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聚焦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构建高效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在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的基础上,树立对“高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并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自主的、灵动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下面,本文就对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展开论述,旨在进一步深化化学课程改革,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导入;电教;实验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扮演着课堂的主角,即只是一味机械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书本知识及应试技巧,这种“一言堂”和“满堂灌”式的被动式教学模式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为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低效的现状,教师就需在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传统化学教学的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以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一、注重课堂导入,助力学生热情投入
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且更加倾向于将学习过程融入特定的情境中,而非通过机械地背诵和记忆来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导入环节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及需要,引入并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
在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课题之初,我对学生说道:“众所周知,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应是蓝色火焰。可在做饭时,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天然气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有时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由于这一问题十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他们纷纷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待学生简要阐述了自己的猜想后,我将少许食盐撒在了酒精灯的火焰上,并顺势引出了新课:“原来做饭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食盐导致的。食盐是我们最熟悉的盐,那么生活中的盐还有哪些?它们又有着怎样的特性呢?”如此,通过以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入新课,不仅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便为接下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作了铺垫。
二、利用电教手段,实现教学难点突破
鉴于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复杂,抽象性较强,含有的元素符号和公式也比较多,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非但不能令学生迅速理解并消化所学知识,甚至还会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多媒体拥有视、听、说三方面的功能,将其有效运用于初中化学课堂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有利于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和对老旧化学教学的补充。
在教学《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时,我先是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分子的真实存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来呈现)。之后,我利用flash的形式直观展现了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两个更小的粒子的动态过程,以使学生通过对比分子的定义和性质,明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如此,通过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由宏观现象的讨论入手,将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不仅增强了化学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实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加深了学生对物质物理变化和化學变化的理解。
三、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最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应用意识的作用。基于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注重知识教学的同时,提高实验教学占整体教学的比重,并借助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题时,为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决定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对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实验探究。首先,我将全班学生分为了若干个小组,让其分别负责镁条、铁钉、锌片、铝片和铜片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等溶液的反应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以了解学生的实验进程与学习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以便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扫清障碍。如此,通过强化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兴趣激发是核心,情境创设是重点,能力培养是主线,高效教学只有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点展开,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让学生亲历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从而才能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焦小桃.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7(33):56-57.
[2] 姚凤堂.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J].学周刊,2017(11):184-185.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导入;电教;实验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扮演着课堂的主角,即只是一味机械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书本知识及应试技巧,这种“一言堂”和“满堂灌”式的被动式教学模式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为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低效的现状,教师就需在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传统化学教学的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以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一、注重课堂导入,助力学生热情投入
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且更加倾向于将学习过程融入特定的情境中,而非通过机械地背诵和记忆来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导入环节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及需要,引入并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
在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课题之初,我对学生说道:“众所周知,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应是蓝色火焰。可在做饭时,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天然气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有时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由于这一问题十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他们纷纷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待学生简要阐述了自己的猜想后,我将少许食盐撒在了酒精灯的火焰上,并顺势引出了新课:“原来做饭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食盐导致的。食盐是我们最熟悉的盐,那么生活中的盐还有哪些?它们又有着怎样的特性呢?”如此,通过以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入新课,不仅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便为接下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作了铺垫。
二、利用电教手段,实现教学难点突破
鉴于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复杂,抽象性较强,含有的元素符号和公式也比较多,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非但不能令学生迅速理解并消化所学知识,甚至还会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多媒体拥有视、听、说三方面的功能,将其有效运用于初中化学课堂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有利于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和对老旧化学教学的补充。
在教学《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时,我先是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分子的真实存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来呈现)。之后,我利用flash的形式直观展现了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两个更小的粒子的动态过程,以使学生通过对比分子的定义和性质,明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如此,通过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由宏观现象的讨论入手,将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不仅增强了化学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实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加深了学生对物质物理变化和化學变化的理解。
三、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最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应用意识的作用。基于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注重知识教学的同时,提高实验教学占整体教学的比重,并借助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题时,为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决定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对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实验探究。首先,我将全班学生分为了若干个小组,让其分别负责镁条、铁钉、锌片、铝片和铜片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等溶液的反应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以了解学生的实验进程与学习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以便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扫清障碍。如此,通过强化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兴趣激发是核心,情境创设是重点,能力培养是主线,高效教学只有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点展开,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让学生亲历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从而才能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焦小桃.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7(33):56-57.
[2] 姚凤堂.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J].学周刊,2017(1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