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研究以及在电影中的运用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you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研究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因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学研究所的研究而得名,也称“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以及相关理论的概述。以《乱世佳人》、《功夫熊猫》为例对其进行浅析。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反应出关于文化研究的分支内容。
  关键词:文化研究;影视;女性主义;跨文化传播
  1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因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学研究所的研究而得名,也称“伯明翰学派”。作为同源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和政治经济理论学派有着很多相同的关注点和假说,但也有一些关键的分歧,因此经常处于激烈的论战之中。政治经济学家由于对经济机构的宏观关注,并假定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因而很难意识到文化层面的变化对经济机构的影响;而文化研究理论家则多半会忽略宏观层面上媒介运营的社会、政治语境,他们更关注个人和团体消费流行文化内容的方式。
  该学派继承了葛兰西、阿尔都塞等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又超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的视野,同时也游离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二元框架之外。文化研究立足于大众文化的立场,反对传媒批判理论中的精英主义倾向,围绕着文化研究的权力核心,文化研究的政治性、开放性、参与性三个特征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三个特征也意味着该学派完全背离了主观经验、本体、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学派视角,转而关注微观的、具体的、经验的和日常的世俗生活。文化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两种,前者主要是为了揭示大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后者则是为了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已经成为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
  早期的文化研究先驱理查德.霍格特、雷蒙德.威廉姆斯和汤普森等左翼批评家已经奠定了文化研究的实践性基调,被视为文化研究“开山鼻祖”的威廉姆斯的那句“文化即生活”的名言更是成了文化研究的学者早期的纲领。文化研究的第二代舵手斯图亚特.霍尔完成了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勾结,实现了传播中意识形态的再发现。作为文化研究的学派中最重要的转折性人物,霍尔在哈贝马斯和威廉姆斯的观点的基础上,将意识形态理解为“那些提供框架让我们再现、解释、理解、澄清社会存在的某个方面的图像、概念和前提”,将流行文化视为“变化得以发生的基地”。但是,精英們确实在定义社会现实的斗争中占据了很多优势。因此,他认为自由民主中的大众媒介应该扮演“多元化公共论坛”的角色,提供一个平台,让统治精英的权力受到挑战。在此论坛中,关于社会实现的新概念相互协商,规定不同社会间的新边界。
  霍尔的理论无疑是对受众的一次郑重授权,在不断的制码、编码中树立起受众的权威。继霍尔之后,当代传媒理论家约翰.费斯克用他的“两种经济”理论进一步说明了受众所拥有的是一种“符号的权力”。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不是受众正在“读什么”,而是受众“如何读”;需要研究的也不仅仅是文化商品,而更应该是受众使用文化商品的方式。费斯克从电视研究出发,运用结构主义与符号的原理分析“两种经济”,即“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并对大众文化本质进行再剖析,强调“文化经济”的存在。
  霍尔的研究对于确立作为接受者的大众的主体地位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但是,霍尔更多的是从编码与文本生产者的角度来考察意识形态的对抗性,他并没有完全看到解码与文本接受者的主动性。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人物戴维.莫利。20世纪80年代,西方传媒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新的社会心理、生活方式和受众测量技术的出现,使曾经极其重要的受众研究方式——定性研究的受众效果研究——受到了挑战并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在传统的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开始强调对局部问题和局部受众身份的认同的研究,引进了民族志和微观分析的研究方法。而莫利正是使文化研究由文本研究向受众研究转变的关键人物,他在电视研究中采用了调查观众阅读文本的方式,并利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来考察媒介信息在社会上的传递。莫利在进行关于社会结构与电视释码的“文化地图”分析等研究时,系统地采用了经验调查的方法,因此他的研究甚至被称为“批判的经验性研究”。
  文化研究理论家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他们的局限,是他们直接卷入了各种激进社会运动。这些理论家不仅研究运动,还亲自参与运动甚至直接领导运动。文化研究的学者们在英国社会运动中普遍表现积极,其中包括女权主义运动、青年运动、种族运动和少数群体运动以及英国劳动党内讧等。然而,积极参与容易使理论家难以客观地分析这些运动和运动文化,但他们并不为此担心,甚至根本不相信客观性存在的可能性,并怀疑客观性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2 《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
  《乱世佳人》是美国好莱坞的米高梅公司根据美国南方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改编而成的电影,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以及最佳女主角等奖项。影片中费雯丽所饰演的郝思嘉一角深入人心,在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女性主义的特征。
  首先,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尤其是美国南部,被称为淑女的最后一片土地。那个时代的女孩被严格的按照男性的要求和审美来进行培养和教育,就好比在舞会上,如何应对绅士的邀约,如何示爱等一言一行都有着严格的规范。但郝思嘉却打破了传统,凭借着自身的魅力使一群男性折服于裙下。
  其次,在面对家破人亡的困境时,郝思嘉一人挑起了家庭的负担,而这在任何一个传统社会看来都理应是男性所扮演的角色。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经典镜头:郝思嘉从旷野里爬起来,手握泥土对天发誓:“上帝啊,你为我见证,做我的见证人!他们不会击败我,我一定要撑住这个家。而且,等一切都过去之后,我绝不再挨饿,决不让我的家里人挨饿!即使我在说谎、偷东西、欺骗、杀人……上帝啊,你是我的见证人,我绝不要挨饿!”   最后,在南方战后重建的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郝思嘉独自一人开厂房,驾着马车在贫民区、黑人区之间穿行。这以当时的男性视角看来都是不可理喻的行为,也完全不符合当时的南方所提倡的所谓淑女应有的行为准则。但是,这些社会男权下对妇女的约束都被郝思嘉所一一打破了。
  从《乱世佳人》中我们解读出女性的地位以及其所遵守的道德准则都是男性社会对女性作出的规范约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这一观点。《乱世佳人》中郝思嘉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证明了女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和男人一样的事,承担一样的责任,而之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受到限制,完全是因为在传统社会中男权主义的束缚,从而实现男女观念上的平等。
  3 《功夫熊猫》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2008年,《功夫熊猫》在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依然在中国取得惊人的票房成绩,这与好莱坞导演编剧们在制作该片时所运用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于文本的构建需要充分开发目标受众的文化符号。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民族的认同感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基于对符号所共有的理解而建立起来的。《功夫熊猫》非常注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符号,如,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的中国饮食餐具,以及在选神龙大侠时所营造出来的中国传统擂台比武的氛围和练武时所使用的相关道具等。正是通过对传统中国文化中生活元素的灵活运用,构建出中国人所熟悉的文化环境,从而提高了中国观众对影片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美国的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伯曾指出,受众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并不是被动的,而是带有选择性的去注意、理解传播内容,選择性的记忆所接受的传播内容,而相关的文化经验正是影响受众选择性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穿插入受众所熟悉的文化符号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民族通过不同的符号系统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并通过这套符号系统来寻求群体的归属感。而同样的意义通过不同的符号进行传播,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功夫熊猫》的成功之处也正在于此,正是影片中无处不在的中国文化符号,使影片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
  其次,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注重寻找文化观念中的结合点,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接实现传播,促进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和理解。从《功夫熊猫》中的文本构建来看,虽然影片中处处渗透着传统中国的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传播着中国文化观念,但其传播目的仍然是传递美国价值观。通过对影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对中国文化中的“侠”这一概念的叙述完成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与中国人心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对接,使中国人能更好的理解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内涵,唤醒人们对英雄的向往。再者,影片中,乌龟大师选中阿宝作为神龙大侠时所说的一席话渗透着深刻的禅宗思想,以及道家顺应自然的天命观,但这样一种看似宿命的选择中却传递着美国梦的精髓,即“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功的机会”。此外,影片还通过对盖世武侠的描述,展现了中国武术中的五种拳法,不仅宣扬了美国文化价值观中尊重个性发展的一面,也传达了中国“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正是通过两种有着巨大差异的文化对接,实现了信息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既传播了美国的文化价值,又在影片中表现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赢得了中国观众的支持与喜爱。
  再次,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寻找文化传播中人类所共有的文化价值。人类文化自诞生起,虽然各有不同,但却也有着具有共性的文化价值观:如对普世之爱的追求、对弱者的保护之心,对亲情、友情的赞颂,这些文化价值观同样在《功夫熊猫》中有所体现。整部电影传达了对人文主义情怀和对安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对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强者作出了解释。影片通过对师徒之情、父子之情的叙述,构建出美国文化中在感情和生活上的价值取向,而这些取向不仅仅是美国所具有的,同时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慈子孝,尊师重道”不谋而合。通过对这些人类所共同推崇文化价值观的叙事,使影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巧妙的避免了由于文化差距所带来的误读,展示了文化的共同之美。
其他文献
摘 要:北宋时我国文化繁荣的鼎盛时期,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钱钟书也说提及文学必言唐宋。而在宋代文学之中,虽不及唐诗之繁荣,宋诗在文学史上也别具一格;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诗歌大家,在宋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与唐喜爱牡丹不同,宋人极爱梅,梅在宋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晚年居钟山的王安石也写了很多有名的梅花诗他一生诗歌创作中的大部分梅花诗也是写于这
期刊
摘 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可以加速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地的文化符号,包括资源文化符号、地标文化符号等,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应该充分利用的重要资源。旅游可以传播文化自信,文化展示是我国旅游地形象传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文化自信;旅游地形象;形象塑造;形象传播  文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力量不可忽视,旅游产业发展同样需要文化的强有力支撑。多元文化是塑造地方旅游品牌形
期刊
摘 要:双子星座之一的李白,历来是评论家永恒的话题,关于他的方方面面的论著,可谓是汗牛充栋,然而众多评论家却忽略了对他的诗歌主张的研究。其实,在李白的一些诗文中反映了他独到的诗歌见解,他认为诗歌的创作不仅应该恢复风雅传统以及汉魏风骨,而且要清新自然。  关键词:李白;诗歌主张;创作实践;复古;清真  齐梁以来,浮艳靡丽之风弥漫着整个文坛,文学发展之路,举步维艰。隋文帝虽两下诏书,欲革新文风,然积重
期刊
摘 要:日本的间文化作为一种民族印记,渗透在日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强调日本人对人对事的协调关系,本文通过对间文化的探析和解读,以跨学科角度的研究方式,将间文化的精髓运用在导视系统指示牌的设计上,并提出新的设计思路,旨在通过不同的视角,希望对导视系统的研究产生新的理解。  关键词:日本间文;导视系统  1 日本间文化概述  日本人在日常对话中通常会运用一些委婉语调的措辞来让事情留有商量的余地,诸
期刊
摘 要:由于新媒体对受众注意力的转移,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传播价值不足,创意千篇一律等原因,电视广告逐渐式微。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广告在渠道上要整合电视大屏对接小屏的媒介生态环境进行创新,内容上要挖掘多层面的病毒式内容,形式上要适应移动互联时代自媒体的优势,增强电视广告的体验感。只有创新理念以用户为中心,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多途径创新,才能持续延伸电视广告的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
期刊
摘 要:“王西厢”历来被视作中国古典戏剧中反映女性意识觉醒、大胆追求爱情的典范,而“董西厢”实际上已为“王西厢”的出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本文正是通过对“董西厢”、“王西厢”的性别视角探讨,从女性身体、女性话语、女性地位三个维度揭示出两者在塑造女主人公形象时实际上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女性视角,最终使得文本进一步严谨地构建起男性叙事视角。  关键词:“董西厢”;“王西厢”;男性叙
期刊
摘 要:杜甫不仅是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诗圣”,也是一个有着浓厚家庭观念的普通人。他借诗歌书写自己对家人的拳拳深情,寄托对乱世中亲人的关爱和牵挂,以及对自己无法给予孩子安定生活的内疚之情。儿女诗,更向世人展示了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子女深情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关键词:杜甫;儿女诗;情感内涵  一直以来,杜甫的形象,都是心系百姓,忧国忧民,而他的其它身份总是被忽略,对此,袁枚在《随园诗话》言:“人但知
期刊
摘 要:辞赋,我国文学史上的文体形式之一。“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是其重要特征。辞赋滥觞于战国,在汉朝兴盛,达到顶峰。辞赋最初主要是用于抒发个人心志的,发展到汉朝,却愈来愈成为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因此,本文从辞赋的功能这一角度出发,重点分析汉魏辞赋在当时所起到的功用——讽谏颂美。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分析:讽刺纳谏、颂美揄扬。  关键词:汉魏辞赋;功用;讽谏颂美  挚虞《文章流别论》曰:“赋者,
期刊
摘 要:盐课征收是每一个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辽盐作为全国盐区的重要一个分支,对于辽盐征榷的研究使得我们进一步了解东北三省盐政全貌,掌握清末民初这一历史转折时期辽盐征榷的沿革状况,对于东北盐政发展以及东北地方经济研究也会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辽盐;征榷;盐政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别的东西可以不用或者可以其他的东西代替,但盐是不成的,它同空气有同样的重要,所谓“不食盐则肿”。因此中国历
期刊
摘 要: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博学笃志,里仁为美;慎终如始,谦逊明辨;明德精学,笃行致强。这些处事之道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现千年文化积淀对当现代人鞭辟入里的深刻影响。我认为,具备为人处事能力是炎黄子孙与生俱来的基础,提高为人处事能力是长期培养的结果。为人处事之道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如何从千年文化中学习为人处事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