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朗读要求,由此,朗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美好的语言文字的熏陶,从而促使语文教学达到美感、语感和情感的相统一。然而,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有效的朗读指导。本文着重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情境;情感;技巧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拥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堂方能显示语文教学的真本色。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对理解课文内涵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创设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
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不强,但是他们极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感染和影响。朗读是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基调,感知作者情感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就可以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造成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这样,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就能充分地激发出自身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创设浓厚的情境氛围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学生去阅读课文。然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文中的第一句话显得很突兀?作者是源于什么样的情感而发出的这句感慨呢?”接着,我给学生介绍了老舍写这篇课文时的背景信息。在学生了解了草原在老舍心中巨大的反差之后,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草原美景,并惊叹“原来草原是这样地美丽、壮阔”,代替老舍发出了心中的感慨。这时,我再让学生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情感明显饱满得多了。
二、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朗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要给予学生有效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文体在朗读时的语调各不相同,不同的情感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朗读技巧来表现,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朗读这一有声语言来再现课文的情感和思想。其中,范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通过范读,教给学生什么地方应该重读,并运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渲染的氛围中,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情感来朗读课文,进而使得学生的朗读技巧获得提高。
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示范朗读来给予学生有效的朗读指导。我在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整体上运用了较为轻松、平缓、愉悦的语调去朗读,以表现作者心里的惬意和悠闲,突出课文中幽静、闲适的意境。在初见大榕树时,我用较为响亮的声音来表现大榕树的浓郁茂盛,用夸张的语气来读“好像”“似乎”等词,突出作者的联想,也读出了作者对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在读到第二次路过鸟的天堂时的场景时,我就把语速加快,以突显群鸟飞动的热闹场景。这样一来,我通过示范朗读,促使学生明白了应该运用怎样的语调、情感去表现课文,从而促使学生的朗读技巧获得了提高。
三、预留充足的朗读时间,凸显学生的朗读主体性
只有教师讲解的声音,而没有学生朗读声音的语文课堂是失去了语文本真色彩的课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如果学生读不好就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内涵,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以讲代读,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课文,以此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促使学生在朗读实践中生成独特的朗读体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學习《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了充足的朗读时间。这篇课文从小处着眼,通过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表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凸显了乡亲们的人性美。整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特别适合学生朗读。于是,在讲课时,我没有一字一句地讲解其中的深意,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来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之后,我还让学生之间就自己的朗读感悟进行分享和交流,使得学生对文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体会变得更加深刻了。这样,我通过在课堂上预留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尽情地通过朗读去体会文中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整个语文课堂充满了学生朗读的声音,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而言之,朗读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尤为重要的一种方法。高超的朗读技巧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从大量的朗读实践中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形成良好的语感,从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得以不断增强,进而促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2).
[2]李飞龙.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08)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情境;情感;技巧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拥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堂方能显示语文教学的真本色。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对理解课文内涵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创设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
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不强,但是他们极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感染和影响。朗读是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基调,感知作者情感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就可以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造成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这样,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就能充分地激发出自身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创设浓厚的情境氛围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学生去阅读课文。然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文中的第一句话显得很突兀?作者是源于什么样的情感而发出的这句感慨呢?”接着,我给学生介绍了老舍写这篇课文时的背景信息。在学生了解了草原在老舍心中巨大的反差之后,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草原美景,并惊叹“原来草原是这样地美丽、壮阔”,代替老舍发出了心中的感慨。这时,我再让学生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情感明显饱满得多了。
二、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朗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要给予学生有效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文体在朗读时的语调各不相同,不同的情感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朗读技巧来表现,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朗读这一有声语言来再现课文的情感和思想。其中,范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通过范读,教给学生什么地方应该重读,并运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渲染的氛围中,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情感来朗读课文,进而使得学生的朗读技巧获得提高。
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示范朗读来给予学生有效的朗读指导。我在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整体上运用了较为轻松、平缓、愉悦的语调去朗读,以表现作者心里的惬意和悠闲,突出课文中幽静、闲适的意境。在初见大榕树时,我用较为响亮的声音来表现大榕树的浓郁茂盛,用夸张的语气来读“好像”“似乎”等词,突出作者的联想,也读出了作者对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在读到第二次路过鸟的天堂时的场景时,我就把语速加快,以突显群鸟飞动的热闹场景。这样一来,我通过示范朗读,促使学生明白了应该运用怎样的语调、情感去表现课文,从而促使学生的朗读技巧获得了提高。
三、预留充足的朗读时间,凸显学生的朗读主体性
只有教师讲解的声音,而没有学生朗读声音的语文课堂是失去了语文本真色彩的课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如果学生读不好就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内涵,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以讲代读,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课文,以此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促使学生在朗读实践中生成独特的朗读体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學习《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了充足的朗读时间。这篇课文从小处着眼,通过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表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凸显了乡亲们的人性美。整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特别适合学生朗读。于是,在讲课时,我没有一字一句地讲解其中的深意,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来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之后,我还让学生之间就自己的朗读感悟进行分享和交流,使得学生对文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体会变得更加深刻了。这样,我通过在课堂上预留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尽情地通过朗读去体会文中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整个语文课堂充满了学生朗读的声音,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而言之,朗读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尤为重要的一种方法。高超的朗读技巧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从大量的朗读实践中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形成良好的语感,从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得以不断增强,进而促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2).
[2]李飞龙.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