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通常理解的“底层”,是指农民和农民工这样一些群体。但也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变化,原来我们都认为大学生处于社会精英的位置,但到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大学生上升的路子就越来越窄了,很多学生毕业以后,他的平均工资与普通农民工的工资差不多,一千多不到两千块钱。
大家对底层概念上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就像你刚才说的那种青年,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也可以把他们放到底层里面,但现在很少有人把他们当作底层的一部分来写。现在年青人的压力,我觉得跟我上大学那时候差别比较大,因为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大学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空间,第一,毕业时候工作一般还不成问题,第二,整个校园里的经济差别、贫富差距没有那么明显,那时候学费交的也少。现在我有时候也在网上看大学生写的一些帖子,特别是从农村来的大学生,学费就是个问题。
最近出版的《蚁族》,主要是写大学毕业低收入群体,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大学生群体已经越来越沦为“底层”了,高等教育也不能改变底层青年的命运了,一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主要是由于出身,而不是知识,这是我们的社会从8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变化。这是“断裂”社会的一个表现,是很值得关注的。如果底层青年被堵死了一切出路,完全丧失了希望与信心,那么我们的社会至少是不安定的。
我接触到一些青年打工者,像1991年、1992年出生的,多是初高中毕业,对于文学,还是有爱好的,但是这样不容易持续下去,因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充满诱惑的东西把他们吸引过去了。我们认识的一些年轻工友,他们就喜欢通宵地在网吧里打游戏、看恐怖片、黄色片子,也喜欢读路摊上卖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那么底层文学,是否是写给底层人看的?
现在它的对象大部分还不是底层,但它也有自己的作用,就是打破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在文化上的霸权与垄断。底层文学怎么让底层人去看?这是一个问题。底层人打工一天,累,你还让他看这些底层的东西?他宁愿看一些更轻松的东西。
也有一些人对小资的生活是向往的,很向往进入到这样的阶层,所以他们往往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对自己所置身的生活处境,倒是没有很直接的关注,这确实是底层文学如何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现在也有一些打工者直接从自己的生活写东西,特别是深圳,他们每年都举办打工文学论坛,已经举办了第五年了。他们也推出了一些作家、诗人。
其实打工的这些文学爱好者,他们对文学、艺术,是有需求的,不是他们不喜欢,我们这里所说的底层文学,其实不是写给底层人看的,这也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做这些工作。写给底层人看的东西,就要写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或者说让他们心灵有所触动的东西。
新世纪以后形势在逐渐转变,呼唤理想主义的回归。2004年,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比较大的思想争论,导火索就是关于国企改制的问题。后来慢慢就涉及到了各方面,比如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问题,观点的分歧特别明显,到现在那场争论的影响已经显现了。
为农民工服务也好,为底层做事也好,确实是一种大的趋势、未来的潮流。我最近看了一些烈士的遗书,他们之中很多很年轻就牺牲了,他们为什么可以义无反顾地放弃自己的生命呢?我想,他们其实是认识到了历史的必然性,把自己放在历史潮流之中,他们的生命、他们的事业,是跟整个潮流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他们深信这个潮流影响会越来越大,所以他们有一种信仰,有一种对历史的判断,认为人类社会一定会向这个方向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他们宁愿投入进去,推动历史的前进,可以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一个人的能力可能有大有小,但他们觉得为这样一个事业尽自己的力量,是值得的,他们有这样的精神。我们现在虽然不如他们有这样坚定的信仰或自信,但我们也深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在为大多数人做好事,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或者社会怎么变,我们仍将坚持自己的方向与立场。
我们现在最缺失的,也是需要“启蒙”。
说到“启蒙”,现在即使是处于最底层的人,他们整体思想状态,也是受上层思想的影响,他们可能比精英阶层更相信一些基本判断,这一点也是比较可悲的。他们的梦想也是要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等等。很多来自底层的青年,他的自我奋斗目标,也是进入精英阶级,进入上流社会。我觉得这样一种思想逐渐地瓦解了底层的自我意识和阶级意识。他们想的和说的已经不代表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是代表欺压他们的阶层的利益。所以我们现在做底层文学也好,做别的工作也好,就是要打破这种“意识形态”在他们思想上的垄断,有新的思想出来,我觉得这也一种启蒙,或者是一个逐渐觉醒或觉悟的过程。
大家对底层概念上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就像你刚才说的那种青年,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也可以把他们放到底层里面,但现在很少有人把他们当作底层的一部分来写。现在年青人的压力,我觉得跟我上大学那时候差别比较大,因为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大学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空间,第一,毕业时候工作一般还不成问题,第二,整个校园里的经济差别、贫富差距没有那么明显,那时候学费交的也少。现在我有时候也在网上看大学生写的一些帖子,特别是从农村来的大学生,学费就是个问题。
最近出版的《蚁族》,主要是写大学毕业低收入群体,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大学生群体已经越来越沦为“底层”了,高等教育也不能改变底层青年的命运了,一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主要是由于出身,而不是知识,这是我们的社会从8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变化。这是“断裂”社会的一个表现,是很值得关注的。如果底层青年被堵死了一切出路,完全丧失了希望与信心,那么我们的社会至少是不安定的。
我接触到一些青年打工者,像1991年、1992年出生的,多是初高中毕业,对于文学,还是有爱好的,但是这样不容易持续下去,因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充满诱惑的东西把他们吸引过去了。我们认识的一些年轻工友,他们就喜欢通宵地在网吧里打游戏、看恐怖片、黄色片子,也喜欢读路摊上卖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那么底层文学,是否是写给底层人看的?
现在它的对象大部分还不是底层,但它也有自己的作用,就是打破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在文化上的霸权与垄断。底层文学怎么让底层人去看?这是一个问题。底层人打工一天,累,你还让他看这些底层的东西?他宁愿看一些更轻松的东西。
也有一些人对小资的生活是向往的,很向往进入到这样的阶层,所以他们往往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对自己所置身的生活处境,倒是没有很直接的关注,这确实是底层文学如何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现在也有一些打工者直接从自己的生活写东西,特别是深圳,他们每年都举办打工文学论坛,已经举办了第五年了。他们也推出了一些作家、诗人。
其实打工的这些文学爱好者,他们对文学、艺术,是有需求的,不是他们不喜欢,我们这里所说的底层文学,其实不是写给底层人看的,这也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做这些工作。写给底层人看的东西,就要写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或者说让他们心灵有所触动的东西。
新世纪以后形势在逐渐转变,呼唤理想主义的回归。2004年,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比较大的思想争论,导火索就是关于国企改制的问题。后来慢慢就涉及到了各方面,比如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问题,观点的分歧特别明显,到现在那场争论的影响已经显现了。
为农民工服务也好,为底层做事也好,确实是一种大的趋势、未来的潮流。我最近看了一些烈士的遗书,他们之中很多很年轻就牺牲了,他们为什么可以义无反顾地放弃自己的生命呢?我想,他们其实是认识到了历史的必然性,把自己放在历史潮流之中,他们的生命、他们的事业,是跟整个潮流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他们深信这个潮流影响会越来越大,所以他们有一种信仰,有一种对历史的判断,认为人类社会一定会向这个方向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他们宁愿投入进去,推动历史的前进,可以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一个人的能力可能有大有小,但他们觉得为这样一个事业尽自己的力量,是值得的,他们有这样的精神。我们现在虽然不如他们有这样坚定的信仰或自信,但我们也深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在为大多数人做好事,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或者社会怎么变,我们仍将坚持自己的方向与立场。
我们现在最缺失的,也是需要“启蒙”。
说到“启蒙”,现在即使是处于最底层的人,他们整体思想状态,也是受上层思想的影响,他们可能比精英阶层更相信一些基本判断,这一点也是比较可悲的。他们的梦想也是要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等等。很多来自底层的青年,他的自我奋斗目标,也是进入精英阶级,进入上流社会。我觉得这样一种思想逐渐地瓦解了底层的自我意识和阶级意识。他们想的和说的已经不代表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是代表欺压他们的阶层的利益。所以我们现在做底层文学也好,做别的工作也好,就是要打破这种“意识形态”在他们思想上的垄断,有新的思想出来,我觉得这也一种启蒙,或者是一个逐渐觉醒或觉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