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6年初,烟台第二染织厂驻厂工作队和厂党总支为了配合“四清”运动,决定排练十一幕大型歌剧《三世仇》,对全厂职工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动员全厂排练
这事落到了厂工会干事徐学本身上。他当时三十多岁,可说是“全才”:尽管他并不会吹拉弹唱和表演,但却什么都懂点;笔头也快,写写画画,什么大标语、宣传牌他一挥而就。他最大的特点是组织能力强。先是选演员。1964年春天,我们厂里前后就业了两百多名17岁到25岁的青年工人。到1966年初,我们入厂快两年,谁有什么特长、谁适合演什么角色,他了如指掌,一一挑出来;乐队也组织起来了,剧中所需的旧社会的各式衣服鞋帽,出去借;布景则画出图样,安排厂木工组制作。为了加强乐队力量,还特地请了外援:一位擅长用钢带锯条当乐器演奏的中学老师,那音效,用来表现暴风雪天气或悲痛气氛,特别给力。
“隔行如隔山”,工人们演歌剧,困难可想而知。这时,厂里不知通过什么渠道,请来了原烟台市文工团的著名导演于大水老师到现场指导。记得演到被迫卖掉小兰一幕时,卧病在床的小兰妈猛地起身大声喊:“孩子!”这时,于导马上叫停,给演员说戏:小兰的妈妈卧病在床好几天没吃饭,早已饿得有气无力了,动作幅度哪能那么大!应该是“用尽全身力气慢慢地挣扎起来,低沉绝望地喊出:孩子!然后悲痛过度晕倒在炕上”,这么演才符合故事情节嘛。
为了便于排练,徐干事又协调厂部,把分散在各车间三班倒的演职人员集中到一个班次,下了班,大家集中到大会议室排练。有的演员回到家也“入戏”。一次,扮演小兰的演员正在家动情地背台词,她母亲突然过来扯她的衣襟,小声叫停:“别唱了,你爸在那儿偷偷掉泪呢。”原来,她父亲因家穷,从小被卖给人家放羊,小小年纪经常挨打,吃不饱,穿不暖。那段唱词勾起了父亲痛苦的回忆,“小兰”大感意外,也意识到自己参演的这出戏还真不是胡编出来的,剧中人的悲惨经历,在旧社会并不新鲜呢。
登台演出打动解放军
一个多月后,1966年3月26日,厂里租赁了工人文化宫会场,为全厂职工汇报演出。那天,除了我们厂的六百多名职工以外,台下还坐了很多闻讯而来的观众,一千多个座位的会场黑压压一片。演出中,一位乐队成员摸黑到场中瞅了瞅,转身一溜小跑到舞台幕后,气喘吁吁地对演员和乐队说:“台下都哭了!”这说明我们的演出达到了预期效果,大家的劲头更大了!
后来,驻地解放军知道了,邀我们到部队去演出。那天,解放军出动了好几辆大卡车,等演员们下了车,一起拉到营区大礼堂。那场演出效果特别好,演出结束后已是晚上八九点钟,演员卸了妆,解放军同志把我们全体领到饭厅,热腾腾的面汤已摆在了桌子上。饥肠辘辘的我们顾不上客气,狼吞虎咽地吃了个饱。我们吃着饭,解放军同志忙着往我们的帆布挎包里装炒花生,那是战士们自己种的。返回途中,我们嚼着喷香的炒花生,难抑兴奋之情:从排练到演出,从来也没有人管过我们一顿饭,这回到部队演出,车接车送不说,不要粮票还管饭,把我们感动得不得了,回去对亲戚朋友连说了好几天!
我们这出《三世仇》总共演了两场,挺轰动,上头有意安排我们轮流到各单位演出。就在这时,“文革”开始了,演出的事不了了之。
《三世仇》的回忆跟随一生
演戏这回事过去整整50年了,可剧中的一幕幕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特别是那些主要演员,顶着剧中角色的名字,被人叫到了现在。当年三十多岁、身材高大、有股霸气的刘光三师傅,以老工人身份扮演地主恶霸“活扒皮”,轰动一时。他如今八十多岁了,但“扒皮”的绰号一直叫成了现在的“老扒”,以至于我们连他的真实名字都记不准了;扮演贫雇农王老五的青年工人小赵当年才二十多岁,现也年逾七十,同事们见了面,都热情地称呼他“老五”,不知情的还以为他是排行老五呢;剧中地主“活扒皮”的管家叫张九,昵称“九儿”,这个绰号转嫁给了在厂里人缘特好的工会主席张九标,戏演完了,从此再也没有称呼他本名的了,但大家不能冒昧地叫他“九儿”,而是给他升了级,厂里老老少少、后来连厂长书记都直呼他为“九爷”。
演《三世仇》的这帮老同事,大多数健在。倘若有机会,我们再组织演一场《三世仇》,哪怕是一个场景,那该有多好啊!
动员全厂排练
这事落到了厂工会干事徐学本身上。他当时三十多岁,可说是“全才”:尽管他并不会吹拉弹唱和表演,但却什么都懂点;笔头也快,写写画画,什么大标语、宣传牌他一挥而就。他最大的特点是组织能力强。先是选演员。1964年春天,我们厂里前后就业了两百多名17岁到25岁的青年工人。到1966年初,我们入厂快两年,谁有什么特长、谁适合演什么角色,他了如指掌,一一挑出来;乐队也组织起来了,剧中所需的旧社会的各式衣服鞋帽,出去借;布景则画出图样,安排厂木工组制作。为了加强乐队力量,还特地请了外援:一位擅长用钢带锯条当乐器演奏的中学老师,那音效,用来表现暴风雪天气或悲痛气氛,特别给力。
“隔行如隔山”,工人们演歌剧,困难可想而知。这时,厂里不知通过什么渠道,请来了原烟台市文工团的著名导演于大水老师到现场指导。记得演到被迫卖掉小兰一幕时,卧病在床的小兰妈猛地起身大声喊:“孩子!”这时,于导马上叫停,给演员说戏:小兰的妈妈卧病在床好几天没吃饭,早已饿得有气无力了,动作幅度哪能那么大!应该是“用尽全身力气慢慢地挣扎起来,低沉绝望地喊出:孩子!然后悲痛过度晕倒在炕上”,这么演才符合故事情节嘛。
为了便于排练,徐干事又协调厂部,把分散在各车间三班倒的演职人员集中到一个班次,下了班,大家集中到大会议室排练。有的演员回到家也“入戏”。一次,扮演小兰的演员正在家动情地背台词,她母亲突然过来扯她的衣襟,小声叫停:“别唱了,你爸在那儿偷偷掉泪呢。”原来,她父亲因家穷,从小被卖给人家放羊,小小年纪经常挨打,吃不饱,穿不暖。那段唱词勾起了父亲痛苦的回忆,“小兰”大感意外,也意识到自己参演的这出戏还真不是胡编出来的,剧中人的悲惨经历,在旧社会并不新鲜呢。
登台演出打动解放军
一个多月后,1966年3月26日,厂里租赁了工人文化宫会场,为全厂职工汇报演出。那天,除了我们厂的六百多名职工以外,台下还坐了很多闻讯而来的观众,一千多个座位的会场黑压压一片。演出中,一位乐队成员摸黑到场中瞅了瞅,转身一溜小跑到舞台幕后,气喘吁吁地对演员和乐队说:“台下都哭了!”这说明我们的演出达到了预期效果,大家的劲头更大了!
后来,驻地解放军知道了,邀我们到部队去演出。那天,解放军出动了好几辆大卡车,等演员们下了车,一起拉到营区大礼堂。那场演出效果特别好,演出结束后已是晚上八九点钟,演员卸了妆,解放军同志把我们全体领到饭厅,热腾腾的面汤已摆在了桌子上。饥肠辘辘的我们顾不上客气,狼吞虎咽地吃了个饱。我们吃着饭,解放军同志忙着往我们的帆布挎包里装炒花生,那是战士们自己种的。返回途中,我们嚼着喷香的炒花生,难抑兴奋之情:从排练到演出,从来也没有人管过我们一顿饭,这回到部队演出,车接车送不说,不要粮票还管饭,把我们感动得不得了,回去对亲戚朋友连说了好几天!
我们这出《三世仇》总共演了两场,挺轰动,上头有意安排我们轮流到各单位演出。就在这时,“文革”开始了,演出的事不了了之。
《三世仇》的回忆跟随一生
演戏这回事过去整整50年了,可剧中的一幕幕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特别是那些主要演员,顶着剧中角色的名字,被人叫到了现在。当年三十多岁、身材高大、有股霸气的刘光三师傅,以老工人身份扮演地主恶霸“活扒皮”,轰动一时。他如今八十多岁了,但“扒皮”的绰号一直叫成了现在的“老扒”,以至于我们连他的真实名字都记不准了;扮演贫雇农王老五的青年工人小赵当年才二十多岁,现也年逾七十,同事们见了面,都热情地称呼他“老五”,不知情的还以为他是排行老五呢;剧中地主“活扒皮”的管家叫张九,昵称“九儿”,这个绰号转嫁给了在厂里人缘特好的工会主席张九标,戏演完了,从此再也没有称呼他本名的了,但大家不能冒昧地叫他“九儿”,而是给他升了级,厂里老老少少、后来连厂长书记都直呼他为“九爷”。
演《三世仇》的这帮老同事,大多数健在。倘若有机会,我们再组织演一场《三世仇》,哪怕是一个场景,那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