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生成,语文课堂的亮丽风景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最近几年,教育界的专家同人对此已有诸多的探索与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对“动态生成”,我更倾向于这样一种理解:动态生成就是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案之前后,能根据自己的预设或实际的课堂,及时、灵活、随机、创新地选择、调整、优化原来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角度等,从而动态生成丰富、有效、富有个性和艺术的课堂教学。具体说来,它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有效性,它对教学要素的重新选择与组合具有非常明确的标准与目标,一切以有效为取舍标准和生成目的;二是可操作性,动态生成的教学方案必然包含一定的要素构成与生成依据,同时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还须具备一套明确易行的行为技术或操作要领。因此,动态生成的教学策略离不开必需的生成凭借与教师的教学机智,它更多地指向“怎样生成”“如何生成”,并且强调“动态”的艺术性,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富挑战性的要求。
  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是问题生成。
  问题是动态生成的主要凭借,它是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发现的各种针对文本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指向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是深入的,也可以是发散的;可以是细枝末节的,也可以是关键主要的),有利于教学的改进和优化。可以这么说,问题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对问题的智慧处理是生成的关键。所谓“智慧”,即是一切以提升、促进课堂教学更富艺术、更有价值为目的,对问题实行“拿来主义”,并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可以于细微处见大义,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点石成金、举一反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展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机智,却是生成的最难之处。
  问题生成课堂教学的策略有如下几种。
  
  策略一:珍视学生质疑的火花——处处留心皆学问
  
  尊重学生的质疑是发现课堂亮点的基础。我们一直在追求民主、平等、和谐、快乐的师生关系与教学环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唯有“海阔天高”,方可鱼鱼竞跃,鸟鸟争飞。也唯有这“竞跃”和“争飞”,才是教师生成教学的做炊之“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生发的种种问题,能让我们的教学变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从中收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所以,对那些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我们应该毫不保留地予以表扬,并能慧眼识疑,妙思成教——对质疑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利用、拓展、深化,从而让课堂灵动飘逸,使教学峰回路转。
  教学《孔雀东南飞》,我引用清代沈德潜对刘兰芝兄长的评价:“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分析刘兄的性格,说他“性行暴戾,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尖酸刻薄,冷酷无情……”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刘兄好像没这么坏嘛!”话音刚落,下面学生一阵喧哗。遇到麻烦了,我暗中紧张。怎么办?还是探探口风再说。“真的?你从课文中找出为他平反的证据了吗?”我问。“我觉得,兰芝被休回家,在封建社会中,是很被人瞧不起的事,是不光彩的事。如果说,焦仲卿能带给兰芝以幸福,兰芝能再回焦家重享美满之生活,她哥哥这种‘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的逼婚当然是十万个不对的。可是,焦仲卿不能给兰芝幸福,焦母也不会与兰芝和好。所以,我认为,她哥哥要兰芝再嫁,不能说是‘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倒应是真心在为妹妹的生活着想,替她寻找幸福。”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个学生居然有如此长篇大论,且说得还有些道理。原先的喧哗被一阵静寂替代,其他学生也被他的发言镇住了。看来这个问题有价值,可惜我事先没有考虑到。
  这里,教师能珍视学生的质疑,并能从学生的质疑入手,进一步展开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创新。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或许学生的种种怀疑,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催生剂和助推器,它能优化你的教学,丰富你的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令学生更有动力,让教学富有创造力。
  
  策略二:笑纳个体旁逸的思想——别有幽愁暗恨生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就是读者与作品的关系;教学的过程,即是文学欣赏的过程。每个不同的学生(个体),他们的思想、经历、知识等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文本的多元、多义的理解。虽然有些是肤浅的、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也不排除有些是深刻的、创新的、有价值的,包括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奇思怪想、奇谈怪论,有时也能从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收获不曾预约的惊喜。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我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文,任务是让学生读文本,解决生难字句,概括主要情节,熟悉贾府环境,初步感知课文。学生认真诵读,我则来回巡视答疑。突然发现第一组的两个男生正作窃窃私语状,并发出些许笑声。一查问,一生说:“老师,贾府太大了,这么多建筑,这么多房子和花园,还有这么多人物,我们读得晕头转向,你说林黛玉能记得清楚吗?我看得先给她请个导游。”原来如此,怪不得俩小子在偷着“胡思乱想”。我刚想批评他们“不务正业”,但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其实很对啊,不要说他们不懂,就是自己刚才备课时也是费了好大劲才搞清楚的。那么,何不顺着学生的这种思路来展开教学呢?
  于是,我马上调整了原先的教学内容,重新设计了一堂活动课——“给林黛玉做一回导游”。我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所有关于林黛玉行踪的语句,画画贾府的平面布局图,概括各处建筑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介绍,要求写成导游词,让学生给林黛玉做一回“导游”。结果学生很感兴趣,个个仔细阅读文本,找行踪,画图画,写导游词,概括各处建筑的风格特点。上台介绍时居然有模有样,有点“导”的味道。这节课,自然在“寓教于乐”中成功结束。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的观点与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格格不入,回避即是不负责的表现,而任其发展,则势必扰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课堂。其实,细想那个同学的想法,虽然表面上看来似乎与文本内容相差很远,但实际上却是他们阅读课文后,面对不能理解的问题而想出的解决之道。这两个学生的语文基础在班级中属于中间水平,由此可知其他很多学生也存在这样的理解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生的想法是有现实意义和创新精神的,看起来是“怪论”,但由于教师能及时把握住教学契机,及时修正原来的教学计划,最终让“怪论”“怪”出了精彩,“怪”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策略三:冷对课堂突发的战争——无限风光在险峰
  
  课堂是战场,教学如打仗。虽无狼烟四起,流血漂橹;却也危机四伏,暗流涌动。稍有不慎,矛盾冲突即可发生,“战争”随即宣告爆发。这种课堂上的“战争”,敌对的双方可能是学生与教师,也可能是学生与学生;导火线是对文本内容的不同理解(观点对立或趋异);作战的方式是辩论、批驳甚至嘲讽。在很多时候,冲突双方中有一方肯定是“正义(正确)”的,另一方则是“非正义(错误)”的——从文本的多义性角度讲,实际上并无“正义”“非正义”之说,因为本身可作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没有对错正误的界限,只有是否合理的区别。所以,作为教师,更甚至是作为战争参与者,我们要冷静、沉着、仔细、睿智、艺术地化解矛盾,以理服人,平息冲突。在战场上寻觅克敌战机,在冲突中寻找取胜的法宝。
  教学《项链》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完全对立的两派观点:一方认为玛蒂尔德是个值得尊敬的可爱的女子,她诚实、守信、勇敢、勤劳、自尊;一方认为玛蒂尔德是个只图虚荣、追求吃喝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她的遭遇不值得同情和怜悯。两派学生居然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句地争辩起来,场面煞是热闹。怎么办?是一棍子打死还是巧加点拨、为我所用?实际上,学生的理解已经涉及对女主人公性格形象的定位问题,这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整篇小说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于是我因势利导,将全班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持批判否定态度的为正方,持肯定赞美态度的为反方。要求他们各自去深读文本,广查资料,细找论据,精写辩词。下节课来一番唇枪舌剑,开一场精彩的辩论会。话越辩越明,理越讲越清。结果当然是学生对两种观点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最后一致认为,对于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我们理应赞美多一点,批评少一点;同情多一点,嘲讽少一点。
  教师针对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通过“辩论”这种富有语文特点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求胜欲,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发现”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辩证把握。试想:这样的教学处理方式,比教师自己一味地讲解是否要生动得多?高效得多?
  
  策略四:捕捉心中瞬间的发现——弱水三千一瓢饮
  
  如果说,学生是教学的沃土,那么教师则是这沃土的耕耘者、把犁者。我们强调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是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不作为;强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也不是否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剪裁、整合、深化等来生成课堂教学,应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阅读教学的实质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要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选择与取舍,引申与拓展等,去引导、点拨、促进学生的阅读,从而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间的“多重对话”,在“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中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平时教师自己在阅读文本、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脑子里突然之间的灵感闪动或思维迸发,都有可能是难得的教学生成的良机,关键是我们要像林黛玉那般“时时在意,步步留心”。
  备课鲁迅的《祝福》,心中闪过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后来为何不叫“老六嫂”?是呀,小说中只提到她嫁给了卫家山的卫祥林,所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这是封建社会的习惯称呼。可后来祥林嫂再嫁给贺家坳的贺老六时,为什么人们没有按习俗叫她“老六嫂”呢?是作者的一时疏忽,还是另有深意?看来,问题虽然细微,但我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全文的教与学,对于把握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悲剧意义,了解有关封建社会的礼教思想、贞节观念,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与好处。那么,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结论为:当时的人们都和祥林嫂自己一样反对再嫁,以再嫁为耻,说明社会是不认同“再嫁”这种事的。这足以证明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尤其是贞洁观念极其严重,对人的毒害之深,作者这样写突出了封建思想“吃人”的本质,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气氛和悲剧意义。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诗经·氓》时,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来生成教学:
  ①本文虽是诗歌,但情节很完整,假如你是一位电影导演,要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你将拍摄哪些场景?
  ②本文主人公最大的人生感悟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③有部电视剧叫《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反映的是家庭暴力题材,那位主人公与本文中的主人公有何相似之处?怎样看待家庭暴力对女性的摧残及婚姻的毁灭?
  ④有人说“爱的给予与回报成正比”,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毫无保留的牺牲奉献是爱情的保险箱吗?
  上述四个问题中,前两个重基础,后两个重能力,问题之间层层深入,针对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第①问涉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了文本后,才能对画面、场景、色彩、角度等进行裁剪取舍;第②问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分析人物性格、归纳文本主题;③④两问是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有利于将学生的人格教育落到实处,包括对爱情的把握,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些都是学生受用终身的。
  可以看出,这一组问题的设计,体现出由文本解读到创造性阅读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仅真正理解了文本,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我比较、深入思考,领悟了生活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这里,教师问题生成的好处在于:一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二可端正学生阅读时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与阅读能力;三可拓展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去深入关注生活,思考人生。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可整体上获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况,据此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环节。
  以上谈的是问题生成的几种基本策略。当然,教无定法,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所谓的方法与策略更是因人而异、因人而生。同时,面对生成,我们既要重视课堂生成,也不能忽视预先设计;既要重视生成的丰富性,也不能忽视目标的整体性;既要重视学生生成,更不能忽视教师生成。
  综上所述,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灵动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阅读教学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问题产生。面对这些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我们应及时捕捉,智慧处理,让它成为教学的船标和灯塔,而不是夜空中一闪而逝的流星。
其他文献
袋鼠整天跳来跳去,它不累吗  如果袋鼠选择行走而不是跳跃,那它倒有可能会累死。蹦蹦跳跳是最适合袋鼠的一种行动方式。在袋鼠的膝盖里面,有厚厚的像海绵一样的软骨,不仅能有效减少运动中的磨损,还能像减震器一样保护膝盖。  为了跳得更快、更好,袋鼠的踝关节干脆长成了固定的样子。虽然袋鼠因此不能倒着跳,却可以承受更大的跳跃冲击。在跳跃过程中,袋鼠的尾巴也能起到平衡的作用。有了这些特殊的身体构造,袋鼠每天跳来
如果说《隐秘的角落》这部剧是2020年头号黑马网剧,那么剧中朱朝阳的扮演者荣梓杉无疑是2020年头号黑马小演员了。  作为一名00后演员,荣梓杉虽然只有14岁,却是演艺圈的“老戏骨”了。从2015年到现在,他出演过十多部影视剧,不仅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也让观众不由得赞叹:后生可畏!  2015年,9岁的荣梓杉被导演贾樟柯选中,在其执导的《山河故人》中饰演童年张到乐,成为觀众所熟知
有一次,京劇表演艺术家程砚秋看到几个表演抬轿子的演员在练功时步子走得非常稳,他想到自己在舞台上的台步功夫,就专门到演轿夫的演员家里去求教。几个演员告诉他,他们为了练好台步,总是用头顶着一碗水练习。从此,程砚秋也开始坚持每天头上顶着一碗水,一步一步地练台步。  有人不解地问程砚秋:“您现在已经是著名演员了,何必还要每天这么刻苦地练习台步呢?”程砚秋笑着说:“不论做什么,好的功夫都出于勤奋,没有勤奋的
下面這些萌宠涂鸦,都来自一个动物保护组织。虽然几笔勾勒,看似简单,但无不彰显宠物和画家那有趣的灵魂。  萌宠要求:请画出我有超能力的感觉。  灵魂画手:没问题,让你体验飞一般的感觉。  萌宠要求:请着重刻画我忧郁的眼神。  灵魂画手:包在我身上,眼睛用重墨。  萌宠要求:想要突出此刻的内心活动。  灵魂画手:问号代表“我怎么会和这个蠢家伙做朋友”。  萌宠要求:简单点,画我的时候简单点。  灵魂画
题目现有五种离子化合物 A、B、C、D 和 E,都是由下表中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Ag  Ba2  Al3   阴离子 OH- Cl- SO42-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a.B和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b.A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 B,且A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C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 D,且C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
萨拉萨蒂是西班牙的一名小提琴手,靠卖艺维持生计。有一天,珠宝店朋友邀请萨拉萨蒂为店庆拉几支乐曲助兴,酬劳是500欧元。没想到,当天萨拉萨蒂的演奏吸引了众多路人,珠宝店被挤得水泄不通,营业额是平常的两倍多。朋友当场付给了萨拉萨蒂1000欧元,这些钱抵得上萨拉萨蒂两个月的收入了。  萨拉萨蒂揣着1000欧元去商场,打算给家人买礼物。当他准备付款时却发现1000欧元不翼而飞,萨拉萨蒂这才意识到路上遭遇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题学习与实践”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并列的一个独立的领域,旨在帮助同学们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提高同学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题型特点鲜明、内容丰富、超越常规,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考查学生综合的数学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尤其侧重
这天下午,他决定把气球绑在妹妹身上,让妹妹飞走。这样,妈妈就是他一个人的了。  想到这里,他噔噔噔地跑回房间,找到四个气球。  呼——他吹起了一个蓝色气球,心想:没有了妹妹,爸爸妈妈就只喜欢我一个人了。  呼——他又吹起一个黄色气球,心想:可是,没有了妹妹,爸爸妈妈很难过怎么办?  呼——他接着吹起了一个粉色气球,心想:妹妹不哭的时候也挺可爱。妈妈说过,哥哥要保护妹妹。  呼——他最后吹起了一个紫
我人很小,因为我是一个小孩子,到了我像爸爸一樣年纪时,便要变大了。  我的老师要是走过来说道:“时候晚了,把你的石板、你的书拿来。”  我便要告诉他道:“你不知道我已经同爸爸一样大了吗?我决不再学什么功课了。”  我的老师便将惊异地说道:“他读不读书可以随便,因为他是大人了。”  我将自己穿了衣裳,走到人群拥挤的市场里去。  我的叔叔要是跑过来说道:“你要迷路了,我的孩子,让我领着你吧。”  我便
她被称为“史上最帅女飞行员”,从事的是神圣的空中搜救工作,24小时待命,365天全年无休,和队友十年里救下將近200人。她叫宋寅,是全国仅有的两名海上救助女飞行员之一。  宋寅的身上有很多光环,光环背后,是与时间赛跑的生死大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直升机救援,应该是更适合男性去干的工作”,但她说“无论是男是女,成为飞行员的要求和标准都是一样的”。  十年前,因为在大学毕业之际迷上TVB电视剧《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