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南宁市 8 所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南宁市中职学校助学金资助政策落实与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细化贫困生认定条件、改善评定模式、适当扩大受助面和受助金额、建立可持续性的资助管理体系、强化中职资助的育人新功能等对策,不断让贫困学生增强获得感,促进中职学生资助、育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 国家助学金 资助政策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4-0014-03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是教育脱贫攻坚和扶贫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措施,资助的实施过程与引导关系到贫困学生的切身利益和成长,要多方面了解中职学生资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相关资助政策的建议,以完善资助认定政策,提高资助效率,促进资助工作良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强化资助育人功能,为促进中职资助政策的落实与教育扶贫攻坚做出贡献。本文选取南宁市8所中职学校作为调查对象,总结近年来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改进今后的工作。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抽取南宁市 5 所公办中职学校、3 所民办职校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内容以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为主,包括助学金受助学生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收入来源、资助金额、资助资金的使用、评议过程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愿意公开家庭经济情况、了解资助政策的途径、关于资助项目及政策的宣传力度评价、资助对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的作用、对助学金发放的及时性的评价、对学校资助工作的评价、对今后资助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等方面。
(三)调查方法
以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开始时间为 2019 年 8 月,截至 2020 年 3 月,共收回 1000 份问卷,有效问卷 893 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问卷调查结果具体见表 1。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受助学生以县级以下城镇居多,家庭收入来源以务农为主,其中来自建档立卡与城乡低保家庭的学生占受助学生的 72.68%。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满足了贫困受助学生基本的日常开销,学生对国家助学金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予了 91.82% 的满意度。但学生也反映了助学金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资助金额较低以及评议过程和评议方法欠妥等。
(二)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实施效果分析
1.建立完备的助学金实施体系。调查表明,对国家助学金的实施,各校按照文件要求建立资助办公室,配备了专职资助工作人员,制定了助学金申请规章制度,对助学金的实施办法做了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各校每学期对班主任进行资助培训,详细讲解资助政策、申请需交材料、申请流程、评议方法等,让每位老师参与到“助学”中,评议过程基本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基本保障贫困学生的学业。调查受助学生发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占 48.83%、城乡低保家庭占 23.85%、城乡低收入家庭占 13.66%。国家助学金的实施,让贫困生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业,91.82% 的受助学生认为助学金政策的实施为他们的家庭减轻了负担,让他们可以专心学习。
3.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助学金的实施,解决了许多困难家庭学生的基本日常开销,减轻了家庭压力。各校在实施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的评价满意度达 86.53%。
(三)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了解资助政策的途径调查结果为:“网络了解”占 20.72%,“入学前阅读宣传资料”占 3.8%,“入学后学校资助宣传”占 57.23%,“其他途径”占 18.25%。由此可见,社会对资助政策的认知度不够高,资助政策没有大面积宣传,且主要集中于学校内,以教师为主要载体进行宣传,宣传的力度和热度远远不够。处于偏远山区和农村的家庭,对资助政策了解不深。
2.评定过程和方法欠妥。调查了解到,在资助评定方面,学校多由以下几个小组参与:班级评议小组、专业部认定小组、学校领导工作小组。班级评议小组由班主任、班级学生代表组成,根据本班同学提供的材料进而确定本班的受助名单。专业部认定小组由专业部主任、班主任组成,负责审核班级提供的受助名单。学校领导工作小组由资助部门分管领导、学工处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全面认定工作。
在评定程序中,因为专业部小组和领导小组往往只讨论班级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所以班级评议小组的责任最重,而班级评议小组主要以学生提供的材料为依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关于是否愿意公开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中,“愿意”占 21.39%,“无所谓”占 24.3%,“不愿意”占 54.31%。在評议过程中,难免出现评议小组内讨论而导致家庭困难且自卑的学生放弃申请的现象。在评定过程中,主要以家庭经济条件为主,未加入平时在校表现与学习情况,无法激励受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资助比例、金额不足。中职学校贫困生比例为 20%~25%,按目前的消费水平计算,每个贫困生每月生活费 900 元左右。当前中职学校在免学费的基础上,对贫困生每人每月发放 300 元助学金,对于受助对象为建档立卡、农村低保、收入无来源的家庭来说,资助力度无法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41.72% 的受助学生希望提高受助金额。 4.助学金的育人功能未达到预期效果。多数学校在评定发放资金后,资助工作就画上句号,很少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了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受助学生的“精神贫困”。
三、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资助宣传,让资助政策广为人知
中职学校应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资助政策广为人知。一是各教育部门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大对乡镇地区的宣传;二是学校要通过板报、网络、宣传册宣传,并通过媒体滚动播出政策;三是组织资助宣传报道活动,让资助宣传活动下基层进社区,让国家政策得到广泛的宣传与认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四是发动学生加入宣传队伍,通过学生的口口相传,促使资助政策一传十,十传百。
(二)细化贫困生认定条件,改进贫困评定模式
贫困生认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源地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学生消费情况及学生个人学习和在校表现情况等,细化这些因素,使之可操作化。评定模式应由定性模式向定向模式转变:家庭经济情况占评定体系的 60%,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各占 20%;在班级小组评议过程中,尊重学生隐私,体现人文关怀,班主任可从平时学习生活中,提前了解、收集学生的经济情况。
(三)适当扩大受助面,扩大受助金额
学校、企业、政府多方合作,拓展途径,扩大对贫困学生的受助面以及提高资助的金额,探讨可行的合作方式。一是扩大资助资金来源,可以从学校收入资金中提取一部分资助困难学生;二是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得到企业的资助;三是开启勤工俭学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后实践,进行生活体验。
(四)建立可持续的资助管理体系
受助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除了经济贫困,常常伴有“精神贫困”和能力欠缺等现象。可持续资助是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在解决当前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调适和能力提升,倡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注重身心健康发展,乐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弊端,正确地认识和积极面对当前遇到的问题;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挫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使学生完成个人学业、提升能力,从而回报学校与社会,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如图 1 所示。
(五)强化资助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保证学生身心健康,防止“精神贫困”,促进(下转第22页)(上接第15页)学生成长成才是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宗旨。因此,在评定过程中,应加强学校的育人工作,丰富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注重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是加强人文关怀。全面关怀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生活,通过心理课、心理普查等反馈信息,对他们进行追踪,及时提供有效的精神资助,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二是提高校园融入感。开展“励志、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板报比赛等;开展“学业援助、志愿服务”等特色多元化的育人项目。三是平等对待。将关怀和爱护贯穿于平时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树立“资助育人”工作理念,丰富资助育人工作内涵,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学生资助工作与教学中。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生资助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和发展,成为有用之才。因此,中職学校既要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与落实资助政策,又要重视发展性资助,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物资帮助、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王 珂.国家奖助学金制度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2]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财教〔2006〕74号)[Z].
[3]全 斌.广西学生资助工作十年发展与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毛红云,蓝 俊,李明华,等.精准扶贫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资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3).
[5]赖建恩.中职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5(8).
[6]费丽平.中职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7]赵 伟.中职贫困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及构建资 助体系的重要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作者简介】傅兆丹(1987— ),女,汉族,籍贯广西南宁,助理讲师,现就职于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干事,研究方向为中职学生工作与资助。
(责编 刘 影)
【关键词】中职学校 国家助学金 资助政策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4-0014-03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是教育脱贫攻坚和扶贫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措施,资助的实施过程与引导关系到贫困学生的切身利益和成长,要多方面了解中职学生资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相关资助政策的建议,以完善资助认定政策,提高资助效率,促进资助工作良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强化资助育人功能,为促进中职资助政策的落实与教育扶贫攻坚做出贡献。本文选取南宁市8所中职学校作为调查对象,总结近年来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改进今后的工作。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抽取南宁市 5 所公办中职学校、3 所民办职校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内容以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为主,包括助学金受助学生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收入来源、资助金额、资助资金的使用、评议过程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愿意公开家庭经济情况、了解资助政策的途径、关于资助项目及政策的宣传力度评价、资助对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的作用、对助学金发放的及时性的评价、对学校资助工作的评价、对今后资助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等方面。
(三)调查方法
以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开始时间为 2019 年 8 月,截至 2020 年 3 月,共收回 1000 份问卷,有效问卷 893 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问卷调查结果具体见表 1。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受助学生以县级以下城镇居多,家庭收入来源以务农为主,其中来自建档立卡与城乡低保家庭的学生占受助学生的 72.68%。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满足了贫困受助学生基本的日常开销,学生对国家助学金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予了 91.82% 的满意度。但学生也反映了助学金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资助金额较低以及评议过程和评议方法欠妥等。
(二)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实施效果分析
1.建立完备的助学金实施体系。调查表明,对国家助学金的实施,各校按照文件要求建立资助办公室,配备了专职资助工作人员,制定了助学金申请规章制度,对助学金的实施办法做了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各校每学期对班主任进行资助培训,详细讲解资助政策、申请需交材料、申请流程、评议方法等,让每位老师参与到“助学”中,评议过程基本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基本保障贫困学生的学业。调查受助学生发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占 48.83%、城乡低保家庭占 23.85%、城乡低收入家庭占 13.66%。国家助学金的实施,让贫困生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业,91.82% 的受助学生认为助学金政策的实施为他们的家庭减轻了负担,让他们可以专心学习。
3.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助学金的实施,解决了许多困难家庭学生的基本日常开销,减轻了家庭压力。各校在实施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的评价满意度达 86.53%。
(三)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了解资助政策的途径调查结果为:“网络了解”占 20.72%,“入学前阅读宣传资料”占 3.8%,“入学后学校资助宣传”占 57.23%,“其他途径”占 18.25%。由此可见,社会对资助政策的认知度不够高,资助政策没有大面积宣传,且主要集中于学校内,以教师为主要载体进行宣传,宣传的力度和热度远远不够。处于偏远山区和农村的家庭,对资助政策了解不深。
2.评定过程和方法欠妥。调查了解到,在资助评定方面,学校多由以下几个小组参与:班级评议小组、专业部认定小组、学校领导工作小组。班级评议小组由班主任、班级学生代表组成,根据本班同学提供的材料进而确定本班的受助名单。专业部认定小组由专业部主任、班主任组成,负责审核班级提供的受助名单。学校领导工作小组由资助部门分管领导、学工处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全面认定工作。
在评定程序中,因为专业部小组和领导小组往往只讨论班级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所以班级评议小组的责任最重,而班级评议小组主要以学生提供的材料为依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关于是否愿意公开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中,“愿意”占 21.39%,“无所谓”占 24.3%,“不愿意”占 54.31%。在評议过程中,难免出现评议小组内讨论而导致家庭困难且自卑的学生放弃申请的现象。在评定过程中,主要以家庭经济条件为主,未加入平时在校表现与学习情况,无法激励受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资助比例、金额不足。中职学校贫困生比例为 20%~25%,按目前的消费水平计算,每个贫困生每月生活费 900 元左右。当前中职学校在免学费的基础上,对贫困生每人每月发放 300 元助学金,对于受助对象为建档立卡、农村低保、收入无来源的家庭来说,资助力度无法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41.72% 的受助学生希望提高受助金额。 4.助学金的育人功能未达到预期效果。多数学校在评定发放资金后,资助工作就画上句号,很少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了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受助学生的“精神贫困”。
三、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资助宣传,让资助政策广为人知
中职学校应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资助政策广为人知。一是各教育部门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大对乡镇地区的宣传;二是学校要通过板报、网络、宣传册宣传,并通过媒体滚动播出政策;三是组织资助宣传报道活动,让资助宣传活动下基层进社区,让国家政策得到广泛的宣传与认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四是发动学生加入宣传队伍,通过学生的口口相传,促使资助政策一传十,十传百。
(二)细化贫困生认定条件,改进贫困评定模式
贫困生认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源地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学生消费情况及学生个人学习和在校表现情况等,细化这些因素,使之可操作化。评定模式应由定性模式向定向模式转变:家庭经济情况占评定体系的 60%,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各占 20%;在班级小组评议过程中,尊重学生隐私,体现人文关怀,班主任可从平时学习生活中,提前了解、收集学生的经济情况。
(三)适当扩大受助面,扩大受助金额
学校、企业、政府多方合作,拓展途径,扩大对贫困学生的受助面以及提高资助的金额,探讨可行的合作方式。一是扩大资助资金来源,可以从学校收入资金中提取一部分资助困难学生;二是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得到企业的资助;三是开启勤工俭学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后实践,进行生活体验。
(四)建立可持续的资助管理体系
受助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除了经济贫困,常常伴有“精神贫困”和能力欠缺等现象。可持续资助是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在解决当前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调适和能力提升,倡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注重身心健康发展,乐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弊端,正确地认识和积极面对当前遇到的问题;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挫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使学生完成个人学业、提升能力,从而回报学校与社会,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如图 1 所示。
(五)强化资助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保证学生身心健康,防止“精神贫困”,促进(下转第22页)(上接第15页)学生成长成才是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宗旨。因此,在评定过程中,应加强学校的育人工作,丰富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注重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是加强人文关怀。全面关怀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生活,通过心理课、心理普查等反馈信息,对他们进行追踪,及时提供有效的精神资助,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二是提高校园融入感。开展“励志、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板报比赛等;开展“学业援助、志愿服务”等特色多元化的育人项目。三是平等对待。将关怀和爱护贯穿于平时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树立“资助育人”工作理念,丰富资助育人工作内涵,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学生资助工作与教学中。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生资助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和发展,成为有用之才。因此,中職学校既要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与落实资助政策,又要重视发展性资助,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物资帮助、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王 珂.国家奖助学金制度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2]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财教〔2006〕74号)[Z].
[3]全 斌.广西学生资助工作十年发展与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毛红云,蓝 俊,李明华,等.精准扶贫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资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3).
[5]赖建恩.中职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5(8).
[6]费丽平.中职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7]赵 伟.中职贫困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及构建资 助体系的重要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作者简介】傅兆丹(1987— ),女,汉族,籍贯广西南宁,助理讲师,现就职于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干事,研究方向为中职学生工作与资助。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