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北方人的“景漂”叙事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茶道》1月刊,讲述了两个年轻艺术家“景漂”的经历。他们的故事,也是“景漂”一族生存现状的剪影。的确,对于许多年轻手艺人来说,景德镇是一个“梦工厂”。这座千年的瓷都,交织着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于是,它的“能量”吸引了五湖四海乃至世界的陶艺人来这里寻梦筑梦。
  本期要介绍的“景漂”是来自北方的两个青年陶艺家,尽管术业有专攻,且风格不一,但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南方特有的灵动与清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器物暗合了茶朴素天然的精神特质。
  臧清瑜:“老农”新匠人
  我之所以爱逛乐天陶社创意市集,因为那里总是充满意外和惊喜。闲逛晃荡,不仅可以淘器,还可以通过器物来“捕捉”到有趣的灵魂和有趣的人,臧清瑜就是其中一个。
  第一次见到小臧是在6年前的夏天。当时,我在乐天早市逛了一圈,没有发现一件心水的器皿。就在我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在集市靠墙边一个犄角旮旯发现了他。
  他光着头,皮肤黝黑,穿一棉布T恤,最吸引我的是,他手上正拿著一顶草帽在扇风,一副标准西北老农形象。具体的我描述不来,反正照着黑白片《小兵张嘎》嘎子卖西瓜时的模样去“脑补”,就八九不离十了。他摊位上摆的都是一些手作的陶土小壶,而且那时还比较流行的日式“南蛮烧”侧把壶。跟集市里那些学院派以及个性突出的作品相比,这些壶的风实在有点格格不入,“画风”很是违和。
  由于下午要赶火车回程,我没顾得上跟他多聊,只是匆匆加了微信。在返家的途中,我刷手机消磨时间。当我翻看到他的朋友圈时,感到很惊奇:真没想到,这个外表像西北老农的年轻人拍的照片竟如此唯美,如此有格调!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人家的的确确是“学院派”出身,西安美院陶艺专业毕业的,实习的时候就在景德镇。毕业后,还是去了景德镇。跟许多“景漂”的年轻人一样,他是“野心勃勃”地来的,想要在这里大展拳脚,追逐梦想。可是,现实很“骨感”,初来乍到,炽热的梦想就被当头泼了凉水:他的“学院派”作品太稚嫩,市场不太认可。这下,别说踌躇满志了,“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那会儿,茶圈的审美趣味比较倾向于日式的简约风格,如安藤雅信的茶器,颇受爱茶人的亲睐。小臧思虑了很久,也看了很多作品,心想:“也许,茶器会是一个突破口。”然而,问题又来了。虽然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有着辉煌灿烂的茶文化,而且陕西也有产茶,但他可是滴茶不沾的,茶器该做成什么样,他完全不懂,感到非常茫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恶补。于是,他白天逛市场,晚上啃书本,勤奋的孩子。
  其实,虽说艺术是开放的、自由的,但在景德镇作为一种行业却是相对封闭的,交流基本没有,更不用说免费传授技艺,毕竟技艺跟饭碗几乎是划等号的。没人指导,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小臧感到很无奈,也很无助。不过,陕西人骨子里“倔、犟、硬、碰”的性格,让他硬着头皮也要扛下去。
  这家伙的经历,让我对他产生了浓浓的好奇。还没下火车,我就看图购物,跟他定了两只侧把小壶。收到壶以后,有点小小的失望:他做的东西有点“惨”,就实用来说,基本不能用,毛病很多,烧结温度似乎也不太够。
  于是,我就毫不避讳地指出了他作品存在的问题。他说,“其实我做东西都是凭想象凭感觉的”,而且根本不喝茶。我听后,很惊讶:不喝茶,怎么会做得好茶器呢?第二天,我就给寄了一些茶去,让他感觉一下,可能更有助于创作。也就是从那时起,基本每天晚上11点过后,他都会找我聊茶聊茶器,还有他的理想……海阔天空地聊开了。
  时间飞快,年龄增长,阅历增长,他的技艺也在不断进步,臻于成熟,人器俱“老”。这个曾备受打击的家伙,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3年前的一天,他发微信告诉我,“老哥,我被乐天选中,作为优秀工艺师代表赴英国参加了“伦敦手工艺周”交流。”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他的兴奋劲儿。
  之后,他的作品还得到某些陶瓷知名平台的认可推荐,并且成了家,生了娃,事业、家庭,以及最初的梦想都在景德镇生根发芽了。
  去年冬天,我在景德镇又见到了小臧和他幸福的一家。他的工作已经搬到当地一个繁华地段,可他一点没变,依然是光头,依然是典型的西北老农形象。要说真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他成熟且自信的言语和笑容,让我内心有点小小的震撼。我想,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气场”吧。
  坐在茶桌前,四围都是他的作品。他娴熟地煮着老白茶,继续跟我聊理想谈人生。茶烟袅袅,他的愿景很清晰。
  杜彦辛:心思细腻的“杜师兄”
  翻看微信聊天记录,认识杜彦辛是在3年前的5月中旬,平时我总戏称他为“杜师兄”。这个称呼源自我们同在一位锔瓷师父门下学艺,他比我早几期毕业,尽管他还是一个“90后”。
  小杜是山西人,毕业于河南许昌学院,学的是陶瓷艺术设计。学生时代,他就是一枚学霸。对他的名字早有耳闻,直到两年前到景德镇明清园早市闲逛才见到其“本尊”。同我脑海中的北方汉子形象大相径庭,他比我还更像南方人。他中等身材,脸庞白皙,略带腼腆,就像一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这次见面,时间比较仓促,寒暄了几句就道别了。
  此后,在同师兄们聊天中,偶尔谈起小杜,知道他的锔瓷技艺进益飞快,只是他极少将作品分享到朋友圈,因而也无缘见得到他的作品。
  2018年厦门秋季茶博会,我又见到了小杜。这一回,我们聊了很久。原来,四年前他刚到景德镇时,原是从创作茶器开始的。但是,一次偶然,他接触到传统的锔瓷手艺,并由此改变了他的创作轨迹,改“造”为“修”。
  他出师以后,回到景德镇,就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将锔活与茶器创作结合起来呢?于是,他开始了各种尝试,各种折腾。起初,他也捣鼓出了一些东西,到乐天创意集市去报名摆摊,结果屡报屡退,很是挫败。对方毫不留情面地说:你的作品太老套了!
  无奈,小杜只好周天到明清园摆早市,日子总要过的。只要不生病,他雷打不动地都会出现在早市上,就算刮风下雨也都去。他相信,“伯乐”总会出现的。终于,在—个冬晨,他等到了“伯乐”。   那天早上,下着雨。不像北方,有暖气护体,景德镇的冬天,一下雨就湿冷到刺骨。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露天摆摊,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可小杜还是去了。雨天的早市,冷冷清清,基本没什么人光顾。直到中午,有个人来到他摊位前,跟他聊了许久,并提出要去他的工作室看看。小杜收好东西,就把客人领到了工作室。客人东看看,西瞧瞧,把工作室里里外外转了个遍,才正式亮明身份:“我是观复博物馆的,想在景德镇找一家工作室合作。”喜欢陶瓷喜欢收藏的人,都知道观复博物馆是大名鼎鼎的文化学者马未都创办的。于是,他的工作室就正式成为观复博物馆的合作伙伴一新艺锔瓷工作室。
  在厦门茶展期间,我和小杜还一起去拜访了厦门市漆艺“非遗”传承人吴艺明的工作室。喝茶闲聊的时候,小杜对古瓷器的了解与鉴赏水平也令我感到惊讶。他对中国古瓷非常感兴趣,自己买书,海量阅读各种资料文献,甚至他还“死皮赖脸”地拜了景德镇当地一位古董界老先生为师学习鉴古技能。
  小杜这一无名小辈,其作品之所以能打动马未都这样的“大咖”,是因为在他的作品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味。他所面对的都是一件件被时光打上了深深印迹的古瓷,裂痕、缺口,平添了几多沧桑。或锔补,或金缮,残破的古瓷在小杜手上慢慢苏醒,焕发了昔日的生动气韵。尽管有修缮的痕迹,却丝毫不让人感到突兀,金属与瓷面浑然天成。更让人叫绝的是,一些残器,经小杜“妙手回春”,看不出一星半点的破损,就跟完整器别无二致。在修旧的同时,小杜也有创“新”,但他的“新”也是仿“旧”,即新器上进行二次或三次创作,打上锔钉或镶嵌金属装饰,通过不完美塑造器物之美。
  带着几分崇拜,去年年底,我去景德鎮也走访了小杜的工作室。有趣的是,他的工作室居然是在一个很不起眼甚至可以用“破旧”来形容的巷子里。这是一幢4层楼高的民房,一楼是房东开的老式理发店,这种理发店在21世纪恐怕只有穷乡僻壤才会有。爬楼梯时,楼梯拐角飘着一股鸡鸭粪便的味道,据说鸡鸭专门是给房东媳妇做月子养的。如此破旧的楼房,理发店,鸡鸭粪便味,怎么会成为观复博物馆合作的工作室?
  到了3楼,推开门,仿佛打开了另外—个平行世界,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此前种种不堪入目全都烟消云散。屋子里,一切器物井井有条地摆放着,整洁干净。一间有内外间的会客室,是小杜日常创作与学习的地方。外间摆满各种关于瓷器的书籍和他的作品,另外一边是他的工作室,里面摆着三张工作台,斑驳的墙壁,工具码放地齐整划一,完全不像一个单身男生的起居工作地方。小杜说,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房间。我问他:“这么差的环境,你为啥不换个地方,马未都先生来这,你不觉得寒酸吗?”小杜笑说:“我习惯了,来景德镇时我就一直在这儿,从没换过地方。”
  我想,锔活是方寸间的“舞蹈”,让残缺的器皿重焕新生,精巧的手艺背后是缜密细腻的心思。也正因他有这样近乎强迫症的执著,加上他与外表相称的细腻,才能打磨出令大咖满意的作品。
  就在几天前,小杜告诉我,他要搬工作室了,新的工作室是在三宝村口的一座很有格调2层老宅子里。
  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其他文献
由于普通,因而常见  由于常见,因而典型  没有比这更真实的叙述  没有比这更生动的还原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老物件”  它们源于生活,忠于历史  ……  ——广西民族博物馆《昨日重现 百年老物件展》  一座博物馆,收藏着一方历史,也收藏着人们共同的生活记忆。一个世纪,对于烟波浩淼的时间长河来说,不过浪花一瞬。但是,20世纪这1 00年,古老的中国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现代化过程。这一过程中,危机与
期刊
乌龙茶传统的主产区在福建、广东和台湾,不同产区的乌龙茶品质特征各异。要充分了解不同区域乌龙茶品质风味特征,以便开展客观的审评。  评审方法  扦样:要求所扦茶样能代表该批茶叶的品质。一般从大堆或每袋茶叶的上、中下四周均匀扦取茶样。扦出后采用“四分法”,扦取对顶角的两份。反复进行几次,直至所需叶量时为止。扦样手势要轻,以免压碎茶叶。  把盘:将茶倒入评茶盘,双手持盘的边沿,运用手势作前后左右的回旋转
期刊
十多年前我逛茶城,会遇到各式奇人。有一次,我刚在一家茶铺坐下,有一人凑上来: “你带茶了吗?”我惘然: “我是来买茶的,带什么茶?”他从兜里一小铁皮罐, “你若带了,我与你斗茶。”我大笑: “我还以为你找我斗蟋蟀呢!什么好茶啊,我看看。”他显宝似地打开,一层棉纸包裹着,绛红色一小块普洱茶。  普洱茶有生普与熟普之分,与我斗茶的陌生人手持的茶便是生普,他说已经存放二十年了。  我喜生普甚于熟普,那是
期刊
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  一盏茶的妙处,在唐代诗僧皎然的《饮茶哥欠送郑容》得到了最好的注解:茶去除了身体的不舒适,让心中的忧虑恐惧也随之消除。  全民“战疫”改变了很多,卻刷新和坚定了茶人对于手中这盏茶的认识。茶对于个人健康的益处、对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已无须赘述,而茶对于人心性的滋养,更是爱茶人所津津乐道一一从茶中学到的东西可以很好地平衡我们的心理状态。  茶人精神,在爱茶人心中是值
期刊
中国历代茶书、茶诗文浩如烟海,数不胜数,其中不泛经典之作,茶书中如“茶圣”陆羽《茶经》、罗廪《茶解》、许次纾《茶疏》;茶诗如陆龟蒙、皮日休《茶具十咏》等。这些人何以能写出经典之作?有个重要原因是,与其他作者相比,他们更重视实践,甚至亲自开辟茶园,或好友有茶园,重视观察与思考,从中得到裨益。而这些古代名人私家茶园,也可视为“微”茶庄园。陆羽:著《茶经》,亦辟茶园惊彼武陵状,移居此岩边。开亭如贮云,凿
期刊
人生七雅,琴棋书画诗酒茶,雅士不可无茶。当今生活,茶也以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和文化内涵滋养丰富着人们的日常,为其清思助兴。在不宜外出的特殊时期,不如选择独自饮茶,茶中自有人生况味,等着你去体会。  1深隐于茶,自得其乐  古代文人墨客多爱茶,饮茶也成为极富仪式感的雅事,其中不乏自得其乐的“独饮”人士,甚至在饮茶选址上就极尽唯美,幽雅安静,不为外界所打扰,独自品味茶性的恬静淡泊。  正如白居易的《食后
期刊
如果一个好奇的朋友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资深茶友聚集的茶会,他的耳朵会不幸被灌入大量黑话。其中最难瞳的可能是:你喝古树吗?我们这位无辜的朋友一定会想:古树,可以喝吗?而且,怎么去喝一棵树?接下来,他会面临另外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喝古树?以及我怎么知道喝的是古树?茶行业封闭性强,但201 8年“双十一”的数据向所有人打开了这个行业的一扇门。“双十一”茶叶销售数据非常可观。茶叶的销售量这么大,的确需要了解
期刊
说到泡茶跟水温的关系,说到浸泡时间跟茶汤的关系,都说差个一点,就会令茶汤不一样,我就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做实验,因为没有人干扰,特专心地去体会85℃跟90℃泡出茶汤的不同、留意50秒跟一分钟的差异。一面体会它们的差异,一方面也逐渐带出了与茶的感情,喝着喝着就像彼此在聊天一样,我深刻理解了这泡茶的个性,我发觉独饮是与茶为友的最佳途径。不同的人泡同一款茶也会有不同吗?如果这两个人都很会泡茶,它俩使用同样的
期刊
一曲古琴悠然,一盏香茗自飘香。在古田五龙湖畔的一角——儒溪苑,多位茶友围席而坐,在悠游柔转的声乐中品啜香茗,感受悠然韵致。  竹修空间/至美无言  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禅宗的“无”,茶室的配置,竹修家具最为简朴,其古朴典雅、端庄优雅、古色古香,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修心养性之愿望。这次的茶会,茶室中的竹修空间则整体风格雅致,调性统一,茶花、茶签、茶包、茶器等皆以素淡文雅相应,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的山
期刊
两年前,一只矾红诗文盖碗突然在茶圈兴起,或许你没有使用过,但一定多次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和茶人空间里见过它。同样在短时间内风靡起来的还有一款暖桌,在图片中它被放在榻榻米中间,矮矮一张中间嵌一个火钵,上面吊一只铁壶咕嘟咕嘟烧水。  追根溯源,这两个网红茶器最早都出自景德镇师傅一凡之手。有人说他给景德镇注入了一股活水,但现在看来,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愉悦自己  一凡说话鼻音很重,又长着张自带三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