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及其解决问题方法简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都证明,创新能力都来自于人的潜能,并且这种潜能是能通过学习和训练得以激发和提升的。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隐藏于人类在解决各类工程技术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长久的观察与累计,规律能够被发现,被记录下来。在这些方法理论中,TRIZ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理论的不断补充和演变,TRIZ理论已经被解决发明创造问题所成熟利用,作用也越发明显。
  关键词:创新;TRIZ;解决方法
  TRIZ诞生于60多年前,是由俄文转换为拉丁文字母后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既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的诞生要从TRIZ之父,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说起,他通过研究成千上万的专利,发现了发明背后存在的模式并形成了TRIZ理论的原始基础。
  一、TRIZ的内涵及其核心思想
  1.TRIZ的基本内涵
  从表面看,TRIZ理论只是为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使用,尤其是发明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本质上是通过解决这些表象问题而最终实现创新。创新往往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所产生的,创新就是要使发明实际化,这是符合创新的基本内涵的。TRIZ理论体系包含了这两大内涵。
  TRIZ理论是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庞大体系,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涵盖的范围也是很广泛的。就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TRIZ包含TRIZ的基本理论体系和TRIZ的解题工具体系这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再次细分为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解析方法。该理论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TRIZ理论归纳出了8个基本进化方法,用以分析发明的技术水平,把我发展趋势。
  (3)技术矛盾解决原理。TRIZ理论拥有40个创新原理,这些原理均源自于广泛的发明实践活动,并为之后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4)创新问题标准解法。问题不同,它所对应的物-场模型特征也不同,也对应着不同的标准问题解决方法,这其中包括模型的修正与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
  (5)发明问题结局算法,它是一个非计算的逻辑过程,作用于对原始的问题及其变现和再定义过程,通过对问题的转化分析,深入理解以解决问题。
  (6)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学科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
  2.TRIZ的核心思想
  技术的进步并不是突发随机性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得,并且这种规律始终在发明研究中重复地出现。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不论是产品的创造还是技术系统的演变,都是遵循着客观规律的,这种规律客观真实地存在,可以提炼成一种直观地技术模式。(2)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解决在不断地推动者这一规律的发展进化,同时规律也在牵引着技术的进步。(3)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为了用最少的资源去实现最大化的功能,这也是TRIZ理论的追求目标。
  二、TRIZ理论的发展趋势
  历经60多年的发展,TRIZ理论已经被世界所广泛地接受。目前该理论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加强理论的基础研究,以及需要开发出更多的软件工具。从该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已经属于一个欠发展的旧理论了,急需要有新的突破来更新取代TRIZ的部分或者全部方法。此外,由于它形成时属于苏联的计划经济时期,TRIZ理论自然而然地是更易于被这种经济体制所运用,面对如今的竞争,该庞大的理论体系似乎已经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纷繁竞争额自由经济。另外,TRIZ理论自身也还存在着一些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和缺陷。例如TRIZ知识库中缺乏对当下十分热门的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成果。因为,为了适应生产技术二等不断发展,TRIZ理论也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覆盖范围,加强与当代信息技术的合作建设。总结为以下几点:
  1.进一步完善TRIZ理论,使之越来越成熟。
  2.如何描述“物-场”模型新的、适应性更强的符号系统,以便实现更多功能产品的创新设计。
  3.如何有效地推广TRIZ理论,使它的受益范围更广,解决更多的技术冲突与矛盾。
  4.如何实现TRIZ的高精尖软件化,使之能更加专业化地服务于现代的相关高新技术产业。
  5.如何将现有理论与其他的一些新兴技术进行结合,以弥补现有理论的一些不足。
  三、TRIZ理论对发明问题的解决方法
  应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是具有流程的,通过下图能清晰展示出。
  图示流程就是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时的运行过程,这个运行过程可以称之为技术系统。遇到的问题由于其属性和根源不同,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式多样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TRIZ的理论模型可以根据问题的相关参数划分为四种形式: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物-场矛盾、HOWTO模型。与之相对应的,TRIZ理论也具有四种工具:矛盾矩阵、分离矩阵、知识库与效应库和标准解系统。
  1.技术矛盾和创新原理
  技术矛盾是由系统之间的参数关系所引起的,当系统内一个参数得到改善时,会有相应的参数发生恶化。TRIZ理论中总结了39对技术矛盾通用参数,构建矛盾矩阵表,为解决技术矛盾提供了40个创新原理。通过以这些创新原理为依据,归纳总结相类似的问题解决方法,从而形成一套标准解决方法。
  2.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
  物理矛盾是技术系统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关系,是系统内同一个参数所造成的矛盾。解决物理矛盾最核心的就是把这对矛盾分离,这样就避免了同一参数出现相互排斥,需求相反的现象。TRIZ理论系统中的40个创新原理中的分离原理能够用来解决相应的物理矛盾。
  3.物-场模型和标准解
  发明创造新产品是为了满足某项功能的需求,技术系统的功能就是相关的物质和作用于它们之间的场的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面的场指的就是指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把任何一个系统进行拆分,都可以分解为一个场和两个物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功能是由两种物质和一个场组合而成的。
  4.HOW TO模型与知识库和效应库
  HOW TO模型是通过构建一个抽象的功能模型,从而确定系统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去描述和分析系统。在该模型中,通过查询知识库和效应库,可以寻求到解决技术系统问题的科学原理。
  在日常工作中,当我们遇到具体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应用TRIZ理论的四大问题模型和对应的解法去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日常中不同的人所遇到的问题是各式各样的,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分析每一个问题的属性寻找适应的TRIZ方法。随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TRIZ理论方法也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它需要不断地与新技术,新理论进行结合才能够适应现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敏,史晓玲,段海波.2009.TRIZ入门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2009.TRIZ理论的基本内容[EB/OL].
  [3]薛晓彬.创新实践呼唤创新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综述[J].铁道工程学报,2006,7:96~101.
  [4]赵新军.技术创新理论(TRIZ)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卢石鹏(1990- ),男,汉族,江西九江市人,管理学硕士,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创新理论与创新方法
其他文献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必须发
摘 要:在时代变化的今天,部队管理层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以部队的特点为基础,积极应用“人本”原理实施管理。文章首先分析了部队管理实施“人本”原理的意义,接着从强化民主意识和提升官兵地位、加强柔性管理和用心呵护士兵、加强文化建设和清理内部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人本”原理在部队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本”原理;部队管理;风气  中图分类号:E224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6一、
摘 要:党建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是基层党建工作落实程度的关键因素。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发展,选人用人专项巡视检查力度加大,构建合理有效的党建队伍激励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紧迫任务是当前各基层党组织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基层党建队伍建设现状,探索建立干部队伍激励机制、容错和问责机制举措,以期探索工作路径,创新工作方式,为基层党建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
新生儿体格测量是新生儿必需经过的重要检查,对全面了解婴儿的身体状况、发育、生理和病理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对婴儿以后的生长发育具有指导性意义.规范新生儿体格测量评分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已从原来的理论知识转移转向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已经成为将初等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趋势。文章根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一、生活情景导入,激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变化,而人才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进行及时的调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发展及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旨在引导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及思考空间。为了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措施及途径,文章作者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性;培养  传统小学
Esperanto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时,有人曾把它音译成“爱斯不难读”语,也有称“爱世语”“万国新语”的。以后人们借用日本当时的意译名称,叫它为“世界语”。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