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江亭山色图》考析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瓒的《江亭山色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作为“国宝级古物”多次展出,如参加2017年“国宝的形成——书画菁华特展”等,但另有一件《江亭山色图》为私人收藏,与台北本笔墨、构图相近,即书画鉴定中常见的“双胞胎”。对于这种情况,应进一步探讨以区分真伪。本文从倪瓒的绘画特点切入,进而对两件作品的画面、题跋、印鉴、著录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判断真伪的同时,以期对倪瓒的绘画有更深入的解读。
  倪瓒及其艺术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元四家”之一。他的画风天真幽淡,书风冷意荒率,曾在《清閟阁集》中说自己作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也”。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评价他“独云林古淡天然,米痴后一人而已”。
  因倪瓒性格孤高,又是隐逸高士,其作品风格独特,后人对其大多有较为执著的偏爱。许多画家都喜欢学习模仿倪瓒的画法,但都难得其神邃。沈周曾说:“江南人家以有无云林画为其清浊。”人们对倪瓒的追捧也由此导致了其伪作的盛行。目前倪瓒有大量作品存世,但真伪杂糅。
  前人对倪瓒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许多著作都有相关的内容,如徐邦达的《古书画伪讹考辨》、杨仁恺的《中国书画鉴定学稿》、周克文的《中国书画鉴定》、方闻的《心印》等,不同程度上剖析了倪瓒作品的特征及其辨伪要点,并给出了部分作品的鉴定意见;容庚在《倪瓒画真伪存佚考》中,较为详细地列举了目前所存的倪瓒作品及其真伪。还有许多研究成果散见于期刊及硕博学位论文,也有学者以专题形式整理了倪瓒研究的相关文章,如2005年卢辅圣在《朵云》第六十二集推出的《倪瓒研究》,共收录了17篇相关论文,大致梳理了当时的学者们在倪瓒生平、画论、作品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此外,各类中国艺术史、美术史通论中也有论述倪瓒及其作品的篇章。
  倪瓒的绘画大致可分为三期:早期(1345年前)、中期(1345—1368)、晚期(1369—1374)。他早年画法董源,但“不独师北苑”,也学习荆浩、关仝、李成等多家笔法。目前流传的倪瓒款作品中,属于早期的作品并不多,有《秋林野兴图》(1339)、《水竹居图》(1343)等。结合文献记载和传世作品看,这一阶段其作品的主要特征是清润详整,构图上前后景距离较近,与后期特色的一河兩岸式构图还有很大的差距;坡石多用披麻皴,横笔点苔,较湿,山气氤氲;有设色作品,且较为精细温润。以《六君子图》为转折点,倪瓒的画风逐渐成熟,进入了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画风特点为萧疏简淡,一河两岸的构图形式,侧峰用笔,多折带皴。主要作品有《六君子图》(1345)、《渔庄秋霁图》(1354)、《竹石乔柯图》(1357)、《溪山图》(1364)等。进入晚期,其画风更趋平淡自然,追求“逸笔草草”,用笔干中带湿,苍润松秀。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倪瓒晚年:“聚精于画,一变古法,以天真幽淡为宗。”夏文彦《图绘宝鉴》形容说:“晚年率略酬应,似出二手。”可见这个阶段的风格与之前不同,画面用笔上都更加天真古拙。晚期的主要作品有《虞山林壑图》(1371)、《容膝斋图》(1372)等。
  总体上,倪瓒的绘画风格经历了清润详整、萧疏简淡、平淡自然这三个阶段,但基本的绘画思想没有太大变化,无论是最初的师法自然、学法诸家,中期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还是晚年的率意天真、逸笔草草,总是在追求绘画的“神达”。随着经验的累积、画技的提升,他的用笔可以越来越不拘泥于技法的层面,画作也能够越来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
  两图的画面分析
  倪瓒的《江亭山色图》,一本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下文简称“甲本”,图1),据《王季迁读画笔记》,王季迁将其定为“神品上上”,可以与《虞山林壑图》相比,认为是“故宫藏倪画之最佳者”;另一本为私人藏品(下文简称“乙本”,图2)。双胞胎作品可能一真一伪,也有可能两本都是伪作。
  两图画面内容基本一致,据右上倪瓒年款可知,该画完成于1372年(壬子),属于其晚期作品,这一时期的整体风格特征是平淡自然,一河两岸式构图,多干笔皴擦,枯中带润,折带皴的使用减少,天真简率,逸笔草草。下文选取同为晚期作品的《虞山林壑图》(1371)、《容膝斋图》(1372)进行比对分析。
  两本《江亭山色图》的画面构图是一河两岸,河岸的具体分布较为分散凌乱。底部有两处河岸,右侧河岸以石坡为主,其上有五棵树,相映排布,左侧河岸为平地,画有三棵树与一座凉亭。河中有小洲,远山错落分布。
  董其昌说倪瓒画山,是“皆依侧边起势,不用两边合成”。此两本《江亭山色图》远山部分,都是自左而起,延伸至右侧。甲本的山体较为温润,勾皴交替进行,干笔中兼有湿笔,但虚实远近的层次感不强,点苔与山体墨色融为一体。另外,左侧山体上方的矾头部分显得有些方而杂乱。乙本较甲本更加干硬一些,山体以勾为主,线条有些犹豫,点苔生硬。两幅画的山体形态基本一致,都偏圆,接近《虞山林壑图》的山体形态:《虞山林壑图》中的山体以勾带皴,线条流畅,披麻皴比较清晰,点苔浓淡结合,错落有致(图3)。相比之下,《容膝斋图》的山体较矮,轮廓方而有角,线条流畅有力(图4)。
  在石块的表现上,倪瓒认为要“随手写去”,不能用勾法,石脚画小石块为辅助,不可太多点苔,皴法则兼用古今。他早期的作品受董源影响较大,画石偏圆润;中期开始多用折带皴,石头变得方而有角起来;而到后期,折带皴的使用则变少,用笔更加随意自然。甲本的石块表现较为圆润柔软,轮廓用干笔勾勒而成,点苔不完全是横点,略显凌乱。乙本的石块则较为枯瘦扁硬。而同年完成的《容膝斋图》用笔自然飘逸,表现线的地方侧峰用笔,轻轻带出,表现面的地方则将笔墨层层积染,生动描绘出石块的立体感,随意自然的点苔又进一步完善了这种立体感,使其富有生命力。通过对比也可以发现这甲乙两本《江亭山色图》的石块画法更接近《虞山林壑图》,干笔皴擦,浓墨点苔。
  河岸也是体现画技的重要部分,甲本和乙本的河岸处理方式与《虞山林壑图》接近,都是一个小切面,但《虞山林壑图》的河岸明暗关系更加生动,地面有起伏,走势也更自然。《容膝斋图》的河岸较为圆润,与以上三本不同。《虞山林壑图》和《容膝斋图》在河岸处理上的共同点是虽然水面留白,但岸水之间的分界线仍给予了细节上的关注,如恽寿平所言,“苔法、皴法,多于人所不见处着意”,细微之处见精神。   倪瓒在《云林画谱》中对画树时的用笔、用墨、布置等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用墨随意,始见天真;用笔遒劲,乃是得法。”画树时要布置得宜,有将有佐,正侧夹杂,根据布景的不同来斟酌树木的疏密浓淡;通过用笔的老弱来反映树木的嫩古,通过用墨的浓淡疏密来反映树叶的四季变化。恽寿平在《南田画跋》中也说,“云林树法,分明如指上螺,四面俱有。”《江亭山色图》甲本中的树,主要分布在右侧河岸与左侧河岸两处。右侧河岸的树看似有所分离错落,但实际观感是它们似乎处于同一平面,没有错落有致的感觉。树根浮在石面上,缺乏生长感。树干仅以两条线条描绘,不具有立体感。而左侧河岸的三棵树堆簇在一起,略显局促拥挤。乙本的树在位置和形态上与甲本是一致的,存在着和甲本相似的问题,用笔上又不如甲本。
  这两本《江亭山色图》的树与《虞山林壑图》的树丛形态十分接近,位置经营也比较相似。而《虞山林壑图》的树前后距离对比更大,空间的纵深感更强。叶片与枝干的处理上疏密有致,疏的地方枝叶伸展,密的地方叶片重叠但不模糊,每棵树都各自表现。从细节上看,这四幅圖的点叶方式都较为丰富,有横点、圆点、介字点叶等。《江亭山色图》甲本点叶自然,但有几处缺乏墨色的浓淡对比,而乙本有部分较浓的墨点堆积在了一起。《虞山林壑图》的点叶层层堆积,层次感分明;《容膝斋图》的点叶瘦劲有力,与其他三本较为不同。
  通过上文对画面内容的分析,可知甲本笔墨较好,但比同期真迹稍弱一些,暂时存疑;乙本的用笔较差,应是伪作。
  题跋与书法分析
  两本《江亭山色图》的倪瓒题款内容相同,断句换行、字体的间距行距也都基本一致,倪瓒的《清閟閣全集》中未收录这段题款内容。由题款可知这幅画是倪瓒在娄江画给“焕伯高士”的,据《倪瓒年谱》可知壬子年春天倪瓒确实在娄东(今江苏太仓),夏季返回笠泽(今江苏吴江一带)。但焕伯高士具体为何人,笔者未能找到明确的文献资料,很有可能确实如题所说,“不求知于人”。
  倪瓒早年书风较为挺拔,晚年小楷精致苍润,用笔遒劲,结字略扁,隶意浓厚。徐渭曾评价他的书法“古而媚,密而疏”,何良俊说是“无一点俗尘”。对比两本《江亭山色图》的题款字迹不难发现,甲本通篇较自然流畅,乙本有些过于工整,呆板笨拙,一些字的连笔处也较为拖沓。
  再将两本《江亭山色图》与写于同年的《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自题比较(图5),可以发现一些字形区别,例如“瓒”字的“贝”、“写”字的“灬”等;还有用笔习惯上的不同,例如“云”最后一笔的收势、“江”字右半“工”的结构、“风”字中“?”的点和横折钩的写法等,不过这些细节写法并不能完全作为判断依据。整体上看,《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的题款结字较扁,重心向右倾,左低右高,两本《江亭山色图》的题款右倾则不明显,且《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题款非常遒劲有力,相比之下两本《江亭山色图》都显得有些孱弱。尤其是乙本,更为僵硬无力。
  著录、印鉴与流传问题
  《江亭山色图》见著录于《书画记》卷六、《石渠宝笈》卷十七、《故宫书画录》卷五。《石渠宝笈》的记载题款文字与甲乙两本一致,其中所录的印鉴情况及画幅大小与甲本一致。
  吴其贞《书画记》记载该画“画法秀嫩,为云林上等妙画。惜纸张暗黑,墨色惨淡,了无精神,望去不见有远近之分。题有歌行一首,识曰:焕伯高士,嗜学尚义,笃于友道,于医尤精,隐居养亲,不求知于人也。余过娄江踰月,与仆甚相好,戏作江亭山色并作长歌以留别。二月廿五瓒壬子。诗塘上有徐髯仙题跋,语言不切,宜汰之。”吴其贞所录自识部分的文字内容与甲乙两本《江亭山色图》一致,但落款有一些区别,《书画记》记载为“二月廿五瓒壬子”,而甲乙两本画作的落款有两处,自识后落款时间和名款“二月廿五日瓒”,相差一“日”字,题诗后落年款“壬子”。且就其描述而言,该画纸张暗黑、墨色惨淡,有徐髯仙题跋,这与甲乙两本的情况均不相符,甲乙两本的纸张保存情况较好,甲本纸张偏黄,乙本偏白,画面墨色都比较清晰。显然,甲乙两本《江亭山色图》均非吴其贞《书画记》中所记载的那本《江亭山色图》。
  另外,《书画记》所录《江亭山色图》的诗塘有徐髯仙题跋,徐髯仙是明代的戏曲作家,工书法,兼善绘画,吴其贞说此则题跋“语言不切,宜汰之”,那么显然不是他为这幅作品写的题跋,应当是时人伪造或配凑,由此可知明代就已经有原迹的摹本了。
  结合著录情况来看,甲本最早见于清代著录,曾入清内府收藏,乙本流传不明,除甲乙两本外,明代已有其他摹本,且有至少一本笔墨较好而保存情况差的《江亭山色图》流传至清代,即吴其贞《书画记》中所录的这一本。
  《江亭山色图》甲本共有鉴藏印25枚,主要来自于耿昭忠父子、索额图以及清内府收藏。结合《石渠宝笈》的记录可知,甲本经耿昭忠、索额图收藏,后入清内府,收录至《石渠宝笈》。但清代以前流传情况不明,不仅没有印鉴,也不见于清以前的著录,来历较为可疑。乙本共有鉴藏印5枚,主要为梁清标和王鸿绪的印,没有清以前的流传依据,从这一本较拙劣的用笔来看,应是假托梁清标与王鸿绪之名。
  结论
  通过上文对画面内容、题跋与书法、印鉴与著录等方面的分析可知,《江亭山色图》甲本的笔墨和书法较乙本好,但比倪瓒真迹稍弱些,经耿昭忠、索尔图收藏,后入清内府,但不具备清代以前的流传依据,因此存疑。乙本的内容与甲本基本一致,笔墨较差,书法也更差一些。由吴其贞《书画记》可知明代已有《江亭山色图》的摹本出现,结合乙本《江亭山色图》的笔墨表现和印鉴情况,推测可能为明清之人所作。
其他文献
18至19世纪,西方掀起了一股“中国热”狂潮,使得大量琳琅满目的中国货,成为了他们追逐的稀奇物件。由于广州有“一口通商”的独特地位,令其成为了中西方商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而广州的手工艺人则顺应西方市场的需要,创作生产出了各种富有“中国趣味”、略带西方艺术风格的外销艺术品。其中的外销画,是在照相技术还没有出现的当时,广州口岸的外销画家们根据西方人的审美要求所创作出来的,并成为了西方人士了解“中国
期刊
摘要:福文化是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的根基,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文以福文化为切入点,从其内涵、溯源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福文化的认识,厘清其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福文化;内涵;溯源;发展  福文化是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植根于自身祈愿和相互祝颂中,囊括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对幸福喜乐的向往。福文化意蕴深厚、内涵丰富,时至今
期刊
名片盒,即放置名片的盒子,为名片出现后的衍生品。18世纪末至19世纪,随着人们社交的需要,名片在欧美国家的社交圈里广泛使用,这时恰逢东西方交往的一个关键时期。故从名片使用的内容到形式,双方皆有互相影响之处,此亦促成了名片盒这种不但小巧、而且重要的物件之工艺,得到了发展与贸易繁荣。同时在当时刮起的“中国风”之熏染下,西方市场不仅对陶瓷、丝绸、茶叶等大宗商品感兴趣,亦对写真画、折扇、名片盒等小东西大为
期刊
摘要:阜阳市博物馆馆藏印章丰富,本文选取金、元、清三代部分印章,对其质地、尺寸以及印文内容中涉及的相关制度加以考述。  关键词:阜阳市博物馆;金代;元代;清代;印章  金代印章  图1,金“副统之印”  铜质,方形座,矩形钮,馆藏三级文物。印台边长6.49×6.29、通高4.28厘米,印面九叠篆刻“副统之印”四字,两侧面刻有“天兴元年十一月日行”和“六部造副统印”,钮顶刻“上”字。此方“副统之印”
期刊
摘要:辽代佛像是一种宗教艺术,其不仅具有自身的风格艺术,并且有宗教的特点。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和宗教寓意的象征性相互融合统一,能够将宗教的神圣气度和人文世俗表现出来,以此流传至今,存在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辽代;佛像;塑造风格  想象在宗教内容和艺术中进行形象塑造的运用较多,这就能够将艺术和宗教之间联系起来,所以,学者黑格尔认为,与艺术领域内的内容非常接近的就是宗教。佛教在辽代的影响非常大,并且
期刊
清代广作外销扇,是中西海贸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艺术品,为广州工匠根据海外市场需求而生产制作的中西艺术风格共融的扇子。其材质名贵、工艺奇巧、纹饰华美、色彩绚丽,充满了浓郁的东方风情。早在1699年,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就在广州一次性订制了8万件外销扇,这些扇子一到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被抢购一空。欧洲的宫廷贵妇,皆竞相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州外销扇为最新时尚。时至19世纪,美国东部海岸城
期刊
摘要:我国的酒文化和酒器文明发展历史悠久,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陶瓷质地的酒器。而首先使用瓷质酒器的年代是在商周时期,后来逐渐在东汉时得到了普及,到唐代的时候,酒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辽代是酒器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因受到契丹族的影响,所以当时的酒器在造型上和其他时期不同。本文调查研究了辽代酒器的造型和审美,并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希望能够丰富现阶段我国在酒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现代酒器的造型设计提供更多的
期刊
摘要:商周以来的祭祀习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清代,祭祀礼器更加趋于写实风格。本文通过对三件清代铜尊艺术风格及铸造工艺的阐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云南铜器对中国古代铜器铸造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牺尊;祭祀;铸造工艺;造型;装饰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殷商的青铜时代,酒器便已流行,且成为一种体现古代礼制秩序、祭祀仪式活动里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在考古出现的大量酒器中,尊是一种最为典型的盛酒器
期刊
2020年12月25日至2021年1月10日,“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纪念宋省予先生诞辰11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开幕,吸引社会各界众多的书画艺术爱好者前往观展。该展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美术馆、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杭县人民政府、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是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品牌,该项目自2011年启动以来,先
期刊
清代外销银器,通常指鸦片战争前后100年间中国销往欧美和印度等地区的银器。由于早期的外销银器上没有款识,故西方人历来误以为此器产于西方国家。其产业形成有着多方面因素,既受全球白银贸易的影响,又受西方国家“中国热”时尚的熏染,还与清政府的海关贸易政策密切相关。此种产业的崛起,标志着清代外销银器形成了产业链,并成功地开拓了海外市场。它以西式实用器型结合独特的中国传统纹饰,形成了“中体西用”的独特风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