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喀斯特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对城乡的规划设计、发展影响十分突出,如何因地制宜,和谐设计,城乡兼顾,土地尽其用,景观尽其美,让城乡规划与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非常重要。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城乡规划;布局探究
前言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在喀斯特地形中,由于溶洞、漏斗、峰林等喀斯特的地貌的发育,对我们的城镇规划、功能分区、城市建设、景观设计等影响非常大。当然这些的影响中,有很多有利的,也有不利的影响。
在2017年的春节寒假期间,带着地理人的理念融入到我的家乡兴义市、鲁屯镇、万峰林办事处这些市、镇、村的中,有很多感悟,似乎又不太很清晰,于是我来到兴义市国土资源局、城市规划局想寻找答案。在兴义市城市规划局何莉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当我说明自己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学生假期来进行调研时,她非常专业地给我介绍兴义市发展变化和近期规划,并且把最新由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规划期限為2017—2030年的文本图集拿一本让我了解,我如获至宝,整个假期就在这本图集和兴义市区中探究,虽然从出生到高中毕业我都生活在这里,其实我之前并不熟悉这座城市,现在从专业和角度来看,更加喜欢这里的一切。
1 兴义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乡规划情况
兴义市的地处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交界区域,距离贵阳省省城都有300—500余公里的路程,腹地广阔,辐射作用好,发展后劲足。面积2915km2 经纬度为(24°38'-25°23'N,104°51'-104°55'E),相对位置上,东接安龙县,西面为罗平县、富源县,北接本州的兴仁、普安县和六盘水的盘州,南是广西西林、隆林县,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人口83万(2012年),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由于海拔高而气温不高,年均温14-19℃,年均降雨量1300-1600毫米,无霜期300天左右,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常年宜居旅游,是一座秀外慧中的“山地玩都、百花兴义”。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交通用地等,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到清水河工业园区,农业用地正在减少。我们知道城市在地域结构模式上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从兴义市区来说,由于受到喀斯特地形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多核心模式反而有利于城市的环境保护,减轻交通压力等。
从城乡规划来看,兴义的发展规划从自然发展到科学规划,一个崭新的、欣欣向荣的、可持续发展的滇黔桂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山地旅游城市正在冉冉升起。
兴义作为黔西南州的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其科学合理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说对全州城市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扶贫攻坚是第一重要任务,要确保我州在2020年彻底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任务中,兴义市必将要起到领头的作用,到2020年计划完成22万贫困人口的易地搬迁,异地搬迁主要是搬迁到洒金教育城和马岭镇,“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难题,近几年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的增长幅度很快。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我国2020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兴义市作为州的中心,处于三省的交界地带,城镇化率有条件超过国家和贵州省的平均水平,在2013年城镇化水平已60%,兴义市在近期城镇规划中城镇化水平到2020年将达到70%,城镇常住人口将达70万人;远期2030年城镇常住人口达11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8%,这将会快速地推动兴义市城镇化的速度。
兴义正在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城镇和“中心村—基层村”的科学城镇体系和乡镇振兴体系,利用异地搬迁,快速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
在兴义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42.28平方公里,结合喀斯特地形地貌特点,形成了多核心发展设计模式。形成了桔山新城CBD核心模式、马岭物流商贸核心模式、黄草老城商业中心、木贾—坪东货场建设物流中心、兴泰—下午屯旅游服务中心、洒金教育园——居住搬迁服务中心等。在城市建设中设置了城市黄线控制、绿线控制、紫线控制和蓝线控制用地,对建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设置、古文物保护等作了明确的数字指标要求。如保护兴义人民的饮水安全工程,如兴西湖水库、木浪河水库、马岭河,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对城区内的湾塘河进行全流域的综合治理,在桔山设计一座建地下处理规模5万吨/日城区的污水处理厂,地面是一个美观的、文化休闲的群众广场。经过分流,形成两条人工河流,流淌在桔山新城,在河流两侧,一座座现代化的CBD立体生态住宅拔地而起。
在兴义市城镇体系中想说说峰林盆地中的600年历史的文化古镇—鲁屯。鲁屯古镇在文化传承外,典型的岩溶盆坝地貌,洞与洞叠加、洞与山相融的烟子洞让你流连忘返;融入书法、教育、古建筑、儒家文化的三座石牌坊巍然屹立;"四面云山三面水,一泓碧水半山桃"的晏家湾水库型湖泊让你携手执竿把魂销、还有军屯文化、史学价值极高的鲁屯古墓群等待你去挖掘。这个古镇很好地结合地貌特点,保留古镇的原滋原味特色,是一个蕴含多种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丰富待开发的理想旅游胜地。
乡村体系中想说说聚集“”锥状山林—八卦田—布依村”于一体的世界独一无二的锥状万峰林街道办。早期的万峰林瓮本村有兜底贫困对象41户87人,精准扶贫58户210人,属于国家一类贫困村,虽深处万峰林腹地景区,村民守着金山银山却缺衣少粮。 该如何做呢?当地政府规划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注重山地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山地脱贫攻坚,发展山地旅游让老百姓通实现增收致富。如今的万峰林风景如画、袅袅炊烟、游客如织、络绎不绝,一些农家乐浑然已成品牌,乡村民宿更是让国内外游客久住不想离开。
2 城乡区域规划和谐发展
城市在空间规划发展结构为“一城三区15点发展”
一城:指的是兴义市中心城区,三区为兴义片区、义龙片区、威舍—清水河片区。
15点发展:桔山点、黄草点、木贾—坪东点、下午屯—兴泰点、威舍点、清水河点、顶效点、郑屯点、鲁屯点、万屯点,万峰林点、则戎点、洒金点、乌沙点、马岭点。各点按照自己的区位优势和特色发展,这样既在面上得到发展,又相对分散,缓解了城市化过程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城市病”。
城市在发展的轴线方向基本是沿着东边发展、南边发展。北部联结联动,西部開拓延伸。
功能分区上计划居住用地约占30%,工业用地约占15%并远离城区,基础设施及文化建设用地约占20%,商业用地约占25%,城市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计划正进行的老城改造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和居住等功能为主,形成放射+环状的道路布局格局。
城市在发展支撑上设计上的策略是城乡统筹结合,引导发展区域经济中心,注重人与自然的美美与共发展,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提高城市软实力,注重培育城镇特色产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打造山地休闲养生基地、大数据和现代物流服务基地、生态能源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构建滇黔桂三省区区域中心城市。
3 喀斯特地貌对城乡发展不利影响
喀斯特地区能够进行城市建设、农业用地多是峰林盆地、洼地或坝子,平地的面积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城乡规模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城乡环境问题会更为突出。老城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人均居住用地和绿地环保用地等“城市病”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4 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 制定合理的城乡合理规划、合理布局。
《贵州省兴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充分说明,兴义规划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低碳生态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特色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的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尊重城市、人口、经济、文化、自然、资源和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发展规律。
4.2 建立新城区和卫星城镇,分散城市职能。
4.3 合理布局建设城乡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基础设施和综合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喀斯特园林城市。
4.4 建设现代山地高效现代化立体农业,为脱贫致富的城镇化建设做好保障。
4.5 做好全市城镇体系空间规划,设置“一城二镇、三轴三区”全面发展战略,不仅城乡得到发展,以其为辐射带动,规划8个街道8个镇1个乡,规划24个中心村,促进异地搬迁和石漠化治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村环境治理,因势引导,促进乡村振兴。
黔西南州委政府、兴义市人民政府、兴义市规划局及相关单位以中央和贵州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正在努力提升兴义市的综合竞争力,适应新时代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兴义市城市总体规划》兴义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G].2017.7
[2] 高红艳 刁承泰 《试论喀斯特地貌对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以喀斯特山区城市贵阳为例》[M].中国岩溶.2010
[3] 张冠.《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城镇公共空间设计探析》中国知网硕士论文[D]..2016.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城乡规划;布局探究
前言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在喀斯特地形中,由于溶洞、漏斗、峰林等喀斯特的地貌的发育,对我们的城镇规划、功能分区、城市建设、景观设计等影响非常大。当然这些的影响中,有很多有利的,也有不利的影响。
在2017年的春节寒假期间,带着地理人的理念融入到我的家乡兴义市、鲁屯镇、万峰林办事处这些市、镇、村的中,有很多感悟,似乎又不太很清晰,于是我来到兴义市国土资源局、城市规划局想寻找答案。在兴义市城市规划局何莉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当我说明自己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学生假期来进行调研时,她非常专业地给我介绍兴义市发展变化和近期规划,并且把最新由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规划期限為2017—2030年的文本图集拿一本让我了解,我如获至宝,整个假期就在这本图集和兴义市区中探究,虽然从出生到高中毕业我都生活在这里,其实我之前并不熟悉这座城市,现在从专业和角度来看,更加喜欢这里的一切。
1 兴义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乡规划情况
兴义市的地处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交界区域,距离贵阳省省城都有300—500余公里的路程,腹地广阔,辐射作用好,发展后劲足。面积2915km2 经纬度为(24°38'-25°23'N,104°51'-104°55'E),相对位置上,东接安龙县,西面为罗平县、富源县,北接本州的兴仁、普安县和六盘水的盘州,南是广西西林、隆林县,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人口83万(2012年),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由于海拔高而气温不高,年均温14-19℃,年均降雨量1300-1600毫米,无霜期300天左右,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常年宜居旅游,是一座秀外慧中的“山地玩都、百花兴义”。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交通用地等,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到清水河工业园区,农业用地正在减少。我们知道城市在地域结构模式上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从兴义市区来说,由于受到喀斯特地形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多核心模式反而有利于城市的环境保护,减轻交通压力等。
从城乡规划来看,兴义的发展规划从自然发展到科学规划,一个崭新的、欣欣向荣的、可持续发展的滇黔桂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山地旅游城市正在冉冉升起。
兴义作为黔西南州的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其科学合理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说对全州城市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扶贫攻坚是第一重要任务,要确保我州在2020年彻底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任务中,兴义市必将要起到领头的作用,到2020年计划完成22万贫困人口的易地搬迁,异地搬迁主要是搬迁到洒金教育城和马岭镇,“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难题,近几年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的增长幅度很快。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我国2020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兴义市作为州的中心,处于三省的交界地带,城镇化率有条件超过国家和贵州省的平均水平,在2013年城镇化水平已60%,兴义市在近期城镇规划中城镇化水平到2020年将达到70%,城镇常住人口将达70万人;远期2030年城镇常住人口达11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8%,这将会快速地推动兴义市城镇化的速度。
兴义正在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城镇和“中心村—基层村”的科学城镇体系和乡镇振兴体系,利用异地搬迁,快速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
在兴义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42.28平方公里,结合喀斯特地形地貌特点,形成了多核心发展设计模式。形成了桔山新城CBD核心模式、马岭物流商贸核心模式、黄草老城商业中心、木贾—坪东货场建设物流中心、兴泰—下午屯旅游服务中心、洒金教育园——居住搬迁服务中心等。在城市建设中设置了城市黄线控制、绿线控制、紫线控制和蓝线控制用地,对建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设置、古文物保护等作了明确的数字指标要求。如保护兴义人民的饮水安全工程,如兴西湖水库、木浪河水库、马岭河,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对城区内的湾塘河进行全流域的综合治理,在桔山设计一座建地下处理规模5万吨/日城区的污水处理厂,地面是一个美观的、文化休闲的群众广场。经过分流,形成两条人工河流,流淌在桔山新城,在河流两侧,一座座现代化的CBD立体生态住宅拔地而起。
在兴义市城镇体系中想说说峰林盆地中的600年历史的文化古镇—鲁屯。鲁屯古镇在文化传承外,典型的岩溶盆坝地貌,洞与洞叠加、洞与山相融的烟子洞让你流连忘返;融入书法、教育、古建筑、儒家文化的三座石牌坊巍然屹立;"四面云山三面水,一泓碧水半山桃"的晏家湾水库型湖泊让你携手执竿把魂销、还有军屯文化、史学价值极高的鲁屯古墓群等待你去挖掘。这个古镇很好地结合地貌特点,保留古镇的原滋原味特色,是一个蕴含多种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丰富待开发的理想旅游胜地。
乡村体系中想说说聚集“”锥状山林—八卦田—布依村”于一体的世界独一无二的锥状万峰林街道办。早期的万峰林瓮本村有兜底贫困对象41户87人,精准扶贫58户210人,属于国家一类贫困村,虽深处万峰林腹地景区,村民守着金山银山却缺衣少粮。 该如何做呢?当地政府规划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注重山地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山地脱贫攻坚,发展山地旅游让老百姓通实现增收致富。如今的万峰林风景如画、袅袅炊烟、游客如织、络绎不绝,一些农家乐浑然已成品牌,乡村民宿更是让国内外游客久住不想离开。
2 城乡区域规划和谐发展
城市在空间规划发展结构为“一城三区15点发展”
一城:指的是兴义市中心城区,三区为兴义片区、义龙片区、威舍—清水河片区。
15点发展:桔山点、黄草点、木贾—坪东点、下午屯—兴泰点、威舍点、清水河点、顶效点、郑屯点、鲁屯点、万屯点,万峰林点、则戎点、洒金点、乌沙点、马岭点。各点按照自己的区位优势和特色发展,这样既在面上得到发展,又相对分散,缓解了城市化过程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城市病”。
城市在发展的轴线方向基本是沿着东边发展、南边发展。北部联结联动,西部開拓延伸。
功能分区上计划居住用地约占30%,工业用地约占15%并远离城区,基础设施及文化建设用地约占20%,商业用地约占25%,城市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计划正进行的老城改造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和居住等功能为主,形成放射+环状的道路布局格局。
城市在发展支撑上设计上的策略是城乡统筹结合,引导发展区域经济中心,注重人与自然的美美与共发展,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提高城市软实力,注重培育城镇特色产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打造山地休闲养生基地、大数据和现代物流服务基地、生态能源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构建滇黔桂三省区区域中心城市。
3 喀斯特地貌对城乡发展不利影响
喀斯特地区能够进行城市建设、农业用地多是峰林盆地、洼地或坝子,平地的面积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城乡规模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城乡环境问题会更为突出。老城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人均居住用地和绿地环保用地等“城市病”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4 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 制定合理的城乡合理规划、合理布局。
《贵州省兴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充分说明,兴义规划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低碳生态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特色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的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尊重城市、人口、经济、文化、自然、资源和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发展规律。
4.2 建立新城区和卫星城镇,分散城市职能。
4.3 合理布局建设城乡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基础设施和综合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喀斯特园林城市。
4.4 建设现代山地高效现代化立体农业,为脱贫致富的城镇化建设做好保障。
4.5 做好全市城镇体系空间规划,设置“一城二镇、三轴三区”全面发展战略,不仅城乡得到发展,以其为辐射带动,规划8个街道8个镇1个乡,规划24个中心村,促进异地搬迁和石漠化治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村环境治理,因势引导,促进乡村振兴。
黔西南州委政府、兴义市人民政府、兴义市规划局及相关单位以中央和贵州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正在努力提升兴义市的综合竞争力,适应新时代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兴义市城市总体规划》兴义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G].2017.7
[2] 高红艳 刁承泰 《试论喀斯特地貌对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以喀斯特山区城市贵阳为例》[M].中国岩溶.2010
[3] 张冠.《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城镇公共空间设计探析》中国知网硕士论文[D]..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