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最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有效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自我探究精神,不断走进新课程,使得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高相得益彰。
关键词:初中生;音乐活动;参与;有效性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再完美的课程标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学生音乐课堂活动参与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结合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造情境,燃起参与欲望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根据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过程。
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及所要探究的知识密切联系的情境,增强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激情,关注参与音乐学习的真实性,促使其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学习活动。
1.转变观念,走进孩子们求知的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种信任,接纳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喜悦,使得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创造的乐园。课堂中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这样能很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去,提高了音乐活动的有效性。
2.优化言语,拨动孩子们驿动的心。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语言是进入课堂情境的前提,语言美更能突出音乐的美,因此,通过创设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情景能粘住所有孩子的心,是学生有欲望参与音乐活动的灵丹妙药。课堂上,教师应学会释放情感的智慧,才能以情带情,情感被激发,美感自然生成。同时学生也乐于去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主导发挥,提高参与质量
对于所有的教学活动而言,学生都应该是主体,老师应该起主导作用,借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将学生放置在音乐活动与感受之中的最佳位置。作为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给与很好的引导,结合学生的自然和自发反映,更为深入的感知音乐、体验音乐,进行有效教学。
(一)科学有效提问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一堂课40分钟,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提问设计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问”。因此,音乐课堂提问立意要鲜明,不要提一些简要的,毫无想象力问题。有时语言的神秘和具有暗示性的提问设计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积极正确引导
教与学的活动是师生共同交流、创造、分享经验、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认识成果的全面活动,更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互动过程。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乃至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当中,放下“师架子”,扮演“主持人”并与学生结成“合作伙伴”,与学生一起赏析、一起歌唱、一起舞蹈、一起讨论、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
(三)真实有效合作
合作教学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不要教师的“导”了,而是教师要“不牵着走,不跟着跑”,要求教师的导更高了,教师要学会“四导”,即:会诱导想学、会引导自学、会疏导讲解、会指导运用。
1.合理利用小组合作,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小组合作是学生合作的基本单位,小组成员们通过合作交流、深入探究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一般可放在以下几个环节引导进行合作:
当遇到困难之时,可开展合作学习。当总结音乐规律性之时,可引导合作学习。当回答“开放性”问题之时,可进行合作学习。
2.结合不同形式合作,尽情展示学生风采。课堂上笔者指导、启发学生在认真聆听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素合作,根据乐曲传达的情感和旋律,结合学生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进行展示,即使什么也不喜欢的学生,专注其他同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学习享受……合作学习为学生搭起了尽情展示自我的大舞臺。
三、注重评价,保持参与激情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在音乐新体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了一种自由。在新教学理念背景下,笔者采用了以下评价方式,以保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激情。
1.“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适时的学习评价,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以便调控教学活动。科学的学习评价可以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2.“延时”评价。不要轻易、草率地评价学生的发言、表演、演唱、创作等,而应适当延时,待信息一次反馈甚至多次反馈后再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触角,有利于学生更大胆、更有信心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3.“多值”评价。传统课堂评价经常采用二值判断,即只在“对”与“错”上评估,这样容易打乱学生的思维和削弱思维活动,应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和音乐的不确定性实情作出多值评价。在新体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了,我们可以引导进行相互间的“诊断评价”,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励”评价。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又要注重评价导向作用的发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教师不仅是良师益友、引导者,甚至是服务者,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学习,乐于参与,课堂始终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新课改理念为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师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共同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妙和快乐。学生参与是课堂生命力的所在,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今天,我们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更要关注“参与”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三思而后行!让我们一起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共同有效的参与。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初中生;音乐活动;参与;有效性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再完美的课程标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学生音乐课堂活动参与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结合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造情境,燃起参与欲望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根据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过程。
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及所要探究的知识密切联系的情境,增强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激情,关注参与音乐学习的真实性,促使其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学习活动。
1.转变观念,走进孩子们求知的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种信任,接纳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喜悦,使得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创造的乐园。课堂中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这样能很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去,提高了音乐活动的有效性。
2.优化言语,拨动孩子们驿动的心。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语言是进入课堂情境的前提,语言美更能突出音乐的美,因此,通过创设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情景能粘住所有孩子的心,是学生有欲望参与音乐活动的灵丹妙药。课堂上,教师应学会释放情感的智慧,才能以情带情,情感被激发,美感自然生成。同时学生也乐于去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主导发挥,提高参与质量
对于所有的教学活动而言,学生都应该是主体,老师应该起主导作用,借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将学生放置在音乐活动与感受之中的最佳位置。作为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给与很好的引导,结合学生的自然和自发反映,更为深入的感知音乐、体验音乐,进行有效教学。
(一)科学有效提问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一堂课40分钟,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提问设计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问”。因此,音乐课堂提问立意要鲜明,不要提一些简要的,毫无想象力问题。有时语言的神秘和具有暗示性的提问设计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积极正确引导
教与学的活动是师生共同交流、创造、分享经验、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认识成果的全面活动,更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互动过程。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乃至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当中,放下“师架子”,扮演“主持人”并与学生结成“合作伙伴”,与学生一起赏析、一起歌唱、一起舞蹈、一起讨论、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
(三)真实有效合作
合作教学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不要教师的“导”了,而是教师要“不牵着走,不跟着跑”,要求教师的导更高了,教师要学会“四导”,即:会诱导想学、会引导自学、会疏导讲解、会指导运用。
1.合理利用小组合作,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小组合作是学生合作的基本单位,小组成员们通过合作交流、深入探究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一般可放在以下几个环节引导进行合作:
当遇到困难之时,可开展合作学习。当总结音乐规律性之时,可引导合作学习。当回答“开放性”问题之时,可进行合作学习。
2.结合不同形式合作,尽情展示学生风采。课堂上笔者指导、启发学生在认真聆听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素合作,根据乐曲传达的情感和旋律,结合学生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进行展示,即使什么也不喜欢的学生,专注其他同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学习享受……合作学习为学生搭起了尽情展示自我的大舞臺。
三、注重评价,保持参与激情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在音乐新体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了一种自由。在新教学理念背景下,笔者采用了以下评价方式,以保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激情。
1.“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适时的学习评价,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以便调控教学活动。科学的学习评价可以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2.“延时”评价。不要轻易、草率地评价学生的发言、表演、演唱、创作等,而应适当延时,待信息一次反馈甚至多次反馈后再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触角,有利于学生更大胆、更有信心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3.“多值”评价。传统课堂评价经常采用二值判断,即只在“对”与“错”上评估,这样容易打乱学生的思维和削弱思维活动,应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和音乐的不确定性实情作出多值评价。在新体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了,我们可以引导进行相互间的“诊断评价”,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励”评价。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又要注重评价导向作用的发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教师不仅是良师益友、引导者,甚至是服务者,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学习,乐于参与,课堂始终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新课改理念为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师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共同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妙和快乐。学生参与是课堂生命力的所在,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今天,我们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更要关注“参与”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三思而后行!让我们一起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共同有效的参与。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