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落后和个人品质暂时落后的学生。分析其原因应是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学生共同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愿望。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引导、转化后进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呢?下面我就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如何转化后进生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它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家庭还是孩子心灵的土壤,家长对于孩子心理的成长、智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后进生”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条件过于优越。(2)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关注孩子学习。(3)有的家庭父母离异,缺少家庭温暖。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教育方式简单粗暴。(4)家长只看重分数,不关心孩子的成长过程。(5)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6)家长过分溺爱孩子。(7)三代同堂,教育观念不一致。(8)单亲家庭,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等等,由于以上诸多因素,出现“后进生”就不足为怪了。
2.学校因素:后进生的形成跟学校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优美的学校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的有利土壤。但是,学校教育中一些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措施、态度和方法都是学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有的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就训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对后进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等。随着知识结构的复杂化和难度的加大,学困生逐渐厌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逃学弃学,他们在学校班级里逐渐成了被“嫌弃”的对象,最后只好破罐子破摔,成为班里的后进生。
3.社会因素: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各层次人们的务实精神加强了,社会文化生活及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通俗性、商业性、消遣性的影视、书刊、歌舞及时装等广泛流行,这对广大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发展具有强大的渗透力。社会上不健康的文化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散了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有的还导致个性扩张,暴力行为递增。
二、转化后进生是一门艺术,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
综合采取多种灵活的措施,寻找适合后进生的那把钥匙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下面就如何转化后进生谈一下学校教师应如何做。
1.教师应培养后进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后进生的自信心一般不强,他们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我认为应先优化环境,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亲切的神态,充满鼓励的话语,流露出的对学生真诚的喜爱和信任,拉近师生距离。教师还要教育后进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并把其跟眼前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用理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为实现理想而持之以恒地同各种困难作斗争。教师除了结合教学内容或通过主题班会等方式向后进生讲述意志锻炼的方法和意义外,还应当组织后进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考验,磨练意志,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后进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是教育的前提。后进生一般自尊心较强,存在自卑感,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他们一般成绩差,组织纪律性也差,上课时常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这时,教师如果对他们严厉批评,讽刺挖苦,势必造成师生的对立。如考试时,发现他们有作弊的倾向时,有的教师板起脸指责他们,还有的教师当场严厉大骂他们,这往往会造成后进生强词夺理的反驳。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作为他们转化的突破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进生也有闪光点,这是不容置疑的。尊重和信任后进生,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及时给予表扬,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有效办法。
3.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后进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榜样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在提供榜样时,一是要给后进生提供信息,使其从榜样的示范中学习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二是要给学生提供比较标准,使学生通过与榜样的比较,获得判断自身效能的信息。后进生往往像脱疆的野马,我行我素,教师不能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应把他们引到健康、团结的集体中来,找一个榜样,通过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作为一个优秀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荣誉感,平时让“榜样”学生的言行引导他,让班集体整体效应引导他。老师则不失时机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进生有了集体荣誉感,可以说转化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4.教师应提高专业素质和沟通技巧。首先,教师要认真、科学地备课。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考虑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好,反应快的学生;中等水平的学生;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只有这样备课,上课时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其次,教学内容难易得当。既能发展成绩好的学生又能顾及成绩差的学生。出些相对简单的练习,例如认识生字,进行组词等,让后进生多回答,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教学形式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情景教学,经常变化教学形式,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时时刻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激发后进生的参与兴趣。只有这样,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思维敏捷,发言积极。第四,一部分后进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对于这部分学生,必须从帮助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的观点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化他们的行为习惯。对于不良习惯,要采取减法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明确地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毛病,并在家长的配合下,师生共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转变计划。通过将学习中体现出来的不良习惯逐一列举,教育后进生每天克服一点坏毛病。在监督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经常鼓励学生,适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改掉不良习惯的自信。同时在此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有耐心,有毅力,不要让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迁就学生,可以采取奖励与惩罚并用的原则来教育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如果学生的某一毛病已经改掉,就从计划表中删除,如此长时间坚持,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总之,对待后进生,教师一定要从心理上正视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严格要求,通过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技能、方法,不断鼓励,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并时刻做好后进生问题的教育预防工作,从而使后进生转化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辛庄乡中)
一、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它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家庭还是孩子心灵的土壤,家长对于孩子心理的成长、智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后进生”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条件过于优越。(2)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关注孩子学习。(3)有的家庭父母离异,缺少家庭温暖。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教育方式简单粗暴。(4)家长只看重分数,不关心孩子的成长过程。(5)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6)家长过分溺爱孩子。(7)三代同堂,教育观念不一致。(8)单亲家庭,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等等,由于以上诸多因素,出现“后进生”就不足为怪了。
2.学校因素:后进生的形成跟学校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优美的学校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的有利土壤。但是,学校教育中一些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措施、态度和方法都是学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有的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就训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对后进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等。随着知识结构的复杂化和难度的加大,学困生逐渐厌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逃学弃学,他们在学校班级里逐渐成了被“嫌弃”的对象,最后只好破罐子破摔,成为班里的后进生。
3.社会因素: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各层次人们的务实精神加强了,社会文化生活及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通俗性、商业性、消遣性的影视、书刊、歌舞及时装等广泛流行,这对广大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发展具有强大的渗透力。社会上不健康的文化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散了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有的还导致个性扩张,暴力行为递增。
二、转化后进生是一门艺术,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
综合采取多种灵活的措施,寻找适合后进生的那把钥匙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下面就如何转化后进生谈一下学校教师应如何做。
1.教师应培养后进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后进生的自信心一般不强,他们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我认为应先优化环境,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亲切的神态,充满鼓励的话语,流露出的对学生真诚的喜爱和信任,拉近师生距离。教师还要教育后进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并把其跟眼前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用理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为实现理想而持之以恒地同各种困难作斗争。教师除了结合教学内容或通过主题班会等方式向后进生讲述意志锻炼的方法和意义外,还应当组织后进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考验,磨练意志,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后进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是教育的前提。后进生一般自尊心较强,存在自卑感,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他们一般成绩差,组织纪律性也差,上课时常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这时,教师如果对他们严厉批评,讽刺挖苦,势必造成师生的对立。如考试时,发现他们有作弊的倾向时,有的教师板起脸指责他们,还有的教师当场严厉大骂他们,这往往会造成后进生强词夺理的反驳。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作为他们转化的突破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进生也有闪光点,这是不容置疑的。尊重和信任后进生,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及时给予表扬,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有效办法。
3.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后进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榜样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在提供榜样时,一是要给后进生提供信息,使其从榜样的示范中学习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二是要给学生提供比较标准,使学生通过与榜样的比较,获得判断自身效能的信息。后进生往往像脱疆的野马,我行我素,教师不能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应把他们引到健康、团结的集体中来,找一个榜样,通过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作为一个优秀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荣誉感,平时让“榜样”学生的言行引导他,让班集体整体效应引导他。老师则不失时机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进生有了集体荣誉感,可以说转化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4.教师应提高专业素质和沟通技巧。首先,教师要认真、科学地备课。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考虑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好,反应快的学生;中等水平的学生;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只有这样备课,上课时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其次,教学内容难易得当。既能发展成绩好的学生又能顾及成绩差的学生。出些相对简单的练习,例如认识生字,进行组词等,让后进生多回答,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教学形式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情景教学,经常变化教学形式,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时时刻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激发后进生的参与兴趣。只有这样,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思维敏捷,发言积极。第四,一部分后进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对于这部分学生,必须从帮助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的观点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化他们的行为习惯。对于不良习惯,要采取减法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明确地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毛病,并在家长的配合下,师生共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转变计划。通过将学习中体现出来的不良习惯逐一列举,教育后进生每天克服一点坏毛病。在监督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经常鼓励学生,适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改掉不良习惯的自信。同时在此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有耐心,有毅力,不要让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迁就学生,可以采取奖励与惩罚并用的原则来教育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如果学生的某一毛病已经改掉,就从计划表中删除,如此长时间坚持,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总之,对待后进生,教师一定要从心理上正视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严格要求,通过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技能、方法,不断鼓励,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并时刻做好后进生问题的教育预防工作,从而使后进生转化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辛庄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