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真菌感染分布及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真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引起真菌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总结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有效治疗真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 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出的188例真菌,利用迪尔成套仪器试剂进行鉴定分析,对其耐药性、种类及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在标本来源方面痰液占第一位(71.3%),尿液占第二位(17.0%),引流液占第三位(5.3%),胸腹水占第四位(4.3%),血液占第五位(2.1%)。共分离出各类酵母样真菌188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24株(66.0%),热带假丝酵母菌28株(14.8%)、光滑假丝酵母菌18株(9.6%)和克柔假丝酵母菌18株(9.6%);分离的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酵霉素B耐药性低(0.0~1.1%),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耐药性高。结论: 188株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感染部位的标本以呼吸道感染的痰液和泌尿道感染的尿液为主,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白色假丝酵母菌具有较低的耐药性,临床疗效明显;伊曲康唑对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较高,因此监测真菌的耐药性对临床用药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真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近年来,由于各种广谱抗菌药物、免疫制剂的广泛使用,院内感染和各种侵袭性治疗的广泛应用,假丝酵母菌属的感染呈上升趋势,通过对188株临床分离出的4种假丝酵母菌属耐药性的分析,对于抗感染治疗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将本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鉴定分离出的188例假丝酵母菌进行耐药性、种类及在各类标本中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本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集的不同标本中鉴定分离出的假丝酵母菌,排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共188例。
  1.2 仪器与试剂
  1.2.1试剂 真菌鉴定药敏板条及配套试剂由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沙保弱培养基由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四种质控菌株: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90028、热带假丝酵母菌ATCC750、光滑假丝酵母菌ATCC90030和克柔假丝酵母菌ATCC6258,购自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
  1.2.2 仪器 DL-96Ⅱ细菌测定仪、光电浊度仪及自动加样仪由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的方法进行标本的接种、培养、分离及鉴定。样本接种在沙保弱培养基上,培养后挑选可疑菌落分纯,然后使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真菌鉴定药敏板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188 株念珠菌的分布情况 从各类患者的标本中鉴定分离出的188例酵母样真菌主要来自痰液(71.3%)、其次为尿液(17.0%),第三位是引流液(5.3%),第四位是胸腹水(4.3%),第五位是血液(2.1%)假丝酵母菌属种类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66.0%)、热带假丝酵母菌(14.8%)、光滑假丝酵母菌(9.6%)和克柔假丝酵母菌(9.6%)。见表1。药敏结果显示(见表2),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耐药率较低(0.0%~1.1%),敏感性高,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为(0.0%~79.5%),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11.1~74.4%),与文献报告资料比较耐药率有明显升高,故临床在用氟康唑时应考虑其耐药性。
  3 讨 论
  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多为医院感染,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各种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的广泛使用,导管技术和介入性手术等治疗手段的开展,使人体各部位正常菌群及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被抑制,为真菌入侵机体开辟了通道而导致感染,深部真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深部真菌感染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最高(66.0%),其余依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4.8%)、光滑假丝母酵菌(9.6%)和克柔假丝酵母菌(9.6%),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其致病机制可能与其对宿主细胞有很强的黏附性相关,白色假丝酵母菌的这种侵袭和自我保护能力,促其成为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主要菌种。
  在所有抗真菌药物中,伊曲康唑的耐药性为79.5—92.6%,氟康唑耐药性达到58.5---74%,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耐药性最低(0_1.1%),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在治疗真菌感染上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氟康唑为氟代三唑类代表性抗真菌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必要成分麦角甾醇合成受阻,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抑制其生长繁殖,其具有抗真菌谱广,对人体副作用小、口服吸收好等优点,但白色假丝酵母菌念对该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随着氟康唑在临床上的长期大量使用,其耐药性逐年递增。白色假丝母菌酵对两性霉素B耐药性低,可能与其毒性大,不良反应多有关。5—氟胞嘧啶单用时真菌易对其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应注意。对深部真菌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尤其是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性,若盲目经验性的广泛使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更易造成耐藥菌株在临床的播散和流行,增加治疗难度。近年来伏立康唑在临床的应用中发现其对耐氟康唑的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株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从统计数据中看到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耐药率为11.1%~65.2%,而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其的耐药率为23.7%,与文献报道一致。近年来伊曲康唑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率也在不断升高,统计表明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92.6%,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其的耐药率达到11.1%~79.5%。统计数据中,188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未发现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耐药的菌株只有一株,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两性霉素B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其与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及磷脂结合,造成膜通透性改变,胞内重要物质外漏,从而抑制真菌生长;由于其较强的毒副作用而在临床上使用受限。
  深部真菌已成为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加。现阶段临床上使用的药物种类少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真菌的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祥红,董梅,孙红宁,等.328株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 志,2009,4(5):288-290
  [2] 李晓哲,董海新,高岩,等.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9):939-940
  [3] 屈玲,李芳芹,艾芳.505株念珠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830-1831
其他文献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教育的必经阶段,是从学校走向临床的桥梁,是基础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度的重要环节,在此阶段医学生开始面对面与患者进行交流,是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过程[1]。临床见习的主要目标是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骨科疾病的多样性和常见性,在外科系统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骨科疾病具有病种多、专业性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探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更好的保护静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70例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分组,35例为观察组,3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将进针角度调整为30-40°,见回血后不再进针,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将针心缓缓退至针尖与外套管前缘平齐或缩进少许(2-3mm),,改进送管方式的穿刺方法,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5次/d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各生活质量维度评分、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换(HT)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接受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上述因素HT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HT比率高,但带来严重不良后果的比率少;OTT是发生HT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静脉溶栓;出血转换;因素  在溶栓前进行危险因素筛查,筛查出可能引起HT的病例,将大大提高静脉溶栓的安全性[1]。  1 资料与方法  1
期刊
摘要:目的:检测血管外肺水指数对危重患者肺水肿程度的影响,分析肺水肿形成因。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病房的肺水肿患者200例,其中包括ALIARDS所致肺水肿患者组(A)60例、心源性肺水肿组(B)70例、混合组(C)70例,对三组患者血管外肺水进行检测比较,对所得结果进行探讨。结果:ALIARDS组血管外肺水指数明显高于心源性肺水肿组及混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分析,心源性肺水肿由
期刊
摘要:抢救车是存放抢救器材和药物的专用车,主要用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要求抢救车内的急救物品、仪器齐全并相对稳定、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本文主要对封存条式抢救车的意外开封情况进行分析,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充分发挥封存条式抢救车的作用。  关键词: 封存 意外 开封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对抢救车有效的管理,使患者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能得到迅速、及时、有效的抢救,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我院结合工作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胸痛三联”128 层CT低对比剂剂量与低辐射剂量扫描方法,以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方法:收集51例急性胸痛且高度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动脉栓塞以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急诊行128层CT胸段血管成像扫描,采取特定的对比剂注射方案,同时用冠状动脉扫描方案适当改变扫描参数扫描。灵活运用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及胸主动脉影像进行重组。结果:49例冠状动脉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布地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用于支气管镜操作中的麻醉效果、患者咽喉部舒适度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20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雾化利多卡因的患者为A组(57例),布地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雾化的患者为B组(63例)。记录两组患者支气管镜操作中的麻醉效果、操作后患者咽喉部舒适度及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麻醉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尘肺病高千伏X线胸片与CT影像学诊断进行分析,并探讨运用CT辅助诊断尘肺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9例尘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性分析所有患者的CT影像诊断资料以及X线胸片诊断资料。结果:通过对CT以及X线胸片两组影像学表现特点的分析发现,相比X线胸片,CT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更为清晰,特别是对病变症状中阴影的大小以及阴影形态都有比较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影像检查中X线平片、CT及磁共振(MRI)对脊椎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患肿瘤者90例。上述患者经穿刺或手术确诊为脊椎转移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平片、CT、MRI检查,对比临床诊断情况。结果:90例患者经病理学以及手术确诊,共查出受累椎体141个。经影像学诊断后结果如下:X线平片查出患处73个,CT检测查出患处92个,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