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践行新课程理念,以动手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性趣,实现学习的拓展和延伸,不断增加科学学习的趣味性。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非常喜欢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探究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的科学原理。科学本身也是一门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反复实践的学科。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明白原理、学会运用,这才是科学学习的最根本目的,也是现在所倡导的的素质教育。因此,教师要设计适当的动手操作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 以动手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是小学生课堂上最容易出现的情况,也是组织课堂教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科学是一门具有极强操作意义的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发动学生动手操作,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在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观察、思考、探究,从而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不但解决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还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比如,在学习《浮与沉》时,教师先带领大家一起做实验来验证大家对物体沉与浮的推测,预测对的学生兴高采烈,预测错的学生有点小小的受挫。多次试验后,学生慢慢失去了热情,部分学生不再关注教师的实验了。
教师改变自己操作、学生观看的课堂模式,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刚才谁预测能够浮起来的物体没能浮起来呢?这部分学生有点不好意思地举起手。教师接着说:“老师没让它们浮起来,你们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我相信只要你们想办法,它们一定能浮起来的!请各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开动脑筋,并动手操作吧。”一时间,学生倍受鼓舞,信心大增,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如何借助其它条件让它们浮起来。有的将橡皮泥捏成盒状,顺利浮了起来;有的学生将曲别针放在纸盒中浮起来了;有学生将硬币放在橡皮泥做的盒子里浮起来了;还有学生将橡皮泥放在吹了气的气球里,然后扎住口,也浮起来了······
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和亲手操作,看到那些在自然状态下无法浮起来的物体都附在了水面,很兴奋。尤其是当学生利用橡皮泥制成的盒子,将硬币与盒子一起浮在水面时,学生感到无比自豪,全身心投入到对更有趣的问题的探究中,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教师再也无需为学生上课走神烦恼了。
二. 以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切忌将现成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直接讲授给学生。小学生喜动不喜静,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某件事上,尤其是难以长时间专心听教师讲解抽象的科学原理。那些学生听起来很遥远的科学知识与原理,会导致学生“开小车”,人还在课堂上坐着,注意了却转移到周围的事物或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了,课堂教学事倍功半。比如,在学习《物体传声》时,先演示一个没有空气声音就不能传播的实验,让学生明白:气体能传播声音。然后鼓励学生猜测:还有哪些物体能传播声音?请你通过做实验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室里已有的材料和教师课前为大家准备好的材料来设计实。提醒学生:要想好用什么材料?干什么?怎么干?然后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想法,并互相建议和补充,最后讨论小组人员的分工,实验步骤等。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充当技术顾问和操作指导,增加实验的可操作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一时,教室里热闹开了。各小组一起动手,有的制造声音,有的将耳朵贴在传播体上,还有学生在对操作的学生发出各种指令和建议。学习过程不再是接受和观看,气氛也不再沉闷,学生全部投入到实验操作中,并提出各种问题。学生的探究不在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充分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当实验结束,教师提问:研究物体传声实验,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呢?学生结合自己的操作和感受纷纷发言,争先恐后地要将自己的学习结果展示大家。更可喜的是,第二天竟然有学生带来了自己在家里利用纸杯和白线制作的土电话。动手操作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带来无限的快乐,也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三. 以动手操作实现学习的拓展。
科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是科学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实现开放性学习,促使学生将学习由有限的课堂空间、课本知识转向无限的生活空间、课外探索,实现学习的迁移和拓展。科学每一课内容都可以进行适度的拓展,实现与生活的对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学习《认识空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与空气有关的实验,这个实验不受课本学习内容的限制,只要能证明空气某一方面的特征即可。这个拓展性的实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用购物袋兜风,然后扎住口,得出:空气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不能随便缩小;有的学生采用最简单的办法:用扇子扇,能感觉到空气的流动,能降温;有的学生将装有空气的塑料袋和去掉空气的塑料袋分别用天平称重,发现有装满空气的袋子重,得出: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还有学生受电视节目的启发,将雪放在容器中加热融化,由雪水发黑得出:空气也能变脏。
这种开放性的动手操作,能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学生自觉走进生活、走进田野,去更广阔的的空间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不断将科学学习引向深入,远远超过课本内容。比如,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告诉老师:他知道蜡烛的燃烧,是从里向外的;有的学生告诉老师:他找到了解决蜡烛在室外燃烧的防风办法;有的学生告诉老师:他发现了植物生长的秘密,没有水植物也可以生长。课外的观察、实验、操作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增加了无限的趣味,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进入科学的殿堂。
总而言之,动手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发动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科学现象、思考科学原理不断加深对科学的探究深度,并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乐亭镇三刘庄小学)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非常喜欢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探究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的科学原理。科学本身也是一门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反复实践的学科。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明白原理、学会运用,这才是科学学习的最根本目的,也是现在所倡导的的素质教育。因此,教师要设计适当的动手操作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 以动手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是小学生课堂上最容易出现的情况,也是组织课堂教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科学是一门具有极强操作意义的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发动学生动手操作,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在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观察、思考、探究,从而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不但解决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还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比如,在学习《浮与沉》时,教师先带领大家一起做实验来验证大家对物体沉与浮的推测,预测对的学生兴高采烈,预测错的学生有点小小的受挫。多次试验后,学生慢慢失去了热情,部分学生不再关注教师的实验了。
教师改变自己操作、学生观看的课堂模式,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刚才谁预测能够浮起来的物体没能浮起来呢?这部分学生有点不好意思地举起手。教师接着说:“老师没让它们浮起来,你们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我相信只要你们想办法,它们一定能浮起来的!请各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开动脑筋,并动手操作吧。”一时间,学生倍受鼓舞,信心大增,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如何借助其它条件让它们浮起来。有的将橡皮泥捏成盒状,顺利浮了起来;有的学生将曲别针放在纸盒中浮起来了;有学生将硬币放在橡皮泥做的盒子里浮起来了;还有学生将橡皮泥放在吹了气的气球里,然后扎住口,也浮起来了······
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和亲手操作,看到那些在自然状态下无法浮起来的物体都附在了水面,很兴奋。尤其是当学生利用橡皮泥制成的盒子,将硬币与盒子一起浮在水面时,学生感到无比自豪,全身心投入到对更有趣的问题的探究中,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教师再也无需为学生上课走神烦恼了。
二. 以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切忌将现成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直接讲授给学生。小学生喜动不喜静,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某件事上,尤其是难以长时间专心听教师讲解抽象的科学原理。那些学生听起来很遥远的科学知识与原理,会导致学生“开小车”,人还在课堂上坐着,注意了却转移到周围的事物或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了,课堂教学事倍功半。比如,在学习《物体传声》时,先演示一个没有空气声音就不能传播的实验,让学生明白:气体能传播声音。然后鼓励学生猜测:还有哪些物体能传播声音?请你通过做实验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室里已有的材料和教师课前为大家准备好的材料来设计实。提醒学生:要想好用什么材料?干什么?怎么干?然后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想法,并互相建议和补充,最后讨论小组人员的分工,实验步骤等。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充当技术顾问和操作指导,增加实验的可操作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一时,教室里热闹开了。各小组一起动手,有的制造声音,有的将耳朵贴在传播体上,还有学生在对操作的学生发出各种指令和建议。学习过程不再是接受和观看,气氛也不再沉闷,学生全部投入到实验操作中,并提出各种问题。学生的探究不在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充分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当实验结束,教师提问:研究物体传声实验,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呢?学生结合自己的操作和感受纷纷发言,争先恐后地要将自己的学习结果展示大家。更可喜的是,第二天竟然有学生带来了自己在家里利用纸杯和白线制作的土电话。动手操作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带来无限的快乐,也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三. 以动手操作实现学习的拓展。
科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是科学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实现开放性学习,促使学生将学习由有限的课堂空间、课本知识转向无限的生活空间、课外探索,实现学习的迁移和拓展。科学每一课内容都可以进行适度的拓展,实现与生活的对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学习《认识空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与空气有关的实验,这个实验不受课本学习内容的限制,只要能证明空气某一方面的特征即可。这个拓展性的实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用购物袋兜风,然后扎住口,得出:空气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不能随便缩小;有的学生采用最简单的办法:用扇子扇,能感觉到空气的流动,能降温;有的学生将装有空气的塑料袋和去掉空气的塑料袋分别用天平称重,发现有装满空气的袋子重,得出: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还有学生受电视节目的启发,将雪放在容器中加热融化,由雪水发黑得出:空气也能变脏。
这种开放性的动手操作,能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学生自觉走进生活、走进田野,去更广阔的的空间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不断将科学学习引向深入,远远超过课本内容。比如,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告诉老师:他知道蜡烛的燃烧,是从里向外的;有的学生告诉老师:他找到了解决蜡烛在室外燃烧的防风办法;有的学生告诉老师:他发现了植物生长的秘密,没有水植物也可以生长。课外的观察、实验、操作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增加了无限的趣味,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进入科学的殿堂。
总而言之,动手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发动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科学现象、思考科学原理不断加深对科学的探究深度,并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乐亭镇三刘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