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英语教学法”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基于认知目标层次完成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参与,提高学生的语言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实践;认知目标层次;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英语教学法”课程是英语专业2015级教育方向学生的限选课程,开设一个学期,共16周,每周2学时,授课32学时。由于学生没有接受过师范类专业培训,也没有相关的教学实习经验,因此该课程重视将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50%。学生掌握理论后,教师结合中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教案分析和模拟教学,每一位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主导者和参与者,共同探讨英语教学的策略和艺术。
二、“英语教学法”课程认知目标层次
改善教学方法先要教师对自己目前的课程状况作诊断,找出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通过研习台湾铭传大学王丰绪教授的“创新教学:有效的教与学”,笔者对教学实务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反思课程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具有“累积层次结构”和“分列描述取向”特点,它在改变传统知识观、进行教学设计和制定测试评价上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王丰绪教授设计的课程认知目标层次表体现了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笔者依据课程实际教学情况逐项一一填入。
(1)请在这里写下你希望该课程结束后同学从该课程带走的主要成果(2项)和次要成果(1项)
主要成果①:了解英语教学的12种教学法理论背景和主要内容(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暗示法、交际法、自然法、合作学习语言法、内容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主要成果②:学会撰写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教案,组织课堂教学。
次要成果: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课堂教学能力。
(2)你认为该课程应该如何评量学习成果及评量的比例?
(3)你认为该课程如何设计教学策略?
三、课程教学实践
学生的学习成效体现在课程结束后学生经过学习所表现出的专业知识、技能及态度。对照课程认知目标层次表可以发现,学习成果与教学策略评量的比例理想(表1表3)與现实(表2表4)的确有差距,教师心目中的学习成果比例与实际教学比例、教师心目中的教学策略评量比例与实际教学中评量的比例皆不匹配,尤其是在应用方面。这主要因为该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平时分和期末考试各占50%,这是理想的状态,但是实际操作中平时50分的评量并不够客观,分数比例不合理。
例如,模拟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听力、写作、口语、语法、词汇等课堂教学的实践,掌握教学理论、灵活运用教学理论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这对没有接受过师范类的专业培训和实习经验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模拟教学分数普遍偏低,并且缺乏学生回馈与改善机制。网络作业完成量达到了,但是质量不高。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学生参与程度差异较大,探究式学习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但是学生的能力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找到问题所在,就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制定对策。例如,模拟教学比例(基于案例)从课程的主要成果和次要成果来分析比例是偏低的,实际教学评量的20% 至少要提高到25%~30%,因此在下一学年的教学中要改进对评分的权重分配。
笔者计划在下一年的教学中尝试教学改革,将认知目标层次应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明确了教学目标,就学生的模拟教学制定一个内容、结构、语法、口语流畅度四个方面的学习成果评量标准,并且引入同侪互评的评量方式,即学习者评估学习者,而非自评或教师评估。它可以让学习者具体参与评估的过程,给予学习者机会参与和评价其他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产出。第一,同侪互评可以发展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交际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第二,可以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第三,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度,增强学习者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第四,可以推动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同侪互评,让学生参与打分过程,激励学生从内容、结构、语法、口语流畅度四个方面评量模拟教学,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各占一半,培养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促进学生创立语言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宇晖.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及结构特点述评[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5(5).
[2]H.Douglas Brown.Language Assessment:Principle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6(3):453-454.
[3]王霜,盛红梅.“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的特色与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4]应丽君.研究性教学在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40-42.
[5]李丽君.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教学法课程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34.
[6]王蕊.对改革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3(12).
作者简介:杨丽斌,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教学实践;认知目标层次;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英语教学法”课程是英语专业2015级教育方向学生的限选课程,开设一个学期,共16周,每周2学时,授课32学时。由于学生没有接受过师范类专业培训,也没有相关的教学实习经验,因此该课程重视将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50%。学生掌握理论后,教师结合中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教案分析和模拟教学,每一位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主导者和参与者,共同探讨英语教学的策略和艺术。
二、“英语教学法”课程认知目标层次
改善教学方法先要教师对自己目前的课程状况作诊断,找出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通过研习台湾铭传大学王丰绪教授的“创新教学:有效的教与学”,笔者对教学实务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反思课程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具有“累积层次结构”和“分列描述取向”特点,它在改变传统知识观、进行教学设计和制定测试评价上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王丰绪教授设计的课程认知目标层次表体现了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笔者依据课程实际教学情况逐项一一填入。
(1)请在这里写下你希望该课程结束后同学从该课程带走的主要成果(2项)和次要成果(1项)
主要成果①:了解英语教学的12种教学法理论背景和主要内容(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暗示法、交际法、自然法、合作学习语言法、内容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主要成果②:学会撰写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教案,组织课堂教学。
次要成果: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课堂教学能力。
(2)你认为该课程应该如何评量学习成果及评量的比例?
(3)你认为该课程如何设计教学策略?
三、课程教学实践
学生的学习成效体现在课程结束后学生经过学习所表现出的专业知识、技能及态度。对照课程认知目标层次表可以发现,学习成果与教学策略评量的比例理想(表1表3)與现实(表2表4)的确有差距,教师心目中的学习成果比例与实际教学比例、教师心目中的教学策略评量比例与实际教学中评量的比例皆不匹配,尤其是在应用方面。这主要因为该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平时分和期末考试各占50%,这是理想的状态,但是实际操作中平时50分的评量并不够客观,分数比例不合理。
例如,模拟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听力、写作、口语、语法、词汇等课堂教学的实践,掌握教学理论、灵活运用教学理论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这对没有接受过师范类的专业培训和实习经验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模拟教学分数普遍偏低,并且缺乏学生回馈与改善机制。网络作业完成量达到了,但是质量不高。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学生参与程度差异较大,探究式学习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但是学生的能力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找到问题所在,就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制定对策。例如,模拟教学比例(基于案例)从课程的主要成果和次要成果来分析比例是偏低的,实际教学评量的20% 至少要提高到25%~30%,因此在下一学年的教学中要改进对评分的权重分配。
笔者计划在下一年的教学中尝试教学改革,将认知目标层次应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明确了教学目标,就学生的模拟教学制定一个内容、结构、语法、口语流畅度四个方面的学习成果评量标准,并且引入同侪互评的评量方式,即学习者评估学习者,而非自评或教师评估。它可以让学习者具体参与评估的过程,给予学习者机会参与和评价其他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产出。第一,同侪互评可以发展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交际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第二,可以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第三,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度,增强学习者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第四,可以推动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同侪互评,让学生参与打分过程,激励学生从内容、结构、语法、口语流畅度四个方面评量模拟教学,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各占一半,培养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促进学生创立语言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宇晖.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及结构特点述评[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5(5).
[2]H.Douglas Brown.Language Assessment:Principle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6(3):453-454.
[3]王霜,盛红梅.“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的特色与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4]应丽君.研究性教学在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40-42.
[5]李丽君.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教学法课程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34.
[6]王蕊.对改革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3(12).
作者简介:杨丽斌,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