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伊豆的舞女》中“我”的作用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在日本文壇乃至世界文坛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幼年时期就失去双亲,之后姐姐和祖父母又相继病逝,这种独特的成长经历对其以后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川端康成一生创作了短篇小说、中篇和长篇小说100多篇。1968年10月凭借《雪国》、《古都》、《千纸鹤》三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女性是川端文学永恒的主题,相应地,关注女性登场人物的川端康成的作品论和作家论很多。不由让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男性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是怎样的形象、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因此,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的分析,解读男性主人公——“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关键词:川端康成、『伊豆の踊子』、“我”
  一、川端康成与《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于1926年发表于《文艺时代》,以作者川端康成的亲身经历为创作背景,其描绘的真实故事发生在1918年,亲人的相继离世,给他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刺激,死亡的阴影从此笼罩在他的心头。失去了亲人的温暖,孤独的生活使得川端康成沉浸在悲哀之中,变得抑郁,甚至于性格扭曲。高中时期,为排遣这种所谓的“孤儿根性”前往伊豆旅行。在这次旅行中,与巡回演出艺人一行邂逅,并且和他们建立了长时间的友谊。1920年川端康成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英文科,之后不久结识了名为伊藤初代的咖啡馆女招待,并与其恋爱订婚,1921年却惨遭悔婚。这一事件对川端康成影响非常大,他认为自己遭到了非常的背叛,使他此后开始胆怯、自卑,不愿表达自己,逐渐陷入一种窒息、扭曲的自我压抑中。《伊豆的舞女》虽然是川端康成高中时代的经历,但却是在经历了悔婚事件,受到失恋打击后创作的作品。一经发表,就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巨大轰动。伊豆半岛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少男少女之间青涩的爱慕之情交相辉映,将读者们带入了一个空灵纯粹的唯美世界,同时由于社会地位的差距,舞女和我不得不分别,使得小说始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伊豆的舞女》中二十岁的“我”为了排解内心的忧郁和苦闷,一个人踏上了伊豆之旅。旅途中,邂逅了巡回演出艺人一行,并被小舞女薰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随舞女一行巡回演出。舞女的稚气和纯真,以及处于艰难的生活境遇中她身上的那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了“我”,渐渐治愈了我悲伤和忧郁的内心。但是最终还是逃不过离别,旅费已经花完了,必须得回东京,我借口学校有事,与巡回演出艺人一行告别。站在海边目送“我”的舞女一直低着头沉默。直到“我”乘坐的汽船离开了码头很远,舞女才开始挥动手中白色的东西。睡在船舱里,“我”自然地接受了身旁少年的的善意,丝毫不在意别人看到自己在抽泣。“我”的头脑恍如一池清水任凭泪泉涌流,后来“除了一种甘美的快慰,什么也没有剩下”。可以说,《伊豆的舞女》不仅治愈了川端康成高中时代时少年的悲伤,也抚慰了几年后因失恋受到的心灵的伤痛。
  二、对“我”这一人物的分析
  (一)“我”这一人物形象
  小说第一章“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中校服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上衣和裙裤,肩挎学生书包”表明了“我”旧制高等学校学生的身份。之后的诸多细节描写也暗示了“我”和舞女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为二人最终的离别埋下了伏笔。例如,①“我”和舞女一行人在去往下田的途中,穿过山间的小径,发现泉水后,姑娘们都站立在泉水周围,等“我”喝过之后才开始喝。当时四十岁的女人是这样说的:“来,您先喝吧。在女人后面喝不干净。“我”听到这样的话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坦然接受了。②每当我离开房间时,舞女都会提前走到门口,替我摆好木屐。③我和舞女一行人一起走在乡间小径时,舞女一直走在我身后,与我保持两米左右的距离,不想缩短间距,也不愿拉开距离,就算我同她攀谈,等着她赶上来,她却依然驻足不前,非等我起步,她才迈脚。小说第五章还交代了“我”来伊豆的原因,“我”与巡回演出艺人一起翻越天城岭时,听到舞女们在后面议论自己,当听到她们说自己是个好人时,“我也实实在在感觉自己是个好人了,心情豁然开朗,抬眼望了望明亮的群山,眼睑微微作痛。”二十岁的我被孤儿根性扭曲,无法再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苦闷而踏上伊豆之旅。对于自己在世间寻常意义上被看成好人这一点,“我”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激之情。
  (二)作为叙述者的“我”
  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我”作为主人公,无形中被抽象化,成为叙述者引导着读者走进小说的世界,引循着主人公的登场,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我”的感情世界,与“我”获得同样的感动,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小说开篇就这样写道:“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的时候,骤雨自天而降,染白了茂密的杉林,以迅猛之势从山脚下向我袭来。我二十岁,头戴高中校服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上衣和裙裤,肩挎学生书包,独自来伊豆旅行。”一上来就描写了山雨欲来的天城岭情景和关于“我”的自我介绍,这里“我”作为作品中的人物,却采用描写式的开场白,叙述了当时的场面。
  再比如,小说第三章舞女从浴场赤裸裸出现的名场面:“一个裸体女子忽然从昏暗的浴场里跑了出来,站在更衣处伸展出去的地方,做出一副要向河岸下方跳去的姿势。她赤条条的一丝不挂,伸展双臂,喊叫着什么。她,就是那舞女。洁白的裸体,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涤着我的心。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气,扑哧一声笑了,还是个孩子呢。她发现我们,满心喜悦,就这么赤裸裸地跑到日光底下,踮起足尖,伸直了身子。还是个孩子呢。我沉浸在这样的喜悦中又笑了起来,脑子清晰得好像被冲刷过一样,脸上始终漾出一丝丝微笑。”“我”第一次见到巡回演出艺人一行就被美丽的舞女深深吸引,当时舞女略显成熟的装扮让“我”误以为她有十七八岁。再加上茶馆老婆婆的话,煽起了“我”内心的邪念——“既然如此,今晚就让那位舞女到我的房间里来吧。”而此时舞女的幼稚举动让“我”意识到她还是个孩子,身上有着十四岁女孩所特有的美丽纯真。正是这纯洁无邪,消除了“我”之前对舞女生出的污秽想法。“我”满心舒畅的笑容,大概是被这样稚气美好的舞女感染到了。   (三)作为主人公的“我”
  作者通过主人公“我”与舞女之间的种种牵绊道出舞女的处境和少女情怀。首先,通过一些语言细节的描写可以看出舞女的身份地位。例如,当“我”慌慌张张追上巡回演出艺人一行人时,发现他们茶馆小憩,“我”也顺势就在茶馆避雨,茶馆的老婆婆见“我”淋湿了,说道:“おや、だんな様おぬれになってるじゃございませんか。こちらでしばらくおあたりなさいまし、さあ、おめしものをおかわかしなさいまし。”简短的一句话却使用了多重敬语。当我问到艺人一行今晚的住处时,她回答道:“「あんな者、どこで泊まるやらわかるものでございますか、旦那様。お客があればあり次第、どこにだって泊まるんでございますよ。今夜の宿のあてなんぞございますものか。」一方面,可以看出茶馆老婆婆的地位很低,另一方面,进一步贬低了舞女一行人,在地位如此低的老婆婆眼中,被认为是“あんな者”(那种人),舞女无疑处于社会最底层。其次,作者通过一些行为细节描写了舞女对“我”的爱慕之情。例如,①第二章在汤野的小客店,舞女从楼上端茶下来,跪坐在“我”面前时,“脸臊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茶撒了一地”和四十岁女人的话“呦,讨厌!这孩子有恋情了”就点出了舞女对“我”朦胧的倾慕。②第四章的一个段落,“我”没有去浴池,而是在房间里与舞女一同下五子棋。起初舞女一直都离棋盘非常远,后来因为过于投入,一心扑在棋盘上而忘了与“我”保持男女间的距离,因此也没注意到自己乌黑美丽的长发几乎要碰到“我”的胸脯,当舞女察觉到时,“我”发现舞女脸红了。
  从“我”的视角可以看出《伊豆的舞女》的女主人公舞女薰虽然处于社会最底层,却天真烂漫,拥有纯粹善良的心和纯洁的爱。联想到川端康成的成长经历,舞女对“我”亦或者说是川端给予了纯洁的爱和正直的好意,是难得温暖的存在,从内心深处治愈了“我”的“孤儿根性”。
  结语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仿佛一股潺潺流过的清流,一声心灵沉寂的钟声,余韵无穷。这部作品诠释了少男少女间懵懂而又青涩的爱恋,但是全文却没有一个爱字,青春的悸动,全在细腻唯美的描写下完成,这种似有非有的情愫让人心生涟漪。“我”兼具叙述者和主人公的双重身份,作为叙述者,引导读者进入美丽的伊豆半岛和“我”的内心世界,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同时作为主人公,从“我”的视角丰富了舞女的人物形象,诠释了舞女对“我”内心深处的治愈意义。
  参考文献
  [1]蔡鸣雁.《爱的延伸——从〈伊豆的舞女〉到〈雪国〉》.[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吴怡宁.《从川端文学看心理距离——围绕《伊豆的舞女》、《雪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史蓉.「川端康成の恋愛小説の研究―女性の特徴を中心にして―」.[D]贵州大学2015年
  [4]欧阳雅芬.《关于川端康成女性观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5]屈乐欣.《论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6]赵乐乐.《试论川端康成汉译本中的男权话语》.[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作者簡介
  李艳格(1999—),女,汉族,河南省濮阳县。硕士在读,大连大学,日本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旅游消费收入的连续迅猛递增是旅游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提升的结果,同时中国也迎来了由于旅游消费升级而引发部分国人选择高端定制游的出行方式,在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提下,梳理了高端定制游客的旅游动机,并基于中国旅游业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对旅游动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根据根据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旅游总收入5.99万亿元,过去3年旅游消费年均增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起销售假药案的办理,讨论是否需要在追究刑事责任后,再予追究行政责任,通过对行政处罚与行政刑罚的概念、区别与联系、适用原则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提出有限制的双罚原则,寻求解决药品管理行政处罚与行政刑罚的协调适用问题。  案情介绍:2016年,戴某出资设立某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从事药品零售,并办理了相关的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件。在经营期间其通过网络交易形式购进神奇筋骨康150盒,支付购
期刊
摘要:网球运动从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以来,发展一直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体育健身项目,网球作为一项兼具健身、休闲、娱乐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国内一批优秀的网球选手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优秀的成绩,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喜爱。在这种背景下,网球培训市场逐渐开始发展起来,学员们通过参加网球培训课程,可以获得基本的网球运动技能,
期刊
摘要: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但乡村旅游项目盲目开发导致生态风险增加,居民参与对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通过改进的TPB与NAM相结合,旨在分析居民生态保护认知对保护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及程度。研究发现,乡村旅游生态保护态度对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乡村旅游生态保护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知觉行为控制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的后果认知对责任归属、态度、主观规范存在正
期刊
摘要:在文旅融合的大政策背景下,洪江古商城的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一定发展,但仍处于初步时期,且遭遇瓶颈,亟需有可行的发展路径进行指导。笔者根据实地考察所见以及资料搜集,剖析洪江古商城将文旅融合赋能在特色小镇发展中的不足,并就其不足,以文旅融合为基准,从产业发展等角度,找准古商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发展路径;洪江古商城  2014年,特色小镇的概念在我国首次被提及,它“非镇非区”
期刊
摘要:红色基因是一种对革命精神的传承。2019年习总书记在视察陆军步兵学院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培养一茬茬、一代代合格的红军传人”。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红色基因应深刻在大学生的骨血中,但目前在校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状况不容乐观。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消费主义等各种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态产生了严重冲击。本文以本校传媒学院为例,分析红色基因在本院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中
期刊
摘要:古人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与此相反,近年来在日本由女性提出并要求与死去的老伴进行“死后离婚”的现象却愈演愈烈。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死后离婚”的比率正在快速增加中。对我们大家来说可能“死后离婚”这个字眼很陌生甚至都未曾听说过,但怎么却在日本其利用率呈现出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呢?本文首先对“死后离婚”的定义、优点等内容进行简单说明,然后在梳理了大量相关的研究资料之后,着重对“死后离婚”的
期刊
摘要:“XX子”这类称谓语在2020年大范围兴起,与“子”的其他称谓语用法有所不同。“XX子”的“子”读轻声,意义虚化。本文分析了“XX子”形式称谓语的构成、意义及走红的原因,可以为称谓语系统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关键字:称谓语;“XX子”;“子”  “XX子”是近期流传度最为广泛的网络用语之一。“XX子”形式称谓语是截取姓名中的一个字并重叠,在其后加上“子”组成。最初流行于粉圈,是粉丝用来称呼
期刊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旅游形式已由传统旅游延伸至生态旅游。然而,自然环境在遭遇人为因素的介入后,容易引发多个职能部门重复管辖、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等社会和法律问题。故本文在着重研究生态旅游体系是否完善、现有法律的实际操作性强弱以及执法层面的实然和应然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四项法律建议,即健全我国生态旅游法律体系、加强现有法律的可操作性、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社区居民的日常参与。  关键字: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海岛居民的急救意识、急救知识能力情况以及急救培训需求情况,为在海岛地区普及急救知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结果:海岛居民的急救意識不够强,主要原因是不敢救不会救;对急救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高,获得专业急救知识的渠道较少;急救培训需求度较大,只要提供机会,大部分居民愿意参加培训。结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海岛居民进行相关急救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居民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