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疑,疑而质,质而释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质疑危机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质疑就是提出疑难的问题。
  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等能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无质疑,何来探究?无质疑,何能创新?教育培养的不应是只会“相信”的人才,而是会“质疑”的人才。
  我国的语文教学模式一向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外国老师以学生“会问问题”为傲,中国老师脱口而出的夸赞却是“回答得好”。对中国学生来说,“质疑”往往比“回答”更为困难。于是,一个个的天方夜谭就出现了:
  有个欧洲笑话,问: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那么船长几岁?专家断言,如果有学生做出答案,就说明学校把学生教笨了。据悉,用这道“题”测试我国沿海某市中小学生,结果做出了答案的竟高达92%,因为学生相信老师给的题目都是能做的。
  笔者看过另一个例子,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学生抢着回答“春天”“花”“绿草”“生机与活力”……老师斩钉截铁地断定:“错误。”原来标准答案是“水”。于是孩子们若有所悟地“哦”一声,表示赞同。这些灵性十足、形象鲜活的答案被否定的同时,一个可怕的现实也暴露无遗:学生们竟然连一点质疑老师的念头都没有!伴随着质疑能力的丧失,学生的个性、文学潜质等也遭扼杀。这便是典型的共性教育,求同去异,划一呆板。难怪柏杨大发感叹:中国的学生是“我爱我师,我师就是真理”。
  
  二、质疑危机引发的思索
  
  (一)从整个教育环境来看
  封建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重视治人之道和驭人之术,重传承、轻创新,重权威、轻个性。这种传统如影随形地吸附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过程中漠视甚至刻意淡化个性发掘及其相关能力(包括质疑权威)的培养,强调统一答案与标准模式,一代代的学子就在这种环境下逐渐丧失了质疑的勇气、能力。毛泽东主席曾对此强烈否定,强调学生不要迷信书本和权威,要勇于质疑,学习真知。历史和现实已经残酷地警示人们:专制刻板、否定质疑的教育,不利于甚至会扼杀个人的创造能力。诚如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所说:“过去我们推行就范式教育,采用一种‘物理方式’向教育对象堆积、灌注,强加各种经验、模式、权威理念。”100年来班级授课制一直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压制学生的质疑欲望,将学生不同的思维优势和不同的学习悟性磨灭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二)从执教者来说
  第一,中国讲究“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表面强调的是尊敬老师,实则训练学生绝对服从的臣民意识。老师成为神化专制制度的工具和中介,老师的话谁敢不听,老师的观点谁敢质疑?特别是那些缺乏知识涵养、自信和气度的老师,学生的质疑足以引起他们的精神紧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压”就成了最受这类老师欢迎的手段,因为“压服”的效力远远超过了“说服”。一个老师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按照教参归结为“旧式教育对孩子的禁锢”的主题,但有一名学生认为:“这篇散文其实是表达了鲁迅对老师的深切怀念。”可惜对于如此独到的感悟和诠解,该老师只用一个“匪夷所思”的眼神便无情地扑灭了刚刚闪出的难得的质疑火花。强求思想言论统一是对基本人权的践踏,殊不知尊重质疑更能赢得尊敬,像伏尔泰一样:“我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第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许多师范院校教材落后,缺乏教学技能培训,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师范生。毕业后的语文教师又忙于应试教学的技巧性探索,对教材内容的点点滴滴毕恭毕敬,不敢越雷池一步;盲从、机械的惯性在教学中尽显无遗,以学生回答与标准答案一模一样为课堂最佳效果,学生质疑便是“捣乱”、“爱表现”,糟糕的是还获得学校教学“权威”的赞同。恶性循环下去,缺乏质疑能力的教师又继续使学生的质疑勇气、求异能力逐渐被埋没。
  
  (三)从教育理论实践来看
  其实,类似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思想早已提出,为何没能成功地落实到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去?
  第一,理论吸收的困难。近20年来,语文教学界有一种极其尴尬的两难现象:一方面是语文研究专家富有理论素养,但没有检验和实践机会;另一方面是广大语文教师拥有实践机会,却缺乏足够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底蕴。因此,语文教学流派纷呈,明星闪烁,形势似乎一派大好。但一切只是“理论”纷争,一切只是手段翻新。大量基层教师要不是在“黑暗”中摸索,要不由于本身理论素养限制而无法吸收有益理论、进行理论性整合,有的甚至从不学习、补充理论。少数战战兢兢模仿得好的充其量只是个演技高超的演员,糟糕的是更多人变成讲台上愚蠢而又专制的暴君。例如,在一节执教《寒风吹彻》的公开课上,笔者看到,授课的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用20分钟让学生自由探讨,但为了保证讨论时间充足,竟然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读完3千多字的散文,并思考10道连听课教师都束手无策的问题。学生因阅读理解不足而环环阻滞,下课时一头雾水。像这样硬性规定学生自读、独立发言的时间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岂不荒谬!
  第二,理论实践的困难。应试教学往往以升学率作为唯一的教学效果检验标准。迫于升学压力,类似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实践,学校往往不予支持。一些学校强设标准,以学生学段考试的成绩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为了在短期内教出学校所期待的“佳绩”,教师们只能将精力放在应试教学的技巧积累上,于是便有了此次教“提高认识”是正确的,下次说“提高意识”才是正确的;更有甚者。此次病句练习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到了下次练习成了“有病语的一项”。而有时候同一学校教师的水平不同,教研、交流不够,下一任教师一上讲台就将上一任教师的努力付诸东流。看来,在应试现实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寄望于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普遍性适用价值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的诞生了。
  
  三、质疑能力培养探索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应逐步转变观念,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把释疑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学效果的好坏,不是看教师是否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要看教师是否做到了启发学生提出有效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基于自身能力限制,笔者仅就在个人教学实践中运用得较成功的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注入式”教育使学生缺乏质疑的机会,对质疑产生情性心理,认为课堂只要认真听、记、写,规规矩矩回答就行。所以,要使学生主动质疑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许多教师费尽心思也无法使学生主动开口发言,讲台上老师热情万分: “谁来说呢?”讲台下一片死寂。这一过程非一师一时可完成,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
  1.创设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 出于纪律控制的实际需要,一些教师严格要求课堂绝对安静、学生不能有任何动作、有问必答、无问必听。当学生的行为受到严格控制时,学生的表现欲望、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意愿必然受到抑制。教师应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出色的讲课方式及其他有效措施控制好课堂纪律。当然,比镇压方式要费力些,但当学生获得自由、安全、活泼的学习环境,产生发表意见的勇气、愿望时,教学交流将更好地进行。教师的粗暴、武断、挑剔,特别是以教材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往往让一些学生胆怯、自卑、畏惧提问,一些学生则厌恶、敌视教师,不愿发言。只有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才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从教学中的被动位置转移到主动位置上来。
  2.提供质疑余地。这就需要善留空白,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周玉仁教授的呼吁真挚迫切:“让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空间,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体味成功的愉快吧!”但一些教师认为:讲台,不讲如何立足于讲台之上?确实,讲惯了的老师是很难收住口的。但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告知”不是教育!实践证明,“满堂灌”要求学生滴水不漏地听取信息,造成学生疲劳、厌倦,吸收效果不佳,且根本不留思考余地,更别说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质疑探讨。齐白石画虾不画水而满纸皆水,维纳斯臂残而获得无限想像美感,留空白给予课堂更广阔的空间,给予学生消化、反馈的空间。不留空白,当问题答完后,学生心理上会产生“没什么可想的,已经全部解决了”的念头,质疑也就无从谈起。如上小说课,教师不必花费大力气叙述情节、总结主题。在提供人物形象鉴赏等方法后,大可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阅读、搜集资料、讨论、比较。至于主题总结,更可以大胆放任学生自由驰骋。当然,教师本身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及“博采众议”的民主态度,还要有气量接受学生对自身观点的质疑。
  
  (二)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1.教师要做课堂上的质疑表率,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启发学生质疑的思维角度、层次关系和拓展可能。如此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自主地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提高质疑能力。
  2.设计无标准答案或无答案的问题和情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设想。如《再别康桥》一课,可问:“作者说‘我不带走一片云彩’,你认为是作者留下的多还是带走的多?”也可以让学生自设问题、自行解决。如《阿Q正传》一课,笔者的学生就针对小说的语言氛围、周庄众人对阿O的态度的前后不同等互问互答。在不断的设问、提问中,学生也在不断地认识阿Q精神产生的社会根源,不断地增强向社会质疑的信心。
  3.挑战教材。现行的教材在不同程度上给教师造成一种教学定势,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拓展。教师可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的权威、束缚,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起挑战,不断拓展创新思路。同时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摆脱现有知识的束缚和限制,让学生习惯于思考,习惯于主动提问,并对这种方法产生兴趣。如《孔雀东南飞》一课,笔者启发学生课文中有一矛盾之处,千百年来无人探索,看看谁有超人的智慧能把它找出来。在经历了长久的苦思冥想和失败之后。学生找到了:前文说“共事二三年”而后文却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从扶床到“如我长”肯定是十几年的时间。这与“二三年”是矛盾的。学生质疑的精神绽放出了光芒,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用这一发现大胆地肯定了焦母遣媳的“无后说”。如此周而复始,产生良性循环,达到质疑的真正目的。
  当教育培养出的是只会服从甚至盲从、思维程式化、逻辑化、智慧窄化的人时,无疑是失败的。只有挣脱定式思维的桎梏,才可能激发学生的无限潜力,不断质疑,不断发现,不断收获,顺利实现语文教学新境界的目标:真正实现语文教育观念的转变,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理解差异、多元思维、求异发展。
  
  (作者单位:潮安县庵埠中学,广东潮安。515638)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组长陈琳教授明确指出“在我国,英语是外语,学习英语自然是外语学习,而不是二语学习,这是常识”,张正东教授也认为:“根据‘英语外语’的定位,中国英语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必须立足‘双基’,切不可舍弃‘双基’而把英语课的内容变为‘时潮性’信息集锦加百科知识。”    二、重视语言知识教学,奠定坚实学习基础    语言教学教什么?英国著名语言学家MichaelSwa
期刊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其重点是要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更渗透到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    一、教学案的提出    新课改的今天,课堂教学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在课堂上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其一是有些教师片面理解课改精神,过度强调综合性学习,摒弃接受性学习。一堂课中探究学习、体
期刊
2010年3月23日至2010年4月30日,不到40天的时间内,五起校园血案先后在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发生。校园血案发生之频繁,令人触目惊心。分析这五起校园血案,多为校外社会人员闯入学校对无辜的学生行凶。可见,校园安全问题已经不再只是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它已经演变成为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编织安全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对此,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
期刊
角色扮演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首倡的。他认为角色是能动的,如果想帮助个体发展,戏剧情境般的扮演就显得很有必要,这样个体才能真正地认识生活,学习解决问题。莫雷诺首倡心理剧时,发现允许儿童自发性地选择扮演各种角色,不仅能表现创造性的自我,而且可因心理的开放,能发展积极的情感,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问题解决的能力。角色扮演就是莫雷诺在心理剧中所使用的技巧,因为“莫雷诺认为角色扮演就是设身处地,扮演一
期刊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探讨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2010年3月29 — 31日,我县举办了2010年小学青年教师赛教课评比活动,其中有10位英语科选手。  本次比赛采用团队研修、现场执教、课后反思三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分,其中团队研修汇报(10分钟)占30分、现场执教(35分钟)占60分、课后反思(5分钟)占10分。  本次赛课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我县小学英语教
期刊
德育新课程作业的三大转变指的是:德育课程作业目的的转变——即作业由追求对知识习得与巩固的单一目的,转变为作业既注意知识习得与巩固,同时更注重优化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习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多维目的;德育课程作业内容的转变——即作业内容由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转变为引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世界,让他们更多地去关注生活、反思生活和改变生活;德育课程作业节点的转变——即由作业的固时
期刊
在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阅卷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学生失分中教师的责任,感受到提高高三政治复习的有效性、服务学生、造福学生的使命感。现从阅卷角度,对提高高三政治复习的实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把握模块共性点,以不变应万变  1.主观题阅卷给分特点  主观题阅卷给分既按高考参考答案,更按评分细则,竭力实现评分答案与学生实际作答的统一。得分的关键是找关键词、得分点。关键词、得分点是设问指向性中模块
期刊
有一天下去调研听课,正赶上某位教师上作文讲评课(小学五年级),从此改变了我作文课没有听课价值的观点。  这位教师的作文讲评课是以“一道菜”为主题展开讨论。上课伊始,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菜名: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白菜豆腐、鸡蛋辣椒、番茄鸡蛋、辣椒鸡蛋、鱼香茄子……于是教师抓住时机引导:“看来大家都有自己喜欢吃的菜,那你喜欢的这道菜有什么特色?请举手告诉我。”学生纷纷举
期刊
【摘 要】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院校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传统培训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形成一套健全的保障机制。针对当今中小学教师院校培训出现诸如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工作学习矛盾日趋尖锐、培训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有必要对零散的保障制度进行反思和重组,以保证中小学教师院校培训的顺利开展和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院校培训 保障机制 重组 
期刊
作为城乡交流的教师,我来到了乡镇一所村小,担任五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来到村小的第一天,到教导处报到后,正好第一节是数学课。孩子们听说来了一个新老师,都表现得很热情、很兴奋。我也怀着兴奋与激情,充满自信地走进课堂。  1.激情开场——先入为主  上课一开始,我深情地对全班学生说:“这是我们进入五年级的第一节数学课,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因为缘分,才能相聚。首先用热情的掌声为我们的缘分和相聚欢呼吧!”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