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我国市场化经济不断发展为背景,实证检验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亏损单位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的关系及其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通过研究,所得结论如下: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与税收收入总额呈正相关关系,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数与我国税收收入总额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5-0259-02
1 引言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税收收入从1978年的519.28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0497.33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增长了210倍。税收收入的构成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状况的侧面反映,而其增长尤其是持续快速增长则有力证明了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反过来,经济发展也会影响税收收入的增长(李锐、师应来,2007;戴洁卿,2007)。但,经济状况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
工业企业自从出现以来便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工业企业所带来的工业经济的发达与落后决定了一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更是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第二产业税收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了40%,可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那么,工业企业的发展是如何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这种影响程度有多大?
2 文献综述
福建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2002)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是最大的,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由此得出需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高级的经济结构是提高税收收入的根本途径这一结论。王志刚(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促进了我国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税基增长是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可持续性的保证。谢波(2013)通过对我国1978—2000年间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明,第二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张伦俊(2000)的实证研究反映了工商税收较大程度地依赖于工业增量,税收增长过多地受制于第一产业,过少地来源于第三产业。谭光荣(2007)也证明了经济结构变动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显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阐述了大规模生产与协作的重要性。规模经济学认为,只有将工序细化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分工以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为前提。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部门中,若企业不具备一定规模,该企业便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无法利用规模化管理实现资源节约,无法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经营成本,也就无法以价格优势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制约了该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余兰,2005)。有研究表明,税收收入受企业规模直接影响,而且不同规模的企业每百元产出所能提供的税收也不同(福建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20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提出了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而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本质上是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像生产决定分配一样,税收也是依赖经济发展状况的,只有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才能稳定税源、扩大税基,从而增加税收收入。近年来,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安体富(2009)研究发现,价格、经济结构、经济效应、政策、制度、征管和税款虚收等7因素影响了我国的税收收入。胡才君(2008)认为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我国税收收入是不断减少的,而税收收入会随着贸易进出口额、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财政支出等的增长而不断增加。金人庆(2002)用经济增长、政策和征管来解释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由此形成了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三因素论。欧阳若澜(2010)则认为我国税收收入会随着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增长而不断增长,而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以上学者的研究在肯定了我国税收收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这一观点的同时,证明了经济因素对保证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性。
关于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学者们所得结论近乎一致,然而,对于影响税收收入诸因素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本文在考虑宏观经济水平的基础上,深入到经济结构的内部,作为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的过渡。我们借鉴前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试图从实证的角度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及其亏损数等3个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stata12.0及excel等工具对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各经济性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根据前面的分析,本文建立如下的影响税收收入经济性因素的线性数据计量模型:
YS=β0+β1GDP+ε1
(1)
YS=β0+β1GM+β2GMS+ε2
(2)
YS=β0+β1GDP+β2GM+β3GMS+ε3
(3)
其中,YS为税收收入额,β0为常数项,β1、β2、β3为未知参数,ε为随机误差项,GDP、GM、GMS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单位:个)、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单位:个)。
1994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商税收制度改革,形成了我国工商税制的整体框架。因此,本文选取了1994—2011年以来的经济数据。本文所用数据全部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
3.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1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YS与GDP、GM正相关,与GMS负相关。最大的相关系数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与亏损数间的0.7717,而允许的相关系数最大范围是0.6-0.8,证实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3.3 回归分析
模型(1)中,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GDP是我国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的推进器和源头。模型(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工业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经济增长、税收收入增加做出了贡献,而亏损企业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工业企业的亏损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亏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税收收入起反向作用。各模型中可决系数很高,表明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很好。
注:*、**、***表示分别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内为相应t值。
4 结论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数、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元回归模型能有效的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变化做出显著说明。从而用实证的方法印证了工业发展保障国家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及其经营状况对国家税收收入的影响。为提高我国税收收入,保证税收质量,有效组织财政收入,应该积极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引进规模化企业,并对其进行重点培育。
参考文献
[1]张伦俊,李淑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税负研究[J].统计研究,2012,(2).
[2]福建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从福建省看经济结构调整对税收的影响[J].税务研究,2002,(4).
[3]曹建海,江飞涛.中国工业投资中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4]干春辉,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
[5]Angelopoulos K.,Economides G.,Taxk-spending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Predictions and Evidence from the OECD[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7,(23):885-9020.
关键词: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5-0259-02
1 引言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税收收入从1978年的519.28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0497.33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增长了210倍。税收收入的构成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状况的侧面反映,而其增长尤其是持续快速增长则有力证明了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反过来,经济发展也会影响税收收入的增长(李锐、师应来,2007;戴洁卿,2007)。但,经济状况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
工业企业自从出现以来便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工业企业所带来的工业经济的发达与落后决定了一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更是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第二产业税收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了40%,可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那么,工业企业的发展是如何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这种影响程度有多大?
2 文献综述
福建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2002)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是最大的,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由此得出需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高级的经济结构是提高税收收入的根本途径这一结论。王志刚(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促进了我国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税基增长是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可持续性的保证。谢波(2013)通过对我国1978—2000年间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明,第二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张伦俊(2000)的实证研究反映了工商税收较大程度地依赖于工业增量,税收增长过多地受制于第一产业,过少地来源于第三产业。谭光荣(2007)也证明了经济结构变动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显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阐述了大规模生产与协作的重要性。规模经济学认为,只有将工序细化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分工以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为前提。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部门中,若企业不具备一定规模,该企业便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无法利用规模化管理实现资源节约,无法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经营成本,也就无法以价格优势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制约了该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余兰,2005)。有研究表明,税收收入受企业规模直接影响,而且不同规模的企业每百元产出所能提供的税收也不同(福建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20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提出了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而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本质上是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像生产决定分配一样,税收也是依赖经济发展状况的,只有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才能稳定税源、扩大税基,从而增加税收收入。近年来,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安体富(2009)研究发现,价格、经济结构、经济效应、政策、制度、征管和税款虚收等7因素影响了我国的税收收入。胡才君(2008)认为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我国税收收入是不断减少的,而税收收入会随着贸易进出口额、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财政支出等的增长而不断增加。金人庆(2002)用经济增长、政策和征管来解释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由此形成了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三因素论。欧阳若澜(2010)则认为我国税收收入会随着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增长而不断增长,而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以上学者的研究在肯定了我国税收收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这一观点的同时,证明了经济因素对保证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性。
关于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学者们所得结论近乎一致,然而,对于影响税收收入诸因素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本文在考虑宏观经济水平的基础上,深入到经济结构的内部,作为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的过渡。我们借鉴前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试图从实证的角度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及其亏损数等3个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stata12.0及excel等工具对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各经济性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根据前面的分析,本文建立如下的影响税收收入经济性因素的线性数据计量模型:
YS=β0+β1GDP+ε1
(1)
YS=β0+β1GM+β2GMS+ε2
(2)
YS=β0+β1GDP+β2GM+β3GMS+ε3
(3)
其中,YS为税收收入额,β0为常数项,β1、β2、β3为未知参数,ε为随机误差项,GDP、GM、GMS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单位:个)、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单位:个)。
1994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商税收制度改革,形成了我国工商税制的整体框架。因此,本文选取了1994—2011年以来的经济数据。本文所用数据全部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
3.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1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YS与GDP、GM正相关,与GMS负相关。最大的相关系数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与亏损数间的0.7717,而允许的相关系数最大范围是0.6-0.8,证实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3.3 回归分析
模型(1)中,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GDP是我国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的推进器和源头。模型(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工业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经济增长、税收收入增加做出了贡献,而亏损企业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工业企业的亏损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亏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税收收入起反向作用。各模型中可决系数很高,表明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很好。
注:*、**、***表示分别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内为相应t值。
4 结论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数、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元回归模型能有效的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变化做出显著说明。从而用实证的方法印证了工业发展保障国家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及其经营状况对国家税收收入的影响。为提高我国税收收入,保证税收质量,有效组织财政收入,应该积极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引进规模化企业,并对其进行重点培育。
参考文献
[1]张伦俊,李淑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税负研究[J].统计研究,2012,(2).
[2]福建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从福建省看经济结构调整对税收的影响[J].税务研究,2002,(4).
[3]曹建海,江飞涛.中国工业投资中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4]干春辉,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
[5]Angelopoulos K.,Economides G.,Taxk-spending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Predictions and Evidence from the OECD[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7,(23):885-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