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教学中任务的铺垫和延伸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a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理解是一个对意义进行构建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积极地对声学信号进行分辨、筛选、组合、记忆、释意、存储和预测的过程。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排在首位。关于听力理解的过程,肖礼全给出了听力教学的一般模式[1](见图1):
  该模式从宏观上指明了听力教学的过程,强调听前的准备是提高效率的铺垫,听后的语言整合是听力教学的有效延伸,最终使课前预设有效引领,课堂生成绚丽绽放。因此,本文着重对听前任务的铺垫和听后任务的延伸进行讨论。
  一、听前任务的铺垫
  1. 介绍背景知识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词汇量、语法知识,尤其是非语言信息(如文化背景知识),所以把握好教学起点、为学生构建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体现教学的真实性和具体性是听力教学的关键,更是传递“输入与话题相关的语篇,为开展探究性活动提供平台”这一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
  如Book 3 Unit 1的听力内容是有关大西洋上的特立尼达岛上的狂欢节。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笔者就从网络上下载了有关特立尼达岛的阅读材料,修改后供学生听前阅读,并且回答相关问题。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说,这个任务的铺垫不仅让学生探究了听力材料的背景内容,培养了快速阅读的能力,而且消除了“听”的恐惧心理。这种“略读语篇,深化探究”的听前活动为学生的听力过程作好了心理和内容的铺垫。
  2. 开展听前讨论
  听前讨论的魅力在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续密性。教师拟定讨论内容,师生一起探讨,切磋琢磨,集思广益,逐步完善已有的内容图式,并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这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基于听力的讨论平台,而且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填补了信息差。
  (1)问题讨论
  问题讨论指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与听力材料有关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大脑中原有的图式,为听力教学进行信息铺垫。如Book 3 Unit 5的听力材料介绍的是具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加拿大。在让学生正式听材料前,笔者首先利用“What will you introduce while asked to describe a country?”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头脑风暴法,形成了一个有关国家介绍的概念图(见图2)。然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有关国家介绍的概念图在组内对加拿大进行介绍。
  该任务的设计旨在给予每位学生表达的机会,通过合作学习填补信息差,使他们的思维趋于丰富。完成了以上两项听前活动后,再回到教材中的听力活动,学生就能有目的地听,也为听后的写作方案作好铺垫。所以,对于听力教学,教师应该从单元角度研究和分析教材,从构建语言知识结构和话题知识结构入手,把握单元内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2)话题讨论
  话题讨论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且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听前就相关话题自由地讨论,能引起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兴趣,有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如:针对Book 1 Unit 3 Workbook中Listening的听力材料,笔者设计的讨论话题是:How can we make use of the rivers in our daily life? 学生提供的信息有:a. transport goods and passengers;b. connecting towns and cities;c. fishing;d. water for personal use;e. irrigate the fields;f. produce electricity等。这种设计为学生顺利完成第三部分的练习“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complete the passage below”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图片讨论
  运用图片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中感知、体验英语的魅力是非常有效的听前活动,因为图片包含和传递着必需的信息,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图片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会把学生带入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讨论去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英语学习的潜能和兴趣,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Book 3 Unit 1 Workbook中的Listening 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复活节的几种庆祝方式以及一些传统的风俗。听前,笔者先让学生猜测:What festival do you think these pictures are about? 由于学生并不熟悉复活节的具体特征,所以学生提及了一些其他西方节日,如:Thanksgiving Day, Halloween。笔者认为,通过图片讨论活动,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了起来,也使学生了解了这些西方节日之间的差异,为接下去的听力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听后任务的延伸
  《课程标准》对听后活动的建议是: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口头或者书面转述;根据笔记写出梗概;利用听到的信息以同一题目为主题从另一角度写出一个文段。由此可见,听后任务的设计旨在将听力材料的主题作一个联系生活的延伸,既检查学生对于所听材料的理解程度,又为学生提供启发联想的口头、笔头活动。
  1. 解读听力材料
  听和读是息息相关的。尽管阅读和听力两种技能的训练方式不同,但是,它们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共性。读对学习者来说是一种较大的语言输入来源,更是听力教学的有效补充。所以笔者根据材料特点和难度,在听力教学结束后把听力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大声朗读,并且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对听力材料进行解读,分析材料的体裁、语言特点、好词好句、谋篇布局等,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写作搭建支架。如:Book 1 Unit 4的听力内容是有关地震后的采访材料。笔者引导学生听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听力材料进行解读:a. What questions can you ask while interviewing a survivor in the earthquake?b. Underline the useful phrases and beautiful sentences in the material. 通过解读听力材料,学生对于听力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于采访任务的实施有了一定的思路,为说和写活动的 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2. 复述听力材料
  复述听力材料有助于理解和内化听力材料。以时间顺序描述的语篇、小故事、简短的对话或新闻等材料特别适合复述。在学生复述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为学生搭建支架,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铺路搭桥。方法一:问题链。如Book 2 Unit 2 Workbook中Listening Task的听力材料以第一人称介绍了奥运火炬在现代奥运和古代奥运之间起到的桥梁作用。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组彼此关联的七个问题:1)What is the regular part of the Olympic Opening Ceremony?2)Where does the journey of the Olympic torch begin?3)Why does the torch begin its journey in Greece? 4)Where does the journey of the Olympic torch end?5)What is the greatest honor in the Olympic Games?6)When will the fire be put out?7)Why are there Special Olympic Games? 在学生回答后把答案的关键词显示在每个问题的后面,最后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在小组合作中分别介绍奥运火炬,使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后,把注意力集中到语言形式、内容以及表达的策略上。方法二:关键词。如Book 2 Unit 5 的听力材料讲述的是有关Freddy和他的乐队的成长故事,其大体上以Beatles的故事为基础。笔者利用PPT依次呈现的关键词有:dip into, tadpole, frog, hear, carry far into, grown-up, knock into, confident, instruments, help。学生根据关键词,以故事发展为顺序有效地完成了复述任务。接着笔者提出以下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听力向阅读有效地过渡。Question 1: Why did Freddy sing the song to ask the other frogs to be his friends? Question 2: Did Freddy and his band get a great success in Britain? Question 3: In what specific ways did Freddy’s life change? Question 4: What decision did they make? 这样,学生对于Beatles的故事就有了完整、全面的了解。
  3. 听后书面表达
  听和读是语言输入,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笔者认为只要输入的量足够充分,话题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听为基础,就相关话题充分发挥想象展开写作。如:Book 2 Unit 4的听力材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dodo鸟是如何灭绝的。研读语篇后,发现了dodo鸟对人类的不满。于是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写作任务:假设你是一只dodo鸟,请你给人类的地方政府写一封信,阐述人类残害鸟类、破坏环境的恶劣行径,并且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加强环保的宣传,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该任务的设计主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类对于环境和动物的伤害,学会使用语言功能项目——purpose和intension,以及学会使用提建议的表达方式,如:I suggest that ..., My opinion is ...,I think we had better ...,... will be a good idea,Let’s ...,Why not ...?It’s better ...,What about ...? Shall we ...等。
  听力材料所涉及的一些话题可能是学生和教师的知识盲区,或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应该让有难度的听力任务在任务铺垫下展开,在任务完成后进行恰到好处的延伸,突破英语听力教学的瓶颈,让学生的听力技能在活动中提高,从而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礼全. 英语教学方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我人很小,因为我是一个小孩子,到了我像爸爸一樣年纪时,便要变大了。  我的老师要是走过来说道:“时候晚了,把你的石板、你的书拿来。”  我便要告诉他道:“你不知道我已经同爸爸一样大了吗?我决不再学什么功课了。”  我的老师便将惊异地说道:“他读不读书可以随便,因为他是大人了。”  我将自己穿了衣裳,走到人群拥挤的市场里去。  我的叔叔要是跑过来说道:“你要迷路了,我的孩子,让我领着你吧。”  我便
她被称为“史上最帅女飞行员”,从事的是神圣的空中搜救工作,24小时待命,365天全年无休,和队友十年里救下將近200人。她叫宋寅,是全国仅有的两名海上救助女飞行员之一。  宋寅的身上有很多光环,光环背后,是与时间赛跑的生死大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直升机救援,应该是更适合男性去干的工作”,但她说“无论是男是女,成为飞行员的要求和标准都是一样的”。  十年前,因为在大学毕业之际迷上TVB电视剧《随时候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最近几年,教育界的专家同人对此已有诸多的探索与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对“动态生成”,我更倾向于这样一种理解:动态生成就是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案之前后,能根据自己的预设或实际的课堂,及时、灵活、随机、创新地选择、调整、优化原来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角度等,从而动态生成丰富、有效、富有个性和艺术的课堂教学。具体说来,它有以下
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程实施的成败,决定着新课程深入改革的成败。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二轮课改要“减少必修”“增加选修”[1],可见对选修科目的重视。当然作为与必修课程不同的课程体系,必然会对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必然要求教师角色进行变化。  《外国小说欣赏》是浙江省一轮课改中选修IA模块内容,在《浙江省深化
对我而言,世界上最大的悬案就是以我妈这样的驾驶技术,到底是怎么拿到驾照的。坐她的车,真的比上刀山、下火海还要危险。迫不得已坐在她旁边的副驾驶座上时,我恨不得自己能長八只眼来“眼观八方”。她开车通常会出这么几种状况: Part1  我妈是个大路痴,完全没有方向感,再智能的导航对她也起不了作用,所以迷路是常见状况之一。有一回车都快开到家门口了,我妈竟然还问我和弟弟:“这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么眼熟啊?”气
我没有完成佩德罗老师布置的作业。  周末,我和我的父母去马瑟罗岛玩了两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在游玩,至少在早晨和晚上我是有时间写作业的,而且我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就装着作业本。可是,躺在沙滩椅上闭目倾听海浪的声音比埋头写作业有趣多了。是的,这就是我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  但是我不能将这事如实告诉佩德罗老师,因为贪玩不写作业可不是一个好借口。那么,如果是发生了意外呢?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让我很兴奋
【编者按】  在拱墅区教育由弱转强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品牌建设是其中的一个突破口和推动点。经过深入调研和理性分析,规划者认为,要在短时期内改变拱墅区积弱多年的教育状况,首先是要办好一批品牌学校。有了品牌学校,拱墅区教育就能产生注意力效应。以此为推动点,能够使教育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但是,从一般办学规律看,一所品牌学校的形成是要较长时间的历史文化积淀的。鉴于此,拱墅区解放思想,打破框框,在办学体制、办学
新老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理念的差异,化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为通过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切忌新教材老上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眼前轻长远。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意义,努力探索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学方法策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拟以“硝酸的性质”教学为例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虽占用的时间不长,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巧妙而恰当的课堂导入犹如一部好电影的序篇、一段好乐章的序曲、一本好书的前言,能够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把学生逐步引入课堂主题,从而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特点,
李海林老师在《生活化与语文化》一文中提到: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以语言为载体促进学生心智成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依托生活设计教学,让语文“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1] 281,从而使“语文生活化”成为一种可能?笔者现以《品质》(苏教版必修三)一课的三个教学设计片段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导入设计“生活化”    45分钟的课,始于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