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已离开《甘肃教育》编辑部,却仍了却不了对《甘肃教育》的不舍之情。
《甘肃教育》在拨乱反正的大潮中诞生,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走过了30年的历程。三十而立,《甘肃教育》不仅成为甘肃省社科一级期刊,而且跻身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列。这30年,恰逢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是甘肃教育事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与《甘肃教育》一起走过这30年的职业生涯,是我人生征途中最可贵的一段经历和精神财富。
从大学毕业到花甲之年,我一生从事的就是教育编辑、教育宣传工作。做教育编辑、教育记者,可以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我却“乐此不疲”,从未想到过“跳槽”。
其实,刚到编辑部那阵,我并未打算把教育编辑、教育宣传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是这样一件事确立了我的人生坐标。《甘肃教育》创刊之初,我们拿着《甘肃教育》试刊号,到定西县的一个山村学校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一个高高的山梁上,一位村学老教师手捧《甘肃教育》,一页一页地翻,用他还沾着粉笔末的手拉着我们的手,激动不已:“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刊物。”说完,还用力握了一下我的手。那意思很明白,是信任,是鼓励,更是希望! 这让我受宠若惊。当时我并未问这位教师的名字,但这件事却一直萦绕在心头,终身难忘,让人不敢不兢兢业业。从此,对经过自己的手而变成的“铅字”也就有了别人无法理解的情愫。每当拿起笔,在稿件上添红删黑,每当编完一期文稿,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付梓,每当新一期《甘肃教育》飘溢着墨香从印刷厂飞往全国、全省各地,就仿佛又看到了定西县村学那位老教师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听到了他那句饱含深情的话,感受到了他那双手的分量。这时,就不由地感到手中那支笔沉甸甸的,下笔自然就格外凝神。
把教师的智慧、经验、成果变成“铅字”,是一件很神圣的事。面对一摞一摞的稿件,如何选稿、改稿,值得我学习一辈子。没有教过书、带过班,却要“编辑”教师的稿件,深感力不从心。记得刚毕业时听过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辛安亭的一场报告,他告诉年轻人写作的一个“诀窍”——文从口出。正是这场报告,让我对写作从畏惧到喜爱,也成为了我在编辑部边学边干的原动力。当然,之所以能逐步胜任编辑工作,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背后,有全省广大教师的鼎力支持、百般呵护、精心指导。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亲自担任《甘肃教育》顾问,时常与我们屈膝交谈,具体指导。对《甘肃教育》他不仅每期必读,而且亲自撰写文章,为《甘肃教育》增色添彩。省小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谢瑞经常到编辑部指导,与编辑诚恳交换意见,提出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广大中小学教师更是以自己的智慧为《甘肃教育》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他们先睹为快,收到《甘肃教育》迟几天就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全省广大教师在与编辑们一起办“教师自己的刊物”,还愁办不好《甘肃教育》吗?《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刘堂江曾赞扬:“没想到在落后的西北还有这么好的一本杂志!”
编辑以“为他人做嫁衣裳”为天职,也许有些人觉得,一辈子忙忙碌碌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值”。做了一辈子编辑终于悟出,其实这是对编辑工作的一种狭隘理解,在“为他人做嫁衣裳”中,编辑是受益最早、最多的。教师的每一篇稿件,都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承载着教师的经验和成果,篇篇都值得学习、研究!编辑是第一读者,从中汲取养分时得天独厚。每当看到那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独到见解的稿件,就像自己得到了“真传”,反复学习、用心探究,生怕丢掉其中的精华。正是从教师源源不断的来稿中,我了解了教书育人的真谛;正是从教师最新、最直接的教改实践中,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教师、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随着对教育认识的加深,对教师认识的加深,使我爱上了教育,爱上了教师。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促使我、督促我到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去挖掘教师中那崇高感人的事迹、丰富鲜活的经验。而当对教师的稿件做了一点改动,或仅仅是为教师只梳理了一些他们自己的实践和经验时,他们就会把你当作他们的一分子,把更多的智慧贡献给自己的刊物。
根植于教育的沃土,根植于教师的心中,是《甘肃教育》成长、发展的基础;为教师服务,为教师立传,是《甘肃教育》成长、发展的根源。《甘肃教育》每走一步,每迈上一个台阶,我们都发自内心地感慨:《甘肃教育》是全省广大教师辛勤培育、精心耕耘的结晶,是广大教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了《甘肃教育》。
30年,422期,一期一期都整齐地珍藏在我的书房,翻开《甘肃教育》的每一页,都会闻到那淡淡的墨香。《甘肃教育》——永远珍藏在我心中。
(作者系原甘肃教育社副社长)
《甘肃教育》在拨乱反正的大潮中诞生,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走过了30年的历程。三十而立,《甘肃教育》不仅成为甘肃省社科一级期刊,而且跻身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列。这30年,恰逢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是甘肃教育事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与《甘肃教育》一起走过这30年的职业生涯,是我人生征途中最可贵的一段经历和精神财富。
从大学毕业到花甲之年,我一生从事的就是教育编辑、教育宣传工作。做教育编辑、教育记者,可以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我却“乐此不疲”,从未想到过“跳槽”。
其实,刚到编辑部那阵,我并未打算把教育编辑、教育宣传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是这样一件事确立了我的人生坐标。《甘肃教育》创刊之初,我们拿着《甘肃教育》试刊号,到定西县的一个山村学校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一个高高的山梁上,一位村学老教师手捧《甘肃教育》,一页一页地翻,用他还沾着粉笔末的手拉着我们的手,激动不已:“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刊物。”说完,还用力握了一下我的手。那意思很明白,是信任,是鼓励,更是希望! 这让我受宠若惊。当时我并未问这位教师的名字,但这件事却一直萦绕在心头,终身难忘,让人不敢不兢兢业业。从此,对经过自己的手而变成的“铅字”也就有了别人无法理解的情愫。每当拿起笔,在稿件上添红删黑,每当编完一期文稿,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付梓,每当新一期《甘肃教育》飘溢着墨香从印刷厂飞往全国、全省各地,就仿佛又看到了定西县村学那位老教师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听到了他那句饱含深情的话,感受到了他那双手的分量。这时,就不由地感到手中那支笔沉甸甸的,下笔自然就格外凝神。
把教师的智慧、经验、成果变成“铅字”,是一件很神圣的事。面对一摞一摞的稿件,如何选稿、改稿,值得我学习一辈子。没有教过书、带过班,却要“编辑”教师的稿件,深感力不从心。记得刚毕业时听过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辛安亭的一场报告,他告诉年轻人写作的一个“诀窍”——文从口出。正是这场报告,让我对写作从畏惧到喜爱,也成为了我在编辑部边学边干的原动力。当然,之所以能逐步胜任编辑工作,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背后,有全省广大教师的鼎力支持、百般呵护、精心指导。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亲自担任《甘肃教育》顾问,时常与我们屈膝交谈,具体指导。对《甘肃教育》他不仅每期必读,而且亲自撰写文章,为《甘肃教育》增色添彩。省小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谢瑞经常到编辑部指导,与编辑诚恳交换意见,提出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广大中小学教师更是以自己的智慧为《甘肃教育》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他们先睹为快,收到《甘肃教育》迟几天就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全省广大教师在与编辑们一起办“教师自己的刊物”,还愁办不好《甘肃教育》吗?《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刘堂江曾赞扬:“没想到在落后的西北还有这么好的一本杂志!”
编辑以“为他人做嫁衣裳”为天职,也许有些人觉得,一辈子忙忙碌碌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值”。做了一辈子编辑终于悟出,其实这是对编辑工作的一种狭隘理解,在“为他人做嫁衣裳”中,编辑是受益最早、最多的。教师的每一篇稿件,都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承载着教师的经验和成果,篇篇都值得学习、研究!编辑是第一读者,从中汲取养分时得天独厚。每当看到那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独到见解的稿件,就像自己得到了“真传”,反复学习、用心探究,生怕丢掉其中的精华。正是从教师源源不断的来稿中,我了解了教书育人的真谛;正是从教师最新、最直接的教改实践中,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教师、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随着对教育认识的加深,对教师认识的加深,使我爱上了教育,爱上了教师。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促使我、督促我到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去挖掘教师中那崇高感人的事迹、丰富鲜活的经验。而当对教师的稿件做了一点改动,或仅仅是为教师只梳理了一些他们自己的实践和经验时,他们就会把你当作他们的一分子,把更多的智慧贡献给自己的刊物。
根植于教育的沃土,根植于教师的心中,是《甘肃教育》成长、发展的基础;为教师服务,为教师立传,是《甘肃教育》成长、发展的根源。《甘肃教育》每走一步,每迈上一个台阶,我们都发自内心地感慨:《甘肃教育》是全省广大教师辛勤培育、精心耕耘的结晶,是广大教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了《甘肃教育》。
30年,422期,一期一期都整齐地珍藏在我的书房,翻开《甘肃教育》的每一页,都会闻到那淡淡的墨香。《甘肃教育》——永远珍藏在我心中。
(作者系原甘肃教育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