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区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在提升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的阻碍,使这种能力的不足,使相关的解决办法也非常有限。重视藏区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不断提升,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这种能力意识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建立起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将数学问题的解决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并利用生活中的常识加快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不断提升。本文将针对如何培养藏区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为主要论证点,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藏区小学生 数学问题 解决能力 能力培养
1 数学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尝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藏区学生则是被动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藏区学生的求知欲望会降低,藏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也会较少,他们所理解的数学可能就是一些數学解题技巧的学习而已。所以要尽快改变这样的现状,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尝试,激发藏区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手段帮助藏区学生进行探索,让藏区学生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独特魅力,并加强对数学的认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数学教师要充分对自己的藏区学生负责,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藏区学生,要尽可能地对他们多鼓励,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2 回归自然,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
2.1 利用数学知识构造生活实例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藏区学生利用新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既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有两只苹果,要分给六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要是从一道数学题的角度来看,是会难倒一些小学生的,但是如果从生活实际出发,用实物来进行教学,就会显得容易多了,一只苹果分成三份,两只苹果是六份,正好可以平均分配给六个小朋友。
2.2 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问题
在日常的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利用这些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添光添色。
生活离不开数学,要让藏区学生充分享受到日常生活中数学学习的魅力。允许藏区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并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而是注重思维和实践的合理性,使藏区学生的思维处于发散状态,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2.3 利用数学知识创造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藏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藏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藏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教师应多设计数学活动,为藏区学生多创造实践机会。
这样的活动,既为藏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又使藏区学生体会到,只有把数学知识学透彻,才能把它应用到生活中,从而使藏区学生体会到方法的价值、规律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丰富藏区学生的数学知识。同时,班级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促使小组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素质教育也是很好的诠释。
3 提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
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并提高藏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对锻炼藏区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将针对一些解题策略内容展开论述。
3.1 实际动手操作
这种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利用一些实际的操作,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的模型,给藏区学生一个形象的展示。例如在计算三角形或者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让藏区学生自己动手将纸叠成所需要的形状,用尺子实际的测量长,宽,高各是多少,在用特定的数学公式进行面积的计算。这样数学问题的解决,可以增强藏区学生的印象。
3.2 画图
可以画示意图,示意图的方式也能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比较形象的概念,例如两个人A和B从同一个地点出发,出发要去另一个地方C,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距离为100米,A每分钟步行10米,B每分钟步行20米,问如果同时出发,A和B所花的到到目的地的时间为多少?如果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示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A每分钟步行10米,要步行100米,需要花费10个10米的步行时间。B每分钟步行20米,要步行100米,需要花费5个10米的步行时间。由此可见,利用画图的方式,是要将数学问题表现得更加具体,更加直观化。
3.3 利用逆推的方式
这种思维就是要将原本的问题解决方式利用方向的思维来进行转化,由结果去推算原因,利用方向的思维,一步一步的向前递推,这样有利于问题得到非常快的解决。例如藏区学生A每天的上课时间是早上八点,A八点之前就需要到达教室,A洗漱吃饭需要花费20分钟,从家到达学校的路程时间是30分钟,那么藏区学生A需要几点之前起床呢?这样的问题如果是采用逆推的方式,就变得很简单了,藏区学生需要花费50分钟的时间来洗漱,吃饭,以及到达学校,八点减去50分钟就是七点十分,所以说藏区学生A需要在早上七点十分之前起床,才能保证不会上课迟到。
3.4 加强假设的思维
假设思维的运用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非常普遍,假设的方式,有利于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同一个笼子里面同时养着兔子和小鸡,从上面来看一共有八个头,下面看有十八只腿,那么究竟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小鸡呢?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运用假设的方式。假设有五只兔子,那么小鸡就应当有三只,五只兔子有二十只腿,那么就可以排除这个假设了,正确的答案应当是有小鸡七只,兔子一只。
总之,藏区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需要进行长期的坚持,针对那些阻碍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清除,只有选择好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就能够针对能力缺乏的问题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邱艳.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宫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浅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
【关键词】藏区小学生 数学问题 解决能力 能力培养
1 数学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尝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藏区学生则是被动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藏区学生的求知欲望会降低,藏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也会较少,他们所理解的数学可能就是一些數学解题技巧的学习而已。所以要尽快改变这样的现状,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尝试,激发藏区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手段帮助藏区学生进行探索,让藏区学生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独特魅力,并加强对数学的认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数学教师要充分对自己的藏区学生负责,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藏区学生,要尽可能地对他们多鼓励,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2 回归自然,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
2.1 利用数学知识构造生活实例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藏区学生利用新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既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有两只苹果,要分给六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要是从一道数学题的角度来看,是会难倒一些小学生的,但是如果从生活实际出发,用实物来进行教学,就会显得容易多了,一只苹果分成三份,两只苹果是六份,正好可以平均分配给六个小朋友。
2.2 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问题
在日常的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利用这些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添光添色。
生活离不开数学,要让藏区学生充分享受到日常生活中数学学习的魅力。允许藏区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并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而是注重思维和实践的合理性,使藏区学生的思维处于发散状态,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2.3 利用数学知识创造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藏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藏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藏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教师应多设计数学活动,为藏区学生多创造实践机会。
这样的活动,既为藏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又使藏区学生体会到,只有把数学知识学透彻,才能把它应用到生活中,从而使藏区学生体会到方法的价值、规律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丰富藏区学生的数学知识。同时,班级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促使小组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素质教育也是很好的诠释。
3 提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
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并提高藏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对锻炼藏区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将针对一些解题策略内容展开论述。
3.1 实际动手操作
这种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利用一些实际的操作,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的模型,给藏区学生一个形象的展示。例如在计算三角形或者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让藏区学生自己动手将纸叠成所需要的形状,用尺子实际的测量长,宽,高各是多少,在用特定的数学公式进行面积的计算。这样数学问题的解决,可以增强藏区学生的印象。
3.2 画图
可以画示意图,示意图的方式也能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比较形象的概念,例如两个人A和B从同一个地点出发,出发要去另一个地方C,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距离为100米,A每分钟步行10米,B每分钟步行20米,问如果同时出发,A和B所花的到到目的地的时间为多少?如果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示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A每分钟步行10米,要步行100米,需要花费10个10米的步行时间。B每分钟步行20米,要步行100米,需要花费5个10米的步行时间。由此可见,利用画图的方式,是要将数学问题表现得更加具体,更加直观化。
3.3 利用逆推的方式
这种思维就是要将原本的问题解决方式利用方向的思维来进行转化,由结果去推算原因,利用方向的思维,一步一步的向前递推,这样有利于问题得到非常快的解决。例如藏区学生A每天的上课时间是早上八点,A八点之前就需要到达教室,A洗漱吃饭需要花费20分钟,从家到达学校的路程时间是30分钟,那么藏区学生A需要几点之前起床呢?这样的问题如果是采用逆推的方式,就变得很简单了,藏区学生需要花费50分钟的时间来洗漱,吃饭,以及到达学校,八点减去50分钟就是七点十分,所以说藏区学生A需要在早上七点十分之前起床,才能保证不会上课迟到。
3.4 加强假设的思维
假设思维的运用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非常普遍,假设的方式,有利于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同一个笼子里面同时养着兔子和小鸡,从上面来看一共有八个头,下面看有十八只腿,那么究竟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小鸡呢?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运用假设的方式。假设有五只兔子,那么小鸡就应当有三只,五只兔子有二十只腿,那么就可以排除这个假设了,正确的答案应当是有小鸡七只,兔子一只。
总之,藏区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需要进行长期的坚持,针对那些阻碍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清除,只有选择好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就能够针对能力缺乏的问题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邱艳.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宫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浅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