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中的分类与比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_z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呢?我认为“有价值的数学”应该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与生活,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在生活背景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去实践,从而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理解数学的意义,引发学生学会数学的愿望。
  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因此,在这次的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增加了这一新的知识点——《分类与比较》。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分类与比较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把这一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感知数学问题。
  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应当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
  在讲《分类与比较》的前一个周,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周末作业,“现在正好是夏天和秋天换季的时候,我们要把夏天的衣服放起来,把秋天和冬天的衣服准备好。小朋友回家以后帮你的爸爸、妈妈整理整理柜子里的衣服好吗?”这就为我以后的《分类与比较》教学做了一个铺垫,设置了一个生活背景。
  在讲《分类》这节课时,我问学生:“小朋友,你们帮爸爸、妈妈整理衣服了吗?你是怎样帮他们整理的?或者你看他们是怎样整理的?”这一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但更多的是产生了“咦?这也是数学吗?”这样一个疑问。
  在《比较》一课的教学中,我又问学生:“你在帮妈妈整理衣服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有的说,“我发现妈妈的衣服特多。”有的说,“我发现冬天的衣服比夏天的衣服沉”……我又问:“你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呢?”有个孩子接着说“因为妈妈爱漂亮,经常买衣服,所以妈妈的衣服特别多。”“你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妈妈的衣服就多?”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些情景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孩子们生活的距离,让他们惊喜地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积累了不竭的动力。
  二、创设实践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只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他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与比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分类》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分类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现在我们能不能把我们每天用的铅笔来分一分类?要求四个人一个小组把铅笔放到一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实践,不一会儿就分好了,有的说是按用过的和没用过的分组,有的说是按有橡皮头和没有橡皮头分的,有的说是按牌子分的……,因为铅笔是小学生最熟悉的学习用品,这样在不停的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比较》一课中,除了教材中的比手掌、比衣服的长短,还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事物来进行比较?这些看起来不算难的内容,如果不是多那么一两句话,学生就不可能联想到生活中还有那么多关于分类和比较的数学内容,也就不会有数学应用的意识。
  三、课后延伸,生活中的数学无出不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我们让学生“学”数学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用”数学。
  在放学整理书包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大家能不能运用分类的知识把我们的书包整理一下,看谁整理的最整齐!”在做操排队时,我让学生自己分成两队,并且按高矮排好,这既用上了分类知识,有用上比较的知识。
  总之,要想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首先要留心学生的生活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范围,记录一些有关学生的生活资料,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活生生的内容移进课堂,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用数学的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和结论。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史中的精华,文言文教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正确理解常用的字、词的含义;二是正确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把握文章的意思;三是重视背诵,读出情趣;四是调动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11(2013)03-0322-01  摘要:长期以来,部队心理服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往往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等同视之或是对立的,因而导致错误选择心理服务的切入点。鉴于此本文辩证分析心理服务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提出将两者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功能互补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服务 思想政治工作 融合  长期以来,由于对心理问题认识不足,往往把心理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从自身的学习、提高入手,培养学生主动思维、掌握思维的方法,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效果 文化素养 教学反思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舞台(这个舞台还可以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积极状态,并全面
【摘 要】在高考数学试题中,选择题位于卷首,占总分的三分之一I,它属于“小”题,其解答 “不讲过程”,其基本解答策略是:充分利用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选择题的解决思想是:先定性后定量、先特殊后推理、先间接后直接、先排除后求解,其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但高考题题量较大,如果所有的题都采用直接法不但时间不允许,而且有些题目根本无法解决,这是不明智之举。因此要探究解选择题的其它方法,尽
【摘要】随着微课逐渐普及运营,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实现了不断更新。教学焕发出一片生机。对于始终处在迷茫的学生来说,能够耳目一新。从课堂效果方面来说,能够真正事半功倍。本文针对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微课实现化学教学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微课堂教学 初中化学 教学应用  微课程近年来逐步兴起,同时在校园内部得到较为广泛流行运用。而所谓微课,通常指借助于微视频,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课程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