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整整10年。10年很长,漫漫长夜犹如恍如隔世,10年也很短,从2008到2018只在弹指一挥间。
北京奥运会是所有国人关于2018共同的记忆符号!10年已逝,10年前所发生的我们至今仍是历历在目,因为那些留在岁月里的,都是最好的时光。庞大的演员阵容、整齐划一的表演,深刻隽永的内涵,宏伟、壮观、华丽、惊艳、奢华、绝美、绝色、绝伦……从来没有一届开幕式表演可以如此,因为这是属于我们的奥运、这是属于我们的精彩!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残奥会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就是国家一级导演张继钢,“每分每秒都要精彩”是他的创排原则。
从艺40多年来,张继钢的艺术履历表写得满满当当,他的作品气势宏阔、意蕴深厚,个性鲜明。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艺术家认为:现在的中国并不缺少中国制造,而是缺少中国创造。“用崭新的艺术风格,去创造伟大的时代,是艺术家的使命。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再過50年、100年,回首望去,我们的创作依然星光灿烂。”
无数人只看到北京奥运开闭幕式现场或屏幕那绚丽的辉煌,无法看到张继钢和他的团队幕后艰难的创排。“有时为了一个创意,我困扰了近半个月,经常抽烟不说话,苦闷呀……”他说,永远追求“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永远追求一种崭新的激动,永远不去模仿别人,不去重复别人和自己。作为艺术家,永远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张继钢很清醒,也很欣慰。
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时,沿着北京中轴路,在夜空走出29个大“脚印”,被称为“历史足迹”。当最后一个足迹在“鸟巢”上空绽放时,它像繁星一样,落在了“鸟巢”。此时,繁星向中间汇聚,形成了一个奥运“五环”。
展现五环标志是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规定动作”,北京奥运开幕式上《梦幻五环》的创意灵感来自一块黑板。编导组办公室有块写方案用的黑板,用了几次后发现笔迹擦不掉,大家以为黑板质量有问题,后来才发现由于马虎,黑板上的膜没有揭下来。当编导去揭那层膜,揭到一半的时候,张继钢突发奇想……这个设计是所有演出场次中惟一从一开始确定就没有再改变的创意,只是在上升方式、速度上进行过反复调整和训练。据张继钢介绍,大家看到五环慢慢立起来,实际是魔术手法。当最后一个“大脚印”在天空绽放的时候,它像满天的星斗落在“鸟巢”,形成繁星向地面汇聚,一直汇聚到中心场地,形成了地面的五环。“其实,这是45000个LED,也就是发光二极管铺在一个幕布上的效果。”
至于“五环”慢慢往上爬升,首先要解决“五环”依托的问题。工作人员制作了一张用直径2毫米钢丝线编织成的巨型网,宽16.5米,长36米,网眼呈边长2厘米的方格状。之后按照五环的布局在钢丝中焊接上了45000个LED小灯,当这些灯发光时,就呈现出璀璨五环。这张巨网的上下两边各固定了一根钢管,上边的钢管上焊接了4个挂环用于起吊。钢丝都裹上了一层塑料皮,塑料皮和钢管都刷成黑色,以免反光。这张网事先被放在了舞台中央。节目开始时,全场灯光都暗下来,舞台中央出现了奥运五环图案——这是用照灯打上去的,与钢丝网上的五环图片重合。此时起吊装置随着音乐缓缓拉起钢丝网,网上的LED灯亮起,之前用灯打的五环同时熄灭。观众就看到了奥运五环闪亮升起,等灯熄灭时,就感觉是五环在空中消失了。
前28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一直是举世共享的视觉盛宴,如今却是横亘在新的导演组面前的28座高峰。做到和别人不一样,几乎是艺术家一生的追求。为了设计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张继钢观看了所有的前28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后,他与张艺谋总导演达成共识:要利用地面建造大面积LED屏幕。在地面建造大屏幕有两个优势:第一,这是个史无前例,并且出人意料的设想;第二,利用地面做屏幕,相对廉价,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大屏幕的设想定型后,地面内部还需放置一副中国画轴。对此,张继钢提出了挖一个36米深坑的构想。但是因为这个投资比较大,而且以前也没有这样做过,大家一度对这个大胆的设想发生了动摇。然而最终在张继钢的建议和坚持下,和张艺谋等编导人员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在开幕式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中国画卷。张继钢回忆说:“开幕式的思路并非一蹴而就,是创意小组在整个策划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中张艺谋导演起到了主导作用。他原本担心我们不能讲好故事,因为我们的文化太丰富了。如果以‘一页一页看书’的方式、按时间跨度、编年体方式表达,是无法完成这个命题的。于是,我们开始精选其中的点,然后再扩展成面,最后形成一个画卷。这样对于创作反而自由了。”
张继钢说,我们要求奥运会开幕式的环节应该尽可能每分每秒都要精彩。“开场锣鼓音色最好不要太像鼓,也不要太像青铜。最终我们选到在春秋时期诞生的缶。我们找来乐器方面的专家试缶的音色。可谁听过这声音啊?我们不知道什么声音正确,但我们知道需要什么。我们不要太像大鼓的声音,不要太像敲木板的声音,不要太像打铁的声音,也不能像西方的钟,音色选择上研究了很长时间。”
张继钢记得,两千多名战士半夜练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喊得像战士口令。一听就傻眼了,一下子回到了军营,这哪能行?!他们还需要练京剧韵白,可是京剧韵白也不好练啊。战士来自五湖四海,个个南腔北调,完全不懂音律,多次演练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张继钢干脆让战士各说各地话试试。“偶然发现四川话最接近韵脚,所有字发音都发四声,半夜三更在大队长的领导下,全体人员对着操场大声地一遍遍诵读,终于找到了古韵味感觉。” 开幕式的细节上,张继钢也要求尽善尽美。在“击缶而歌”的欢迎仪式中,击缶员们需要吟诵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了确定“乐”字的确切发音,张继钢咨询了许多学者,最终才认定应读“le”。
张继钢感叹说,当年筹备两三年过来,最痛苦也是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怎样表现。“四大发明融入我们古代灿烂的文明之中,表现起来却很难。中国汉字在世界文明史上非常独特,该怎么表现?我认为国外的朋友可以不懂,但它不可以不美,可以暂时不懂,但也不能暂时不美,一定要永远在美着。这个美,需要近千人一起来表达。我们在电脑上制作波浪,波浪的变化,三角的变化,方块的变化,一次一次做出后,所有人都说太美,但是都认为是泡沫,无从下手。人的表现怎么能扮成那样?什么样的人才能担负这样的表演呢?我们再次想到部队。战士手中的道具要举到四五米之高,而且分秒不差,这些道具人们从未见过;这样的表演方式见所未见,聞所未闻;近千名战士遇到的困难前所未见……奇迹就这样诞生了。中国的汉字所体现出来的东方和中国文明,再加上字周围的古圣先贤,他们拿着竹简,来表达对于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东方文明、中华文明。”开幕式上有很多非常明显的中国文化的元素符号,在表现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精神的时候,张继钢和他的团队总是努力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世界读懂。
2008年8月8日这一夜,世界被北京感动了。
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海内外媒体称赞美轮美奂令人震撼,称赞是中国代表团获得的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作为副总导演的张继钢当时接受采访时说:“打这么高的分数,如此好的反响,作为一个主创人员,我没有这样的预料。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和整个开幕式的设计,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有亮点,有能够让祖国感到骄傲的地方。但是如此好评如潮,我没有想到。”
2008年9月6日晚,北京2008年残奥会火炬来到国家体育场。6位残疾人火炬手在这里手手相传,将火炬传递给最后一棒火炬手、残奥会田径运动员侯斌。经过近40米的绳索攀爬,侯斌向着光明和希望,将主火炬成功点燃。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创意的比拼主要体现在点火的环节上。早在2007年3月,残奥会开闭幕式创意团队向中残联领导汇报开闭幕式的基本方案时,时任中残联主席邓朴方强调说,残奥会开幕式的基调不能悲壮,要向上,要快乐,要让世界看到残疾人是如何自强不息、参与社会、和健全人一起为美好梦想努力奋斗的。
残奥会开幕式如何体现这一主旨,又会给世界怎样的一个惊喜呢?事实上,直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几天,北京残奥会点火方式还未确定。
一个盲孩子,虔诚地手捧火种,站在白玉盘正中间,等待着。倒数第二棒火炬手走上白玉盘,点燃了盲孩子手中的火种。盲孩子用火种点燃火炬的引火索。引火索迅速燃烧着,火光如闪电般奔向火炬台,带着一串风铃声飘扬而去。盲孩子翘首倾听着火种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直听到“嘭”地一声火种点燃了火炬台。
这本来有可能成为残奥会开幕式上令人难忘的一幕。“我心中的光明,点亮所有人的光明。这是一种很唯美的创意,是我们忍痛放弃的多个方案之一。”张继钢接受采访时,说起盲孩子点火的方案时话语里仍有一丝遗憾。“奥运会的点火方式一直在变,我知道奥运会的点火方式,所以我心里有一本账,那就是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点火方式要不同。”
“残奥会的主题是‘超越、融合、共享’,残奥会开幕式演出的主题是‘和梦一起飞’,要通过空间的旅行、时间的旅行和生命的旅行这三部分的表演,表现残疾人向着最美好的梦想奔跑、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些逻辑概念确定了点火方式创意的大方向。”点火方式的创意有很多,到2008年7月,残奥会开幕式创意团队最终圈定了两个点火方案,即盲孩子点火的方案和残疾人攀绳索拉升自己的方案。
“鸟巢”的场地决定了点火方式的局限性。体育场地面距体育场顶部边缘(俗称“碗边”)有50米高,场地上不能搭固定的高台,也不能在看台上搭台子,因为门票已经售出,不能遮挡观众视线。最初有人设想了几个残疾人用叠罗汉的方式,众人抬起最后一名火炬手点火,因为实施起来难度太大被否了。又设想一名残疾人坐在轮椅上,另外几名残疾人合力拉升他到空中点火,这个方式可行性强,但场面不够震撼也被否了。有人大胆设想:那就让一个残疾人把自己拉升到空中去点火!
“我刚听说这个方式,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张继钢说。为了说服张继钢导演,编导们把他拉到中国科技馆,请他亲自去体验自己拉升自己。在科技馆里,张继钢坐在椅子上,通过滑轮组的作用,用自己的力量把自己拉升起来了。看来这个方案有门儿。
不过,令张继钢担心的是,在科技馆里,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才仅仅拉升了不足一米高。在“鸟巢”里,地面距“碗边”上的火炬引火索至少40米,靠一个人的力量,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拉升40米呢?三五分钟恐怕不可能。张继钢知道在开幕式上为了控制整个仪式的流程,留给最后一棒火炬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而已。
技术总监于建平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减少滑轮的数量,就可以减少绳索周转的时间,上升速度就能大大加快。不过,人的双臂的受力也就大大增加。”技术组又进行了几次试验,证明加快速度是可行的。于建平的信心最终说服了张继钢,编导们也深受鼓舞,看来只要找到臂力足够大的火炬手,这个点火方式就可以完成。 就用这个方案了。此时是8月9日,距北京残奥会开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方案确定了,当务之急就是确定火炬手人选了。在张继钢心里,已经给这名火炬手画好像了:第一,他必须是中国的残奥会冠军。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成就世界一流,火炬手用残奥冠军才有代表性。第二,下肢残疾,臂力过人。这样的人才能完成点火任务。第三,品质优秀、形象好。
选人既要快,又要保密。通过组织程序打报告是来不及了,张继钢一个电话打给了中残联理事长汤小泉。汤小泉问,“你找这样的人干什么?”张继钢说,“我告诉你,你要保密。我找的是点火炬的人。”很快,侯斌和陈永刚两人被推荐给张继钢。
陈永刚,时年29岁,因骨癌导致右腿截肢,身高1.82米,雅典残奥会男子铁饼F58级冠军。侯斌,时年33岁,身高1.80米,左腿残疾,连续3届的残奥会跳高F42级冠军,国际残奥委会第一位全球形象大使。侯斌最终成为这个创意的绝对主角。
最终确定残疾人徒手拉升自己的方式,在张继钢看来“更加充满英雄主义精神,更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更能体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他也承认选择人力拉升的点火方式“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很大”。究竟火炬手能不能把自己快速拉升近40米,还是未知数。另外,如果上升过程中晃动,那么火炬的火苗烧到头发或衣服,也会很麻烦。
技术组发现采用攀岩用滑轮直径太小,是造成人和轮椅晃动和打转的主要原因。经过研究和测试,技术组认为直径20厘米的滑轮比较合适,但是直径20厘米的滑轮市场上买不到,于是他们用两天时间专门设计了滑轮。设计图送到总装备部的工厂后,工厂加班加点赶制出了滑轮。专用滑轮是铝制的,又轻又灵活。安装好一试,人和轮椅果然不打转了。
但在残奥会开幕式上,仅仅不打转还不够,还需要更加稳定的表现。于是技术组向消防队员请教后,不断调试滑轮。滑轮个数多了,省力,费时间。滑轮个数少了,省时间、费力气。最终还是确定了采用3个滑轮的方案。技术组还采用了一个十字形的支撑结构,用4根绳索将轮椅固定成类似吊篮的样子,人和轮椅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训练期间,张继钢在现场指示技术组,定做轮椅一定要最轻的,“去掉所有不必要的零部件,能少用一个螺丝就少用一个螺丝,能轻一两是一两。要知道一个小小的螺丝,在空中对火炬手来说就是千斤的重量啊”。于是,輪椅制作厂家对轮椅进行了改进,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配件,轮椅最后重量15公斤。轮椅的减重,意味着火炬手的压力又减轻了一些。
人力拉升到空中点火的方式看起来非常质朴,但张继钢导演强调说,“虽然看起来很朴素,但其实科技含量是很高的”。除了对绳索和滑轮进行多次测试或改进外,这套设备的滑轮还设计了专门的锁定装置,每拉升一把,就立刻锁住。即使火炬手中途有停顿,也能保证他不费力地悬停在空中。事实证明,锁定装置立了大功。开幕式当晚,侯斌在拉升了十几米后曾在空中停顿了十几秒,包括最后在空中点火,如果没有锁定装置,他不可能如此从容地取下火炬点火。
侯斌和陈永刚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好消息不断传来,两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超过预期,张继钢的心情很激动。他多次前往大兴训练基地,看望两位运动员,并为他们请了按摩医生,在训练后帮助他们放松身体。
北京残奥会开幕前一周,张继钢接到了一个特别好的消息,侯斌已经可以在3分钟内拉升30米高了。第一次进“鸟巢”训练是凌晨4时,侯斌、陈永刚和最后几棒火炬手金晶、平亚丽等人都到齐了。因为最后几棒火炬手也要实地演练在“鸟巢”内的传递和交接。
技术组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设备。导演组欣喜地发现,“鸟巢”边缘悬挂了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旗帜,再加上调整引火索的长度,火炬手实际上只要拉升36米,而不是最初设想的40米,就可以够到引火索了。
虽然导演组没有明确谁是A角,谁是B角,但在训练中,两个人还是渐渐分出了先后。慢慢地,侯斌成了一号人选。侯斌说,“我很幸运,最后导演组决定让我上去了。但是我很感激陈永刚,因为我们两人训练的确比一个人训练更好,既相互较着劲,也能互相帮助和提醒。”
张继钢更是充分肯定了陈永刚的贡献,他说:“陈永刚为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开幕式当晚,陈永刚一直在台下候场。张继钢说:“我告诉陈永刚,任何情况下你也不要离开现场。万一侯斌出现状况上不去了。那他下来后,你就要顶上去,一定把火炬点燃。我必须有双保险,火炬绝对不能点不着。”
后来的结果是侯斌成功地上去了,火炬点着了。陈永刚也和众多为北京残奥会做出贡献的幕后英雄一样,没有鲜花和掌声,若不是张继钢提起,这个残奥会主火炬手B角的名字都不为人所知。
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现在,让我们欢迎残奥会圣火入场。”主持人宣布圣火入场,侯斌顿时觉得心跳加速,他在等待那一刻。在雄壮的音乐声中,和着“圣火点燃、圣火点燃”的吟诵,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火炬手接力着传递。
22时59分,第七棒火炬手侯斌在祥云台上接过火炬,这个3届残奥会冠军将用自己手中的火炬点燃神圣的残奥圣火。坐在轮椅上的侯斌在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上向上攀爬,“好高的火炬、好长的绳索啊!”观众们忍不住站起来了,观众们忍不住祈祷着,让那双臂再强壮些,让那攀升更顺利些!
两次的短暂停歇,伴随而来的是更坚定向上的努力,伴随而来的是全场如潮水般的加油助威,伴随而来的是即将到达火炬顶端的希望。20多天的训练,从最初的每次只能攀升十几米,到现在的距胜利仅一步之遥,现场的空气似乎都凝固在那一下下努力攀升中。
张继钢回忆说,“我当时真为侯斌捏一把汗啊,虽然演练中他成功拉升了很多次,我也担心他临场发挥时出现什么闪失。我不断地用对讲机向他喊话,鼓励他坚持下去。”和张继钢导演同样感到揪心的是现场的9万观众,他们呼喊着“加油!加油!侯斌,加油!”为侯斌鼓劲。停顿了片刻的侯斌又继续奋力向上拉,一下又一下……
到了,终于到了!拭一把汗、喘一口气。取下安然放置在轮椅上的火炬,向着光明,向着希望,向着超越、融合、共享的梦想,主火炬熊熊燃烧,全场沸腾了!
熊熊燃烧的残奥会圣火和腾空而起的焰火交相辉映,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激情,体育场内一片欢腾。那一刻,张继钢泪流满面……
很少有人知道,此前张继钢的压力有多大。残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一周年的当天,张继钢回到家已是凌晨4点,想到编导、技术、设备运输等诸多问题,他突然感到了一种恐惧。于是他走进书房,在纸上一口气写下了160个“……准备好了吗?”第二天,他把这160个“……准备好了吗”带到办公室,在场的人看后全都哭了,“因为大家都感到了责任重大,我们把这些问题贴到了墙上,直到所有这些问题都用红笔勾掉了”……
不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的倒计时方式、焰火“大脚印”;还是北京奥运闭幕式上的“记忆之树”;或者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白玉盘”主舞台上翻动的“四季”、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聋人手语舞蹈《星星你好》、残奥会闭幕式上的“草坪”和“红叶”等,都是张继钢与他的团队的得意之作,给世人留下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创意,也给未来承担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艺术家们留下了不小的挑战。
2008,中华儿女永远的记忆。那一年,13亿人的梦想和期盼在北京成为了现实,“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在中国完美演绎,“团结、友谊、和平”的美好乐章在这里奏响!世界记住了中国北京,历史记住了北京奥运!
北京奥运会是所有国人关于2018共同的记忆符号!10年已逝,10年前所发生的我们至今仍是历历在目,因为那些留在岁月里的,都是最好的时光。庞大的演员阵容、整齐划一的表演,深刻隽永的内涵,宏伟、壮观、华丽、惊艳、奢华、绝美、绝色、绝伦……从来没有一届开幕式表演可以如此,因为这是属于我们的奥运、这是属于我们的精彩!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残奥会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就是国家一级导演张继钢,“每分每秒都要精彩”是他的创排原则。
从艺40多年来,张继钢的艺术履历表写得满满当当,他的作品气势宏阔、意蕴深厚,个性鲜明。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艺术家认为:现在的中国并不缺少中国制造,而是缺少中国创造。“用崭新的艺术风格,去创造伟大的时代,是艺术家的使命。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再過50年、100年,回首望去,我们的创作依然星光灿烂。”
无数人只看到北京奥运开闭幕式现场或屏幕那绚丽的辉煌,无法看到张继钢和他的团队幕后艰难的创排。“有时为了一个创意,我困扰了近半个月,经常抽烟不说话,苦闷呀……”他说,永远追求“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永远追求一种崭新的激动,永远不去模仿别人,不去重复别人和自己。作为艺术家,永远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张继钢很清醒,也很欣慰。
没想到开幕式获得北京奥运首枚“金牌”
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时,沿着北京中轴路,在夜空走出29个大“脚印”,被称为“历史足迹”。当最后一个足迹在“鸟巢”上空绽放时,它像繁星一样,落在了“鸟巢”。此时,繁星向中间汇聚,形成了一个奥运“五环”。
展现五环标志是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规定动作”,北京奥运开幕式上《梦幻五环》的创意灵感来自一块黑板。编导组办公室有块写方案用的黑板,用了几次后发现笔迹擦不掉,大家以为黑板质量有问题,后来才发现由于马虎,黑板上的膜没有揭下来。当编导去揭那层膜,揭到一半的时候,张继钢突发奇想……这个设计是所有演出场次中惟一从一开始确定就没有再改变的创意,只是在上升方式、速度上进行过反复调整和训练。据张继钢介绍,大家看到五环慢慢立起来,实际是魔术手法。当最后一个“大脚印”在天空绽放的时候,它像满天的星斗落在“鸟巢”,形成繁星向地面汇聚,一直汇聚到中心场地,形成了地面的五环。“其实,这是45000个LED,也就是发光二极管铺在一个幕布上的效果。”
至于“五环”慢慢往上爬升,首先要解决“五环”依托的问题。工作人员制作了一张用直径2毫米钢丝线编织成的巨型网,宽16.5米,长36米,网眼呈边长2厘米的方格状。之后按照五环的布局在钢丝中焊接上了45000个LED小灯,当这些灯发光时,就呈现出璀璨五环。这张巨网的上下两边各固定了一根钢管,上边的钢管上焊接了4个挂环用于起吊。钢丝都裹上了一层塑料皮,塑料皮和钢管都刷成黑色,以免反光。这张网事先被放在了舞台中央。节目开始时,全场灯光都暗下来,舞台中央出现了奥运五环图案——这是用照灯打上去的,与钢丝网上的五环图片重合。此时起吊装置随着音乐缓缓拉起钢丝网,网上的LED灯亮起,之前用灯打的五环同时熄灭。观众就看到了奥运五环闪亮升起,等灯熄灭时,就感觉是五环在空中消失了。
前28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一直是举世共享的视觉盛宴,如今却是横亘在新的导演组面前的28座高峰。做到和别人不一样,几乎是艺术家一生的追求。为了设计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张继钢观看了所有的前28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后,他与张艺谋总导演达成共识:要利用地面建造大面积LED屏幕。在地面建造大屏幕有两个优势:第一,这是个史无前例,并且出人意料的设想;第二,利用地面做屏幕,相对廉价,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大屏幕的设想定型后,地面内部还需放置一副中国画轴。对此,张继钢提出了挖一个36米深坑的构想。但是因为这个投资比较大,而且以前也没有这样做过,大家一度对这个大胆的设想发生了动摇。然而最终在张继钢的建议和坚持下,和张艺谋等编导人员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在开幕式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中国画卷。张继钢回忆说:“开幕式的思路并非一蹴而就,是创意小组在整个策划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中张艺谋导演起到了主导作用。他原本担心我们不能讲好故事,因为我们的文化太丰富了。如果以‘一页一页看书’的方式、按时间跨度、编年体方式表达,是无法完成这个命题的。于是,我们开始精选其中的点,然后再扩展成面,最后形成一个画卷。这样对于创作反而自由了。”
张继钢说,我们要求奥运会开幕式的环节应该尽可能每分每秒都要精彩。“开场锣鼓音色最好不要太像鼓,也不要太像青铜。最终我们选到在春秋时期诞生的缶。我们找来乐器方面的专家试缶的音色。可谁听过这声音啊?我们不知道什么声音正确,但我们知道需要什么。我们不要太像大鼓的声音,不要太像敲木板的声音,不要太像打铁的声音,也不能像西方的钟,音色选择上研究了很长时间。”
张继钢记得,两千多名战士半夜练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喊得像战士口令。一听就傻眼了,一下子回到了军营,这哪能行?!他们还需要练京剧韵白,可是京剧韵白也不好练啊。战士来自五湖四海,个个南腔北调,完全不懂音律,多次演练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张继钢干脆让战士各说各地话试试。“偶然发现四川话最接近韵脚,所有字发音都发四声,半夜三更在大队长的领导下,全体人员对着操场大声地一遍遍诵读,终于找到了古韵味感觉。” 开幕式的细节上,张继钢也要求尽善尽美。在“击缶而歌”的欢迎仪式中,击缶员们需要吟诵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了确定“乐”字的确切发音,张继钢咨询了许多学者,最终才认定应读“le”。
张继钢感叹说,当年筹备两三年过来,最痛苦也是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怎样表现。“四大发明融入我们古代灿烂的文明之中,表现起来却很难。中国汉字在世界文明史上非常独特,该怎么表现?我认为国外的朋友可以不懂,但它不可以不美,可以暂时不懂,但也不能暂时不美,一定要永远在美着。这个美,需要近千人一起来表达。我们在电脑上制作波浪,波浪的变化,三角的变化,方块的变化,一次一次做出后,所有人都说太美,但是都认为是泡沫,无从下手。人的表现怎么能扮成那样?什么样的人才能担负这样的表演呢?我们再次想到部队。战士手中的道具要举到四五米之高,而且分秒不差,这些道具人们从未见过;这样的表演方式见所未见,聞所未闻;近千名战士遇到的困难前所未见……奇迹就这样诞生了。中国的汉字所体现出来的东方和中国文明,再加上字周围的古圣先贤,他们拿着竹简,来表达对于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东方文明、中华文明。”开幕式上有很多非常明显的中国文化的元素符号,在表现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精神的时候,张继钢和他的团队总是努力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世界读懂。
2008年8月8日这一夜,世界被北京感动了。
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海内外媒体称赞美轮美奂令人震撼,称赞是中国代表团获得的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作为副总导演的张继钢当时接受采访时说:“打这么高的分数,如此好的反响,作为一个主创人员,我没有这样的预料。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和整个开幕式的设计,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有亮点,有能够让祖国感到骄傲的地方。但是如此好评如潮,我没有想到。”
北京残奥会主火炬熊熊燃烧的背后
2008年9月6日晚,北京2008年残奥会火炬来到国家体育场。6位残疾人火炬手在这里手手相传,将火炬传递给最后一棒火炬手、残奥会田径运动员侯斌。经过近40米的绳索攀爬,侯斌向着光明和希望,将主火炬成功点燃。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创意的比拼主要体现在点火的环节上。早在2007年3月,残奥会开闭幕式创意团队向中残联领导汇报开闭幕式的基本方案时,时任中残联主席邓朴方强调说,残奥会开幕式的基调不能悲壮,要向上,要快乐,要让世界看到残疾人是如何自强不息、参与社会、和健全人一起为美好梦想努力奋斗的。
残奥会开幕式如何体现这一主旨,又会给世界怎样的一个惊喜呢?事实上,直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几天,北京残奥会点火方式还未确定。
一个盲孩子,虔诚地手捧火种,站在白玉盘正中间,等待着。倒数第二棒火炬手走上白玉盘,点燃了盲孩子手中的火种。盲孩子用火种点燃火炬的引火索。引火索迅速燃烧着,火光如闪电般奔向火炬台,带着一串风铃声飘扬而去。盲孩子翘首倾听着火种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直听到“嘭”地一声火种点燃了火炬台。
这本来有可能成为残奥会开幕式上令人难忘的一幕。“我心中的光明,点亮所有人的光明。这是一种很唯美的创意,是我们忍痛放弃的多个方案之一。”张继钢接受采访时,说起盲孩子点火的方案时话语里仍有一丝遗憾。“奥运会的点火方式一直在变,我知道奥运会的点火方式,所以我心里有一本账,那就是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点火方式要不同。”
“残奥会的主题是‘超越、融合、共享’,残奥会开幕式演出的主题是‘和梦一起飞’,要通过空间的旅行、时间的旅行和生命的旅行这三部分的表演,表现残疾人向着最美好的梦想奔跑、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些逻辑概念确定了点火方式创意的大方向。”点火方式的创意有很多,到2008年7月,残奥会开幕式创意团队最终圈定了两个点火方案,即盲孩子点火的方案和残疾人攀绳索拉升自己的方案。
“鸟巢”的场地决定了点火方式的局限性。体育场地面距体育场顶部边缘(俗称“碗边”)有50米高,场地上不能搭固定的高台,也不能在看台上搭台子,因为门票已经售出,不能遮挡观众视线。最初有人设想了几个残疾人用叠罗汉的方式,众人抬起最后一名火炬手点火,因为实施起来难度太大被否了。又设想一名残疾人坐在轮椅上,另外几名残疾人合力拉升他到空中点火,这个方式可行性强,但场面不够震撼也被否了。有人大胆设想:那就让一个残疾人把自己拉升到空中去点火!
“我刚听说这个方式,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张继钢说。为了说服张继钢导演,编导们把他拉到中国科技馆,请他亲自去体验自己拉升自己。在科技馆里,张继钢坐在椅子上,通过滑轮组的作用,用自己的力量把自己拉升起来了。看来这个方案有门儿。
不过,令张继钢担心的是,在科技馆里,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才仅仅拉升了不足一米高。在“鸟巢”里,地面距“碗边”上的火炬引火索至少40米,靠一个人的力量,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拉升40米呢?三五分钟恐怕不可能。张继钢知道在开幕式上为了控制整个仪式的流程,留给最后一棒火炬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而已。
技术总监于建平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减少滑轮的数量,就可以减少绳索周转的时间,上升速度就能大大加快。不过,人的双臂的受力也就大大增加。”技术组又进行了几次试验,证明加快速度是可行的。于建平的信心最终说服了张继钢,编导们也深受鼓舞,看来只要找到臂力足够大的火炬手,这个点火方式就可以完成。 就用这个方案了。此时是8月9日,距北京残奥会开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北京的那个秋天并不“残缺”
方案确定了,当务之急就是确定火炬手人选了。在张继钢心里,已经给这名火炬手画好像了:第一,他必须是中国的残奥会冠军。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成就世界一流,火炬手用残奥冠军才有代表性。第二,下肢残疾,臂力过人。这样的人才能完成点火任务。第三,品质优秀、形象好。
选人既要快,又要保密。通过组织程序打报告是来不及了,张继钢一个电话打给了中残联理事长汤小泉。汤小泉问,“你找这样的人干什么?”张继钢说,“我告诉你,你要保密。我找的是点火炬的人。”很快,侯斌和陈永刚两人被推荐给张继钢。
陈永刚,时年29岁,因骨癌导致右腿截肢,身高1.82米,雅典残奥会男子铁饼F58级冠军。侯斌,时年33岁,身高1.80米,左腿残疾,连续3届的残奥会跳高F42级冠军,国际残奥委会第一位全球形象大使。侯斌最终成为这个创意的绝对主角。
最终确定残疾人徒手拉升自己的方式,在张继钢看来“更加充满英雄主义精神,更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更能体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他也承认选择人力拉升的点火方式“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很大”。究竟火炬手能不能把自己快速拉升近40米,还是未知数。另外,如果上升过程中晃动,那么火炬的火苗烧到头发或衣服,也会很麻烦。
技术组发现采用攀岩用滑轮直径太小,是造成人和轮椅晃动和打转的主要原因。经过研究和测试,技术组认为直径20厘米的滑轮比较合适,但是直径20厘米的滑轮市场上买不到,于是他们用两天时间专门设计了滑轮。设计图送到总装备部的工厂后,工厂加班加点赶制出了滑轮。专用滑轮是铝制的,又轻又灵活。安装好一试,人和轮椅果然不打转了。
但在残奥会开幕式上,仅仅不打转还不够,还需要更加稳定的表现。于是技术组向消防队员请教后,不断调试滑轮。滑轮个数多了,省力,费时间。滑轮个数少了,省时间、费力气。最终还是确定了采用3个滑轮的方案。技术组还采用了一个十字形的支撑结构,用4根绳索将轮椅固定成类似吊篮的样子,人和轮椅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训练期间,张继钢在现场指示技术组,定做轮椅一定要最轻的,“去掉所有不必要的零部件,能少用一个螺丝就少用一个螺丝,能轻一两是一两。要知道一个小小的螺丝,在空中对火炬手来说就是千斤的重量啊”。于是,輪椅制作厂家对轮椅进行了改进,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配件,轮椅最后重量15公斤。轮椅的减重,意味着火炬手的压力又减轻了一些。
人力拉升到空中点火的方式看起来非常质朴,但张继钢导演强调说,“虽然看起来很朴素,但其实科技含量是很高的”。除了对绳索和滑轮进行多次测试或改进外,这套设备的滑轮还设计了专门的锁定装置,每拉升一把,就立刻锁住。即使火炬手中途有停顿,也能保证他不费力地悬停在空中。事实证明,锁定装置立了大功。开幕式当晚,侯斌在拉升了十几米后曾在空中停顿了十几秒,包括最后在空中点火,如果没有锁定装置,他不可能如此从容地取下火炬点火。
侯斌和陈永刚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好消息不断传来,两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超过预期,张继钢的心情很激动。他多次前往大兴训练基地,看望两位运动员,并为他们请了按摩医生,在训练后帮助他们放松身体。
北京残奥会开幕前一周,张继钢接到了一个特别好的消息,侯斌已经可以在3分钟内拉升30米高了。第一次进“鸟巢”训练是凌晨4时,侯斌、陈永刚和最后几棒火炬手金晶、平亚丽等人都到齐了。因为最后几棒火炬手也要实地演练在“鸟巢”内的传递和交接。
技术组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设备。导演组欣喜地发现,“鸟巢”边缘悬挂了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旗帜,再加上调整引火索的长度,火炬手实际上只要拉升36米,而不是最初设想的40米,就可以够到引火索了。
虽然导演组没有明确谁是A角,谁是B角,但在训练中,两个人还是渐渐分出了先后。慢慢地,侯斌成了一号人选。侯斌说,“我很幸运,最后导演组决定让我上去了。但是我很感激陈永刚,因为我们两人训练的确比一个人训练更好,既相互较着劲,也能互相帮助和提醒。”
张继钢更是充分肯定了陈永刚的贡献,他说:“陈永刚为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开幕式当晚,陈永刚一直在台下候场。张继钢说:“我告诉陈永刚,任何情况下你也不要离开现场。万一侯斌出现状况上不去了。那他下来后,你就要顶上去,一定把火炬点燃。我必须有双保险,火炬绝对不能点不着。”
后来的结果是侯斌成功地上去了,火炬点着了。陈永刚也和众多为北京残奥会做出贡献的幕后英雄一样,没有鲜花和掌声,若不是张继钢提起,这个残奥会主火炬手B角的名字都不为人所知。
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现在,让我们欢迎残奥会圣火入场。”主持人宣布圣火入场,侯斌顿时觉得心跳加速,他在等待那一刻。在雄壮的音乐声中,和着“圣火点燃、圣火点燃”的吟诵,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火炬手接力着传递。
22时59分,第七棒火炬手侯斌在祥云台上接过火炬,这个3届残奥会冠军将用自己手中的火炬点燃神圣的残奥圣火。坐在轮椅上的侯斌在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上向上攀爬,“好高的火炬、好长的绳索啊!”观众们忍不住站起来了,观众们忍不住祈祷着,让那双臂再强壮些,让那攀升更顺利些!
两次的短暂停歇,伴随而来的是更坚定向上的努力,伴随而来的是全场如潮水般的加油助威,伴随而来的是即将到达火炬顶端的希望。20多天的训练,从最初的每次只能攀升十几米,到现在的距胜利仅一步之遥,现场的空气似乎都凝固在那一下下努力攀升中。
张继钢回忆说,“我当时真为侯斌捏一把汗啊,虽然演练中他成功拉升了很多次,我也担心他临场发挥时出现什么闪失。我不断地用对讲机向他喊话,鼓励他坚持下去。”和张继钢导演同样感到揪心的是现场的9万观众,他们呼喊着“加油!加油!侯斌,加油!”为侯斌鼓劲。停顿了片刻的侯斌又继续奋力向上拉,一下又一下……
到了,终于到了!拭一把汗、喘一口气。取下安然放置在轮椅上的火炬,向着光明,向着希望,向着超越、融合、共享的梦想,主火炬熊熊燃烧,全场沸腾了!
熊熊燃烧的残奥会圣火和腾空而起的焰火交相辉映,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激情,体育场内一片欢腾。那一刻,张继钢泪流满面……
很少有人知道,此前张继钢的压力有多大。残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一周年的当天,张继钢回到家已是凌晨4点,想到编导、技术、设备运输等诸多问题,他突然感到了一种恐惧。于是他走进书房,在纸上一口气写下了160个“……准备好了吗?”第二天,他把这160个“……准备好了吗”带到办公室,在场的人看后全都哭了,“因为大家都感到了责任重大,我们把这些问题贴到了墙上,直到所有这些问题都用红笔勾掉了”……
不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的倒计时方式、焰火“大脚印”;还是北京奥运闭幕式上的“记忆之树”;或者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白玉盘”主舞台上翻动的“四季”、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聋人手语舞蹈《星星你好》、残奥会闭幕式上的“草坪”和“红叶”等,都是张继钢与他的团队的得意之作,给世人留下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创意,也给未来承担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艺术家们留下了不小的挑战。
2008,中华儿女永远的记忆。那一年,13亿人的梦想和期盼在北京成为了现实,“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在中国完美演绎,“团结、友谊、和平”的美好乐章在这里奏响!世界记住了中国北京,历史记住了北京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