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最近几年,教育界的专家同人对此已有诸多的探索与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对“动态生成”,我更倾向于这样一种理解:动态生成就是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案之前后,能根据自己的预设或实际的课堂,及时、灵活、随机、创新地选择、调整、优化原来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角度等,从而动态生成丰富、有效、富有个性和艺术的课堂教学。具体说来,它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有效性,它对教学要素的重新选择与组合具有非常明确的标准与目标,一切以有效为取舍标准和生成目的;二是可操作性,动态生成的教学方案必然包含一定的要素构成与生成依据,同时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还须具备一套明确易行的行为技术或操作要领。因此,动态生成的教学策略离不开必需的生成凭借与教师的教学机智,它更多地指向“怎样生成”“如何生成”,并且强调“动态”的艺术性,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富挑战性的要求。
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是问题生成。
问题是动态生成的主要凭借,它是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发现的各种针对文本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指向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是深入的,也可以是发散的;可以是细枝末节的,也可以是关键主要的),有利于教学的改进和优化。可以这么说,问题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对问题的智慧处理是生成的关键。所谓“智慧”,即是一切以提升、促进课堂教学更富艺术、更有价值为目的,对问题实行“拿来主义”,并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可以于细微处见大义,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点石成金、举一反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展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机智,却是生成的最难之处。
问题生成课堂教学的策略有如下几种。
策略一:珍视学生质疑的火花——处处留心皆学问
尊重学生的质疑是发现课堂亮点的基础。我们一直在追求民主、平等、和谐、快乐的师生关系与教学环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唯有“海阔天高”,方可鱼鱼竞跃,鸟鸟争飞。也唯有这“竞跃”和“争飞”,才是教师生成教学的做炊之“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生发的种种问题,能让我们的教学变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从中收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所以,对那些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我们应该毫不保留地予以表扬,并能慧眼识疑,妙思成教——对质疑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利用、拓展、深化,从而让课堂灵动飘逸,使教学峰回路转。
教学《孔雀东南飞》,我引用清代沈德潜对刘兰芝兄长的评价:“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分析刘兄的性格,说他“性行暴戾,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尖酸刻薄,冷酷无情……”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刘兄好像没这么坏嘛!”话音刚落,下面学生一阵喧哗。遇到麻烦了,我暗中紧张。怎么办?还是探探口风再说。“真的?你从课文中找出为他平反的证据了吗?”我问。“我觉得,兰芝被休回家,在封建社会中,是很被人瞧不起的事,是不光彩的事。如果说,焦仲卿能带给兰芝以幸福,兰芝能再回焦家重享美满之生活,她哥哥这种‘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的逼婚当然是十万个不对的。可是,焦仲卿不能给兰芝幸福,焦母也不会与兰芝和好。所以,我认为,她哥哥要兰芝再嫁,不能说是‘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倒应是真心在为妹妹的生活着想,替她寻找幸福。”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个学生居然有如此长篇大论,且说得还有些道理。原先的喧哗被一阵静寂替代,其他学生也被他的发言镇住了。看来这个问题有价值,可惜我事先没有考虑到。
这里,教师能珍视学生的质疑,并能从学生的质疑入手,进一步展开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创新。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或许学生的种种怀疑,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催生剂和助推器,它能优化你的教学,丰富你的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令学生更有动力,让教学富有创造力。
策略二:笑纳个体旁逸的思想——别有幽愁暗恨生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就是读者与作品的关系;教学的过程,即是文学欣赏的过程。每个不同的学生(个体),他们的思想、经历、知识等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文本的多元、多义的理解。虽然有些是肤浅的、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也不排除有些是深刻的、创新的、有价值的,包括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奇思怪想、奇谈怪论,有时也能从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收获不曾预约的惊喜。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我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文,任务是让学生读文本,解决生难字句,概括主要情节,熟悉贾府环境,初步感知课文。学生认真诵读,我则来回巡视答疑。突然发现第一组的两个男生正作窃窃私语状,并发出些许笑声。一查问,一生说:“老师,贾府太大了,这么多建筑,这么多房子和花园,还有这么多人物,我们读得晕头转向,你说林黛玉能记得清楚吗?我看得先给她请个导游。”原来如此,怪不得俩小子在偷着“胡思乱想”。我刚想批评他们“不务正业”,但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其实很对啊,不要说他们不懂,就是自己刚才备课时也是费了好大劲才搞清楚的。那么,何不顺着学生的这种思路来展开教学呢?
于是,我马上调整了原先的教学内容,重新设计了一堂活动课——“给林黛玉做一回导游”。我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所有关于林黛玉行踪的语句,画画贾府的平面布局图,概括各处建筑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介绍,要求写成导游词,让学生给林黛玉做一回“导游”。结果学生很感兴趣,个个仔细阅读文本,找行踪,画图画,写导游词,概括各处建筑的风格特点。上台介绍时居然有模有样,有点“导”的味道。这节课,自然在“寓教于乐”中成功结束。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的观点与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格格不入,回避即是不负责的表现,而任其发展,则势必扰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课堂。其实,细想那个同学的想法,虽然表面上看来似乎与文本内容相差很远,但实际上却是他们阅读课文后,面对不能理解的问题而想出的解决之道。这两个学生的语文基础在班级中属于中间水平,由此可知其他很多学生也存在这样的理解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生的想法是有现实意义和创新精神的,看起来是“怪论”,但由于教师能及时把握住教学契机,及时修正原来的教学计划,最终让“怪论”“怪”出了精彩,“怪”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策略三:冷对课堂突发的战争——无限风光在险峰
课堂是战场,教学如打仗。虽无狼烟四起,流血漂橹;却也危机四伏,暗流涌动。稍有不慎,矛盾冲突即可发生,“战争”随即宣告爆发。这种课堂上的“战争”,敌对的双方可能是学生与教师,也可能是学生与学生;导火线是对文本内容的不同理解(观点对立或趋异);作战的方式是辩论、批驳甚至嘲讽。在很多时候,冲突双方中有一方肯定是“正义(正确)”的,另一方则是“非正义(错误)”的——从文本的多义性角度讲,实际上并无“正义”“非正义”之说,因为本身可作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没有对错正误的界限,只有是否合理的区别。所以,作为教师,更甚至是作为战争参与者,我们要冷静、沉着、仔细、睿智、艺术地化解矛盾,以理服人,平息冲突。在战场上寻觅克敌战机,在冲突中寻找取胜的法宝。
教学《项链》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完全对立的两派观点:一方认为玛蒂尔德是个值得尊敬的可爱的女子,她诚实、守信、勇敢、勤劳、自尊;一方认为玛蒂尔德是个只图虚荣、追求吃喝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她的遭遇不值得同情和怜悯。两派学生居然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句地争辩起来,场面煞是热闹。怎么办?是一棍子打死还是巧加点拨、为我所用?实际上,学生的理解已经涉及对女主人公性格形象的定位问题,这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整篇小说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于是我因势利导,将全班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持批判否定态度的为正方,持肯定赞美态度的为反方。要求他们各自去深读文本,广查资料,细找论据,精写辩词。下节课来一番唇枪舌剑,开一场精彩的辩论会。话越辩越明,理越讲越清。结果当然是学生对两种观点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最后一致认为,对于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我们理应赞美多一点,批评少一点;同情多一点,嘲讽少一点。
教师针对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通过“辩论”这种富有语文特点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求胜欲,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发现”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辩证把握。试想:这样的教学处理方式,比教师自己一味地讲解是否要生动得多?高效得多?
策略四:捕捉心中瞬间的发现——弱水三千一瓢饮
如果说,学生是教学的沃土,那么教师则是这沃土的耕耘者、把犁者。我们强调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是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不作为;强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也不是否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剪裁、整合、深化等来生成课堂教学,应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阅读教学的实质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要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选择与取舍,引申与拓展等,去引导、点拨、促进学生的阅读,从而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间的“多重对话”,在“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中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平时教师自己在阅读文本、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脑子里突然之间的灵感闪动或思维迸发,都有可能是难得的教学生成的良机,关键是我们要像林黛玉那般“时时在意,步步留心”。
备课鲁迅的《祝福》,心中闪过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后来为何不叫“老六嫂”?是呀,小说中只提到她嫁给了卫家山的卫祥林,所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这是封建社会的习惯称呼。可后来祥林嫂再嫁给贺家坳的贺老六时,为什么人们没有按习俗叫她“老六嫂”呢?是作者的一时疏忽,还是另有深意?看来,问题虽然细微,但我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全文的教与学,对于把握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悲剧意义,了解有关封建社会的礼教思想、贞节观念,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与好处。那么,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结论为:当时的人们都和祥林嫂自己一样反对再嫁,以再嫁为耻,说明社会是不认同“再嫁”这种事的。这足以证明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尤其是贞洁观念极其严重,对人的毒害之深,作者这样写突出了封建思想“吃人”的本质,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气氛和悲剧意义。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诗经·氓》时,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来生成教学:
①本文虽是诗歌,但情节很完整,假如你是一位电影导演,要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你将拍摄哪些场景?
②本文主人公最大的人生感悟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③有部电视剧叫《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反映的是家庭暴力题材,那位主人公与本文中的主人公有何相似之处?怎样看待家庭暴力对女性的摧残及婚姻的毁灭?
④有人说“爱的给予与回报成正比”,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毫无保留的牺牲奉献是爱情的保险箱吗?
上述四个问题中,前两个重基础,后两个重能力,问题之间层层深入,针对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第①问涉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了文本后,才能对画面、场景、色彩、角度等进行裁剪取舍;第②问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分析人物性格、归纳文本主题;③④两问是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有利于将学生的人格教育落到实处,包括对爱情的把握,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些都是学生受用终身的。
可以看出,这一组问题的设计,体现出由文本解读到创造性阅读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仅真正理解了文本,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我比较、深入思考,领悟了生活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这里,教师问题生成的好处在于:一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二可端正学生阅读时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与阅读能力;三可拓展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去深入关注生活,思考人生。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可整体上获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况,据此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环节。
以上谈的是问题生成的几种基本策略。当然,教无定法,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所谓的方法与策略更是因人而异、因人而生。同时,面对生成,我们既要重视课堂生成,也不能忽视预先设计;既要重视生成的丰富性,也不能忽视目标的整体性;既要重视学生生成,更不能忽视教师生成。
综上所述,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灵动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阅读教学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问题产生。面对这些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我们应及时捕捉,智慧处理,让它成为教学的船标和灯塔,而不是夜空中一闪而逝的流星。
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是问题生成。
问题是动态生成的主要凭借,它是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发现的各种针对文本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指向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是深入的,也可以是发散的;可以是细枝末节的,也可以是关键主要的),有利于教学的改进和优化。可以这么说,问题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对问题的智慧处理是生成的关键。所谓“智慧”,即是一切以提升、促进课堂教学更富艺术、更有价值为目的,对问题实行“拿来主义”,并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可以于细微处见大义,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点石成金、举一反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展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机智,却是生成的最难之处。
问题生成课堂教学的策略有如下几种。
策略一:珍视学生质疑的火花——处处留心皆学问
尊重学生的质疑是发现课堂亮点的基础。我们一直在追求民主、平等、和谐、快乐的师生关系与教学环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唯有“海阔天高”,方可鱼鱼竞跃,鸟鸟争飞。也唯有这“竞跃”和“争飞”,才是教师生成教学的做炊之“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生发的种种问题,能让我们的教学变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从中收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所以,对那些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我们应该毫不保留地予以表扬,并能慧眼识疑,妙思成教——对质疑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利用、拓展、深化,从而让课堂灵动飘逸,使教学峰回路转。
教学《孔雀东南飞》,我引用清代沈德潜对刘兰芝兄长的评价:“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分析刘兄的性格,说他“性行暴戾,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尖酸刻薄,冷酷无情……”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刘兄好像没这么坏嘛!”话音刚落,下面学生一阵喧哗。遇到麻烦了,我暗中紧张。怎么办?还是探探口风再说。“真的?你从课文中找出为他平反的证据了吗?”我问。“我觉得,兰芝被休回家,在封建社会中,是很被人瞧不起的事,是不光彩的事。如果说,焦仲卿能带给兰芝以幸福,兰芝能再回焦家重享美满之生活,她哥哥这种‘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的逼婚当然是十万个不对的。可是,焦仲卿不能给兰芝幸福,焦母也不会与兰芝和好。所以,我认为,她哥哥要兰芝再嫁,不能说是‘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倒应是真心在为妹妹的生活着想,替她寻找幸福。”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个学生居然有如此长篇大论,且说得还有些道理。原先的喧哗被一阵静寂替代,其他学生也被他的发言镇住了。看来这个问题有价值,可惜我事先没有考虑到。
这里,教师能珍视学生的质疑,并能从学生的质疑入手,进一步展开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创新。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或许学生的种种怀疑,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催生剂和助推器,它能优化你的教学,丰富你的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令学生更有动力,让教学富有创造力。
策略二:笑纳个体旁逸的思想——别有幽愁暗恨生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就是读者与作品的关系;教学的过程,即是文学欣赏的过程。每个不同的学生(个体),他们的思想、经历、知识等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文本的多元、多义的理解。虽然有些是肤浅的、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也不排除有些是深刻的、创新的、有价值的,包括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奇思怪想、奇谈怪论,有时也能从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收获不曾预约的惊喜。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我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文,任务是让学生读文本,解决生难字句,概括主要情节,熟悉贾府环境,初步感知课文。学生认真诵读,我则来回巡视答疑。突然发现第一组的两个男生正作窃窃私语状,并发出些许笑声。一查问,一生说:“老师,贾府太大了,这么多建筑,这么多房子和花园,还有这么多人物,我们读得晕头转向,你说林黛玉能记得清楚吗?我看得先给她请个导游。”原来如此,怪不得俩小子在偷着“胡思乱想”。我刚想批评他们“不务正业”,但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其实很对啊,不要说他们不懂,就是自己刚才备课时也是费了好大劲才搞清楚的。那么,何不顺着学生的这种思路来展开教学呢?
于是,我马上调整了原先的教学内容,重新设计了一堂活动课——“给林黛玉做一回导游”。我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所有关于林黛玉行踪的语句,画画贾府的平面布局图,概括各处建筑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介绍,要求写成导游词,让学生给林黛玉做一回“导游”。结果学生很感兴趣,个个仔细阅读文本,找行踪,画图画,写导游词,概括各处建筑的风格特点。上台介绍时居然有模有样,有点“导”的味道。这节课,自然在“寓教于乐”中成功结束。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的观点与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格格不入,回避即是不负责的表现,而任其发展,则势必扰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课堂。其实,细想那个同学的想法,虽然表面上看来似乎与文本内容相差很远,但实际上却是他们阅读课文后,面对不能理解的问题而想出的解决之道。这两个学生的语文基础在班级中属于中间水平,由此可知其他很多学生也存在这样的理解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生的想法是有现实意义和创新精神的,看起来是“怪论”,但由于教师能及时把握住教学契机,及时修正原来的教学计划,最终让“怪论”“怪”出了精彩,“怪”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策略三:冷对课堂突发的战争——无限风光在险峰
课堂是战场,教学如打仗。虽无狼烟四起,流血漂橹;却也危机四伏,暗流涌动。稍有不慎,矛盾冲突即可发生,“战争”随即宣告爆发。这种课堂上的“战争”,敌对的双方可能是学生与教师,也可能是学生与学生;导火线是对文本内容的不同理解(观点对立或趋异);作战的方式是辩论、批驳甚至嘲讽。在很多时候,冲突双方中有一方肯定是“正义(正确)”的,另一方则是“非正义(错误)”的——从文本的多义性角度讲,实际上并无“正义”“非正义”之说,因为本身可作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没有对错正误的界限,只有是否合理的区别。所以,作为教师,更甚至是作为战争参与者,我们要冷静、沉着、仔细、睿智、艺术地化解矛盾,以理服人,平息冲突。在战场上寻觅克敌战机,在冲突中寻找取胜的法宝。
教学《项链》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完全对立的两派观点:一方认为玛蒂尔德是个值得尊敬的可爱的女子,她诚实、守信、勇敢、勤劳、自尊;一方认为玛蒂尔德是个只图虚荣、追求吃喝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她的遭遇不值得同情和怜悯。两派学生居然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句地争辩起来,场面煞是热闹。怎么办?是一棍子打死还是巧加点拨、为我所用?实际上,学生的理解已经涉及对女主人公性格形象的定位问题,这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整篇小说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于是我因势利导,将全班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持批判否定态度的为正方,持肯定赞美态度的为反方。要求他们各自去深读文本,广查资料,细找论据,精写辩词。下节课来一番唇枪舌剑,开一场精彩的辩论会。话越辩越明,理越讲越清。结果当然是学生对两种观点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最后一致认为,对于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我们理应赞美多一点,批评少一点;同情多一点,嘲讽少一点。
教师针对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通过“辩论”这种富有语文特点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求胜欲,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发现”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辩证把握。试想:这样的教学处理方式,比教师自己一味地讲解是否要生动得多?高效得多?
策略四:捕捉心中瞬间的发现——弱水三千一瓢饮
如果说,学生是教学的沃土,那么教师则是这沃土的耕耘者、把犁者。我们强调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是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不作为;强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也不是否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剪裁、整合、深化等来生成课堂教学,应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阅读教学的实质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要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选择与取舍,引申与拓展等,去引导、点拨、促进学生的阅读,从而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间的“多重对话”,在“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中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平时教师自己在阅读文本、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脑子里突然之间的灵感闪动或思维迸发,都有可能是难得的教学生成的良机,关键是我们要像林黛玉那般“时时在意,步步留心”。
备课鲁迅的《祝福》,心中闪过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后来为何不叫“老六嫂”?是呀,小说中只提到她嫁给了卫家山的卫祥林,所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这是封建社会的习惯称呼。可后来祥林嫂再嫁给贺家坳的贺老六时,为什么人们没有按习俗叫她“老六嫂”呢?是作者的一时疏忽,还是另有深意?看来,问题虽然细微,但我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全文的教与学,对于把握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悲剧意义,了解有关封建社会的礼教思想、贞节观念,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与好处。那么,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结论为:当时的人们都和祥林嫂自己一样反对再嫁,以再嫁为耻,说明社会是不认同“再嫁”这种事的。这足以证明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尤其是贞洁观念极其严重,对人的毒害之深,作者这样写突出了封建思想“吃人”的本质,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气氛和悲剧意义。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诗经·氓》时,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来生成教学:
①本文虽是诗歌,但情节很完整,假如你是一位电影导演,要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你将拍摄哪些场景?
②本文主人公最大的人生感悟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③有部电视剧叫《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反映的是家庭暴力题材,那位主人公与本文中的主人公有何相似之处?怎样看待家庭暴力对女性的摧残及婚姻的毁灭?
④有人说“爱的给予与回报成正比”,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毫无保留的牺牲奉献是爱情的保险箱吗?
上述四个问题中,前两个重基础,后两个重能力,问题之间层层深入,针对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第①问涉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了文本后,才能对画面、场景、色彩、角度等进行裁剪取舍;第②问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分析人物性格、归纳文本主题;③④两问是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有利于将学生的人格教育落到实处,包括对爱情的把握,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些都是学生受用终身的。
可以看出,这一组问题的设计,体现出由文本解读到创造性阅读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仅真正理解了文本,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我比较、深入思考,领悟了生活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这里,教师问题生成的好处在于:一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二可端正学生阅读时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与阅读能力;三可拓展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去深入关注生活,思考人生。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可整体上获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况,据此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环节。
以上谈的是问题生成的几种基本策略。当然,教无定法,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所谓的方法与策略更是因人而异、因人而生。同时,面对生成,我们既要重视课堂生成,也不能忽视预先设计;既要重视生成的丰富性,也不能忽视目标的整体性;既要重视学生生成,更不能忽视教师生成。
综上所述,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灵动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阅读教学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问题产生。面对这些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我们应及时捕捉,智慧处理,让它成为教学的船标和灯塔,而不是夜空中一闪而逝的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