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就业导向的深层次内涵渗透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专业建设彰显就业导向,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满足社会需求这一原则;牢牢把握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课程建设这一核心;紧紧抓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努力完善与真实职业情景相似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一保障。
[关键词]职业院校 就业导向 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孙宁玲(1958- ),女,江苏淮阴人,山东省贸易职工大学副校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山东 济宁 27201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042-02
职业教育是最能体现民生的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目标告诉我们,面向大众、紧紧抓住就业导向是办好职业教育的真谛。就业导向绝不能表象化为设几节就业指导课或召开几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它的深层次内涵体现在教学全过程之中,而统领这一过程的核心便是专业建设。笔者认为,搞好专业建设是彰显就业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建设必须全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社会需求这一原则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体现就业导向的前提。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必须追踪职业岗位需要的变化。因此,专业建设应具有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随时做出反应的机制。一般说来,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决定专业结构。我国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布局、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走向都会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并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各行业、企业对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必然随之变化。专业建设坚持社会需求的原则,就是要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始终瞄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只有不断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职业院校所设专业才具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培养的学生才能“适销对路”进而保证学生的充分就业。掌握社会需求及其变化,学校要定期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市场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区域或行业的生产、技术发展等经济活动的现状和趋势,做好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人才预测等工作。在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的同时,还要找出学校自身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认真分析专业内涵应有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论证预测所设专业的专业规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符合程度;学生择业志向的满足程度,从而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实现社会和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零距离”。
专业设置与调整紧贴社会需求,应注意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结合。灵活性是要不断追踪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进行专业调整,稳定性是要保持学校的专业特色和骨干专业优势。在专业开发中,我们既不能一味迎合市场需求,不切学校实际一哄而上;也不能以特色为由,固守传统。做到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应注意专业开发的“长短结合”和“宽窄结合”。长短结合是在稳定和发展长线专业的同时,积极抢抓机遇,适度发展在一定时期内社会需求强劲、调整快的短线专业;专业开发无长不稳,无短不活,应以长为主,做好结合的文章。宽窄结合即就业岗位比较明确的专业宜窄,走“订单式”培养的路子,以体现职业教育定向性强的特点;而就业岗位不很明确的专业,则宜适当拓宽专业口径,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性。
二、把握课程建设这一核心
课程是专业最为基础的支撑,专业特色最终都由课程来影响和体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凸显就业导向,必须进行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表现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做到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首先从职业分析入手进行职业描述,对职业岗位(群)的职责和任务加以界定,然后对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认完成该具体工作任务应掌握的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岗位的学习范围,确定课程及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是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职教课程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它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现实职业活动进程为组织教学活动的线索,以工作项目为单位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以实践过程而不是书本学习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工作样本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做到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评价等真正围绕实践性和职业技能性展开,强调在实际或模拟的职业实践情景中,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从而强化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教课程模式要更好地显示其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必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结合起来。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就意味着给了受教育者就业的护照。由于资格证书对各专业岗位的职业知识和能力标准等都有最新最明确的要求,所以将职业资格证书制作为课程标准融入教学要求,有利于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联系职业岗位的实际。同时也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深入实际掌握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熟悉职业资格的标准,并将这些有机地融入教学进程中,进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缩短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距离。从目前情况看,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还存在一定困难。如从教学内容上看,各专业统编教材还没有更多地关注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内容要求,使得在校学生经过几年学习并成绩合格后,还不能顺利拿到相关资格证书。另外,职业资格证书由多头管理(如人事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企业部门等),往往使职业资格的认证陷入混乱境地。
三、抓住师资队伍这一关键
学校的办学特色靠专业彰显,专业特色靠课程支撑,而课程的完成依赖于教师的活动。因此,教师素质是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活动目标具有双重性,表现在: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要使学生获得与自己将来职业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变化的基础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具有从业的专项技能,具备一技之长(从职业教育的目的侧重和目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状况来看,后者更为重要)。这种教学活动目标的双重性,必然要求教师队伍的“双师型”。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做到:
首先,把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在指导实习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是最直接,也是见效最快的一个途径;二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或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科研项目,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研究成果也可以直接为教学和社会服务;三是选派教师到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或企业进行短期培训;四是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五是通过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点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开展教学能力的全员培训,使教师树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
其次,把引进兼职教师作为优化“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结构的最佳形式。要尽可能多地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优化“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这样做一是能迅速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二是能够保证实训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三是兼职教师的参与将对在校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把建立激励机制作为提高“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除了依靠常规性的外化督促,如硬性规定教师必须持有技能证书或专业实践经验的年限要求外,还应该通过激励将提高“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水平转化为教师本人的内在需求,这样才能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如制定政策,给“双师”素质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为他们施展才能搭好舞台;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在职称评聘和经济收入上向他们倾斜。另外,改革考核办法,根据教师特点实行和谐性教师评价。由于和谐性教师评价强调激励加导向,而不是惩罚与鉴定,鼓励教师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主张在宽松、和谐的评价氛围中,推动教师积极、自觉、主动地发展,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不断进取的积极性。
四、搞好实训基地这一保障
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目标的双重性决定了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由此,又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环境的多元性——其活动环境既包括课堂和实验室,又包括实习车间、培训车间,还包括公司企业等。在目前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和各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场所相对弱化的背景下,校内外的实训、实习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因为完成技能培养的载体不能是课堂,只能是校内外实训、实习的工作场所。
校内实训场所应强调与真实的职业情景相似。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或相似性是由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功能决定的。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业并即刻适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是其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学生只有在职业真实情景或与职业真实情景相似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够全面了解职业活动的完整流程,练习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体验职业活动的真实感受,以便在离开学校后能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目前我国一些院校借鉴德国“双元制”探索并尝试“前校后厂”模式;还有的院校建起“模拟公司”,人为创造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的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如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职业现场,但任何一所职业院校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完成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因此,产学结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弥补校内实习场所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为了做到这一点,职业院校必须走向市场,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政府统筹、科技合作、校友搭桥等)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为主,应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并应相对稳定。一要选择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实训实习质量;二要注意对兼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使他们了解专业教学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三要统筹规划,校际间加强联合,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校外实习基地不仅能够解决校内真实职业环境的缺乏,还可以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吸收企业相关人员直接参与专业开发与调整论证,制订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建设遵循着“反映社会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原则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天行.高职专业设置影响因素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4).
[2]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实施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05(12下).
[3]梁明义.按岗位要求设立课程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4-07-18.
[关键词]职业院校 就业导向 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孙宁玲(1958- ),女,江苏淮阴人,山东省贸易职工大学副校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山东 济宁 27201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042-02
职业教育是最能体现民生的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目标告诉我们,面向大众、紧紧抓住就业导向是办好职业教育的真谛。就业导向绝不能表象化为设几节就业指导课或召开几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它的深层次内涵体现在教学全过程之中,而统领这一过程的核心便是专业建设。笔者认为,搞好专业建设是彰显就业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建设必须全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社会需求这一原则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体现就业导向的前提。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必须追踪职业岗位需要的变化。因此,专业建设应具有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随时做出反应的机制。一般说来,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决定专业结构。我国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布局、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走向都会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并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各行业、企业对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必然随之变化。专业建设坚持社会需求的原则,就是要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始终瞄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只有不断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职业院校所设专业才具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培养的学生才能“适销对路”进而保证学生的充分就业。掌握社会需求及其变化,学校要定期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市场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区域或行业的生产、技术发展等经济活动的现状和趋势,做好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人才预测等工作。在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的同时,还要找出学校自身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认真分析专业内涵应有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论证预测所设专业的专业规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符合程度;学生择业志向的满足程度,从而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实现社会和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零距离”。
专业设置与调整紧贴社会需求,应注意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结合。灵活性是要不断追踪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进行专业调整,稳定性是要保持学校的专业特色和骨干专业优势。在专业开发中,我们既不能一味迎合市场需求,不切学校实际一哄而上;也不能以特色为由,固守传统。做到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应注意专业开发的“长短结合”和“宽窄结合”。长短结合是在稳定和发展长线专业的同时,积极抢抓机遇,适度发展在一定时期内社会需求强劲、调整快的短线专业;专业开发无长不稳,无短不活,应以长为主,做好结合的文章。宽窄结合即就业岗位比较明确的专业宜窄,走“订单式”培养的路子,以体现职业教育定向性强的特点;而就业岗位不很明确的专业,则宜适当拓宽专业口径,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性。
二、把握课程建设这一核心
课程是专业最为基础的支撑,专业特色最终都由课程来影响和体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凸显就业导向,必须进行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表现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做到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首先从职业分析入手进行职业描述,对职业岗位(群)的职责和任务加以界定,然后对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认完成该具体工作任务应掌握的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岗位的学习范围,确定课程及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是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职教课程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它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现实职业活动进程为组织教学活动的线索,以工作项目为单位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以实践过程而不是书本学习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工作样本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做到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评价等真正围绕实践性和职业技能性展开,强调在实际或模拟的职业实践情景中,按照职业活动的程序组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从而强化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教课程模式要更好地显示其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必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结合起来。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就意味着给了受教育者就业的护照。由于资格证书对各专业岗位的职业知识和能力标准等都有最新最明确的要求,所以将职业资格证书制作为课程标准融入教学要求,有利于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联系职业岗位的实际。同时也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深入实际掌握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熟悉职业资格的标准,并将这些有机地融入教学进程中,进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缩短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距离。从目前情况看,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还存在一定困难。如从教学内容上看,各专业统编教材还没有更多地关注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内容要求,使得在校学生经过几年学习并成绩合格后,还不能顺利拿到相关资格证书。另外,职业资格证书由多头管理(如人事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企业部门等),往往使职业资格的认证陷入混乱境地。
三、抓住师资队伍这一关键
学校的办学特色靠专业彰显,专业特色靠课程支撑,而课程的完成依赖于教师的活动。因此,教师素质是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活动目标具有双重性,表现在: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要使学生获得与自己将来职业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变化的基础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具有从业的专项技能,具备一技之长(从职业教育的目的侧重和目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状况来看,后者更为重要)。这种教学活动目标的双重性,必然要求教师队伍的“双师型”。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做到:
首先,把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在指导实习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是最直接,也是见效最快的一个途径;二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或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科研项目,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研究成果也可以直接为教学和社会服务;三是选派教师到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或企业进行短期培训;四是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五是通过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点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开展教学能力的全员培训,使教师树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
其次,把引进兼职教师作为优化“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结构的最佳形式。要尽可能多地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优化“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这样做一是能迅速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二是能够保证实训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三是兼职教师的参与将对在校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把建立激励机制作为提高“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除了依靠常规性的外化督促,如硬性规定教师必须持有技能证书或专业实践经验的年限要求外,还应该通过激励将提高“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水平转化为教师本人的内在需求,这样才能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如制定政策,给“双师”素质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为他们施展才能搭好舞台;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在职称评聘和经济收入上向他们倾斜。另外,改革考核办法,根据教师特点实行和谐性教师评价。由于和谐性教师评价强调激励加导向,而不是惩罚与鉴定,鼓励教师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主张在宽松、和谐的评价氛围中,推动教师积极、自觉、主动地发展,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不断进取的积极性。
四、搞好实训基地这一保障
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目标的双重性决定了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由此,又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环境的多元性——其活动环境既包括课堂和实验室,又包括实习车间、培训车间,还包括公司企业等。在目前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和各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场所相对弱化的背景下,校内外的实训、实习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因为完成技能培养的载体不能是课堂,只能是校内外实训、实习的工作场所。
校内实训场所应强调与真实的职业情景相似。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或相似性是由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功能决定的。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业并即刻适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是其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学生只有在职业真实情景或与职业真实情景相似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够全面了解职业活动的完整流程,练习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体验职业活动的真实感受,以便在离开学校后能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目前我国一些院校借鉴德国“双元制”探索并尝试“前校后厂”模式;还有的院校建起“模拟公司”,人为创造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的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如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职业现场,但任何一所职业院校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完成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因此,产学结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弥补校内实习场所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为了做到这一点,职业院校必须走向市场,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政府统筹、科技合作、校友搭桥等)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为主,应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并应相对稳定。一要选择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实训实习质量;二要注意对兼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使他们了解专业教学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三要统筹规划,校际间加强联合,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校外实习基地不仅能够解决校内真实职业环境的缺乏,还可以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吸收企业相关人员直接参与专业开发与调整论证,制订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建设遵循着“反映社会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原则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天行.高职专业设置影响因素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4).
[2]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实施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05(12下).
[3]梁明义.按岗位要求设立课程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