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使用方言朗诵歌词、改编歌词、聆听对比、欣赏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从方言的衬词腔调、独特的读音、声调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民歌的美,让学生乐于学习民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
关键词:民歌教学;方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件事物有了兴趣,他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学生主动地求知、探索、实践比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得多。现行使用的初中音乐教材每一册都有民族音乐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对民歌感兴趣,乐于学习民歌呢?在遇见八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三单元“山野放歌”时,我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民歌教学有了更多的感悟与认识。首先,考虑我们身处四川,在设计导入时,我想以示范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方言朗诵歌词作为导入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有兴趣欣赏管弦乐作品《太阳出来喜洋洋》。结果发现,学生对我用四川方言朗诵《太阳出来喜洋洋》歌词和“啷啷扯”“光扯”等衬词非常感兴趣,立即就开始模仿起来了。这引起了我对学生为什么会对方言更感兴趣现象的思考。
百度百科对方言的解释是: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报的。四川地域宽广,各地方言都有独特的声调、发音、地方。特有的词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会方言后会有一种成就感,而成就感会带给人愉悦的感受,当学生学会用方言唱歌,这种成就感会加倍,愉悦的感受也被放大了。这一点在学习《太阳出来喜洋洋》时得到了验证。同学们在学会了用四川话朗诵歌词、演唱歌曲后,感觉到很开心。
以前在民歌教学时,学生花费很长时间也唱不好,于是就对民歌不感兴趣。而这次在学习《一根竹竿容易弯》时,学生被湖南方言的地方特色所吸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开心。因为开心,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正是因为全身心投入学习,所以他们仅仅两遍就会唱《一根竹竿容易弯》。
既然学生能对方言感兴趣,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从方言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民歌的美呢?对于初中音乐教师来说,每个地区的方言都掌握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只学会教材上呈现出来的民歌歌词内容相关的方言是可行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从方言中的衬调发现民歌的美。衬词和衬调在民歌中的运用很多,它是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段。衬调衬腔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歌曲的深刻内涵,使歌唱者的情感得到了延伸,并为歌曲起到了画龙点晴的重要作用。例如七年级上册中的《军民大生产》,其中衬词“西里里里喳啦啦啦嗦啰啰啰呔”“嗬”“嗨”非常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军民齐心协力,共同劳动的热闹场面。这些衬词学生非常感兴趣,每当唱到衬词时就特别给力,特别大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衬词中发现民歌的美,总结出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呢?
第一步,聆听对比。让学生聆听老师有村词和无衬词的示范演唱,对比两种效果有何不同。通过聆听对比,学生说没有了衬词整个歌曲就没有气势,还是有衬词的更好听,感觉更完整。
第二步,让学生在演唱时去掉衬调。在学会歌曲之后,我让学生去掉衬词演唱歌曲,有趣的现象是有部分学生在去掉原有的衬词后会不由自如地加以一些诸如“嗯”“啊”之类的词来填补原来衬词的空,觉得少了衬词后歌曲明显有缺陷。
第三步,让学生分小组交流、总结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有了前面的体验,学生的总结很自然,那些看似没有实际意义的衬词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整首歌曲而言,起着画龙点晴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从方言发音中发现民歌的美。歌曲中的有些字在普通话中和方言中的读音完全不一样,极具地方特色。在民歌中这些字的唱腔体现着歌曲的风格特征。例如八年级音乐教材下册中的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中》的“竹、容,扯”,在湖南方言中这些字的读音是“竹(zou)、容(yong)、扯(ce)"。在歌曲中這些字独特的发音,把歌曲的地方特色歌曲的幽默感淋润极致的展现出来了。如何引导学生从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字中发现民歌的美呢?
首先,让学生在聆听时对照歌词找出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字。同样的字,不同的读音这让学生感觉很新奇,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时候很也很容易解别出来。所以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回答。
接着,对比欣赏用普通话演唱的和用方言演吧的两种版本。先播放用方言演唱的版本,然后播放普通话演唱的版本,这样加深用方言演唱对歌曲情绪表现更贴切的印象。
三、引导学生从方言的声调发现民歌的美。普通话的声调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四声结构,但方言的声调就不仅限于四声了,各地方言本身就带有音乐的起状感。民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作出来的。因此民歌的旋律和方言的声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七年级下册中的江苏民歌《无锡景》中“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这一句的旋律和当地方言的声调很接近。如何引导学生从方言的声调中发现民歌的美呢?
1.在学习歌曲时,让学生先学会用江苏方言朗诵歌词。《无锡景》歌词的声母、韵母与普通话差异不大,因此重点就是声调。掌握了江苏方言的声调,用方言朗诵歌词就没有问题。
2.找出声调与旋律的关联。在学会了用方言朗诵歌词后再学习旋律,学生会发现这首非常容易唱会。这时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家很容易就学会了这首歌曲?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这一句的旋律和方言的声调很接近,这样学生便很容易理解民歌中方言与旋律的关系。
方言作为民歌的载体,既能体现民歌的地域特色,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要善于驾驭这些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体验民歌的美。让学生能够喜欢上学习民歌,并能在歌唱民歌中发现人民生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我国民歌中衬调村腔[J.美与时代。2003.05
关键词:民歌教学;方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件事物有了兴趣,他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学生主动地求知、探索、实践比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得多。现行使用的初中音乐教材每一册都有民族音乐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对民歌感兴趣,乐于学习民歌呢?在遇见八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三单元“山野放歌”时,我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民歌教学有了更多的感悟与认识。首先,考虑我们身处四川,在设计导入时,我想以示范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方言朗诵歌词作为导入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有兴趣欣赏管弦乐作品《太阳出来喜洋洋》。结果发现,学生对我用四川方言朗诵《太阳出来喜洋洋》歌词和“啷啷扯”“光扯”等衬词非常感兴趣,立即就开始模仿起来了。这引起了我对学生为什么会对方言更感兴趣现象的思考。
百度百科对方言的解释是: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报的。四川地域宽广,各地方言都有独特的声调、发音、地方。特有的词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会方言后会有一种成就感,而成就感会带给人愉悦的感受,当学生学会用方言唱歌,这种成就感会加倍,愉悦的感受也被放大了。这一点在学习《太阳出来喜洋洋》时得到了验证。同学们在学会了用四川话朗诵歌词、演唱歌曲后,感觉到很开心。
以前在民歌教学时,学生花费很长时间也唱不好,于是就对民歌不感兴趣。而这次在学习《一根竹竿容易弯》时,学生被湖南方言的地方特色所吸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开心。因为开心,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正是因为全身心投入学习,所以他们仅仅两遍就会唱《一根竹竿容易弯》。
既然学生能对方言感兴趣,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从方言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民歌的美呢?对于初中音乐教师来说,每个地区的方言都掌握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只学会教材上呈现出来的民歌歌词内容相关的方言是可行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从方言中的衬调发现民歌的美。衬词和衬调在民歌中的运用很多,它是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段。衬调衬腔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歌曲的深刻内涵,使歌唱者的情感得到了延伸,并为歌曲起到了画龙点晴的重要作用。例如七年级上册中的《军民大生产》,其中衬词“西里里里喳啦啦啦嗦啰啰啰呔”“嗬”“嗨”非常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军民齐心协力,共同劳动的热闹场面。这些衬词学生非常感兴趣,每当唱到衬词时就特别给力,特别大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衬词中发现民歌的美,总结出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呢?
第一步,聆听对比。让学生聆听老师有村词和无衬词的示范演唱,对比两种效果有何不同。通过聆听对比,学生说没有了衬词整个歌曲就没有气势,还是有衬词的更好听,感觉更完整。
第二步,让学生在演唱时去掉衬调。在学会歌曲之后,我让学生去掉衬词演唱歌曲,有趣的现象是有部分学生在去掉原有的衬词后会不由自如地加以一些诸如“嗯”“啊”之类的词来填补原来衬词的空,觉得少了衬词后歌曲明显有缺陷。
第三步,让学生分小组交流、总结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有了前面的体验,学生的总结很自然,那些看似没有实际意义的衬词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整首歌曲而言,起着画龙点晴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从方言发音中发现民歌的美。歌曲中的有些字在普通话中和方言中的读音完全不一样,极具地方特色。在民歌中这些字的唱腔体现着歌曲的风格特征。例如八年级音乐教材下册中的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中》的“竹、容,扯”,在湖南方言中这些字的读音是“竹(zou)、容(yong)、扯(ce)"。在歌曲中這些字独特的发音,把歌曲的地方特色歌曲的幽默感淋润极致的展现出来了。如何引导学生从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字中发现民歌的美呢?
首先,让学生在聆听时对照歌词找出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字。同样的字,不同的读音这让学生感觉很新奇,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时候很也很容易解别出来。所以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回答。
接着,对比欣赏用普通话演唱的和用方言演吧的两种版本。先播放用方言演唱的版本,然后播放普通话演唱的版本,这样加深用方言演唱对歌曲情绪表现更贴切的印象。
三、引导学生从方言的声调发现民歌的美。普通话的声调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四声结构,但方言的声调就不仅限于四声了,各地方言本身就带有音乐的起状感。民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作出来的。因此民歌的旋律和方言的声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七年级下册中的江苏民歌《无锡景》中“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这一句的旋律和当地方言的声调很接近。如何引导学生从方言的声调中发现民歌的美呢?
1.在学习歌曲时,让学生先学会用江苏方言朗诵歌词。《无锡景》歌词的声母、韵母与普通话差异不大,因此重点就是声调。掌握了江苏方言的声调,用方言朗诵歌词就没有问题。
2.找出声调与旋律的关联。在学会了用方言朗诵歌词后再学习旋律,学生会发现这首非常容易唱会。这时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家很容易就学会了这首歌曲?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这一句的旋律和方言的声调很接近,这样学生便很容易理解民歌中方言与旋律的关系。
方言作为民歌的载体,既能体现民歌的地域特色,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要善于驾驭这些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体验民歌的美。让学生能够喜欢上学习民歌,并能在歌唱民歌中发现人民生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我国民歌中衬调村腔[J.美与时代。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