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训练是基于现有思品教程自主开发的校本教程,旨在让思品教学从空中落到地面,从书本走向生活,以“行”养“习”。但是,课题的提法备受质疑——“训”即教导、教诲,“练”即反复学习,多次操作。前者体现的是教师本位,后者反映的是机械枯燥的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儿童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解决教学实际和教学愿景之间的冲突呢?反复实践后发现,创设特定的富有典型意义的情境,在教学中作用于儿童的感知,能促使儿童在训练的过程中开展充分的自我运动,既达成训练目标,又使思品课堂真正回归儿童本位。
一、 在情境中,巧用儿童活动天性,激活枯燥训练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了思品教学的四点课程性质,其中第二点即“活动性”,而活动正是儿童的天性,可见“活动”是帮助儿童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那么我们怎样把课程所设的各项理性的训练要求,机械的训练模式,枯燥的训练内容“揉”进灵动的活动中呢?这需要一个“场”,这个“场”能将所有教学的主客体囊括其中,使其在活动中各得其所,而这个“场”就是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每个学生都成为生活情境的主人,通过角色的担当,主动走进“生活”,在模拟操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授一下的《在餐桌上》这节课时,教师用语言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1. 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迎来端午节假期了。在愉快轻松的假日里,好多亲朋好友都能聚到一块儿了。大家高兴吗?
2. 叔叔、阿姨、弟弟妹妹聚到一块儿的时候,你们想做些什么呢?
3. 今天啊,李老师就来做你们的妈妈。我们一起在家里请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吃頓饭,好不好?
4. 一桌人一起吃饭,怎样做才能吃得既快乐,又文明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上好第八课《在餐桌上》。
接着,在家中请客的情境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
A 遇到爱吃的菜不能拉到自己面前(课本内容)
训练形式:个体练习,教师指导劝说
B 长辈没有动筷的菜小朋友不要先动(补充内容)
训练形式:同座小组练习,自主劝说
C 吃饭不看书,不玩玩具(书本内容)
训练形式:动画明理
D整理剩菜,光盘行动(补充内容)
训练形式:全体分小组实践操作
在鲜活的生活情境中,孩子的活动欲望被充分激发,活动潜能被充分挖掘,教师将有形的训练化于无形的情境中,用生活的灵动将枯燥的训练准换成丰富的,将“要我解决的问题”幻化成生活情境中儿童必须解决的,必须直面的“我要解决的问题”,基于生活需要的儿童主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自我判断,自我反省,自我成长。
二、 在情境中,挖掘儿童道德内需,优化外在训练
这里所说的“儿童道德内需”包括道德认知内需和道德情感认知两方面,他们和道德行为一起构建了儿童道德体系生长链。传统的、模式化的思品教学将三者的关系以序列式的方法进行排列(图1),而在情境中开展的以行为训练为载体的品德教学将三者重新组合(图2)。
在《家里来了客》一课中,创设了外婆来做客的情境,在其中实施了一下教学环节:
1. 见到外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 说得不错,能做好吗?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个做客人,一个做小主人练练看。
3. 孩子们,你们真是太喜欢外婆了!瞧,外婆坐在沙发上,笑得多开心啊!看到外婆笑得这么灿烂,你有什么感受啊?
4. 是啊,我们把礼貌留给了他人,把快乐也留给了自己。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从认知的层面“说”出该怎样做,接着利用同桌练习实现“导行”,接着激发儿童内心的道德情感,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试图利用情感这把钥匙打开学生灵魂世界的大门,直击孩子的心灵,擦亮其灵魂深处的闪光点。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做了这样的设计:
1. 家里还会有哪些长辈来?
2. 无论哪位长辈来我们都要像今天这样礼貌、热情。
在前一环节完成情感体验后,教师又将之由此及彼,推而广之。这短小的问题里其实已将之前认知、导行、情感体验的多重教育赋实施了整合,正所谓你种有我,我中有你,浑然天成。
《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由此可见,通过教学,帮助孩子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自我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完善自我成长。而儿童恰恰是情感的王子,情境就是利用移情作用,使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达到“人我同一”、“物情同一”的境界。我们利用情境充分激发儿童内在的情感体验需求,使之在这种需求的引领下对道德认知开展自我探究,最终自觉开展外在的行为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又在实践中回味着最初的情感体验,进而巩固先前的道德认知,然后促成行为进一步养成习惯。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水平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 在情境中,立足儿童生活世界,开放课堂训练
仔细阅读2011版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生活”,共出现97次,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在本课程中不可取代的地位。课标明确指出“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生活本身就是个鲜活的大情境。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参与者,我们除了教授书本内容,还可以用孩子的眼睛去探究教材以外的教材;基于儿童的立场,去发现课堂以外的课堂,带着一颗童心,成为一名教材的编写者,从而使课堂训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开放性。
《我们去春游》是结合二下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自主开发的教材。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室场景设置等多种手段创设了全班去春游的情境,围绕着春游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学会乘车、爱护绿化、保护动物等。在情境中,学生通过多种训练形式巩固品德认知。例如在练习乘坐公交车时,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完成了以下训练: 1. 讨论、练习上车:现在,这里就是汽车门,讲台就是明亮的车厢。我们该怎样上车呢? 谁来做做?(指明学生上讲台,在车门前排队)
上公交车后,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好,这趟车的票价是——一元。
好,妈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元钱。(分发硬币)快上车吧!
在公交车上,有空座位,我们就坐下,没有空座位就站着。不过,我听说这位小朋友经常晕车,我们该怎么办呢?(给他让出靠前的位置,因为公交车的前半部分在行驶过程中比较平稳)
【播放提示音】
汽车要开动了。听了刚才的提示,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做做看!
2. 讨论、练习下车:孩子们,你们学得可真快!好!现在我要请他们下车,回到小伙伴儿中间去。谁来说说,下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低头看台阶,左右看车辆)
孩子们,试试看!
3. 读儿歌:刚才呀,我们一起讨论了春游时该怎样文明乘车,我们可以把刚才大家说的编成一首小儿歌:师范读,带读,齐读【出示儿歌】
同学们,要记牢,上车排队秩序好。
上了车,要买票,找到位置坐站好。
车停稳,再下车,注意脚下和左右。
你不推,我不挤,安全乘车最重要!
4. 巩固练习:大家能说到做到吗?我再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试一试,他们做的时候,其他同学一边读儿歌,一边提醒他们,好吗?
5. 全体练习:我想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乘车了呢?先请1、3、5、7组的孩子们来试试。现在啊,车门就在每一组的正前方!让大家瞧瞧你们会不会文明乘车。2、4、6、8组的同学一边读儿歌,一边看看身边的小伙伴是不是文明的小乘客。
接下来,我们换过来,2、4、6、8组的小朋友来做,1、3、5、7组的小朋友来读儿歌。
教材即生活,生活即教材,通过创設生活情境,挖掘生活资源,为孩子在教材和生活之间,在个体行为习惯和社会道德评价体系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学生在鲜活的、亲切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们学会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内心感受生活。不难看出,情境的创设不仅实现了教学环节的无痕链接,还使生活和课堂互相走向对方,最终实现无缝融合,使儿童在生活化的课堂上认识生活、安排生活、思考生活才能真正体现思品教学的价值。
上述这些“情境”看似是教师创设的,但无一不是基于儿童立场打磨出来的。在这样有“情”的氛围里,“训练”的字面意义已无关紧要,因为儿童俨然主导了学习之“境”。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道德情感被激发,道德思维被激活,道德行为被激励,从而产生一种“自然的道德感觉”或者是道德的直觉反馈。至此,之前我们所说的习惯已经从狭隘的行为习惯,提升为思维习惯、道德习惯,这种习惯,将关照儿童的全部生活,甚至是完整的一生。最终,通过无数个体完善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这不正是思品教学所追求的吗?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崇川学校)
责任编辑 李 淳
一、 在情境中,巧用儿童活动天性,激活枯燥训练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了思品教学的四点课程性质,其中第二点即“活动性”,而活动正是儿童的天性,可见“活动”是帮助儿童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那么我们怎样把课程所设的各项理性的训练要求,机械的训练模式,枯燥的训练内容“揉”进灵动的活动中呢?这需要一个“场”,这个“场”能将所有教学的主客体囊括其中,使其在活动中各得其所,而这个“场”就是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每个学生都成为生活情境的主人,通过角色的担当,主动走进“生活”,在模拟操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授一下的《在餐桌上》这节课时,教师用语言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1. 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迎来端午节假期了。在愉快轻松的假日里,好多亲朋好友都能聚到一块儿了。大家高兴吗?
2. 叔叔、阿姨、弟弟妹妹聚到一块儿的时候,你们想做些什么呢?
3. 今天啊,李老师就来做你们的妈妈。我们一起在家里请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吃頓饭,好不好?
4. 一桌人一起吃饭,怎样做才能吃得既快乐,又文明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上好第八课《在餐桌上》。
接着,在家中请客的情境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
A 遇到爱吃的菜不能拉到自己面前(课本内容)
训练形式:个体练习,教师指导劝说
B 长辈没有动筷的菜小朋友不要先动(补充内容)
训练形式:同座小组练习,自主劝说
C 吃饭不看书,不玩玩具(书本内容)
训练形式:动画明理
D整理剩菜,光盘行动(补充内容)
训练形式:全体分小组实践操作
在鲜活的生活情境中,孩子的活动欲望被充分激发,活动潜能被充分挖掘,教师将有形的训练化于无形的情境中,用生活的灵动将枯燥的训练准换成丰富的,将“要我解决的问题”幻化成生活情境中儿童必须解决的,必须直面的“我要解决的问题”,基于生活需要的儿童主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自我判断,自我反省,自我成长。
二、 在情境中,挖掘儿童道德内需,优化外在训练
这里所说的“儿童道德内需”包括道德认知内需和道德情感认知两方面,他们和道德行为一起构建了儿童道德体系生长链。传统的、模式化的思品教学将三者的关系以序列式的方法进行排列(图1),而在情境中开展的以行为训练为载体的品德教学将三者重新组合(图2)。
在《家里来了客》一课中,创设了外婆来做客的情境,在其中实施了一下教学环节:
1. 见到外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 说得不错,能做好吗?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个做客人,一个做小主人练练看。
3. 孩子们,你们真是太喜欢外婆了!瞧,外婆坐在沙发上,笑得多开心啊!看到外婆笑得这么灿烂,你有什么感受啊?
4. 是啊,我们把礼貌留给了他人,把快乐也留给了自己。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从认知的层面“说”出该怎样做,接着利用同桌练习实现“导行”,接着激发儿童内心的道德情感,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试图利用情感这把钥匙打开学生灵魂世界的大门,直击孩子的心灵,擦亮其灵魂深处的闪光点。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做了这样的设计:
1. 家里还会有哪些长辈来?
2. 无论哪位长辈来我们都要像今天这样礼貌、热情。
在前一环节完成情感体验后,教师又将之由此及彼,推而广之。这短小的问题里其实已将之前认知、导行、情感体验的多重教育赋实施了整合,正所谓你种有我,我中有你,浑然天成。
《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由此可见,通过教学,帮助孩子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自我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完善自我成长。而儿童恰恰是情感的王子,情境就是利用移情作用,使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达到“人我同一”、“物情同一”的境界。我们利用情境充分激发儿童内在的情感体验需求,使之在这种需求的引领下对道德认知开展自我探究,最终自觉开展外在的行为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又在实践中回味着最初的情感体验,进而巩固先前的道德认知,然后促成行为进一步养成习惯。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水平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 在情境中,立足儿童生活世界,开放课堂训练
仔细阅读2011版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生活”,共出现97次,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在本课程中不可取代的地位。课标明确指出“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生活本身就是个鲜活的大情境。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参与者,我们除了教授书本内容,还可以用孩子的眼睛去探究教材以外的教材;基于儿童的立场,去发现课堂以外的课堂,带着一颗童心,成为一名教材的编写者,从而使课堂训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开放性。
《我们去春游》是结合二下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自主开发的教材。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室场景设置等多种手段创设了全班去春游的情境,围绕着春游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学会乘车、爱护绿化、保护动物等。在情境中,学生通过多种训练形式巩固品德认知。例如在练习乘坐公交车时,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完成了以下训练: 1. 讨论、练习上车:现在,这里就是汽车门,讲台就是明亮的车厢。我们该怎样上车呢? 谁来做做?(指明学生上讲台,在车门前排队)
上公交车后,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好,这趟车的票价是——一元。
好,妈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元钱。(分发硬币)快上车吧!
在公交车上,有空座位,我们就坐下,没有空座位就站着。不过,我听说这位小朋友经常晕车,我们该怎么办呢?(给他让出靠前的位置,因为公交车的前半部分在行驶过程中比较平稳)
【播放提示音】
汽车要开动了。听了刚才的提示,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做做看!
2. 讨论、练习下车:孩子们,你们学得可真快!好!现在我要请他们下车,回到小伙伴儿中间去。谁来说说,下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低头看台阶,左右看车辆)
孩子们,试试看!
3. 读儿歌:刚才呀,我们一起讨论了春游时该怎样文明乘车,我们可以把刚才大家说的编成一首小儿歌:师范读,带读,齐读【出示儿歌】
同学们,要记牢,上车排队秩序好。
上了车,要买票,找到位置坐站好。
车停稳,再下车,注意脚下和左右。
你不推,我不挤,安全乘车最重要!
4. 巩固练习:大家能说到做到吗?我再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试一试,他们做的时候,其他同学一边读儿歌,一边提醒他们,好吗?
5. 全体练习:我想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乘车了呢?先请1、3、5、7组的孩子们来试试。现在啊,车门就在每一组的正前方!让大家瞧瞧你们会不会文明乘车。2、4、6、8组的同学一边读儿歌,一边看看身边的小伙伴是不是文明的小乘客。
接下来,我们换过来,2、4、6、8组的小朋友来做,1、3、5、7组的小朋友来读儿歌。
教材即生活,生活即教材,通过创設生活情境,挖掘生活资源,为孩子在教材和生活之间,在个体行为习惯和社会道德评价体系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学生在鲜活的、亲切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们学会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内心感受生活。不难看出,情境的创设不仅实现了教学环节的无痕链接,还使生活和课堂互相走向对方,最终实现无缝融合,使儿童在生活化的课堂上认识生活、安排生活、思考生活才能真正体现思品教学的价值。
上述这些“情境”看似是教师创设的,但无一不是基于儿童立场打磨出来的。在这样有“情”的氛围里,“训练”的字面意义已无关紧要,因为儿童俨然主导了学习之“境”。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道德情感被激发,道德思维被激活,道德行为被激励,从而产生一种“自然的道德感觉”或者是道德的直觉反馈。至此,之前我们所说的习惯已经从狭隘的行为习惯,提升为思维习惯、道德习惯,这种习惯,将关照儿童的全部生活,甚至是完整的一生。最终,通过无数个体完善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这不正是思品教学所追求的吗?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崇川学校)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