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发展既需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也需要从事具体职业的人才,社会对实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完成这样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实用技能型应用人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社会发展既需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也需要从事具体职业的人才,社会对实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教学的独特性,这一新观念已被高职教育者认可。但是,在接受新观念的同时,要求我们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应重视及时调整教学模式:采用合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针对社会的这种需求,将是高职教育的关键。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突破式扩张、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沿袭学历教育,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不合理,创新性不足以及职业教育的“非职业化”导致了我国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
传统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出现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适应课程、吸纳课程,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鉴于以上问题,高职教育改革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做起,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以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点,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一、什么是实际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学生能看到、摸到,能操作的教学环境,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合一。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教学中以理论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产为中心,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做”使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它把学与用很好地统一起来,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口单招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二是高中毕业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成绩不理想,并且缺乏动手操作能力。他们的特点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被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吓怕了,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对学习敬而远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给学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步骤进行的。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全程参与,每一个环节都要亲自参与完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但教师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采用“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地帮助、指导,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感受,使其学习兴趣得以持续,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三、改革结果分析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强了教与学、学与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通过制定、实施、评价项目,全面地参与整个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坚持以实践为本,学以致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三是将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教“学”, 而不是“教”,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出可以零距离上岗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方法的一些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24-27.
[2]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4-10.
[3]张莹.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J].江苏高教,2008,(01).
关键词:实用技能型应用人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社会发展既需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也需要从事具体职业的人才,社会对实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教学的独特性,这一新观念已被高职教育者认可。但是,在接受新观念的同时,要求我们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应重视及时调整教学模式:采用合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针对社会的这种需求,将是高职教育的关键。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突破式扩张、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沿袭学历教育,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不合理,创新性不足以及职业教育的“非职业化”导致了我国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
传统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出现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适应课程、吸纳课程,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鉴于以上问题,高职教育改革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做起,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以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点,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一、什么是实际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学生能看到、摸到,能操作的教学环境,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合一。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教学中以理论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产为中心,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做”使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它把学与用很好地统一起来,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口单招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二是高中毕业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成绩不理想,并且缺乏动手操作能力。他们的特点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被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吓怕了,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对学习敬而远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给学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步骤进行的。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全程参与,每一个环节都要亲自参与完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但教师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采用“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地帮助、指导,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感受,使其学习兴趣得以持续,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三、改革结果分析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强了教与学、学与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通过制定、实施、评价项目,全面地参与整个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坚持以实践为本,学以致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三是将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教“学”, 而不是“教”,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出可以零距离上岗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方法的一些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24-27.
[2]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4-10.
[3]张莹.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J].江苏高教,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