生学习哺乳动物,能够使其从自身出发理解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这一重要概念。  2 教学设计思路   探究性学习是生物学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的首
期刊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1) 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 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 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 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讨论育种科学技术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 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
期刊
摘 要 探索学案导学做为引领, 教师精致课堂设计,学生自主合作建构,提升课堂复习效率的复习模式。  关键词 精致课堂 学案导学 自主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高三复习的现状  1.1 教师的现状  现状一:“基于教辅资料的复习”。这种情况以年轻教师居多,依赖教辅资料,不研究新课程标准、生物教材和考试说明,只是将资料上的所有内容复习一遍。  现状二:“基于经验的复习”
期刊
笔者有幸参加2013年高考阅卷并担任第31题的阅卷组长。通过对试题认真分析,发现考生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楚和表述不规范,审题不清楚导致考生白费时间答题,表述不规范导致考生丢失很多可惜的分数。  1 原题再现  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
期刊
第Ⅰ卷  一、 选择题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