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评价博利康尼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患儿常规口服酮替酚,视病情静脉用琥珀氢考或抗生素;治疗组选用博利康尼加生理盐水联合利巴韦林按用氧气驱动雾化给药。结果:治疗组患儿喘息性疾病临床效果好。结论:博利康尼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对于改善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 博利康尼 利巴韦林 雾化吸入小儿喘息性疾病
资料及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6月住院喘息性疾病患儿120例,入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年龄2个月~3岁,性别差异不大,均符合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儿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儿常规口服酮替酚,视病情静脉用琥珀氢考或抗生素,拍背吸痰等常规处理,严重者给氧。治疗组选用博利康尼1.25~2.5mg加生理盐水至2ml+利巴韦林按15mg/kg,用氧气驱动8~10L/分,雾化2次/日,对照组用利多卡因40~80mg加生理盐水5~10ml,2次/日,用至咳嗽减轻,喘息缓解,哮鸣消失。
疗效判断:①有效:72小时内咳嗽及喘息明显减轻,双肺喘鸣消失;②显效:48小时内咳嗽明显减轻,双肺哮鸣音消失;③无效:72小时内咳嗽无明显减轻,双肺哮鸣均存在。
结 果
治疗组有效20例,显效3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有效19例,显效8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45%。结果见表1(P<0.05)。
讨 论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由于病因复杂,喘息明显,发病率和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我们采用博利康尼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
喘息性疾病多由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并呈一定季节流行趋势。据资料报道常见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和B型(IV-A、IV-B)、副流感病毒(PIV)等,其中RSV仍是最常见的病毒[1]。长期或复发性咳嗽常为MP感染的惟一症状,也是过敏性咳嗽的惟一症状,当两者重叠时,更会加重咳嗽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病毒与MP的双重感染可造成哮喘、喘息的反复发作及症状恶化。支原体感染的快速诊断婴幼儿、儿童MP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特异性改变不明显,经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可确定支原体感染。近年发展了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特异性MP-IgM特异性高、方便快捷,不仅对MP感染具有诊断价值,而且抗体效价高低与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通过MP-IgM检测阳性说明,以喘息为主症做MP-IgM检测对确诊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献均提示RSV流行是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高峰年龄为2~6个月小婴儿。
RSV是诱发婴幼儿反复喘息发作的主要病原[2],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喘息及肺部哮鸣音。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对RNA和DNA病毒均有效。是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口服或静脉给药主要集中于红细胞内,半衰期40天,而达到呼吸道表面的药物浓度很低,通过雾化吸入藥物直接分布在呼吸道表面,将呼吸道局部药物浓缩度提高,因此雾化吸入更有效[3],半衰期仅2小时,明显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常用治疗药物阿奇霉素为首选药物。此药在体外对MP高度敏感,胃肠道反应轻于红霉素,疗程2~3周。因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无效。临床中毒症状重,高热,X线胸片呈大片状阴影,伴胸腔积液加用激素联合抗炎治疗,可加速炎症的吸收,缓解中毒症状,缩短高烧持续时间。其中重症7例均联合激素治疗后,1周内高热患儿体温均降至正常,比不加激素患者热退可提前3~4天。笔者体会是,对于频咳、喘息、发热、临床症状重者,需及时住院治疗,做好病原学检测,在未确定病原学之前可考虑首选阿奇霉素诊断性治疗,一旦确诊应给予足量、足疗程抗炎治疗,预后良好。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支气管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病是在支气管炎加重的基础上伴有喘憋的疾病,故除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支气管炎症状外,它的主要特点是喘息,即出气吸气不畅。此类患儿常为过敏体质,有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或父母有过敏史。本病起病不久即出现类似哮喘的症状,低热、刺激性过敏性咳嗽,哭闹时喘憋加重,两肺均可闻及哮鸣音,常反复发作。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发作可减小,一般可治愈。孩子患感冒、气管炎时,常出现咳嗽、咯痰。咳嗽、咳痰是把呼吸道炎症时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以使呼吸通畅。小儿支气管炎时多为中低热,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体温高,较大儿童可予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病毒引起气道高反应存在,气道痉挛。博利康尼为选择性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强的舒张作用,改善通气功能,有平喘效应。笔者采用二者混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具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与对照组比较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本资料提示选用二者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为首选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丽佳.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12):735-737.
2 曹力,等.6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及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9):528-531.
3 汪复,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9-390.
关键词 博利康尼 利巴韦林 雾化吸入小儿喘息性疾病
资料及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6月住院喘息性疾病患儿120例,入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年龄2个月~3岁,性别差异不大,均符合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儿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儿常规口服酮替酚,视病情静脉用琥珀氢考或抗生素,拍背吸痰等常规处理,严重者给氧。治疗组选用博利康尼1.25~2.5mg加生理盐水至2ml+利巴韦林按15mg/kg,用氧气驱动8~10L/分,雾化2次/日,对照组用利多卡因40~80mg加生理盐水5~10ml,2次/日,用至咳嗽减轻,喘息缓解,哮鸣消失。
疗效判断:①有效:72小时内咳嗽及喘息明显减轻,双肺喘鸣消失;②显效:48小时内咳嗽明显减轻,双肺哮鸣音消失;③无效:72小时内咳嗽无明显减轻,双肺哮鸣均存在。
结 果
治疗组有效20例,显效3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有效19例,显效8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45%。结果见表1(P<0.05)。
讨 论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由于病因复杂,喘息明显,发病率和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我们采用博利康尼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
喘息性疾病多由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并呈一定季节流行趋势。据资料报道常见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和B型(IV-A、IV-B)、副流感病毒(PIV)等,其中RSV仍是最常见的病毒[1]。长期或复发性咳嗽常为MP感染的惟一症状,也是过敏性咳嗽的惟一症状,当两者重叠时,更会加重咳嗽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病毒与MP的双重感染可造成哮喘、喘息的反复发作及症状恶化。支原体感染的快速诊断婴幼儿、儿童MP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特异性改变不明显,经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可确定支原体感染。近年发展了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特异性MP-IgM特异性高、方便快捷,不仅对MP感染具有诊断价值,而且抗体效价高低与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通过MP-IgM检测阳性说明,以喘息为主症做MP-IgM检测对确诊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献均提示RSV流行是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高峰年龄为2~6个月小婴儿。
RSV是诱发婴幼儿反复喘息发作的主要病原[2],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喘息及肺部哮鸣音。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对RNA和DNA病毒均有效。是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口服或静脉给药主要集中于红细胞内,半衰期40天,而达到呼吸道表面的药物浓度很低,通过雾化吸入藥物直接分布在呼吸道表面,将呼吸道局部药物浓缩度提高,因此雾化吸入更有效[3],半衰期仅2小时,明显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常用治疗药物阿奇霉素为首选药物。此药在体外对MP高度敏感,胃肠道反应轻于红霉素,疗程2~3周。因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无效。临床中毒症状重,高热,X线胸片呈大片状阴影,伴胸腔积液加用激素联合抗炎治疗,可加速炎症的吸收,缓解中毒症状,缩短高烧持续时间。其中重症7例均联合激素治疗后,1周内高热患儿体温均降至正常,比不加激素患者热退可提前3~4天。笔者体会是,对于频咳、喘息、发热、临床症状重者,需及时住院治疗,做好病原学检测,在未确定病原学之前可考虑首选阿奇霉素诊断性治疗,一旦确诊应给予足量、足疗程抗炎治疗,预后良好。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支气管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病是在支气管炎加重的基础上伴有喘憋的疾病,故除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支气管炎症状外,它的主要特点是喘息,即出气吸气不畅。此类患儿常为过敏体质,有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或父母有过敏史。本病起病不久即出现类似哮喘的症状,低热、刺激性过敏性咳嗽,哭闹时喘憋加重,两肺均可闻及哮鸣音,常反复发作。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发作可减小,一般可治愈。孩子患感冒、气管炎时,常出现咳嗽、咯痰。咳嗽、咳痰是把呼吸道炎症时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以使呼吸通畅。小儿支气管炎时多为中低热,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体温高,较大儿童可予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病毒引起气道高反应存在,气道痉挛。博利康尼为选择性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强的舒张作用,改善通气功能,有平喘效应。笔者采用二者混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具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与对照组比较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本资料提示选用二者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为首选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丽佳.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12):735-737.
2 曹力,等.6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及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9):528-531.
3 汪复,主编.实用抗感染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