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呢?我认为“有价值的数学”应该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与生活,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在生活背景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去实践,从而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理解数学的意义,引发学生学会数学的愿望。
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因此,在这次的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增加了这一新的知识点——《分类与比较》。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分类与比较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把这一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感知数学问题。
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应当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
在讲《分类与比较》的前一个周,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周末作业,“现在正好是夏天和秋天换季的时候,我们要把夏天的衣服放起来,把秋天和冬天的衣服准备好。小朋友回家以后帮你的爸爸、妈妈整理整理柜子里的衣服好吗?”这就为我以后的《分类与比较》教学做了一个铺垫,设置了一个生活背景。
在讲《分类》这节课时,我问学生:“小朋友,你们帮爸爸、妈妈整理衣服了吗?你是怎样帮他们整理的?或者你看他们是怎样整理的?”这一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但更多的是产生了“咦?这也是数学吗?”这样一个疑问。
在《比较》一课的教学中,我又问学生:“你在帮妈妈整理衣服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有的说,“我发现妈妈的衣服特多。”有的说,“我发现冬天的衣服比夏天的衣服沉”……我又问:“你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呢?”有个孩子接着说“因为妈妈爱漂亮,经常买衣服,所以妈妈的衣服特别多。”“你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妈妈的衣服就多?”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些情景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孩子们生活的距离,让他们惊喜地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积累了不竭的动力。
二、创设实践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只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他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与比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分类》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分类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现在我们能不能把我们每天用的铅笔来分一分类?要求四个人一个小组把铅笔放到一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实践,不一会儿就分好了,有的说是按用过的和没用过的分组,有的说是按有橡皮头和没有橡皮头分的,有的说是按牌子分的……,因为铅笔是小学生最熟悉的学习用品,这样在不停的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比较》一课中,除了教材中的比手掌、比衣服的长短,还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事物来进行比较?这些看起来不算难的内容,如果不是多那么一两句话,学生就不可能联想到生活中还有那么多关于分类和比较的数学内容,也就不会有数学应用的意识。
三、课后延伸,生活中的数学无出不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我们让学生“学”数学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用”数学。
在放学整理书包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大家能不能运用分类的知识把我们的书包整理一下,看谁整理的最整齐!”在做操排队时,我让学生自己分成两队,并且按高矮排好,这既用上了分类知识,有用上比较的知识。
总之,要想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首先要留心学生的生活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范围,记录一些有关学生的生活资料,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活生生的内容移进课堂,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用数学的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和结论。
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因此,在这次的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增加了这一新的知识点——《分类与比较》。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分类与比较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把这一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感知数学问题。
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应当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
在讲《分类与比较》的前一个周,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周末作业,“现在正好是夏天和秋天换季的时候,我们要把夏天的衣服放起来,把秋天和冬天的衣服准备好。小朋友回家以后帮你的爸爸、妈妈整理整理柜子里的衣服好吗?”这就为我以后的《分类与比较》教学做了一个铺垫,设置了一个生活背景。
在讲《分类》这节课时,我问学生:“小朋友,你们帮爸爸、妈妈整理衣服了吗?你是怎样帮他们整理的?或者你看他们是怎样整理的?”这一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但更多的是产生了“咦?这也是数学吗?”这样一个疑问。
在《比较》一课的教学中,我又问学生:“你在帮妈妈整理衣服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有的说,“我发现妈妈的衣服特多。”有的说,“我发现冬天的衣服比夏天的衣服沉”……我又问:“你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呢?”有个孩子接着说“因为妈妈爱漂亮,经常买衣服,所以妈妈的衣服特别多。”“你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妈妈的衣服就多?”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些情景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孩子们生活的距离,让他们惊喜地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积累了不竭的动力。
二、创设实践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只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他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与比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分类》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分类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现在我们能不能把我们每天用的铅笔来分一分类?要求四个人一个小组把铅笔放到一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实践,不一会儿就分好了,有的说是按用过的和没用过的分组,有的说是按有橡皮头和没有橡皮头分的,有的说是按牌子分的……,因为铅笔是小学生最熟悉的学习用品,这样在不停的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比较》一课中,除了教材中的比手掌、比衣服的长短,还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事物来进行比较?这些看起来不算难的内容,如果不是多那么一两句话,学生就不可能联想到生活中还有那么多关于分类和比较的数学内容,也就不会有数学应用的意识。
三、课后延伸,生活中的数学无出不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我们让学生“学”数学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用”数学。
在放学整理书包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大家能不能运用分类的知识把我们的书包整理一下,看谁整理的最整齐!”在做操排队时,我让学生自己分成两队,并且按高矮排好,这既用上了分类知识,有用上比较的知识。
总之,要想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首先要留心学生的生活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范围,记录一些有关学生的生活资料,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活生生的内容移进课堂,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用数学的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