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10月,酿酒系的学子为郭教授举办了一场“从教40周年”的庆典活动。参加的大都是国内酿酒业的骨干精英及企业集团的老总和董事,他们大多是教授教过的弟子。教授反对张扬,但当他回眸这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时,自己也惊讶:什么时候,真的已“桃李满天下”了?
庆典会上,弟子们说起郭教授的严格,都要互相笑问:“谁还没哭过?”哭,是指教授批评狠了,女同学都有抹鼻子的记录。男同学虽然不好意思“轻弹”眼泪,却也一阵脸红一阵脸白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在教授门下,想偷懒混文凭先别进来,不想偷懒却不动脑筋也要小心着点。教授看重的是三分聪明七分努力的人,而不是七分聪明只花三分努力的人。如果那样,他“骂”起来决不含糊。他的治学风格就像一杯浓烈的白酒,初尝者总会呛得满眼泪水。而哭过了,悟过了,智慧升华了,人格成熟了,也就尝到了这杯酒的甘甜绵长、醇厚和回香。
出类拔萃的李博士是教授门下培养的国内第一代啤酒女博士,属于那种七分聪明还加十分努力的佼佼者。她课上得好,课题也不断出成绩,和企业也能打成一片。最拿手的,当然是酿得一手好酒。业绩多了,掌声多了,小李也有些沾沾自喜。教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小李又完成一项新品啤酒的研发。品评会上,系里的行家和新秀一致赞不绝口,而享有啤酒大王盛名的郭教授却不动声色。他晃动酒杯,闻着香气,小呷一口,流转口腔后,忽然,“啐”地一口把酒吐入水池,他看了一眼博士,一锤定音地说:“双乙酰超标,不能算好酒。”全场哗然,博士是教授的得意大门生,众人打分也是看在教授脸上,平日里提起大弟子教授就笑得合不拢嘴,今天却一棍子打得无情无义。博士无地自容,双乙酰是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香味物质,适量会使人感到愉悦,过量会有酸臭感。博士知道这一次的酒双乙酰有点过,但一般人是喝不出的,其他人也不会太苛求。没想到别人没说话,却被教授当场点破,博士那天哭得那个复杂,羞愧、委屈、悔恨,一股脑儿如掺杂了饮料的混酒,辨不出个啥味了。
事后教授对博士说:“整瓶不摇半瓶摇,我希望你做一瓶整瓶子酒。”
如今,教授退休了,首选接班人就是李博士。她就像一颗上选的麦芽,经过教授的“糖化、发酵、蒸馏”,也经过博士自身的灵魂的打磨和疼痛,最终酿制成一滴纯正香浓的精品啤酒。
教授那么严格,可报考他的研究生有增无减。除了他的德隆望尊和真才实学外,爱生如子,也是学子们众口皆碑的。教授说:“研究生是项目研究的主力军,他们既要上课又要做实验,确实很辛苦。我们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有些从农村来的学生,还要解决好他们的温饱问题。”
近年来,高校研究室师生关系有些紧张,在滚滚的经济洪流冲击下,师生关系变得尴尬复杂。郭教授却是一个明智的长者,他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格,要留住人才先要暖住人心,尊重爱护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在这里,学生的课题出了成绩,表彰在前的是学生本人。学生的研究出了问题,教授和主带教师引咎自责,从管理上先找原因。临近毕业时,其他学生为找工作“惶惶不可终日”,教授就为学生撒开关系网,联系落实接收单位。现在这些酒行业的老总或董事,很多就是当年教授推荐进去的学生,学生找到了工作,教授也播下了种子。
在生活上,教授尽量不让一个学生因生活困顿而影响学业。对于刻苦努力而家境困难的学生设立特困奖学金,平时有些创收性的对外服务也尽量安排给生活困难的学生去做。研究生小张来自贫困家庭,每到冬天,就会经常感冒发烧。教授以为他体质弱抵抗力差,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洗不起两块钱的学生澡,一年四季他都在厕所里用冷水洗澡。其他季节还凑合,一到冬季,动作再利索也免不了受凉感冒。教授听了心里不是个滋味,当下掏出一百元钱给小张去买澡票。他说:“在我们生活得很有品位的时候,不能忘记贫寒的学子在为两块钱的澡票打喷嚏!”这样的细枝末节在教授40年教育生涯中不胜枚举。10年后,小张从国外带着研究项目和研究基金来见教授,他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我窘困的大学生涯里,教授像一杯烫热的传统品位的中国黄酒,酽酽的、浓浓的,温暖着我的心,他慈父般的关心和爱护,是我发奋图强的力量源泉。我今天所做的,不过是一个孺子对父亲的跪乳之报。”
爱如陈酿,说的是教授;跪乳之报,说的是学子。教育,这个承上启下的事业,只要保持这样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很多人才,才会“笋借一风争作竹”,茁壮成长。
教授说:“我的一生,最大的收获并不是酿了多少好酒,也不是一项项新产业,更不是这个奖那个奖。而是你们,你们才是我一生酿制的最满意的好酒,无论高雅,还是普通,打开你们任何一瓶酒,我都会沉醉!”
教授的弟子,很多已功成名就。在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教授的人品风格的重现。如白酒般严谨做人,如黄酒般宽厚博爱,如啤酒般豪放热情,如葡萄酒般深沉细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酒无言,香自四溢。
师恩如酒!
庆典会上,弟子们说起郭教授的严格,都要互相笑问:“谁还没哭过?”哭,是指教授批评狠了,女同学都有抹鼻子的记录。男同学虽然不好意思“轻弹”眼泪,却也一阵脸红一阵脸白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在教授门下,想偷懒混文凭先别进来,不想偷懒却不动脑筋也要小心着点。教授看重的是三分聪明七分努力的人,而不是七分聪明只花三分努力的人。如果那样,他“骂”起来决不含糊。他的治学风格就像一杯浓烈的白酒,初尝者总会呛得满眼泪水。而哭过了,悟过了,智慧升华了,人格成熟了,也就尝到了这杯酒的甘甜绵长、醇厚和回香。
出类拔萃的李博士是教授门下培养的国内第一代啤酒女博士,属于那种七分聪明还加十分努力的佼佼者。她课上得好,课题也不断出成绩,和企业也能打成一片。最拿手的,当然是酿得一手好酒。业绩多了,掌声多了,小李也有些沾沾自喜。教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小李又完成一项新品啤酒的研发。品评会上,系里的行家和新秀一致赞不绝口,而享有啤酒大王盛名的郭教授却不动声色。他晃动酒杯,闻着香气,小呷一口,流转口腔后,忽然,“啐”地一口把酒吐入水池,他看了一眼博士,一锤定音地说:“双乙酰超标,不能算好酒。”全场哗然,博士是教授的得意大门生,众人打分也是看在教授脸上,平日里提起大弟子教授就笑得合不拢嘴,今天却一棍子打得无情无义。博士无地自容,双乙酰是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香味物质,适量会使人感到愉悦,过量会有酸臭感。博士知道这一次的酒双乙酰有点过,但一般人是喝不出的,其他人也不会太苛求。没想到别人没说话,却被教授当场点破,博士那天哭得那个复杂,羞愧、委屈、悔恨,一股脑儿如掺杂了饮料的混酒,辨不出个啥味了。
事后教授对博士说:“整瓶不摇半瓶摇,我希望你做一瓶整瓶子酒。”
如今,教授退休了,首选接班人就是李博士。她就像一颗上选的麦芽,经过教授的“糖化、发酵、蒸馏”,也经过博士自身的灵魂的打磨和疼痛,最终酿制成一滴纯正香浓的精品啤酒。
教授那么严格,可报考他的研究生有增无减。除了他的德隆望尊和真才实学外,爱生如子,也是学子们众口皆碑的。教授说:“研究生是项目研究的主力军,他们既要上课又要做实验,确实很辛苦。我们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有些从农村来的学生,还要解决好他们的温饱问题。”
近年来,高校研究室师生关系有些紧张,在滚滚的经济洪流冲击下,师生关系变得尴尬复杂。郭教授却是一个明智的长者,他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格,要留住人才先要暖住人心,尊重爱护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在这里,学生的课题出了成绩,表彰在前的是学生本人。学生的研究出了问题,教授和主带教师引咎自责,从管理上先找原因。临近毕业时,其他学生为找工作“惶惶不可终日”,教授就为学生撒开关系网,联系落实接收单位。现在这些酒行业的老总或董事,很多就是当年教授推荐进去的学生,学生找到了工作,教授也播下了种子。
在生活上,教授尽量不让一个学生因生活困顿而影响学业。对于刻苦努力而家境困难的学生设立特困奖学金,平时有些创收性的对外服务也尽量安排给生活困难的学生去做。研究生小张来自贫困家庭,每到冬天,就会经常感冒发烧。教授以为他体质弱抵抗力差,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洗不起两块钱的学生澡,一年四季他都在厕所里用冷水洗澡。其他季节还凑合,一到冬季,动作再利索也免不了受凉感冒。教授听了心里不是个滋味,当下掏出一百元钱给小张去买澡票。他说:“在我们生活得很有品位的时候,不能忘记贫寒的学子在为两块钱的澡票打喷嚏!”这样的细枝末节在教授40年教育生涯中不胜枚举。10年后,小张从国外带着研究项目和研究基金来见教授,他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我窘困的大学生涯里,教授像一杯烫热的传统品位的中国黄酒,酽酽的、浓浓的,温暖着我的心,他慈父般的关心和爱护,是我发奋图强的力量源泉。我今天所做的,不过是一个孺子对父亲的跪乳之报。”
爱如陈酿,说的是教授;跪乳之报,说的是学子。教育,这个承上启下的事业,只要保持这样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很多人才,才会“笋借一风争作竹”,茁壮成长。
教授说:“我的一生,最大的收获并不是酿了多少好酒,也不是一项项新产业,更不是这个奖那个奖。而是你们,你们才是我一生酿制的最满意的好酒,无论高雅,还是普通,打开你们任何一瓶酒,我都会沉醉!”
教授的弟子,很多已功成名就。在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教授的人品风格的重现。如白酒般严谨做人,如黄酒般宽厚博爱,如啤酒般豪放热情,如葡萄酒般深沉细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酒无言,香自四溢。
师恩如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