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微型摄像机,我们仿佛有了一双昆虫的眼睛,无数昆虫在朝霞中跃动。景象如此美丽奇妙,令人目眩。
灌木丛中的生命
一只蜗牛注视着这个世界,它用触角探索着前方的路。因为人类发明了微型摄像机和电子照相机,我们才可能探索微型动物的世界,才能看到这些动物不为人知的一面。
终于揭开这些生物的神秘面纱,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一些行为举止像大型动物一样,也有它们要表达的意思。比如,两只蚂蚁要确认喜不喜欢对方,它们就用触角相互触动着,好似人们隔着花园的篱笆交谈。
体型较大的动物求爱时,会将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尽力地展现给对方。但是,小小的蜻蛉也会这样。雄狼蛛的求爱需要表现得十分热烈,因为一旦雌狼蛛没看出它靠近的原因,它很可能会被雌狼蛛吃掉。
狼蛛:蜘蛛目,狼蛛科。属肉食性昆虫。意大利有个传说,说狼蛛的一刺能使人痉挛而疯狂地跳舞,要治疗这种病,除音乐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仙丹妙药了。狼蛛有很强的毒性,要注意防备。(图1)
每天,蚜虫都会分泌出蜜露,采蜜的工蚁吮吸这些美味。兵蚁装备精良。它们总是在行进途中护卫着队伍的侧翼,从而保护那些衔着幼蚁的工蚁。
黄蜂用泥土给自己的卵建造舒适的巢穴,它的这门手艺十分精湛,很难有谁比得上。
同样用泥土筑巢的还有白蚁。白蚁能建造出“塔式大楼”般的巢穴。如果我们把白蚁比作人,那么,它们的巢穴在人类社会中甚至比纽约的摩天大楼还要高。人类世界和这些生物世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夜之间都在地球上消失,世界将照常运转。但是,如果这些生物消失了,陆地上的生态系统就难逃崩溃的厄运。
昆虫是地球陆地上生存的先驱者
大约4亿年前,地球的陆地上还没有任何生物,一片荒芜,只有贫瘠的土地、光秃秃的岩石。白天,太阳炽烈地烘烤着陆地;晚上,刺骨的寒冷和暴风雨在大陆肆虐。而那时,海洋中的世界则要平静得多。因为那时候,生命已经在海洋中存在大约20亿年了。
但是,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海洋中只存在着一些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慢慢地进化后,海洋中才终于出现一些较大的生物,比如水母、珊瑚虫、海星和蜗牛,以及一些节肢动物。(图2)
要生存,动物就需要觅食。因此,捕食者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把一些没有父母守卫的卵吃掉。这就迫使一些生物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不断寻求办法,于是,在大约4亿年前,一些大胆的动物终于有了主意:把卵产在海滩上,要比产在海里安全得多。
现在,很多海洋生物也正是这么办的。它们可能只在岸上待上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
虽然这些动物一直生活在海洋里,但奇特的是,它们在陆地上同样也能生活得很好。这是因为它们天生似乎就具有预适应性。它们的身体上长有硬壳,腿脚十分坚硬,还有关节连接。它们的背上还长有书肺,这些书肺不仅可以帮助它们在海水里呼吸,它们待在潮湿的海滩环境里,也能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这样的动物可以在陆地上存活大约一个星期。只要再经历一些小小的进化,它们就能永远地生活在陆地上。
在陆地上长出绿色植物之前,它们很难完全脱离海洋生活。但是,陆地上最终有了绿色。比如藻类、苔藓和地衣等简单植物开始向泥地和岩石扩散,装点了地球。随着这些绿色植物出现在陆地,一些动物觅食的范围扩大到了陆地上。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驱者,在当今的世界上,陆地动物才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是,它们的身体和它们那些很久以前生活在海里的祖先的身体却没有多大区别。它们的繁衍能力十分旺盛。其中,一些动物的数量甚至是陆地上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但是,我们却不能经常见到这些动物,它们的体型十分微小。比如跳虫,它的长度还不到半毫米,还没一个句号大。在一平方米的土壤里,跳虫的数量能达到一万多只。干旱对于它们十分危险。所以,有些跳虫会定期分泌一滴特殊的液体,以满足自身对水分的需求。可以说,它们甚至将洗澡纳入一种艺术境界,简直太美了,谁也没有见过跳虫洗澡会那样悠然和绅士。(图3)
它们的身上长着触角,能触碰到一些它们难以到达的地方。这些跳虫,就像它们的名字那样,当它们在草丛中跳跃的时候,能跳得很高。跳虫的腹部下方长有分叉的微小弹器。这种弹器十分发达,因此,它们只要轻轻一跃,就能向空中跳起大约15厘米高。这相当于一个人从平地跳到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十分神奇。
复杂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生态系统的基础就这样形成了。如今,动物越来越多,生态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这样的生态系统也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然而,有些人在看待这些“先驱者”的时候,把它们看成敌人,而不是朋友。
慢慢地,许多海洋软体动物的身上开始长成硬壳,这样,捕食者想吃它们的时候,就难以下口。在陆地上,这些硬壳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它们不仅能使主人免受捕食者的捕食,还能保持一定水分。因此,软体动物形态没有经历大变化就能爬上岸,在陆地成片的藻类和苔藓上觅食。一旦条件合适,现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也能这么做。
蜗牛经过之处,岩石上的藻类会被刮走,还会发出一种粗厉刺耳的声音。干旱时节,蜗牛就无法到处走动了,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几个月。于是,一旦条件合适,它们就迫不及待地出来觅食。蜗牛有两对触角,上方的一对触角长有眼睛,能够四处张望,而下方一对触角则是用来闻气味的。蜗牛壳口的右侧露出一个圆形的小孔。这个小孔能不断地开闭,是蜗牛用来呼吸用的。夜间,它们寻找多汁的绿叶,它们饿极了,迫不及待地大吃起来。(图4)
黎明到来的时候,天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它们必须回到藏身之处,分泌黏液封闭壳口,这样,蜗牛壳里才能保留住湿气。
古代的森林里,在青蛙、蜥蜴、鸟类或者其他以昆虫为食的哺乳动物出现以前,各种各样的食虫植物早已遍布其中。尽管如此,植被丛中也到处都有捕食者。
栉蚕是最早的一批动物中的一种,它很像5.4亿年前岩石中的化石。自从登上陆地以后,栉蚕的形态基本没发生什么变化,和它生活在海里的时候差不多。如今,我们只有在潮湿的森林里,才能发现它们的踪迹。它通常只在夜晚出来觅食。但是,我们只要运用红外摄像机,就能把它们的行动全部拍摄下来。栉蚕的腿短而柔软,爬行的时候没有任何声响。栉蚕长有敏感的长触角,可以用来判断方向。而且,栉蚕行动起来十分隐秘。(图5)
蟋蟀有着大大的眼睛,但是,它却看不清楚周围发生的情况。栉蚕虽然长着尖牙,但是在攻击猎物的时候,它会采用另外一个特殊的武器——粘液。蟋蟀焦虑不安,用长长的触角在黑暗中摸索着。
蟋蟀档案:直翅目,蟋蟀科。一般以植物的茎、叶、根和果实等为食物。成虫生性孤僻,喜独居。蟋蟀以善鸣叫好斗而著称。 (图6)
栉蚕只有在触碰到猎物的时候,才知道找到了猎物,因此,如果它要抓住猎物,就必须在碰到猎物的一霎那迅速作出反应。蟋蟀挣扎得越厉害,身体便会被黏液缠得越紧。等蟋蟀无力动弹之后,栉蚕就会顺着黏液,一边把黏液吃掉,一边爬到蟋蟀那里,美餐一顿。
蜈蚣不仅有十分有力的颚,还长着毒牙,而且,它行动起来十分迅速。它的捕食技巧相当娴熟,但它的长度通常却只有我们的小拇指一般长。然而,世界上有些蜈蚣却有我们的前臂那么长。这种巨大的蜈蚣已濒临灭绝。它的长度超过了35厘米。它的力气和一条小蛇的力气差不多,它黑色的尖牙释放出来的毒液足以使人致命。
在委内瑞拉,这种蜈蚣会在夜晚到蝙蝠出没的地方捕食。它与栉蚕一样,也是依靠触角寻找猎物。岩石地表上的甲虫丝毫提不起它的兴致,它只对较大的猎物感兴趣。它慢慢往顶上爬去,虽然四周一片漆黑,但它感觉得到蝙蝠在上面飞过。它靠后腿支撑着身体,上身已经伸到蝙蝠飞行的必经之处,几乎就在一瞬间,一只蝙蝠被它逮到了。注射毒液后,蝙蝠几乎立刻死了。它吃蝙蝠的过程能持续一个小时左右,它会把蝙蝠的肉全部吃掉。(图7)
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小动物
蛞蝓是雌雄同体,即使这样也毫无用处,它们无法自己完成交配。它们只有和其他的个体相互交配才能繁殖后代。它们交配的方式十分奇特。当一只豹纹蛞蝓在寻找交配对象时,它分泌出的黏液就会留下一股独特的气味,表明它正在寻找伴侣。
如果另外一只豹纹蛞蝓也在寻找交配对象,它闻到这种气味,便开始尾随其后。当跟在后面的这只蛞蝓确认要交配的时候,它会轻轻地咬一下前面的那只蛞蝓。前面的那只会往上面爬去,因为它们要悬垂着才能完成交配。下面的蛞蝓会做出优美的动作。它们开始缠绕对方,越缠越紧,直到最终缠绕在一起。在接下来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它们还会继续缠绕在一起。(图8)
然后,突然之间,它们松开吸附的树枝,顺着它们分泌的黏液慢慢向下滑,然后悬在半空中。由此,它们的交配进入下一阶段。它们各自将自己的雄性生殖器从头后面翻转出来。雄性生殖器变得越来越长,并开始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像花一样半透明的球体,互相输送精液。交配完成了,每一只蛞蝓都受精了。最后,随着一个撞击声,它们奇特的边跳“芭蕾”边交配的过程宣告结束。
昆虫世界的每种声音,每组旋律,都洋溢着它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灌木丛中的生命
一只蜗牛注视着这个世界,它用触角探索着前方的路。因为人类发明了微型摄像机和电子照相机,我们才可能探索微型动物的世界,才能看到这些动物不为人知的一面。
终于揭开这些生物的神秘面纱,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一些行为举止像大型动物一样,也有它们要表达的意思。比如,两只蚂蚁要确认喜不喜欢对方,它们就用触角相互触动着,好似人们隔着花园的篱笆交谈。
体型较大的动物求爱时,会将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尽力地展现给对方。但是,小小的蜻蛉也会这样。雄狼蛛的求爱需要表现得十分热烈,因为一旦雌狼蛛没看出它靠近的原因,它很可能会被雌狼蛛吃掉。
狼蛛:蜘蛛目,狼蛛科。属肉食性昆虫。意大利有个传说,说狼蛛的一刺能使人痉挛而疯狂地跳舞,要治疗这种病,除音乐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仙丹妙药了。狼蛛有很强的毒性,要注意防备。(图1)
每天,蚜虫都会分泌出蜜露,采蜜的工蚁吮吸这些美味。兵蚁装备精良。它们总是在行进途中护卫着队伍的侧翼,从而保护那些衔着幼蚁的工蚁。
黄蜂用泥土给自己的卵建造舒适的巢穴,它的这门手艺十分精湛,很难有谁比得上。
同样用泥土筑巢的还有白蚁。白蚁能建造出“塔式大楼”般的巢穴。如果我们把白蚁比作人,那么,它们的巢穴在人类社会中甚至比纽约的摩天大楼还要高。人类世界和这些生物世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夜之间都在地球上消失,世界将照常运转。但是,如果这些生物消失了,陆地上的生态系统就难逃崩溃的厄运。
昆虫是地球陆地上生存的先驱者
大约4亿年前,地球的陆地上还没有任何生物,一片荒芜,只有贫瘠的土地、光秃秃的岩石。白天,太阳炽烈地烘烤着陆地;晚上,刺骨的寒冷和暴风雨在大陆肆虐。而那时,海洋中的世界则要平静得多。因为那时候,生命已经在海洋中存在大约20亿年了。
但是,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海洋中只存在着一些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慢慢地进化后,海洋中才终于出现一些较大的生物,比如水母、珊瑚虫、海星和蜗牛,以及一些节肢动物。(图2)
要生存,动物就需要觅食。因此,捕食者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把一些没有父母守卫的卵吃掉。这就迫使一些生物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不断寻求办法,于是,在大约4亿年前,一些大胆的动物终于有了主意:把卵产在海滩上,要比产在海里安全得多。
现在,很多海洋生物也正是这么办的。它们可能只在岸上待上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
虽然这些动物一直生活在海洋里,但奇特的是,它们在陆地上同样也能生活得很好。这是因为它们天生似乎就具有预适应性。它们的身体上长有硬壳,腿脚十分坚硬,还有关节连接。它们的背上还长有书肺,这些书肺不仅可以帮助它们在海水里呼吸,它们待在潮湿的海滩环境里,也能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这样的动物可以在陆地上存活大约一个星期。只要再经历一些小小的进化,它们就能永远地生活在陆地上。
在陆地上长出绿色植物之前,它们很难完全脱离海洋生活。但是,陆地上最终有了绿色。比如藻类、苔藓和地衣等简单植物开始向泥地和岩石扩散,装点了地球。随着这些绿色植物出现在陆地,一些动物觅食的范围扩大到了陆地上。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驱者,在当今的世界上,陆地动物才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是,它们的身体和它们那些很久以前生活在海里的祖先的身体却没有多大区别。它们的繁衍能力十分旺盛。其中,一些动物的数量甚至是陆地上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但是,我们却不能经常见到这些动物,它们的体型十分微小。比如跳虫,它的长度还不到半毫米,还没一个句号大。在一平方米的土壤里,跳虫的数量能达到一万多只。干旱对于它们十分危险。所以,有些跳虫会定期分泌一滴特殊的液体,以满足自身对水分的需求。可以说,它们甚至将洗澡纳入一种艺术境界,简直太美了,谁也没有见过跳虫洗澡会那样悠然和绅士。(图3)
它们的身上长着触角,能触碰到一些它们难以到达的地方。这些跳虫,就像它们的名字那样,当它们在草丛中跳跃的时候,能跳得很高。跳虫的腹部下方长有分叉的微小弹器。这种弹器十分发达,因此,它们只要轻轻一跃,就能向空中跳起大约15厘米高。这相当于一个人从平地跳到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十分神奇。
复杂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生态系统的基础就这样形成了。如今,动物越来越多,生态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这样的生态系统也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然而,有些人在看待这些“先驱者”的时候,把它们看成敌人,而不是朋友。
慢慢地,许多海洋软体动物的身上开始长成硬壳,这样,捕食者想吃它们的时候,就难以下口。在陆地上,这些硬壳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它们不仅能使主人免受捕食者的捕食,还能保持一定水分。因此,软体动物形态没有经历大变化就能爬上岸,在陆地成片的藻类和苔藓上觅食。一旦条件合适,现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也能这么做。
蜗牛经过之处,岩石上的藻类会被刮走,还会发出一种粗厉刺耳的声音。干旱时节,蜗牛就无法到处走动了,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几个月。于是,一旦条件合适,它们就迫不及待地出来觅食。蜗牛有两对触角,上方的一对触角长有眼睛,能够四处张望,而下方一对触角则是用来闻气味的。蜗牛壳口的右侧露出一个圆形的小孔。这个小孔能不断地开闭,是蜗牛用来呼吸用的。夜间,它们寻找多汁的绿叶,它们饿极了,迫不及待地大吃起来。(图4)
黎明到来的时候,天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它们必须回到藏身之处,分泌黏液封闭壳口,这样,蜗牛壳里才能保留住湿气。
古代的森林里,在青蛙、蜥蜴、鸟类或者其他以昆虫为食的哺乳动物出现以前,各种各样的食虫植物早已遍布其中。尽管如此,植被丛中也到处都有捕食者。
栉蚕是最早的一批动物中的一种,它很像5.4亿年前岩石中的化石。自从登上陆地以后,栉蚕的形态基本没发生什么变化,和它生活在海里的时候差不多。如今,我们只有在潮湿的森林里,才能发现它们的踪迹。它通常只在夜晚出来觅食。但是,我们只要运用红外摄像机,就能把它们的行动全部拍摄下来。栉蚕的腿短而柔软,爬行的时候没有任何声响。栉蚕长有敏感的长触角,可以用来判断方向。而且,栉蚕行动起来十分隐秘。(图5)
蟋蟀有着大大的眼睛,但是,它却看不清楚周围发生的情况。栉蚕虽然长着尖牙,但是在攻击猎物的时候,它会采用另外一个特殊的武器——粘液。蟋蟀焦虑不安,用长长的触角在黑暗中摸索着。
蟋蟀档案:直翅目,蟋蟀科。一般以植物的茎、叶、根和果实等为食物。成虫生性孤僻,喜独居。蟋蟀以善鸣叫好斗而著称。 (图6)
栉蚕只有在触碰到猎物的时候,才知道找到了猎物,因此,如果它要抓住猎物,就必须在碰到猎物的一霎那迅速作出反应。蟋蟀挣扎得越厉害,身体便会被黏液缠得越紧。等蟋蟀无力动弹之后,栉蚕就会顺着黏液,一边把黏液吃掉,一边爬到蟋蟀那里,美餐一顿。
蜈蚣不仅有十分有力的颚,还长着毒牙,而且,它行动起来十分迅速。它的捕食技巧相当娴熟,但它的长度通常却只有我们的小拇指一般长。然而,世界上有些蜈蚣却有我们的前臂那么长。这种巨大的蜈蚣已濒临灭绝。它的长度超过了35厘米。它的力气和一条小蛇的力气差不多,它黑色的尖牙释放出来的毒液足以使人致命。
在委内瑞拉,这种蜈蚣会在夜晚到蝙蝠出没的地方捕食。它与栉蚕一样,也是依靠触角寻找猎物。岩石地表上的甲虫丝毫提不起它的兴致,它只对较大的猎物感兴趣。它慢慢往顶上爬去,虽然四周一片漆黑,但它感觉得到蝙蝠在上面飞过。它靠后腿支撑着身体,上身已经伸到蝙蝠飞行的必经之处,几乎就在一瞬间,一只蝙蝠被它逮到了。注射毒液后,蝙蝠几乎立刻死了。它吃蝙蝠的过程能持续一个小时左右,它会把蝙蝠的肉全部吃掉。(图7)
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小动物
蛞蝓是雌雄同体,即使这样也毫无用处,它们无法自己完成交配。它们只有和其他的个体相互交配才能繁殖后代。它们交配的方式十分奇特。当一只豹纹蛞蝓在寻找交配对象时,它分泌出的黏液就会留下一股独特的气味,表明它正在寻找伴侣。
如果另外一只豹纹蛞蝓也在寻找交配对象,它闻到这种气味,便开始尾随其后。当跟在后面的这只蛞蝓确认要交配的时候,它会轻轻地咬一下前面的那只蛞蝓。前面的那只会往上面爬去,因为它们要悬垂着才能完成交配。下面的蛞蝓会做出优美的动作。它们开始缠绕对方,越缠越紧,直到最终缠绕在一起。在接下来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它们还会继续缠绕在一起。(图8)
然后,突然之间,它们松开吸附的树枝,顺着它们分泌的黏液慢慢向下滑,然后悬在半空中。由此,它们的交配进入下一阶段。它们各自将自己的雄性生殖器从头后面翻转出来。雄性生殖器变得越来越长,并开始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像花一样半透明的球体,互相输送精液。交配完成了,每一只蛞蝓都受精了。最后,随着一个撞击声,它们奇特的边跳“芭蕾”边交配的过程宣告结束。
昆虫世界的每种声音,每组旋律,都洋溢着它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