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我来到深圳采访小区业主和保障房租户之间的纠纷。他们的问题围绕着:每月不足千元租金的保障房租客,该不该和首付200万元、月供2.5万元的业主,争夺车位、共享小区泳池等公共资源?
到了今天,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即便官方要求拆除围墙等物理障碍物,也建议双方共享小区公共配套,但在车位等核心权益的争夺上,还很难有强有力的解决办法。
这注定双方都需要妥协,也注定问题不可能获得双方彻底的满意。不过,接下来,我想谈的不是这个,而是采访路上遇到的一些小故事—
到深圳采访前,我还没联系到业主和租客。对到省内不太远的地方采访,我通常先冲到现场,才想如何突破,因为人有时是想太多,而做得太少。
想得太多,会把困难或潜在的问题扩大化,进而把想象出来的困难,变成禁锢自我前进的重重枷锁,最终使该干的工作毫无进展。所以,有人形象地说:“困难,困难,把自己困在家里就难了。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了。”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抵达现场,如何进入核心区域接触核心人物采访,这是个问题。我们知道,在陌生都市里,小区的安保很严,“进去找谁?哪栋?哪位业主?”要对上这些信息很重要,否则人家连门都不让你进去。
在L小区,一早,我尾随一业主进入小区时,保安突然问这位业主:“你们一起的吗?”,业主说:“不是。”然后,我就被赶出来了。被赶出后,我骑着个共享单车,在小区四周不断兜兜转转,并拦住一些从小区里走出的业主和保障房租客采访,但这样的采访效果不是很好。
中午11点,我在附近的超市买了把青菜,直接拎著青菜从小区的另一个门,若无其事地走进去,如愿后,就把青菜扔到垃圾桶里了。
但在小区里,中午在楼下待的人不多。很多人饭后就在家休息。我随机和一些带小孩的业主闲聊,随后逐渐切入到自己关心的话题。
但可采访的时间不长,加上那几天,要么天气太热,要么就下雨,我也不可能就这样一直在楼下傻待着。大白天的,这样傻待的时间过长,多少显得突兀而引起保安注意,何况这样的采访质量,也不是太佳。最后,我退出小区,打算晚上再进入采访。
因为饭后很多业主会下楼散步、遛狗或在小区的滑滑梯处陪小孩。这时,人是放松的,特别是晚上,又在他们居住的小区,他们可以放心聊,何况承诺不点人家的名字,你就可以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所以晚上的采访质量是最高的。
初步接触和深入采访后,彼此也建立了信任。而后,通过业主来引荐接触到核心的维权人物,采访也就水到渠成。可是晚上,我要如何顺利进入小区?现在想来,这也是意外收获。
晚饭后,我从酒店出发,朝L小区走去。在离L小区大约600米时,有个十字路口,绿灯亮起时,一个约17岁的女孩手里牵着一个约8岁的小女孩,怀里还抱着一个男孩,走得很慢。她行到路中间时,路灯由绿转红,一些车辆开始开过来,但她只顾埋头,没注意从拐角驶来的车辆。
这时,在她身后的我,迅速跃步赶上去,提醒了她,并伸手示意车辆慢行,护着她和身边的小女孩安全过了马路。我发现,她看了我一眼,随后说了一声“谢谢”。我能感觉到,她的“谢谢”是真诚的。
或许有了这一好感,过马路后,我问她是不是居住在L小区?她说“是的”,我心中暗喜,顺便和她打听一些消息,并在随后朝同一方向的行走中,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关系。她说她带的是姑妈的小孩,她还答应把我带入小区—“如果保安拦截的话,我就说我们是一起的。”
就这样,我顺利进入小区,并和他的姑妈和姑丈一边在小区里散步,一边聊了起来。随后,更进一步的采访突破,也和她姑丈的引荐有关。
在进入万科公园里采访前,我是在小区附近和一位年轻小伙子问路的,没想到也有意外收获。
小伙子来自辽宁,从南昌一所大学毕业后,他今年7月才来到深圳打拼,目前在一家地产中介做业务员。我给他递烟,并友善地向他问路,他刚好要去公园里和一位业主拿钥匙。
要知道,中介业务员平时和物业打交道多,他们进出小区也很方便,在他引领下,我很顺利地进入了小区,而且他还给我介绍了小区的不少情况。
是的,有时就是这样:学会向陌生人释放善意,其实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到了今天,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即便官方要求拆除围墙等物理障碍物,也建议双方共享小区公共配套,但在车位等核心权益的争夺上,还很难有强有力的解决办法。
这注定双方都需要妥协,也注定问题不可能获得双方彻底的满意。不过,接下来,我想谈的不是这个,而是采访路上遇到的一些小故事—
到深圳采访前,我还没联系到业主和租客。对到省内不太远的地方采访,我通常先冲到现场,才想如何突破,因为人有时是想太多,而做得太少。
想得太多,会把困难或潜在的问题扩大化,进而把想象出来的困难,变成禁锢自我前进的重重枷锁,最终使该干的工作毫无进展。所以,有人形象地说:“困难,困难,把自己困在家里就难了。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了。”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抵达现场,如何进入核心区域接触核心人物采访,这是个问题。我们知道,在陌生都市里,小区的安保很严,“进去找谁?哪栋?哪位业主?”要对上这些信息很重要,否则人家连门都不让你进去。
在L小区,一早,我尾随一业主进入小区时,保安突然问这位业主:“你们一起的吗?”,业主说:“不是。”然后,我就被赶出来了。被赶出后,我骑着个共享单车,在小区四周不断兜兜转转,并拦住一些从小区里走出的业主和保障房租客采访,但这样的采访效果不是很好。
中午11点,我在附近的超市买了把青菜,直接拎著青菜从小区的另一个门,若无其事地走进去,如愿后,就把青菜扔到垃圾桶里了。
但在小区里,中午在楼下待的人不多。很多人饭后就在家休息。我随机和一些带小孩的业主闲聊,随后逐渐切入到自己关心的话题。
但可采访的时间不长,加上那几天,要么天气太热,要么就下雨,我也不可能就这样一直在楼下傻待着。大白天的,这样傻待的时间过长,多少显得突兀而引起保安注意,何况这样的采访质量,也不是太佳。最后,我退出小区,打算晚上再进入采访。
因为饭后很多业主会下楼散步、遛狗或在小区的滑滑梯处陪小孩。这时,人是放松的,特别是晚上,又在他们居住的小区,他们可以放心聊,何况承诺不点人家的名字,你就可以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所以晚上的采访质量是最高的。
初步接触和深入采访后,彼此也建立了信任。而后,通过业主来引荐接触到核心的维权人物,采访也就水到渠成。可是晚上,我要如何顺利进入小区?现在想来,这也是意外收获。
晚饭后,我从酒店出发,朝L小区走去。在离L小区大约600米时,有个十字路口,绿灯亮起时,一个约17岁的女孩手里牵着一个约8岁的小女孩,怀里还抱着一个男孩,走得很慢。她行到路中间时,路灯由绿转红,一些车辆开始开过来,但她只顾埋头,没注意从拐角驶来的车辆。
这时,在她身后的我,迅速跃步赶上去,提醒了她,并伸手示意车辆慢行,护着她和身边的小女孩安全过了马路。我发现,她看了我一眼,随后说了一声“谢谢”。我能感觉到,她的“谢谢”是真诚的。
或许有了这一好感,过马路后,我问她是不是居住在L小区?她说“是的”,我心中暗喜,顺便和她打听一些消息,并在随后朝同一方向的行走中,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关系。她说她带的是姑妈的小孩,她还答应把我带入小区—“如果保安拦截的话,我就说我们是一起的。”
就这样,我顺利进入小区,并和他的姑妈和姑丈一边在小区里散步,一边聊了起来。随后,更进一步的采访突破,也和她姑丈的引荐有关。
在进入万科公园里采访前,我是在小区附近和一位年轻小伙子问路的,没想到也有意外收获。
小伙子来自辽宁,从南昌一所大学毕业后,他今年7月才来到深圳打拼,目前在一家地产中介做业务员。我给他递烟,并友善地向他问路,他刚好要去公园里和一位业主拿钥匙。
要知道,中介业务员平时和物业打交道多,他们进出小区也很方便,在他引领下,我很顺利地进入了小区,而且他还给我介绍了小区的不少情况。
是的,有时就是这样:学会向陌生人释放善意,其实就是最好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