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莆仙戲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尤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末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 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 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人,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朱文》、《乐昌公主》、《刘文龙》、《陈光蕊》、《王祥》、《郭华》、《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杀狗》、《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却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唱腔曲牌有一千万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声腔称“兴化腔”,它是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番八乐,佛曲法曲,唐宋声诗、词乐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有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风味。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三百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莆仙戏的行旦角色原先只有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共七个,故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其他剧种的分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靓妆”一角至今仍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
莆仙戏大棚目连戏之剧本、曲牌、声腔、鼓板、表演身段、动作程式和舞台上的一桌两椅、脸谱、化装、服装和戏帽以及道具与傀儡目连戏等一模一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这是莆仙大棚目连戏全面搬演傀儡目连戏的遗迹。
莆仙戏目连戏中的表演,有“目连挑经”、罗卜的“三步一拜”,刘四贞的“十八拔”,刘贾的“蛤蟆拜”,古背生的“三节弯”,聋哑的“公背婆”等,从主角到配角,从人物形象到表演规格,都运用了人模仿傀儡的表演,并综合组成了曲牌、鼓板、表演三结合的规范化,历代流传,相继不绝。
莆仙戏演员的基本功,总称为“傀儡核”,手部动作“上不超眉毛,下不低于肚脐”的艺术规格。如生角的“抬步”,旦角的“蹀步”,净角的“挑步”,丑角的“七步溜”,都保持傀儡形象,当演员要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时,喜用“雀跃步”,怒用“双摇步”,哀用“双掩面”,乐用“双体肩”俱以形象表达,不拘表演感情。至今莆仙戏的演员基本功仍是继承傀儡戏的表演特色。
莆仙戏人模仿傀儡演法的艺术传承,也是受宋元傀儡戏的影响。如《吕蒙正算十八罗汉》中,吕蒙正与两和尚配合,模仿傀儡形象,唱念做与傀儡与傀儡演技相同,物色即有和谐幽默的表演,又有保持人演傀儡戏的艺术。
在莆田,尽管今天生活节奏加快,有了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但人们对古老的莆仙戏始终是情有独钟。只要戏班的锣鼓一响,人们就纷纷从家中搬来椅凳,涌向戏声场。“相呼入市看新场”这是宋代莆田诗人刘克庄对那里众人看戏盛况所作的生动描述。而今天,每逢喜丧事,请上一场莆仙戏,让乡亲邻里们热闹一番更是少不了的礼节。莆仙戏已经成为莆田人生活中不能割舍的组成部分。
莆田人对莆仙戏如痴如醉的眷念,与莆田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历史上由于中原战乱、北方士族纷纷南来到远在东南海疆的莆田,他们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也带来读书出仕的传统,因此自古以来,莆田人就对阳春白雪的高雅戏曲喜爱有加。目前,莆田经常组织民间剧团的百团汇演,通过评比提高各表演团体的演出水平,以保证莆仙戏的艺术魅力千年不衰,历久弥新。
(作者单位:莆田市荔城区莆仙戏信息中心)
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末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 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 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人,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朱文》、《乐昌公主》、《刘文龙》、《陈光蕊》、《王祥》、《郭华》、《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杀狗》、《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却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唱腔曲牌有一千万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声腔称“兴化腔”,它是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番八乐,佛曲法曲,唐宋声诗、词乐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有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风味。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三百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莆仙戏的行旦角色原先只有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共七个,故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其他剧种的分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靓妆”一角至今仍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
莆仙戏大棚目连戏之剧本、曲牌、声腔、鼓板、表演身段、动作程式和舞台上的一桌两椅、脸谱、化装、服装和戏帽以及道具与傀儡目连戏等一模一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这是莆仙大棚目连戏全面搬演傀儡目连戏的遗迹。
莆仙戏目连戏中的表演,有“目连挑经”、罗卜的“三步一拜”,刘四贞的“十八拔”,刘贾的“蛤蟆拜”,古背生的“三节弯”,聋哑的“公背婆”等,从主角到配角,从人物形象到表演规格,都运用了人模仿傀儡的表演,并综合组成了曲牌、鼓板、表演三结合的规范化,历代流传,相继不绝。
莆仙戏演员的基本功,总称为“傀儡核”,手部动作“上不超眉毛,下不低于肚脐”的艺术规格。如生角的“抬步”,旦角的“蹀步”,净角的“挑步”,丑角的“七步溜”,都保持傀儡形象,当演员要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时,喜用“雀跃步”,怒用“双摇步”,哀用“双掩面”,乐用“双体肩”俱以形象表达,不拘表演感情。至今莆仙戏的演员基本功仍是继承傀儡戏的表演特色。
莆仙戏人模仿傀儡演法的艺术传承,也是受宋元傀儡戏的影响。如《吕蒙正算十八罗汉》中,吕蒙正与两和尚配合,模仿傀儡形象,唱念做与傀儡与傀儡演技相同,物色即有和谐幽默的表演,又有保持人演傀儡戏的艺术。
在莆田,尽管今天生活节奏加快,有了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但人们对古老的莆仙戏始终是情有独钟。只要戏班的锣鼓一响,人们就纷纷从家中搬来椅凳,涌向戏声场。“相呼入市看新场”这是宋代莆田诗人刘克庄对那里众人看戏盛况所作的生动描述。而今天,每逢喜丧事,请上一场莆仙戏,让乡亲邻里们热闹一番更是少不了的礼节。莆仙戏已经成为莆田人生活中不能割舍的组成部分。
莆田人对莆仙戏如痴如醉的眷念,与莆田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历史上由于中原战乱、北方士族纷纷南来到远在东南海疆的莆田,他们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也带来读书出仕的传统,因此自古以来,莆田人就对阳春白雪的高雅戏曲喜爱有加。目前,莆田经常组织民间剧团的百团汇演,通过评比提高各表演团体的演出水平,以保证莆仙戏的艺术魅力千年不衰,历久弥新。
(作者单位:莆田市荔城区莆仙戏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