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月》仪贴作者历史大猜想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soul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人月仪帖》是一个“神帖”,按照张怀的《书断》理论,完全可以被列入书法“神品”,而用来注释的小楷,至少也可以列入“妙品”。历史上,历史名家对此帖评价甚高,然而查遍所有史籍,却无法找到此帖的作者。
  笔者把此帖奉为“神帖”,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此帖草书笔势流畅,用笔劲健圆熟甜美,小楷释文结体秀雅,皆极精工,是不可多得的上上之品;第二,此帖作者,神龙见首不见尾,因为没有作者签名,而无法判断作者究竟何许人也,成为一个神秘的作品。
  此帖落款极为简单,仅仅草书落款留下:吾前后书,唯此本佳也。这区区九个字,透露出的信息告诉我们:作者的书写目的,仅仅是一种书法练习而已。此帖没有任何馈赠、交流、收藏、交际的功能,就是作者简单的书法作业而已。
  审视着这份书法作业,不免让人产生一探作者究竟的冲动。从这个字帖笔法看,这是典型的魏晋笔法,是王羲之一派书法的延续。中国明清两代的鉴赏家,把这个字帖的断代,定为是唐朝人的手笔。
  《永乐大典》编撰主持者、明代著名学者谢缙,在本帖后面的题跋中写到:我的朋友杨时敏,得到唐人这一书帖,应当是率更令欧阳询的家法。又说此帖,辞古笔精,洞达神妙,中间释字,亦且洒落。
  谢缙曾断定此书帖,是欧阳率更的门徒所为。此帖若真是欧阳询门徒所书,只能说他有幸错入了师门。欧阳家法的笔力险峻,在他的笔下还真没学到,欧体森严的法度也没学成。仔细查看柔弱的小楷,很可能是陆柬之的手笔。
  大学士谢缙在此很可能犯了一个关公战秦琼的错误,此帖最值得怀疑的作者,就是隋朝那位老和尚、王羲之后人智永的手笔。目前的学术界和评论界,对智永的书法评价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智永大师是一个和尚,他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他的书法流传下来能确定的,只有三本蒙学《真草千字文》。由于智永是出家人,我们见不到他的文集,对他的学识水平也无法判定。仅从他大量书写的《千字文》,分送江南各寺院的书体,在某些书家的眼中,他就是一个“书手”。
  隋炀帝杨广对智永这样评价:“和尚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按照卫夫人《笔阵图》的说法: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杨广对智永说这话的时候,还是一个招贤纳士的藩王。杨广说和尚得右军肉,并不是对智永的嘲讽,而是一种委婉的“劝戒”。第一,杨广是后学晚辈;第二,杨广的姿态放得很低。智永和杨广的关系,并不像智果走得那么近,智果甚至在王羲之《平安帖》上题字,留下自己的大名。
  从杨广和智永的关系看,晋王杨广的话,还是伤害到了永禅师。
  从智永留下的墨迹看,杨广的评价还是公允的。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谷氏本),用笔确实厚重,而且每个字当中,总有一笔形成一个大大的“墨猪”。有人说那一笔,改变了字的平衡;也有人说那一笔,真是其俗无比。
  也有学者认为,智永全守王氏家法,书法缺乏创新精神。最典型的是李嗣真,在《后书品》中所说:“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人们对赵孟的评价,也是一个“熟”字而已,这个“熟”字包含某种贬义。智永书法没有神奇的姿态,这句话却点到了智永的死穴。
  智永流传的作品,其一为流传日本的“谷氏本”,明治初年为谷如意所藏,现在被小川家族收藏;其二为“关中本”,刻石收藏于西安碑林,初拓本收藏于故宫;其三为宝墨轩本(刻本),明朝末年刻石脱文较少。此外,敦煌还发现蒋善进临本残卷。
  学界另外一种看法,对智永的评价却甚高。
  苏轼曾经说:“永禅师书的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苏东坡把智永的书法,和陶渊明的诗歌类比,智永书法在舒缓中,反而看出智永的返璞归真。
  苏轼看待智永的立场,站在对王羲之书法传承上。智永真正想做的就是“传承”,要保存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典型。智永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他把王羲之的书法,作为后世百家书法的“祖法”。他使用魏晋的笔法,不是不能创新和表现出新意,假设我们发现更多他的手迹的话,也许会发现他书法创新的依据。
  智永在永欣寺写三千本《千字文》,精选八百本送往江南各寺院,想借助江南佛教的势力,让王羲之的笔法广为流传,并不是处于传播佛教的目的。
  《月仪帖》为西晋索靖所书,索靖的《月仪帖》为章草,而《唐人月仪帖》则为今草。《月仪帖》是以十二个月的月令制作的一份尺牍作品。“月令”是古代的一种文章体裁,记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等内容,并归纳到“五行”系统当中。
  索靖《月仪帖》已成为一个经典,全帖上千字法度森严,书法锋芒锐利,骨力气度非凡。《唐人月仪帖》内容,和索靖《月仪帖》并不一样,在文本上只有《朋友书仪帖》的回答,并没有问询的部分。这两个文本的区别,在留存篇目上也有区别。《唐人月仪帖》缺少一月、二月、五月三篇;而索靖《月仪帖》拓本,缺少四月、五月、六月三篇,现存十八页。关于文本的对照,可以查找台湾成功大学王三庆先生论文《故宫藏本〈唐人十二月相闻书〉研究》。
  王三庆先生认为,此帖应名为《唐人十二月相闻书》,他研究也是采用这个名字。王三庆先生关注的是文本,而笔者关注的是文本的书法,王先生的论文为笔者提供了佐证,他怀疑此帖的作者,很有可能是智永。王三庆论文第五部分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我们相信元朝陆友仁《研北杂志》,那么此册内容应该为智永的《月仪献岁帖》。唐朝时,草书高手无名氏,据智永之作重抄数遍,唯此本最佳,因而得以流传。王三庆先生肯定了此帖是智永抄过的文本,也依然相信此帖是唐人临摹本。不过,从此帖的书法风格看,这个帖应该早于唐朝,很可能就是智永的书法。笔者所以这样说,有几个简单的理由如下:
  第一,此帖虽和智永《真草千字文》在书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从书法的角度看,和王羲之书法笔法是一脉相承的。智永继承了家族的书法绝学,他在笔法上更强调古雅厚重,从《真草千字文》多个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智永的笔法特点。其二,智永是一个“书手”,他写字有一个习惯,喜欢真草在一个文本中出现。他写了三千遍《真草千字文》,潜意识中写字就是真书和草书,即使写作草书的时候,也习惯性地用小楷做标注,这一画蛇添足的做法,正是潜意识在作怪。其三,智永想弘扬王羲之书法,除了中国人传统的孝道思想,王羲之书法魅力是智永追随家学的原因。他追随家学,并以弘扬家学作为人生目标。智永的弟子,除了虞世南、智果、辩才,甚至永欣寺的小和尚,都成为他的学生。可以说,智永在书法上做到了“有教无类”,他送给世人的书法秘诀,就是“勤学苦练”四个字。智永和怀素一样,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僧人。他的人生目标不是佛道,而恰恰是作为家学的书法。智永还是一个书法推广高手,他不但向江南各个寺院捐赠八百本亲自书写的《真草千字文》,还把用过的笔头埋做“笔冢”。而且为前来求字的学子,慷慨赠送自己的书法,要不然他的永欣寺门槛,怎么会被求书的人踏平,而且被包装上“铁门槛”呢?   在研究《唐人月仪帖》的时候,除对此书帖作者进行猜想外,在书法风格上更多地联想起王羲之的《游目帖》。《游目帖》是《十七帖》中的一帖,在风格上更接近《唐人月仪帖》,而不是贺知章摹刻的《十七帖》。
  有人把《游目帖》定为“唐摹本”,究竟是唐代何人所摹,恐怕也是一个千古之谜。《游目帖》是墨迹本,绝不像行书《平安贴》一样,是唐人的“双勾摹本”。《游目帖》笔法研美矫捷,矫捷而又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做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
  《游目帖》和《唐人月仪帖》摹本都是临摹本,而不是双勾摹本,它们的风格又极为相似。《游目帖》没有像《唐人月仪帖》一样,有楷书的的“释文”,它从用笔到布白,显然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如果能确认《唐人月仪帖》是智永手笔,那么毁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的《游目帖》,也有可能是智永的摹本。这两个帖从书法角度讲,都是使用的“搅转”笔法,在强调草书弧线的时候,都是采用笔锋“搅转”而形成的效果。
  但《唐人月仪帖》和《游目帖》摹本,又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稍有不同。智永千字文的草书,在曲线的处理上,毛笔缺少“搅转”动作,由自然回笔造成的转折,线条粗细程度和这两个帖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唐人月仪帖》的小楷,书写风格更像陆谏之。对照陆谏之《文赋》,楷书线条都极为纤细,字体结构瘦长,更接近《兰亭》或《圣教序》,字体结构也更接近黄金分割比例。这一行书特点,也更接近王羲之行书风格。
  陆柬之,江苏吴郡人。他是虞世南的外甥,而虞世南是智永学生,陆柬之就是智永的再传弟子。在讲陆柬之的书法之前,让我们先介绍一下虞世南。
  虞世南一生经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论年龄应该和智永差不多。虞世南早年跟智永学习过书法,楷书风格接近智永,对照《孔子庙堂碑》和《真草千字文》(关中本),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师承关系。智永除擅长真草书体外,他还非常善于写隶书,智永隶书至少能达到“能品”,可见智永的隶书非常了得。智永的草书、楷书,受隶书影响非常深刻,丰满沉厚的草书,和关中本千字文的楷书,完全是隶书的用笔风格。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乃至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都能寻找到智永隶书的影子。在初唐“楷书四大家”中,虞世南的楷书要胜于欧阳询、褚遂良和薛稷。但初唐“楷书四大家”还有一说,就是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和陆柬之。薛稷的楷书风格,更接近于褚遂良,而陆柬之早年跟随虞世南学习书法,晚年时受贞观朝李世民影响,他大量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作品。陆柬之作品流传下来较少,但是在《文赋》中夹杂的草书,笔意尤为古雅,水平不在智永之下。
  《唐人月仪帖》,值得怀疑的另外一个书法家,就是孙过庭了。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自称吴郡人。他和虞世南、陆柬之是同乡,论辈分他比陆柬之年轻。有书载,唐贞观朝,孙过庭二十九岁时见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赞誉他的书法“还晋人旧观”。可见他的书法功力非凡。《书谱》是一篇四千多字的书论文章,书法和文章才艺双绝,他完全有能力成为《唐人月仪帖》的临习者。孙过庭书法成就极高,在初唐书家当中,他的悟性与天赋也是最好的。在《唐人月仪帖》中,落款的最后一个字,那个“也”字的最后一笔,那种人来疯的神来之笔,更加符合孙过庭的性格。
  据记载,孙过庭擅长楷书、行书,尤其是擅长草书,很可惜他的楷书,没有流传下来,身为“吴郡书家群”之一的孙过庭,楷书风格接近陆柬之,绝对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就连清朝王文治在题跋中也说,《唐人月仪帖》是孙过庭这般人物所为。(责编:李禹默)
  注解:
  吴郡书家群,包括智永、虞世南、陆柬之、孙过庭、张旭,他们都是吴郡人,在世的某一阶段,都在江浙一带生活过。从书法传统看,他们是王羲之笔法的传承者,是中国书法史上南派书法的主要书家。
  欧阳询,湖南人,楷书受魏碑影响较大;褚遂良虽是浙江钱塘人,但是,他早年生活在北方,和他父亲一起跟随薛举起兵造反,受北方魏碑影响较大,在唐代书法“南北合流”中,他虽然后来受王羲之影响,但依然改变不了北派书法的特征。
其他文献
隶书始于秦代,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在石头上刻字,秦代谓刻石,汉代始称碑。刻铜墨盒始于晚清,盛行于民国,至今不过一百多年。文字墨盒是刻铜墨盒的主要一项,内容多为警句、格言、名诗、佳词,楷、隶、行、草、篆五体俱全,但隶书字体较少,把碑文用隶书刻在铜墨盒上少之又少。  此方隶书刻铜墨盒,内容为“夏承碑”。盒长方形,15cm×10cm×4cm,黄铜质。盒面从右到左依次刻有59字碑文(节选),
期刊
劲松先后在中央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北方大学深造,并赴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艺术院校和世界各大美术馆求学观摩和临摹。其艺术创作与探索,20多年来从未停止。  —王文章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他喜爱西方古典写实主义,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心有灵犀。  —杨飞云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如果说在超现实类作品上,冉劲松力图将观者引入思考层面的话
期刊
西安市博物院收藏一批宋元时期的铜镜,多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西安市征集,现在再认真观赏,仍使人“耳目一新”,有着丰富的内容,特殊的风格,本文主要介绍这时期人物铜镜,它是研究当时社会与习俗的珍贵资料。现选10件介绍如下:  1.高士观景图铜镜 直径16厘米,圆形背面中心圆钮,无钮座,窄边缘,近边处有一粗二细凸弦纹。在河流沿边上,有一文人高士而坐,身着交领长衫,腰系带,仰首观看对面山上高挂瀑布,流水
期刊
“揭裱”,顾名思义,即将一张书画从中揭开,重新装裱,这是书画的造假手段之一。在众多的艺术品中,书画造假可谓千姿百态,源远流长,其历史逾千年之久。最常见的书画造假是高仿,即高手仿名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书画作伪高手非张大千莫属。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有张大千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有张大千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巨然茂林叠嶂图》等。当然,高手仿名家的作品也是非常名
期刊
碧玺是电气石的宝石名称,又译为托玛琳。主要出产在巴西、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莫桑比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美国、中国新疆等。二次世界大战之初,碧玺是唯一可以判定核爆压力的物质,在科学上用于发光强度与压力变化的测定,被广泛运用于光学产业。后因色泽、美感等多作宝石装饰佩戴。在中国,碧玺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清代典籍《石雅》之中:“碧亚么之名,中国载籍,未详所自出。”《清会典图云》:“妃嫔顶用碧亚么。《滇海
期刊
中国人喜欢翡翠,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体现。翡翠颜色华丽多样、硬度高、光泽漂亮,而深得大家的喜爱。翡翠成品的种类也很丰富,分为摆件、挂件、戒指、手镯、胸针、耳饰、项链、手串类。随着近年经济文化的繁荣,人们从装饰、升值、收藏的角度,需要了解购买翡翠的基本常识。  翡翠属硅酸盐。硬度大,肉眼看表面反射光泽为镜面光泽,比一般玉石耐磨,不容易磨损。比重大,掂比重时有“坠手”的感觉。大多数翡翠肉眼可见片状闪光,业
期刊
冬日的暖阳照耀下,眼中所见的一切仿佛一幅幅油画般色彩斑澜。在这阳光灿烂的早上,总希望遇到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然而一到办公室,就接到读者电话,从电话的那头传来一通劈头盖脸的叫骂声,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对方寄来的几件“宝贝”照片,被专家鉴定为赝品,心里不服,于是打电话来泄愤。  按说,对方寄来照片,请专家鉴定是要收费的,否则可以不予答复,但我当时想到对方年事已高,不忍看他再为几件赝品东奔西跑,于是烦请
期刊
水盂因是历代文人雅士写诗作画时不可缺少之物,从而使本来质朴自然的水盂融入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水盂,古时又称水滴。作为贮水磨墨之器皿,其发展历史可谓悠久。汉代刘韵在《西京杂记》中说:“晋灵公甚瑰状,其物器皆朽烂不可别,惟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王取以为水滴。”此段记载似乎将其历史追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宋人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中还专立“水滴辨”,他说:“余尝见长沙同官,有小铜器形如桶,可
期刊
“夜久盘中蜡滴稀,金刀剪起尽霏霏。传声总是君王唤,红烛台前著舞衣。”这首唐代翰林学士王涯的《宫词》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宫女的生活。若不是西郊大马路村出土了数十座唐代宫女的墓葬,或许没有人会知道铮铮的白骨,代表的不仅仅是死亡,更多的是宫女们一生变幻无常的命运。  2012年4~5月,陕西考古研究院继2008年之后,在西安市西郊大马路村西侧再次发掘了一批唐代宫女墓。这些墓葬形制结构简单,平面均呈“刀把”形
期刊
去年秋拍,在上海某拍卖行秋拍之钱币专场,以82万元人民币落槌的一枚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银币,是一年前藏家从香港以32.86万美元拍回来的,短短一年多就大幅缩水过半。不仅如此,无论从拍卖会还是古玩市场看,银币的成交状况均不理想,为什么会如此呢?笔者以为,除了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当初过度炒作导致虚高或有价无市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鉴定难,如今连很多行内人都不敢再碰银币这块“烫手山芋”了。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