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的“分层教学法”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知识的学习是有层次性的,学生首先是理解并掌握史实知识,其次才是理解并掌握史论和史法知识,最后才能做到“论从史出”的分析、认识问题。分层教学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因此,我们首先经过测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划分A、B层的依据,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出发点,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A、B分层,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分层教学,但我们又必须考虑到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对于A、B分层分班比较关注,心理波动较大,分到A层班级的同学,感到很光荣、很自豪,自信心强,而分到B层班级的同学则觉得没希望、没面子,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因而我们在分班前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目的、原则和作用进行宣传动员。对于B班学生,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排除学生心理障碍,为今后的历史“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1.备课分层,有的放矢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出成绩,出自己最优的成绩。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的高低应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同,课堂容量中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认识、理解能力的不同,在课堂提问、知识讲解、巩固练习上也有不同的质的要求。总之,备课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学生;针对每一个课时,既要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让B层的学生吃得下,又要有开放型题目以拓展知识,让A层次学生“吃得饱”。
  
  2.上课分层,提高课堂效率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同一个班级中,由于学科基础的差异,统一步调的授课必会挫伤优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分层教学后,对于A层次的学生应侧重于适当点拨、引导,以拓宽思路。同时在思想上鼓励他们“立志向、善思考、自己走”,让A班的优生体验到学有所成,逐渐优化心理品质,去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B层次的学生,要关爱他们,以树立信心为主。历史老师在讲授知识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适当增加和加深知识面,做到稳步推进,学生打好了基础,以后的提高就有了希望、有了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如一次大胆的提问、一次偶然的发现、一次主动的探索……充分肯定、多加鼓励,对于错误及时加以纠正。通过对个体的关注,肯定成绩、鼓励上进、张扬个性,增添学生学习的自信与勇气,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3.测试分层,增强信心
  
  分层测试是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小结。分层测试在分层教学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分层测试,可以及时地检查上一阶段教师的教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的质量与效果,从中可以发现教与学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教学,从而推动下阶段分层推进教学的顺利开展,全面提高历史的教学质量。对于单元测试成绩、学生非常关注,把它看成检验自己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晴雨表”,考得好,就阳光灿烂,信心百倍,去追求新的目标;考不好,就会垂头丧气,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和动力。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编制测试试题时,可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成A、B级试卷,每一层次的试卷,只要学生完成了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就能考出好成绩,分层测试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知识和能力,同时都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此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潜在能力,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和单元测试中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这既便于老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延续性,也便于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便于历史教学。当然,历史分层教学教改工作只是刚刚开始,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我们应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不断总结、修正,不断形成一整套的分层教学模式,逐步缩小各层差距,最后达到层而无层、优生更优的教育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08-08-25
其他文献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加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既枯燥又抽象,对那些没有多少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的技校学生来说,要学好确非易事。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加以“炒制”,适当加些“调味品”。创设现代教学所倡导的情景教学以强化教育效果。    1.以俗话(成语)为先导,由现象探本质    不少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成语),其中很多是劳动实践经验积累,很贴近生活。在
期刊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透彻,或者因为知识点较多,不容易在一堂课中掌握,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采取一定的方法,甚至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将教学难点分散、突破,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理解掌握知识透彻。  初三物理教学内容“电流表”,学生学习时存在两个难点:一是电流表的正确读数。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测量仪表,对它感到陌生,且表盘上的两个量程的读数方法也是第一次接触。二是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加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虽身居斗室,但他凭着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不停地推理、演算,为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歌德巴赫猜想而努力。”正如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一个学好数学的良好开端。怎样在教学中培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既包含语言艺术,也包含非语言艺术,人们传递信息,通常通过两个系统来进行,一个是语言符号系统,一个是非语言符号系统。所谓语言符号系统,是指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符号来传递信息的系统。而非语言符号系统则是指以人体动作、表情神态、眉目面部表情、空间距离等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国外心理学家曾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这样一种结论:  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
期刊
引导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如今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新知识的剧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知识储备和运用的能力的大小。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
期刊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家长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家长辛辛苦苦工作为的是让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再学习,似乎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快乐,但是,在你满怀希望、培养孩子的同时,孩子的情绪怎么样呢?他快乐吗?  也许你会认为,考上北大、清华是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是的,大部分人都会这么想,那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下简称“三基”),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一个查漏补缺、掌握教材所学内容的机会。因此,应该重视,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初中数学总复习。  从全国大多数省
期刊
在新课标下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已成为初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焦点。问题情境是联结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到底什么是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哪些注意点,问题情境创设有哪些基本的策略和方法。这是数学现代教学中值得要解决的课题。    1.数学教学情境的概念    数学教学情境,就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数学的活动时所处的学习环境。有这样的,也有那样,有现实的、也有虚拟的
期刊
小学自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自然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如何搞好自然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谈谈笔者的个人体会。    1.实验设计要符合自然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
期刊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就笔者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1.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