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不同障碍程度的影响。方法:经饮水试验和吞咽功能评分,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VitalStim)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64例,每天二次,疗程14天。结果:治疗前后比较,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初步表明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轻、中度吞咽障碍,但对重度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
【关键词】卒中后吞咽障碍;吞咽器官运动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74-01
卒中后的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吞咽障碍,患者常常拒绝经口饮食,可导致脱水、营养不良,更严重的是造成反复吸入性肺炎等严重不良事件,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我科自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我院脑血管病专科的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者6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并经CT或MRI确诊;②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醒,简易智力测试量表[26]评分>7分,能理解并执行指令;③吞咽器官无器质性病变;④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排除标准:①非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②伴有严重心脏疾病患者③意识障碍者④不能完成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吞咽器官运动训练 由吞咽治疗师对患者分别进行口腔、唇、舌、软腭等吞咽器官进行运动训练。每日二次,连续二周,共28次(每周七练)。
1.2.2 神经肌肉电刺激 采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美国Chattanooga公司生产)进行电刺激,电极置于舌骨肌下,调整电刺激强度,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强度。本组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初始强度为6.5-7mA。每日二次,每次0.5h,共28次。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同时进行。
1.3 疗效评定标准:
饮水试验评定参照标准[3]:基本正常:能一次饮完,无呛咳及停顿或分二饮完,无呛咳及停顿或;轻度障碍:能一次饮完,但有呛咳;中度障碍:分二饮完,但有呛咳;重度障碍:有呛咳,全部饮完有困难。
吞咽功能评分参照标准[4]:正常:能安全吞咽水;轻度:稀薄液体;中度:纯果汁或浓稠液体;重度:包括唾液在内的任何食物都引起误咽。
3 讨论
中枢神经在功能和结构上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主要表现在短期功能的改变和长期结构的改变。短期功能的改变是突触的效率和效力的变化。神经冲动的传导是由神经纤维来进行的,而神经纤维主要靠突触来连接,因此,突触的可塑性成为神经功能和结构恢复的核心,而神经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可塑性是康复治疗的物质基础。
运动再学习理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恢复期运动功能的康复是一个运动再学习的过程,是患者重新学习运动功能的过程[5]。从人体的外部建立起一个反馈通路,通过反复地学习,使得每个动作的运动程序逐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固化起来,最终达到不需要外部的刺激就可以完成预期动作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轻度和中度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考虑可能的原因是神经功能缺损相对较轻,患者对康复的愿望较强,故而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吞咽运动功能训练能够很好地配合,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对患者的配合要求也低,患者容易接受,其中,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P <0.01);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考虑可能的原因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吞咽相关肌群失神经支配程度重,范围广,疗程较短的缘故。对于重度吞咽患者的治疗应考虑结合其它方法。
参考文献:
[1] Kanthleen L,Depippo MA.The choke screening test for dysphagia:validation of its us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Stroke,1993,24:173.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379-380.
[3] 倪朝民主编,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
[4] 王玉龙主编,康复功能评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2..
[5] 倪朝民主编,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
【关键词】卒中后吞咽障碍;吞咽器官运动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74-01
卒中后的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吞咽障碍,患者常常拒绝经口饮食,可导致脱水、营养不良,更严重的是造成反复吸入性肺炎等严重不良事件,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我科自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我院脑血管病专科的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者6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并经CT或MRI确诊;②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醒,简易智力测试量表[26]评分>7分,能理解并执行指令;③吞咽器官无器质性病变;④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排除标准:①非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②伴有严重心脏疾病患者③意识障碍者④不能完成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吞咽器官运动训练 由吞咽治疗师对患者分别进行口腔、唇、舌、软腭等吞咽器官进行运动训练。每日二次,连续二周,共28次(每周七练)。
1.2.2 神经肌肉电刺激 采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美国Chattanooga公司生产)进行电刺激,电极置于舌骨肌下,调整电刺激强度,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强度。本组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初始强度为6.5-7mA。每日二次,每次0.5h,共28次。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同时进行。
1.3 疗效评定标准:
饮水试验评定参照标准[3]:基本正常:能一次饮完,无呛咳及停顿或分二饮完,无呛咳及停顿或;轻度障碍:能一次饮完,但有呛咳;中度障碍:分二饮完,但有呛咳;重度障碍:有呛咳,全部饮完有困难。
吞咽功能评分参照标准[4]:正常:能安全吞咽水;轻度:稀薄液体;中度:纯果汁或浓稠液体;重度:包括唾液在内的任何食物都引起误咽。
3 讨论
中枢神经在功能和结构上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主要表现在短期功能的改变和长期结构的改变。短期功能的改变是突触的效率和效力的变化。神经冲动的传导是由神经纤维来进行的,而神经纤维主要靠突触来连接,因此,突触的可塑性成为神经功能和结构恢复的核心,而神经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可塑性是康复治疗的物质基础。
运动再学习理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恢复期运动功能的康复是一个运动再学习的过程,是患者重新学习运动功能的过程[5]。从人体的外部建立起一个反馈通路,通过反复地学习,使得每个动作的运动程序逐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固化起来,最终达到不需要外部的刺激就可以完成预期动作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轻度和中度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考虑可能的原因是神经功能缺损相对较轻,患者对康复的愿望较强,故而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吞咽运动功能训练能够很好地配合,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对患者的配合要求也低,患者容易接受,其中,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P <0.01);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考虑可能的原因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吞咽相关肌群失神经支配程度重,范围广,疗程较短的缘故。对于重度吞咽患者的治疗应考虑结合其它方法。
参考文献:
[1] Kanthleen L,Depippo MA.The choke screening test for dysphagia:validation of its us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Stroke,1993,24:173.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379-380.
[3] 倪朝民主编,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
[4] 王玉龙主编,康复功能评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2..
[5] 倪朝民主编,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