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爱教室”成长印记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chenggo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南宁市秀厢东段小学以班本课程为切入点建设“和爱教室”班级文化,使学校获得内涵发展的实践。在实施“和爱教室”班本课程过程中,学校优化管理方式,对班主任进行精细化指导,助力融合课程平稳实施;并完善保障制度,优化课程实施过程,保障班本课程有效扎实推进。
  【关键词】班本课程 和爱教室 创生 实施 收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09-0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少教育家和学校领导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在了班本课程改革上,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和造就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教室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南宁市西乡塘区开展新教育“成长教室”课题研究工作,南宁市秀厢东段小学以班本课程为切入点,致力于建设“和爱教室”班级文化。在班本课程建设中,学校始终以“为每一个孩子积蓄成长的力量”为理念,围绕核心素养,以活动育人、体验育人作为课程构建、调整和优化的根本依据,随着课程的实施和推进,班本课程越来越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并得到孩子们的喜欢以及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认可。
  一、课程创生:构建活动育人的班本课程
  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成为人,德育的重心应转向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能力,这个能力应当是在活动中产生,活动和体验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具体而言,学校把班本课程定位为活动课程基于以下考虑:
  (一)基于和爱校园文化建设
  南宁市秀厢东段小学一直在以“精细化的管理”努力打造“和爱校园”文化特色,校园清新雅致、鸟语花香。如何创建这样一个“和爱的教室”,温馨而温暖,让每一朵花绽放,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主角?学校的班本课程口号是:“活动体验,走向和爱!”学校将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三自”“三识”的核心素养:即自主、自立、自信的能力和创新、合作、集体的意识。通过“三自”“三识”的培养,让学生会学习、懂生活、能负责、敢担当,成为具有“和善、和谐、和爱、和美”品质的“和爱”学生,这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一些要求不谋而合。
  (二)基于班本课程的性质
  何谓“活动育人”课程?“活”是灵活,“动”是动手。这是根据班本课程的性质来定位的。班本课程是由班级实施的,师生双方共同开发的特色课程。班本课程具有活动性、体验性的特点。教育专家成尚荣指出:“班本课程不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因此应尽量避免班本课程成为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内容的拓展和加深的课程。班本课程要以综合性和活动性为主,针对班级文化创建的特点进行设置,增强学科与生活的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科、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倡导“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学校针对目前德育中出现的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教学知识化的突出问题,结合各年级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予了班本课程方向性的引导。低年级以“洒扫应对”课程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中、高年级以“激趣实用”课程为主,促使学生从“要我动手”观念转变为“我要动手”观念。班本课程力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相融合,分学校、家庭、社会三条途径,努力实现内外结合。
  (三)基于教育的有效性
  杜威认为“课程即活动”,他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陶行知先生也强调教和学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强调了动手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知识灌输的过程,而是美德体验的过程。学生良好的品德不能通过强制灌输完成,必须经由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自主构建方能完成。
  基于以上多种因素的考虑,我校班本课程的构建以活动育人为特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中调查、动手、游戏、运动,不断培养特长,生成实践智慧。
  二、课程实施:优化管理方式,助力融合课程平稳实施
  (一)让班主任成为班本课程的首席
  班本课程实施,学校是引路人,班主任是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是班本课程的参与者和开发者。班级课程的实施,最重要的还是让班主任成为实施课程的首席执行者,而面对班主任队伍年轻化、流动性强的特点,为了打造一批博学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我们实施了精细化的指导:
  1.精选阅读,形成教育共识
  刚开始实施新教育“成长教室”课题时,大家都对新教育“成长教室”感到非常陌生,什么是“成长教室”?如何打造自己特色的“和爱教室”?为了达成共识,除了组织外出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学校做得更多的是开展共读、共写的阅读活动。学校给每位老师购买了《一间长大的教室》等书籍,利用每个寒、暑假布置教师进行静心阅读。教师一起阅读了《新教育之梦》《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走在新教育路上》《论语》《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書籍。教师每月还要撰写阅读记录卡和阅读反思。实践证明,精读是形成共识最快、最好的方式,它避免了说教,让教师通过阅读逐渐形成价值观,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2.精心思考,确定文化方向
  既然班本课程服务于班级文化建设,我们首先就要带领班主任思考班级内在文化定位,只有定位对了,班本课程的路子才会走对。政教处对各班班名、班级愿景、班级口号、班诗、班歌等作了具体的要求。如,对班级愿景的要求是“具体、详实、能达到目标”,对班徽的要求是“美观、生动、富有内涵”,对班诗的要求是“简短、易背、富有朝气”。由于班主任缺乏经验,政教处、教导处对他们进行多次“一对一”的指导。学校通过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红领巾现场播报等方式,让孩子们背口号、唱班歌、念班诗,以此来强化“和爱教室”的创建目标。而在外在的文化布置方面,学校则以“和爱教室”评比为突破口,不断彰显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评比的内容有卫生、绿化、美化、板报等。这些精美的版报、灵巧的布置、温馨的提示,都是培训、观摩、试版、总结、表彰之后所显现出来的结果。而版报由“班主任寄语”“经典语录”“明星榜样”“班本课程展示”等板块组成,力求不仅有美的外表,更有教育的内涵。   3.精细选择,突破课程难关
  班本活动课程的选择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既要考虑到与班级文化的融合,又要考虑到班主任的能力、班级学生的特点、学生参与的兴趣以及班本课程的延续性。学校对班本活动课程进行了规定,可以是以下几大类:科技类、养成习惯类、文体类、实践类、人文类。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人人参与原则以及适时评价原则。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是教师的能力不能胜任班本课程的指导;二是选择的课程过于简单,没办法继续开展;三是由于班主任流动,新任班主任没法按原来的课程继续实施。针对以上问题,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不能胜任课程的,列出存在的问题,由政教处协助班主任实施;原来课程选择过于简单的,或是定位不太准确的班级,重新选择课程;对于班主任的流动,原任的班主任要把原来的课程推进相关资料进行交接;对于外聘教师,解聘时,还要移交相关的课程资料。选了课程之后,一般情况下学校不允许班主任进行更换,以保证课程实施的深度和实效性。
  4.精准指导,培训答疑解惑
  为了提高班主任实施课程的精准度,向课堂要质量,学校经常开展听课、评课等活动,探究出了活动课程教案的撰写模块:由课前探究、知识引导、活动体验、交流提升四个部分组成,围绕“议、讲、练、悟”完成。“议”通过课前探究进行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学习经验,改进个体学习方式,丰富学习经历,学会合作共处等。“讲”是教师的精彩演绎。“练”就是学生的动手活动体验,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可以设置几个练习活动。“悟”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探索问题的规律,获得真切的学习感悟。为了推进班本课程,学校定期开展了“走进新教育”“开发卓越课程,缔造‘和爱’教室”“动手动脑,让学生在班本课程中乐趣无穷”“核心素养下的班本课程实施”等专题培训,并多次进行班本课程的研讨交流,不断提高班主任实施课程的能力,并进行深度研发。
  (二)完善保障制度,优化课程实施过程
  1.优化课程评价
  南宁市秀厢东段小学建立全方位的课程评价反馈机制,为活动课程的改进与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例如,定期到班级抽查课程实施情况;定期召开家长、学生的座谈会,了解家长、教师、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需求;每学期末,各班上交班级成果集,还开展班本课程的总结大会,评比出优秀班主任。在毕业典礼、节日庆典上进行优秀成果展演等。
  2.优化课时保障
  学校非常重视班本课程的实施,由校长牵头,由书记亲自主抓。学校把班本课程纳入课表,每个学期都有7个固定的课时,给予时间上的保证。今年,学校又进行了调整,保证每个月有2个课时的实施时间。将班本课程实施纳入课表,无疑是推进班本课程最有力的支持。但班本活动课程已经不局限于学校的课时学习。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孩子们可以在课余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学校只是给孩子打开了一扇窗,外面的天空任由他们自由地翱翔。
  3.优化帮扶推进机制
  学校采取集中指导、推门听课、示范引领、互助帮扶等帮扶推进方式。集中指导就是安排二到三天的时间,开展集中听课活动,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推门听课由学校领导随时抽查听课,了解班本课程完成的情况;示范引领采取部分班上示范课,共同探寻班本课程的模式;互助帮扶要求结对班级进行互听互评,每月完成“班本课程三个一活动记录表”。学校通过上述机制,有效扎实地推进班本课程。
  三、课程收获: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家长认可。班本课程的实施,发展的是学生,受益的是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深入参与到学校课程变革中,探索家校资源融合的新形态。班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到评价的每个环节,都有家长的参与,这不但为学生接触各个领域知识提供了机会,也使学生家长意识到,不要过多地包办和溺爱孩子,放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原来自己和学校、教师一样,对课程的变革和孩子的成长同样负有责任。几年来,孩子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更赢得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二)学生收获。每一次班本课,孩子们都充满了期待,真正是孩子们的“幸福课”!在班本课程的实施中,孩子们收获满满。
  一是收获了自信。在实施班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每一名学生广阔的展示平台和空间。比如:花样跳绳班有一个男孩子,他以前以调皮捣蛋著称,每天总是最后一个到学校,班主任发现他跳绳跳得特别好,就让他成为花样跳绳的主力,大家都对他的跳绳创编技术赞不绝口,此后,他变成一个阳光自信的男孩,每天早早就来学校了,上课也认真听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而校园剧班的孩子则锻炼了说、演、写、做、创的能力,每学期都会进行节目的展演,部分学生还代表学校参加校园剧、诗朗诵等各级各类的比赛,收获了很好的成绩。
  二是收获了技能。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会了穿衣、穿鞋,学会了种菜、种花,学会了做菜、做饭,学会了手工制作,几年下来,成效非常显著。花样跳绳班的每一名学生至少掌握了2项花样跳绳方式;厨艺课程班的每个孩子学会了包饺子、包馄饨、煎蛋、煮饭、包粽子等;手工班的每个孩子每个学期都有5幅以上的手工作品;巧绳编织班的孩子学会了做篮子、做盒子。在每年的元旦嘉年华活动中,更是班本课程展示盛宴,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一项项精彩的技能,一个个文明有礼的学生!
  三是收获了品德。班本课程在“做”中边做边学,知行合一,将想法化为做法,将做法内化为品德,在实践活动中成人。孩子们在活动中提高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感恩。例如:感恩活动课程,通过开展“护蛋行動”“当一回盲人”“肚子里的我”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从而以实际行为报答身边人。厨艺班的孩子学会了做饭做菜,还照顾起了坐月子的妈妈,学校完成了学生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的转变!
  (三)教师提升。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老师们与孩子一起实践和成长,班本课程给予班主任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让班主任各显其能。一支优秀的年轻班主任队伍正在迅速成长起来,他们摸索出了班级管理的经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带班特色。
  (四)学校发展。“秀厢东的孩子阳光自信,文明大方!”这是来南宁市秀厢东段小学参观的校长们的最多的评价,也是对学校最好的鼓励。因为这些素质不是一天练出来的,而是长期教育和训练的结果。这些具有“和爱”品质的教师和孩子,在追求卓越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获得全区绿色学校称号,多次获得南宁市艺术节金奖、广西中小学科学节特色活动奖等多项荣誉,获奖的数量和等次每年都在递增,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南宁市秀厢东段小学“和爱”班本活动课程以其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包容性和渗透性,把教师要告诉学生的话变成学生的真实体验,把教师要灌输给学生的观念变成学生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把教师反复的要求变成学生的生命体验和自觉习惯,从而实现“为每一个孩子积蓄成长力量”的终极目标。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为例,从直观出发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形成对知识的初步感知,在思辨中发现一般规律,在应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直观操作  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82-01  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教师可以从直观出发
期刊
【摘要】本文以如何开展和完善“快乐星期八”角色跨班特色活动的过程为例,解析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发展进程和研究路径,以及特色课程在实践中是如何逐渐走向完善的。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 特色活动 区域活动 “快乐星期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A-0127-02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如何运用一周评价表调动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前期根据学生每日学习情况设置每日评价表,值日生将每日评价表中的内容整理到每周评价表中。生成每周评价表后,延伸设计“成长足迹表”激励学生。  【关键词】自主学习 一周评价表 每日评价表 成长足迹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A-0072-03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期刊
【摘要】戏曲音乐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种音乐形式,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内容枯燥无味。本文论述将戏曲音乐学习化繁为简的思路:融合律动,认识戏曲中常用的打击乐器;融合流行元素,多种形式感受音乐特点;融合歌曲创编,巧妙模仿歌曲的神韵;融合音乐本体,拓展课堂宽度。  【关键词】融合 戏曲 化繁为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84-02  在
期刊
【摘要】本文以《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论述“变教为学”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并从学科融通,识字学数;由浅入深,由线到角;变教为学,以答代问展开分析,革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83-01  为了切实践行“变教为学”提倡的“教师少干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活学生的认知储备和经验积累,通过唤醒经验,促进连接;挖掘图形,提升思维两方面进行分析,促进学生空间意识的发展。  【关键词】《圆柱的体积》 空间意识 观察 比较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A-0087-02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实践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具体过程,把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作为教学的重点,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商的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77-01  《商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乘法与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于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与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作用,并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探索其对不同障碍类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 专业化 专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13-03  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玩”是小学生所具有的共同需求,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学到体育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体育技能,并且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教师应该贯彻“寓教于乐”教育原则,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均衡“玩”与“学”,让小学生能够快乐地“玩”并且在“玩”的过程中学有所获。  【关键词】寓教于乐 “玩”与“学” 学习兴趣 心理特征 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年、月、日》一课教学为例,分析数学与音乐、语文、科学、历史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整合,为数学课堂教学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促进数学有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科整合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31-03  “跳出数学教数学”,这里提到了两个“数学”,第一个指数学课本和数学课堂,第二个指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