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通过“鼓幼”一系列的实验探索和中西幼教理论的比较融通后逐步形成的教育理论,它为幼教第一线老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就是创设一系列适宜于幼儿的活动条件和机会,结合园本特色,本文针对“活教育”如何在小班开展、在幼儿园里开展,尤其是在童话中开展而存在的。挖掘各项资源,并进行一体化的整合,灵活地渗透到各科各项活动中去,以促进幼儿在童话环境中感知真体验,感受真教育。
关键詞:小班幼儿;童话教育;安全
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做人”,“一切设施、一切活动以儿童做中心的主体”。作为幼教前线的我们都懂得在活动中要把幼儿的发展列在首位,以幼儿为主,尊重孩子,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只是知易、行难,要达到上述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教师的前期准备、活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材料工具的选择和投放、环境创设等,都要注意观察孩子,发现来自于孩子的需要,正确地衡量孩子的能力,不断反思调整。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在活教育活动中同样需要教师有这样的精神,这样才能使活动的开展适应孩子的发展,真正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
一、小扣柴扉,“乖乖”把门开——捉住一只“乖乖兔”
小班刚开学,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建立有序的生活常规,在环节中需要插入音乐,其中有一首《小兔乖乖》。
问题一:奈何心意不相通——“乖乖兔”上当受骗
现象:一天,当我走出教室之后,风突然把门给关住了,这下好了,我进不去了。刚好门口的窗户是开着的,站在门外的我突然灵光一现,学着大灰狼粗粗的声音唱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这时候王烁也很机灵地问我:“你是谁啊?”我说:“我是你们不认识的阿姨,快点帮我开门,我要接你们回家!”接下来一幕让我惊讶不已,几个孩子冲过来帮我开门,我说:“我是你们不认识的阿姨,你们也开门?”孩子们一句“为什么不能开门?”让我陷入了沉思。
分析:孩子们只是单纯地知道《小兔乖乖》的故事内容,但是并没有真正看懂这本故事书讲的是什么事情,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有像“大灰狼”一样的陌生人,也可能在打着某些坏主意,这一切孩子们都不知情,如何在童话中深度学习,将故事推向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呢?
问题二:有颜无墨——“乖乖兔”不会表演
现象:经过以上的小插曲之后,孩子们对于《小兔乖乖》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更加不能跟陌生人走……直到一天,倩倩带来了一个小兔帽子,她的这顶帽子引发了其他孩子的兴趣,可是她们只是把帽子戴来戴去,一番折腾之后丢弃在一旁……看到这个现象,我引导孩子们可以将帽子戴在头上,然后变成“小兔”,唱唱《小兔子乖乖》的歌,孩子们纷纷而至,大家都喜欢这个游戏。
分析:一开始“帽子”在孩子们的手里只有“戴”在头上的作用,自然而然地,玩了一会儿就没大多兴趣了,我们的孩子要让幼儿能够在开展的活动中去了解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真实的世界,显然,她们喜欢玩“表演游戏”,但是严重缺乏表演的经验。
二、絮扑将来,瓜果满地分外甜——“乖乖兔”展开行动
(一)小班幼儿情况分析:
1.从安全意识上来看,由于年龄特征,小班幼儿对周围大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什么是危险,安全观念淡薄。
2.从表演情况上来看,我班幼儿刚入园第一学期,对于表演游戏的目的并不明确,往往只注意某一角色的语言、动作,游戏的情节也非常简单。
(二)童话表演现状:童话表演模式整齐划一
一直以来,我园都是以“童话”为特色开展表演游戏活动的。
所以,整个过程中,我们所采用的策略如下:
1.奔走四方“学”本领
首先,孩子们得先走进“童话剧”的世界,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模仿角色,提高表演经验,对孩子们进行了调查,进行有深度地学习,如模仿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
价值所在: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离每一个角色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从当初只知晓故事的内容转化为内心更深的喜爱,同时也为其中角色竖起大拇指,如洛琳喜欢“短尾巴”,因为它很聪明,知道外面很危险,所以不给坏人开门。
故事内容学习阶段过后,孩子们有了最喜欢的情节部分,我自然地将“做主权”交还给幼儿,通过美工区里创设“我们需要什么”的道具栏,进一步引导幼儿自主游戏的原则。
2.亲子合作“添”小道具
我们也注重家长在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的“活教育”课程,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来完成家园合作互动的环节,真正地走到孩子的活动中、游戏中去。
3.广而告之“播”节目
孩子们一切都准备就绪了,这个时候听到孩子们在问:“老师,我们要去哪里演出?”哦,原来孩子们想像学童话剧里一样,有一个大舞台进行表演,还要有观众等等,为了满足孩子们表演的欲望,我引导孩子们自己设计邀请函,自己去邀请观众。
4.花团锦簇“演”童话
舞台准备好了,观众也准备好了,我们开始表演了,有表演嘉年华、亲子表演和巡演等。
三、喜出望外,安全宝宝就是我——“乖乖兔”大评选
我们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表演的方法,那么“怎样的小兔”是真正的“乖乖兔”?孩子们说是不会给陌生人开门的,于是我们开始评选“班级安全宝宝”。
价值所在:每次的游戏结束后,教师都要给予孩子对本次活动评价的机会,评价的着陆点可以直接点明主题,让孩子们自己去评选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也体现了教育的价值最终回归到孩子本身,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态度,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角。
四,我们的感悟与反思
(一)走在幼儿之前
强调以幼儿为主体,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跟在幼儿身后,尤其是小班幼儿,许多方面教师还要走在幼儿的前面。如幼儿喜欢童话表演,教师要先表演并且要表演得比孩子还投入;又如孩子阅读童话书,教师要先自己认真阅读,从中找出一些有价值的教育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关注幼儿
“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陈鹤琴先生认为,师生有隔阂,教育是难以开展的,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因材施教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了解他们的需要,追随幼儿的兴趣。如果能有选择地进行记录,则可以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同时光有关注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将自己对孩子的关注表达出来。
(三)适时介入
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指导过早会扼杀幼儿思考的时间;指导过晚,幼儿又会感到困难重重,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适时以适当的方式介入可以帮助幼儿深入探索,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有所发现。例如在活动中能力弱的幼儿不敢大胆地和其他幼儿进行对话等,适时介入到活动中,和孩子一起表演,很快幼儿就在教师的支持、鼓励、引领下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这样的适时介入,不但有利于增加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利于幼儿帮助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幼儿在与教师的合作中增强自身学习与游戏的欲望。
(四)学会欣赏
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欣赏,从每一次的游戏中找到闪光点。在童话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奖励方式鼓励孩子。如教师的一句赞美,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赞扬的动作,一件小小的奖品都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同时,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同伴,让幼儿学会欣赏同伴的作品,交流各自的想法。
在活教育氛围中的幼儿园,童话特色教育活动只是一个平台,我们的愿望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实现童话特色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整合,激发幼儿对童话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童话活动中懂得每个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积极地动手、动脑;开拓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能自由驰骋的空间!
关键詞:小班幼儿;童话教育;安全
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做人”,“一切设施、一切活动以儿童做中心的主体”。作为幼教前线的我们都懂得在活动中要把幼儿的发展列在首位,以幼儿为主,尊重孩子,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只是知易、行难,要达到上述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教师的前期准备、活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材料工具的选择和投放、环境创设等,都要注意观察孩子,发现来自于孩子的需要,正确地衡量孩子的能力,不断反思调整。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在活教育活动中同样需要教师有这样的精神,这样才能使活动的开展适应孩子的发展,真正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
一、小扣柴扉,“乖乖”把门开——捉住一只“乖乖兔”
小班刚开学,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建立有序的生活常规,在环节中需要插入音乐,其中有一首《小兔乖乖》。
问题一:奈何心意不相通——“乖乖兔”上当受骗
现象:一天,当我走出教室之后,风突然把门给关住了,这下好了,我进不去了。刚好门口的窗户是开着的,站在门外的我突然灵光一现,学着大灰狼粗粗的声音唱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这时候王烁也很机灵地问我:“你是谁啊?”我说:“我是你们不认识的阿姨,快点帮我开门,我要接你们回家!”接下来一幕让我惊讶不已,几个孩子冲过来帮我开门,我说:“我是你们不认识的阿姨,你们也开门?”孩子们一句“为什么不能开门?”让我陷入了沉思。
分析:孩子们只是单纯地知道《小兔乖乖》的故事内容,但是并没有真正看懂这本故事书讲的是什么事情,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有像“大灰狼”一样的陌生人,也可能在打着某些坏主意,这一切孩子们都不知情,如何在童话中深度学习,将故事推向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呢?
问题二:有颜无墨——“乖乖兔”不会表演
现象:经过以上的小插曲之后,孩子们对于《小兔乖乖》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更加不能跟陌生人走……直到一天,倩倩带来了一个小兔帽子,她的这顶帽子引发了其他孩子的兴趣,可是她们只是把帽子戴来戴去,一番折腾之后丢弃在一旁……看到这个现象,我引导孩子们可以将帽子戴在头上,然后变成“小兔”,唱唱《小兔子乖乖》的歌,孩子们纷纷而至,大家都喜欢这个游戏。
分析:一开始“帽子”在孩子们的手里只有“戴”在头上的作用,自然而然地,玩了一会儿就没大多兴趣了,我们的孩子要让幼儿能够在开展的活动中去了解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真实的世界,显然,她们喜欢玩“表演游戏”,但是严重缺乏表演的经验。
二、絮扑将来,瓜果满地分外甜——“乖乖兔”展开行动
(一)小班幼儿情况分析:
1.从安全意识上来看,由于年龄特征,小班幼儿对周围大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什么是危险,安全观念淡薄。
2.从表演情况上来看,我班幼儿刚入园第一学期,对于表演游戏的目的并不明确,往往只注意某一角色的语言、动作,游戏的情节也非常简单。
(二)童话表演现状:童话表演模式整齐划一
一直以来,我园都是以“童话”为特色开展表演游戏活动的。
所以,整个过程中,我们所采用的策略如下:
1.奔走四方“学”本领
首先,孩子们得先走进“童话剧”的世界,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模仿角色,提高表演经验,对孩子们进行了调查,进行有深度地学习,如模仿小兔、兔妈妈和大灰狼。
价值所在: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离每一个角色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从当初只知晓故事的内容转化为内心更深的喜爱,同时也为其中角色竖起大拇指,如洛琳喜欢“短尾巴”,因为它很聪明,知道外面很危险,所以不给坏人开门。
故事内容学习阶段过后,孩子们有了最喜欢的情节部分,我自然地将“做主权”交还给幼儿,通过美工区里创设“我们需要什么”的道具栏,进一步引导幼儿自主游戏的原则。
2.亲子合作“添”小道具
我们也注重家长在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的“活教育”课程,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来完成家园合作互动的环节,真正地走到孩子的活动中、游戏中去。
3.广而告之“播”节目
孩子们一切都准备就绪了,这个时候听到孩子们在问:“老师,我们要去哪里演出?”哦,原来孩子们想像学童话剧里一样,有一个大舞台进行表演,还要有观众等等,为了满足孩子们表演的欲望,我引导孩子们自己设计邀请函,自己去邀请观众。
4.花团锦簇“演”童话
舞台准备好了,观众也准备好了,我们开始表演了,有表演嘉年华、亲子表演和巡演等。
三、喜出望外,安全宝宝就是我——“乖乖兔”大评选
我们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表演的方法,那么“怎样的小兔”是真正的“乖乖兔”?孩子们说是不会给陌生人开门的,于是我们开始评选“班级安全宝宝”。
价值所在:每次的游戏结束后,教师都要给予孩子对本次活动评价的机会,评价的着陆点可以直接点明主题,让孩子们自己去评选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也体现了教育的价值最终回归到孩子本身,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态度,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角。
四,我们的感悟与反思
(一)走在幼儿之前
强调以幼儿为主体,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跟在幼儿身后,尤其是小班幼儿,许多方面教师还要走在幼儿的前面。如幼儿喜欢童话表演,教师要先表演并且要表演得比孩子还投入;又如孩子阅读童话书,教师要先自己认真阅读,从中找出一些有价值的教育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关注幼儿
“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陈鹤琴先生认为,师生有隔阂,教育是难以开展的,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因材施教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了解他们的需要,追随幼儿的兴趣。如果能有选择地进行记录,则可以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同时光有关注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将自己对孩子的关注表达出来。
(三)适时介入
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指导过早会扼杀幼儿思考的时间;指导过晚,幼儿又会感到困难重重,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适时以适当的方式介入可以帮助幼儿深入探索,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有所发现。例如在活动中能力弱的幼儿不敢大胆地和其他幼儿进行对话等,适时介入到活动中,和孩子一起表演,很快幼儿就在教师的支持、鼓励、引领下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这样的适时介入,不但有利于增加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利于幼儿帮助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幼儿在与教师的合作中增强自身学习与游戏的欲望。
(四)学会欣赏
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欣赏,从每一次的游戏中找到闪光点。在童话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奖励方式鼓励孩子。如教师的一句赞美,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赞扬的动作,一件小小的奖品都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同时,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同伴,让幼儿学会欣赏同伴的作品,交流各自的想法。
在活教育氛围中的幼儿园,童话特色教育活动只是一个平台,我们的愿望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实现童话特色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整合,激发幼儿对童话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童话活动中懂得每个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积极地动手、动脑;开拓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能自由驰骋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