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76-01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的课堂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静下心来细细审视我们的课堂,在热闹的背后,似乎还有许多缺少深度,缺少厚度的地方,我们姑且把这样的课堂称为“浮光掠影”的课堂。下面笔者就自己所听的几节课中的这种现象谈几点体会。
现象之一:情感体验好似“隔靴搔痒”
一位教师执教古诗《示儿》时,指导学生读“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
师:同学们,你们能体会诗人陆游当时的心情吗?
学生齐答:悲!
师又问:那诗人在悲什么呢?
生1:悲百姓。
师:那你来读读这句诗,读出这种感觉。(学生朗读诗句)
师:谁再来谈谈你的体会?
生2:悲朝廷的腐败。
师:你也来读出你的体会!(学生朗读)
从学生的朗读中,我们根本感觉不到“悲”为何物,可教师已经又匆匆地进入了下一个学习环节。
反思:入文入境,才能激起真情。
我们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学生的情感是随着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而逐步产生发展的,当学生能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悲作者所悲,即入文入境了,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才能使阅读能力达到较好的效果。
在以上课例中,诗句中所表现的“悲”是诗人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面对家园凋零、生灵涂炭、朝廷无能,而自己回天无力的“悲”!这一个“悲”字包含了诗人多少的“悲怜”、“悲恨”、“悲痛”!假如只是这样由学生简单体会,略作朗读就草草收场,似乎还没有使学生达到情感的震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所悲是“悲百姓”和“悲朝廷腐败”两个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想象百姓在战乱中的痛苦生活,可以补充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由此让学生产生对百姓的“悲怜”。接下来可以话锋一转,问问学生当时南宋朝廷的统治者们又在干些什么呢?再出示同时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引导学生体会南宋统治者们偏安一隅,醉生梦死,却不顾江山失陷,百姓遭受蹂躏的行迹。从而丰厚学生的“悲怜”、“悲恨”、“悲痛”之情。相信此时学生已入情入境,再去读诗句,定会真正有感而读。
现象之二:价值解读宛在“蜻蜓点水”
在寓言《揠苗助长》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文本前“走了一圈”,就开始体会寓意。
師:同学们,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想对课文中的农夫说些什么?
生1:你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生2:农夫,禾苗没有水,会枯,就像人不吃饭会饿死。
生3:农夫,你应该给禾苗锄草、施肥、浇水,这样它就不会死了!
生4:农夫,你笨死了,去买点后悔药吃吧!
面对这些讨论,教师面露笑容,一一肯定。
反思:多元见解,仍需有价值引领。
新课程理念倡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堂上,我们非常惊喜地看到,教师的确是这样做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与独特见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课堂上,有些学生甚至不顾课文内容,不仔细领悟问题方向,只顾新鲜而胡乱作答。而此时,我们教师假如只是一味鼓励与支持,却不顾学生的“多元见解”是否正确合理,那么他的教学不仅是低效的,甚至是负效的,是把学生引入歧途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以上课例中,《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应该引导学生明白“做事急于求成,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只会把事情办砸”这个道理,然而从课堂中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离开寓意的体验还很远。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落实语言文字,体会农夫的“急”。学生自读文本中的“天天”、“巴望”等词交流体会,再引导想象农夫在田边的神态、动作等,回家后和家人的对话就能充分感受到农夫的“急”。(二)创设情景,明白禾苗的“生长规律”。此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设想为农田,自己就是禾苗,老师这位农夫试拔几棵禾苗,让他们交流体会,更真切地感受到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拔苗这一行为的荒唐。这样双线并行,研读文本材料后,相信学生对于寓意的理解会更加准确而深入。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的课堂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静下心来细细审视我们的课堂,在热闹的背后,似乎还有许多缺少深度,缺少厚度的地方,我们姑且把这样的课堂称为“浮光掠影”的课堂。下面笔者就自己所听的几节课中的这种现象谈几点体会。
现象之一:情感体验好似“隔靴搔痒”
一位教师执教古诗《示儿》时,指导学生读“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
师:同学们,你们能体会诗人陆游当时的心情吗?
学生齐答:悲!
师又问:那诗人在悲什么呢?
生1:悲百姓。
师:那你来读读这句诗,读出这种感觉。(学生朗读诗句)
师:谁再来谈谈你的体会?
生2:悲朝廷的腐败。
师:你也来读出你的体会!(学生朗读)
从学生的朗读中,我们根本感觉不到“悲”为何物,可教师已经又匆匆地进入了下一个学习环节。
反思:入文入境,才能激起真情。
我们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学生的情感是随着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而逐步产生发展的,当学生能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悲作者所悲,即入文入境了,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才能使阅读能力达到较好的效果。
在以上课例中,诗句中所表现的“悲”是诗人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面对家园凋零、生灵涂炭、朝廷无能,而自己回天无力的“悲”!这一个“悲”字包含了诗人多少的“悲怜”、“悲恨”、“悲痛”!假如只是这样由学生简单体会,略作朗读就草草收场,似乎还没有使学生达到情感的震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所悲是“悲百姓”和“悲朝廷腐败”两个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想象百姓在战乱中的痛苦生活,可以补充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由此让学生产生对百姓的“悲怜”。接下来可以话锋一转,问问学生当时南宋朝廷的统治者们又在干些什么呢?再出示同时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引导学生体会南宋统治者们偏安一隅,醉生梦死,却不顾江山失陷,百姓遭受蹂躏的行迹。从而丰厚学生的“悲怜”、“悲恨”、“悲痛”之情。相信此时学生已入情入境,再去读诗句,定会真正有感而读。
现象之二:价值解读宛在“蜻蜓点水”
在寓言《揠苗助长》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文本前“走了一圈”,就开始体会寓意。
師:同学们,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想对课文中的农夫说些什么?
生1:你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生2:农夫,禾苗没有水,会枯,就像人不吃饭会饿死。
生3:农夫,你应该给禾苗锄草、施肥、浇水,这样它就不会死了!
生4:农夫,你笨死了,去买点后悔药吃吧!
面对这些讨论,教师面露笑容,一一肯定。
反思:多元见解,仍需有价值引领。
新课程理念倡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堂上,我们非常惊喜地看到,教师的确是这样做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与独特见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课堂上,有些学生甚至不顾课文内容,不仔细领悟问题方向,只顾新鲜而胡乱作答。而此时,我们教师假如只是一味鼓励与支持,却不顾学生的“多元见解”是否正确合理,那么他的教学不仅是低效的,甚至是负效的,是把学生引入歧途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以上课例中,《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应该引导学生明白“做事急于求成,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只会把事情办砸”这个道理,然而从课堂中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离开寓意的体验还很远。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落实语言文字,体会农夫的“急”。学生自读文本中的“天天”、“巴望”等词交流体会,再引导想象农夫在田边的神态、动作等,回家后和家人的对话就能充分感受到农夫的“急”。(二)创设情景,明白禾苗的“生长规律”。此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设想为农田,自己就是禾苗,老师这位农夫试拔几棵禾苗,让他们交流体会,更真切地感受到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拔苗这一行为的荒唐。这样双线并行,研读文本材料后,相信学生对于寓意的理解会更加准确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