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佛像塑造风格研究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辽代佛像是一种宗教艺术,其不仅具有自身的风格艺术,并且有宗教的特点。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和宗教寓意的象征性相互融合统一,能够将宗教的神圣气度和人文世俗表现出来,以此流传至今,存在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辽代;佛像;塑造风格
  想象在宗教内容和艺术中进行形象塑造的运用较多,这就能够将艺术和宗教之间联系起来,所以,学者黑格尔认为,与艺术领域内的内容非常接近的就是宗教。佛教在辽代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在辽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上遗留诸多痕迹。佛教和艺术之间进行结合,不单单在辽代的艺术形式中蕴含着佛教的特点,并且辽代时期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艺术的繁荣发展。
  黑格尔曾经在文章中指出,雕塑出现的最初目的就是能够对神像进行制造并且摆放在神庙中,佛像的塑造同样是采用雕塑的手段,这样能够在神庙中摆放并且形成一定的信仰,能够让人们对崇敬的佛像进行膜拜,并且吸引众多的信徒参与到佛教中。佛教采用这种以佛像建设佛教的宣传方式,使得对佛教信仰的辽代中有大量的佛像雕塑留存于世,这些佛像不仅广泛地分布在辽代的石窟、寺庙、佛塔中,并且在当今世上有非常多的佛教工艺品流传下来,诸如非常小的鎏金佛像、用木头刻制的佛像、各种形式的佛塔及经幢等。除此之外,在辽代的诸多建筑物中能够发现佛教题材,例如能够彰显出佛教性质的飞天形象以及祥云,还有莲花等。
  辽代雕塑在很大程度上对佛教的各种活动产生依赖性,并且向其宗教性的目的服从,成为对佛教教义进行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存在的艺术上的审美功能只是潜在的,所以有的人将佛像视为不能称之为艺术的艺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并没有取得独立性的价值,就好比康德经常说的,只是依附中产生的美,并不是非常纯粹的美。辽代的佛像对佛教的依附性成为其塑造风格中的基础,并且辽代佛像是宗教的艺术门类,并且充满着非常明确的宗教性特点,同时能够将其自身的塑造风格凸显。
  辽代佛像的塑造题材
  辽代的佛像在塑造的过程中,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和地方的审美理念,并且能够从佛像塑造的题材选择上将时代的特征表现出来。对各种各样的佛像塑造实物进行观察能够得出,辽代的佛像在塑造题材上的选择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不仅有显教中经常出现的佛像、菩萨、罗汉和力士等形象题材,并且也有密教中流传的五方佛和八大菩萨的题材,对于这些佛像题材的选择能够彰显出辽代佛教全面发展的思想及当时民众广泛信仰佛教的现象。在众多题材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观音菩萨塑造题材,可以称之为在辽代最为流行的一种塑造题材。
  辽代重视观音菩萨,要从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说起。从《契丹国志》中的记载能够了解到,辽太宗耶律德光夺得燕云十六州之后,到首都的大悲阁中看到观音菩萨的造像非常的慈眉善目,并且和其在梦中见到的模样是一致的,立刻产生信仰。于是,他就把这一尊观音菩萨像送到当时契丹族的祖庙中,也就是木叶山,专门建造菩萨堂,将其供奉,并且纳入家神队伍中。木叶山是契丹民族产生的地方,主要分布在辽宁赤峰地区,在木叶山中主要供奉着契丹族的神祇和祖宗。辽太宗耶律德光将观音菩萨专门请入家庙中并且持续供奉,这便是辽代管理者对于观音菩萨的尊敬和崇拜。虽然辽太宗对观音菩萨的供奉可能有其他的考虑,可能看重的是观音菩萨救世的功能,以便能够将大量汉人的心收服,从而实现在国家治理中最大程度的帮助服务。在辽太宗的信仰崇尚的影响下,观音菩萨从这之后得到契丹民族和北方大部分人民的信仰,在辽代佛教信仰中非常突出。
  辽代观音菩萨像在当今世上留下的较多,比较有名的是河北省蓟县独乐寺中的彩塑十一面观音菩萨像,还有山西省大同市下华严寺中的薄伽藏教殿中的彩塑观音菩萨像等。现存的观音菩萨姿势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站像,有的是坐像,有的是显宗信奉的,有的是密宗供奉的。例如首都博物馆珍藏的铜观音菩萨像,不仅头顶上有高髻,同时在发髻的正面上供奉着一尊小的阿弥陀佛,这是能够体现其形象代表的重要标志,其全身比例非常的匀称,衣纹质感非常强烈。这尊观音菩萨像无疑代表着辽代佛像塑造风格,并且能够反映当时的雕塑技艺特点。
  辽代佛像的塑造风格
  从当前留存于世的辽代佛像来看,这一时期的实物在塑造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突出,一方面将唐代塑像的端庄典雅风格进行继承,吸收了南宋塑像中的写实手法,并且将契丹和北方地区传统的审美意味及表现技法融入进去,因此在塑造的风格上出现多种混合的特征,能够充分地将辽代佛像塑造中的特色展现出来。其塑造风格表现为:佛像肩部非常的宽阔,胸部的肌肉丰满,充满着刚强健康的气势,与南方在佛像塑造中形成的平易近人的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佛像面部非常的圆满,与唐代塑像相比更加的肥胖,头顶上的肉髻平缓,并且在头发的正中央经常镶嵌一个髻珠,和南方的宋地造型基本上保持一致。佛像的上半身穿着露出胸肌的袈裟,下半身经常穿着长裙,并且衣服上的褶皱较多,衣服上的纹饰质量感觉相对唐代来讲更加的鲜明。菩萨佛像中的形象通常是戴着高高的花冠,将头发高高地梳起,花冠的形式是极其特殊的,类似于契丹贵族中的头冠花样;在前胸经常佩戴着连珠璎珞,装饰和宋地相比来讲更加的简单整洁;两边的耳朵上经常配有宝缯,并且垂落在肩膀上,分段打结。佛像打坐的姿势和站立的姿势都是极其特别的,坐像双膝紧闭,站像双腿笔直,较为僵硬。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典藏的释迦牟尼佛铜像堪称辽代佛像塑造中的经典。这一铜像头上装饰螺发,头顶上的肉髻非常的平缓,并且在肉髻的正中央有髻珠,这与南方宋地中出土的佛像的头饰是一致的。佛像的面容浑圆,额头上有白发,神情非常沉稳。上半身穿着露出胸肌的袈裟,下半身着长长的裙子,在腰间束有腰带,衣服的纹饰质感非常强。在大腿的部位上有非常写实的衣服褶皱,这是辽代佛像塑造中经典的造型,身体非常壮实,但是缺少唐代的浑圆特征;肌肉非常的松弛,不能和唐代塑像中的刚强相比。
  辽代菩萨塑像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天津文物公司收藏的一尊铜镀金弥勒菩萨像。这尊菩薩像是跏趺坐姿,右手在胸前拇指和中指相捻,剩下的手指自然地舒散,形成说法印,左手上将玉净瓶拿捏。在头上戴着花冠,并且在身上将天衣横向披着,胳膊上缠着披帛,在胸前的装饰品主要有璎珞,下半身穿着长长的裙子。衣服上的装饰品基本上和宋地中的菩萨像是相似的,不同的地方就是体现在形制和表现的手法上。弥勒菩萨的头冠形制是非常有特点的,整体呈现高筒的形状,呈现前面高后面低的趋势,而且花冠上印有两条龙游戏龙珠的图案,在正中央上有一颗龙珠,两侧的两条龙对向蹲着,造型非常的生动活泼。这种形制的头冠与辽宁省建平县张家营子辽墓中出土的筒形状的金冠的形式是一样的。从相关调查中了解到,这种形制的头冠经常是辽代契丹贵族男士佩戴的装饰品,经常能够从内蒙古和辽宁的墓葬中发掘出来。从这能够看出,弥勒菩萨的花冠就是当时贵族头饰的代表,可以将辽代佛像的塑造风格与契丹世俗文化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凸显出来。总之,弥勒菩萨像是非常有契丹民族特色的佛教造像之一,能够将辽代佛像的塑造风格充分反映出来。
  综上,辽代佛像塑造风格独特、内容丰富、题材众多,在中国的佛教艺术发展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及影响。辽代佛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对辽代佛教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并且能够帮助后人对辽代民族文化、生活风俗及价值观取向等进行了解。了解辽代佛像塑造风格,对于鉴赏和收藏辽代佛像有非常大的帮助。
  (作者曹佳丽,1985年12月生,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大同市。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辽金塑像历史建筑,工作于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路敏,刘松松.辽代佛像艺术的艺术风格及特点[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2):34-35;
  [2]苏静平.浅析应县木塔中佛像的艺术特征[J].新课程(中),2019(03):261;
  [3]李悦.从赤峰地区辽代佛塔看辽代佛像的造像艺术[J].中国民族博览,2019(02):160-162。
其他文献
作为粤绣之一的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之总称,亦即广东的广州、佛山、番禺、南海以及东莞、顺德、宝安、台山、香山等地的刺绣。它作为一种著名的造型艺术,与江苏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遗”。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伴随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扩展、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广绣还在原有的风格基础上,吸收了西洋油画的艺术风格、明暗透视及
期刊
摘要:开封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及都城史上均少见。因此,开封的历史文物、遗迹数量庞大,文物包括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两大部分,分别具有历史的价值和革命的意义。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的保护。城市要发展,文物要保护,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彩笔为针,丹青作线,纵横交织针针见,不需缎锦绣春图,春花飞上银瓷面。”这是前人对广彩瓷的赞誉之言。广彩,是对广州地区釉上彩瓷工艺艺术品的简称,亦称“广东彩瓷”“广州织金彩瓷”,为我国著名的外销瓷器之一。它是一种再生产瓷,其瓷胎来自江西、湖南等地,再在广州上彩后低温烧制而成。其制作精美,图案纹饰丰富多彩,构图花饰严谨,人物古雅有致;再加上施金加彩,宛如千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于锦缎之上,显示出金碧辉
期刊
德化,千年古县,世界陶瓷之都。在其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发展史上,陶瓷制作技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从来都离不开一代代能工巧匠的薪火相传,近代瓷绘名家许光月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笔者初次接触到许光月的作品,是在福建著名收藏家施政强先生处。中国收藏家协会编著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江西·福建分卷)收录了他6件陶瓷藏品,其中的德化窑釉中彩渔翁六角瓶便是出自许光月之
期刊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的武举制度始于唐代,到了清代特别兴盛。当时国家大力提倡武举考试,武举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晚清时,山东省潍县、昌邑、高密一带,尚武、习武之风颇盛。  清代的武举考试与文科考试一样,大致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
期刊
赖少其(1915—2000),革命家、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作家、诗人。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南京、上海和安徽文艺界负责人,历届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中国版协副主席。其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约万件,是“新徽派版画”和“新黄山画派”的代表和执旗人。  张人希(1918—2008),别名伽叶,福建泉州人。篆刻家、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历任厦门画院副院长,
期刊
18至19世纪,西方掀起了一股“中国热”狂潮,使得大量琳琅满目的中国货,成为了他们追逐的稀奇物件。由于广州有“一口通商”的独特地位,令其成为了中西方商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而广州的手工艺人则顺应西方市场的需要,创作生产出了各种富有“中国趣味”、略带西方艺术风格的外销艺术品。其中的外销画,是在照相技术还没有出现的当时,广州口岸的外销画家们根据西方人的审美要求所创作出来的,并成为了西方人士了解“中国
期刊
摘要:福文化是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的根基,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文以福文化为切入点,从其内涵、溯源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福文化的认识,厘清其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福文化;内涵;溯源;发展  福文化是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植根于自身祈愿和相互祝颂中,囊括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对幸福喜乐的向往。福文化意蕴深厚、内涵丰富,时至今
期刊
名片盒,即放置名片的盒子,为名片出现后的衍生品。18世纪末至19世纪,随着人们社交的需要,名片在欧美国家的社交圈里广泛使用,这时恰逢东西方交往的一个关键时期。故从名片使用的内容到形式,双方皆有互相影响之处,此亦促成了名片盒这种不但小巧、而且重要的物件之工艺,得到了发展与贸易繁荣。同时在当时刮起的“中国风”之熏染下,西方市场不仅对陶瓷、丝绸、茶叶等大宗商品感兴趣,亦对写真画、折扇、名片盒等小东西大为
期刊
摘要:阜阳市博物馆馆藏印章丰富,本文选取金、元、清三代部分印章,对其质地、尺寸以及印文内容中涉及的相关制度加以考述。  关键词:阜阳市博物馆;金代;元代;清代;印章  金代印章  图1,金“副统之印”  铜质,方形座,矩形钮,馆藏三级文物。印台边长6.49×6.29、通高4.28厘米,印面九叠篆刻“副统之印”四字,两侧面刻有“天兴元年十一月日行”和“六部造副统印”,钮顶刻“上”字。此方“副统之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