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茶道》1月刊,讲述了两个年轻艺术家“景漂”的经历。他们的故事,也是“景漂”一族生存现状的剪影。的确,对于许多年轻手艺人来说,景德镇是一个“梦工厂”。这座千年的瓷都,交织着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于是,它的“能量”吸引了五湖四海乃至世界的陶艺人来这里寻梦筑梦。
本期要介绍的“景漂”是来自北方的两个青年陶艺家,尽管术业有专攻,且风格不一,但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南方特有的灵动与清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器物暗合了茶朴素天然的精神特质。
臧清瑜:“老农”新匠人
我之所以爱逛乐天陶社创意市集,因为那里总是充满意外和惊喜。闲逛晃荡,不仅可以淘器,还可以通过器物来“捕捉”到有趣的灵魂和有趣的人,臧清瑜就是其中一个。
第一次见到小臧是在6年前的夏天。当时,我在乐天早市逛了一圈,没有发现一件心水的器皿。就在我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在集市靠墙边一个犄角旮旯发现了他。
他光着头,皮肤黝黑,穿一棉布T恤,最吸引我的是,他手上正拿著一顶草帽在扇风,一副标准西北老农形象。具体的我描述不来,反正照着黑白片《小兵张嘎》嘎子卖西瓜时的模样去“脑补”,就八九不离十了。他摊位上摆的都是一些手作的陶土小壶,而且那时还比较流行的日式“南蛮烧”侧把壶。跟集市里那些学院派以及个性突出的作品相比,这些壶的风实在有点格格不入,“画风”很是违和。
由于下午要赶火车回程,我没顾得上跟他多聊,只是匆匆加了微信。在返家的途中,我刷手机消磨时间。当我翻看到他的朋友圈时,感到很惊奇:真没想到,这个外表像西北老农的年轻人拍的照片竟如此唯美,如此有格调!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人家的的确确是“学院派”出身,西安美院陶艺专业毕业的,实习的时候就在景德镇。毕业后,还是去了景德镇。跟许多“景漂”的年轻人一样,他是“野心勃勃”地来的,想要在这里大展拳脚,追逐梦想。可是,现实很“骨感”,初来乍到,炽热的梦想就被当头泼了凉水:他的“学院派”作品太稚嫩,市场不太认可。这下,别说踌躇满志了,“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那会儿,茶圈的审美趣味比较倾向于日式的简约风格,如安藤雅信的茶器,颇受爱茶人的亲睐。小臧思虑了很久,也看了很多作品,心想:“也许,茶器会是一个突破口。”然而,问题又来了。虽然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有着辉煌灿烂的茶文化,而且陕西也有产茶,但他可是滴茶不沾的,茶器该做成什么样,他完全不懂,感到非常茫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恶补。于是,他白天逛市场,晚上啃书本,勤奋的孩子。
其实,虽说艺术是开放的、自由的,但在景德镇作为一种行业却是相对封闭的,交流基本没有,更不用说免费传授技艺,毕竟技艺跟饭碗几乎是划等号的。没人指导,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小臧感到很无奈,也很无助。不过,陕西人骨子里“倔、犟、硬、碰”的性格,让他硬着头皮也要扛下去。
这家伙的经历,让我对他产生了浓浓的好奇。还没下火车,我就看图购物,跟他定了两只侧把小壶。收到壶以后,有点小小的失望:他做的东西有点“惨”,就实用来说,基本不能用,毛病很多,烧结温度似乎也不太够。
于是,我就毫不避讳地指出了他作品存在的问题。他说,“其实我做东西都是凭想象凭感觉的”,而且根本不喝茶。我听后,很惊讶:不喝茶,怎么会做得好茶器呢?第二天,我就给寄了一些茶去,让他感觉一下,可能更有助于创作。也就是从那时起,基本每天晚上11点过后,他都会找我聊茶聊茶器,还有他的理想……海阔天空地聊开了。
时间飞快,年龄增长,阅历增长,他的技艺也在不断进步,臻于成熟,人器俱“老”。这个曾备受打击的家伙,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3年前的一天,他发微信告诉我,“老哥,我被乐天选中,作为优秀工艺师代表赴英国参加了“伦敦手工艺周”交流。”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他的兴奋劲儿。
之后,他的作品还得到某些陶瓷知名平台的认可推荐,并且成了家,生了娃,事业、家庭,以及最初的梦想都在景德镇生根发芽了。
去年冬天,我在景德镇又见到了小臧和他幸福的一家。他的工作已经搬到当地一个繁华地段,可他一点没变,依然是光头,依然是典型的西北老农形象。要说真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他成熟且自信的言语和笑容,让我内心有点小小的震撼。我想,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气场”吧。
坐在茶桌前,四围都是他的作品。他娴熟地煮着老白茶,继续跟我聊理想谈人生。茶烟袅袅,他的愿景很清晰。
杜彦辛:心思细腻的“杜师兄”
翻看微信聊天记录,认识杜彦辛是在3年前的5月中旬,平时我总戏称他为“杜师兄”。这个称呼源自我们同在一位锔瓷师父门下学艺,他比我早几期毕业,尽管他还是一个“90后”。
小杜是山西人,毕业于河南许昌学院,学的是陶瓷艺术设计。学生时代,他就是一枚学霸。对他的名字早有耳闻,直到两年前到景德镇明清园早市闲逛才见到其“本尊”。同我脑海中的北方汉子形象大相径庭,他比我还更像南方人。他中等身材,脸庞白皙,略带腼腆,就像一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这次见面,时间比较仓促,寒暄了几句就道别了。
此后,在同师兄们聊天中,偶尔谈起小杜,知道他的锔瓷技艺进益飞快,只是他极少将作品分享到朋友圈,因而也无缘见得到他的作品。
2018年厦门秋季茶博会,我又见到了小杜。这一回,我们聊了很久。原来,四年前他刚到景德镇时,原是从创作茶器开始的。但是,一次偶然,他接触到传统的锔瓷手艺,并由此改变了他的创作轨迹,改“造”为“修”。
他出师以后,回到景德镇,就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将锔活与茶器创作结合起来呢?于是,他开始了各种尝试,各种折腾。起初,他也捣鼓出了一些东西,到乐天创意集市去报名摆摊,结果屡报屡退,很是挫败。对方毫不留情面地说:你的作品太老套了!
无奈,小杜只好周天到明清园摆早市,日子总要过的。只要不生病,他雷打不动地都会出现在早市上,就算刮风下雨也都去。他相信,“伯乐”总会出现的。终于,在—个冬晨,他等到了“伯乐”。 那天早上,下着雨。不像北方,有暖气护体,景德镇的冬天,一下雨就湿冷到刺骨。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露天摆摊,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可小杜还是去了。雨天的早市,冷冷清清,基本没什么人光顾。直到中午,有个人来到他摊位前,跟他聊了许久,并提出要去他的工作室看看。小杜收好东西,就把客人领到了工作室。客人东看看,西瞧瞧,把工作室里里外外转了个遍,才正式亮明身份:“我是观复博物馆的,想在景德镇找一家工作室合作。”喜欢陶瓷喜欢收藏的人,都知道观复博物馆是大名鼎鼎的文化学者马未都创办的。于是,他的工作室就正式成为观复博物馆的合作伙伴一新艺锔瓷工作室。
在厦门茶展期间,我和小杜还一起去拜访了厦门市漆艺“非遗”传承人吴艺明的工作室。喝茶闲聊的时候,小杜对古瓷器的了解与鉴赏水平也令我感到惊讶。他对中国古瓷非常感兴趣,自己买书,海量阅读各种资料文献,甚至他还“死皮赖脸”地拜了景德镇当地一位古董界老先生为师学习鉴古技能。
小杜这一无名小辈,其作品之所以能打动马未都这样的“大咖”,是因为在他的作品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味。他所面对的都是一件件被时光打上了深深印迹的古瓷,裂痕、缺口,平添了几多沧桑。或锔补,或金缮,残破的古瓷在小杜手上慢慢苏醒,焕发了昔日的生动气韵。尽管有修缮的痕迹,却丝毫不让人感到突兀,金属与瓷面浑然天成。更让人叫绝的是,一些残器,经小杜“妙手回春”,看不出一星半点的破损,就跟完整器别无二致。在修旧的同时,小杜也有创“新”,但他的“新”也是仿“旧”,即新器上进行二次或三次创作,打上锔钉或镶嵌金属装饰,通过不完美塑造器物之美。
带着几分崇拜,去年年底,我去景德鎮也走访了小杜的工作室。有趣的是,他的工作室居然是在一个很不起眼甚至可以用“破旧”来形容的巷子里。这是一幢4层楼高的民房,一楼是房东开的老式理发店,这种理发店在21世纪恐怕只有穷乡僻壤才会有。爬楼梯时,楼梯拐角飘着一股鸡鸭粪便的味道,据说鸡鸭专门是给房东媳妇做月子养的。如此破旧的楼房,理发店,鸡鸭粪便味,怎么会成为观复博物馆合作的工作室?
到了3楼,推开门,仿佛打开了另外—个平行世界,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此前种种不堪入目全都烟消云散。屋子里,一切器物井井有条地摆放着,整洁干净。一间有内外间的会客室,是小杜日常创作与学习的地方。外间摆满各种关于瓷器的书籍和他的作品,另外一边是他的工作室,里面摆着三张工作台,斑驳的墙壁,工具码放地齐整划一,完全不像一个单身男生的起居工作地方。小杜说,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房间。我问他:“这么差的环境,你为啥不换个地方,马未都先生来这,你不觉得寒酸吗?”小杜笑说:“我习惯了,来景德镇时我就一直在这儿,从没换过地方。”
我想,锔活是方寸间的“舞蹈”,让残缺的器皿重焕新生,精巧的手艺背后是缜密细腻的心思。也正因他有这样近乎强迫症的执著,加上他与外表相称的细腻,才能打磨出令大咖满意的作品。
就在几天前,小杜告诉我,他要搬工作室了,新的工作室是在三宝村口的一座很有格调2层老宅子里。
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本期要介绍的“景漂”是来自北方的两个青年陶艺家,尽管术业有专攻,且风格不一,但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南方特有的灵动与清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器物暗合了茶朴素天然的精神特质。
臧清瑜:“老农”新匠人
我之所以爱逛乐天陶社创意市集,因为那里总是充满意外和惊喜。闲逛晃荡,不仅可以淘器,还可以通过器物来“捕捉”到有趣的灵魂和有趣的人,臧清瑜就是其中一个。
第一次见到小臧是在6年前的夏天。当时,我在乐天早市逛了一圈,没有发现一件心水的器皿。就在我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在集市靠墙边一个犄角旮旯发现了他。
他光着头,皮肤黝黑,穿一棉布T恤,最吸引我的是,他手上正拿著一顶草帽在扇风,一副标准西北老农形象。具体的我描述不来,反正照着黑白片《小兵张嘎》嘎子卖西瓜时的模样去“脑补”,就八九不离十了。他摊位上摆的都是一些手作的陶土小壶,而且那时还比较流行的日式“南蛮烧”侧把壶。跟集市里那些学院派以及个性突出的作品相比,这些壶的风实在有点格格不入,“画风”很是违和。
由于下午要赶火车回程,我没顾得上跟他多聊,只是匆匆加了微信。在返家的途中,我刷手机消磨时间。当我翻看到他的朋友圈时,感到很惊奇:真没想到,这个外表像西北老农的年轻人拍的照片竟如此唯美,如此有格调!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人家的的确确是“学院派”出身,西安美院陶艺专业毕业的,实习的时候就在景德镇。毕业后,还是去了景德镇。跟许多“景漂”的年轻人一样,他是“野心勃勃”地来的,想要在这里大展拳脚,追逐梦想。可是,现实很“骨感”,初来乍到,炽热的梦想就被当头泼了凉水:他的“学院派”作品太稚嫩,市场不太认可。这下,别说踌躇满志了,“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那会儿,茶圈的审美趣味比较倾向于日式的简约风格,如安藤雅信的茶器,颇受爱茶人的亲睐。小臧思虑了很久,也看了很多作品,心想:“也许,茶器会是一个突破口。”然而,问题又来了。虽然西安作为大唐的国都,有着辉煌灿烂的茶文化,而且陕西也有产茶,但他可是滴茶不沾的,茶器该做成什么样,他完全不懂,感到非常茫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恶补。于是,他白天逛市场,晚上啃书本,勤奋的孩子。
其实,虽说艺术是开放的、自由的,但在景德镇作为一种行业却是相对封闭的,交流基本没有,更不用说免费传授技艺,毕竟技艺跟饭碗几乎是划等号的。没人指导,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小臧感到很无奈,也很无助。不过,陕西人骨子里“倔、犟、硬、碰”的性格,让他硬着头皮也要扛下去。
这家伙的经历,让我对他产生了浓浓的好奇。还没下火车,我就看图购物,跟他定了两只侧把小壶。收到壶以后,有点小小的失望:他做的东西有点“惨”,就实用来说,基本不能用,毛病很多,烧结温度似乎也不太够。
于是,我就毫不避讳地指出了他作品存在的问题。他说,“其实我做东西都是凭想象凭感觉的”,而且根本不喝茶。我听后,很惊讶:不喝茶,怎么会做得好茶器呢?第二天,我就给寄了一些茶去,让他感觉一下,可能更有助于创作。也就是从那时起,基本每天晚上11点过后,他都会找我聊茶聊茶器,还有他的理想……海阔天空地聊开了。
时间飞快,年龄增长,阅历增长,他的技艺也在不断进步,臻于成熟,人器俱“老”。这个曾备受打击的家伙,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3年前的一天,他发微信告诉我,“老哥,我被乐天选中,作为优秀工艺师代表赴英国参加了“伦敦手工艺周”交流。”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他的兴奋劲儿。
之后,他的作品还得到某些陶瓷知名平台的认可推荐,并且成了家,生了娃,事业、家庭,以及最初的梦想都在景德镇生根发芽了。
去年冬天,我在景德镇又见到了小臧和他幸福的一家。他的工作已经搬到当地一个繁华地段,可他一点没变,依然是光头,依然是典型的西北老农形象。要说真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他成熟且自信的言语和笑容,让我内心有点小小的震撼。我想,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气场”吧。
坐在茶桌前,四围都是他的作品。他娴熟地煮着老白茶,继续跟我聊理想谈人生。茶烟袅袅,他的愿景很清晰。
杜彦辛:心思细腻的“杜师兄”
翻看微信聊天记录,认识杜彦辛是在3年前的5月中旬,平时我总戏称他为“杜师兄”。这个称呼源自我们同在一位锔瓷师父门下学艺,他比我早几期毕业,尽管他还是一个“90后”。
小杜是山西人,毕业于河南许昌学院,学的是陶瓷艺术设计。学生时代,他就是一枚学霸。对他的名字早有耳闻,直到两年前到景德镇明清园早市闲逛才见到其“本尊”。同我脑海中的北方汉子形象大相径庭,他比我还更像南方人。他中等身材,脸庞白皙,略带腼腆,就像一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这次见面,时间比较仓促,寒暄了几句就道别了。
此后,在同师兄们聊天中,偶尔谈起小杜,知道他的锔瓷技艺进益飞快,只是他极少将作品分享到朋友圈,因而也无缘见得到他的作品。
2018年厦门秋季茶博会,我又见到了小杜。这一回,我们聊了很久。原来,四年前他刚到景德镇时,原是从创作茶器开始的。但是,一次偶然,他接触到传统的锔瓷手艺,并由此改变了他的创作轨迹,改“造”为“修”。
他出师以后,回到景德镇,就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将锔活与茶器创作结合起来呢?于是,他开始了各种尝试,各种折腾。起初,他也捣鼓出了一些东西,到乐天创意集市去报名摆摊,结果屡报屡退,很是挫败。对方毫不留情面地说:你的作品太老套了!
无奈,小杜只好周天到明清园摆早市,日子总要过的。只要不生病,他雷打不动地都会出现在早市上,就算刮风下雨也都去。他相信,“伯乐”总会出现的。终于,在—个冬晨,他等到了“伯乐”。 那天早上,下着雨。不像北方,有暖气护体,景德镇的冬天,一下雨就湿冷到刺骨。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露天摆摊,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可小杜还是去了。雨天的早市,冷冷清清,基本没什么人光顾。直到中午,有个人来到他摊位前,跟他聊了许久,并提出要去他的工作室看看。小杜收好东西,就把客人领到了工作室。客人东看看,西瞧瞧,把工作室里里外外转了个遍,才正式亮明身份:“我是观复博物馆的,想在景德镇找一家工作室合作。”喜欢陶瓷喜欢收藏的人,都知道观复博物馆是大名鼎鼎的文化学者马未都创办的。于是,他的工作室就正式成为观复博物馆的合作伙伴一新艺锔瓷工作室。
在厦门茶展期间,我和小杜还一起去拜访了厦门市漆艺“非遗”传承人吴艺明的工作室。喝茶闲聊的时候,小杜对古瓷器的了解与鉴赏水平也令我感到惊讶。他对中国古瓷非常感兴趣,自己买书,海量阅读各种资料文献,甚至他还“死皮赖脸”地拜了景德镇当地一位古董界老先生为师学习鉴古技能。
小杜这一无名小辈,其作品之所以能打动马未都这样的“大咖”,是因为在他的作品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味。他所面对的都是一件件被时光打上了深深印迹的古瓷,裂痕、缺口,平添了几多沧桑。或锔补,或金缮,残破的古瓷在小杜手上慢慢苏醒,焕发了昔日的生动气韵。尽管有修缮的痕迹,却丝毫不让人感到突兀,金属与瓷面浑然天成。更让人叫绝的是,一些残器,经小杜“妙手回春”,看不出一星半点的破损,就跟完整器别无二致。在修旧的同时,小杜也有创“新”,但他的“新”也是仿“旧”,即新器上进行二次或三次创作,打上锔钉或镶嵌金属装饰,通过不完美塑造器物之美。
带着几分崇拜,去年年底,我去景德鎮也走访了小杜的工作室。有趣的是,他的工作室居然是在一个很不起眼甚至可以用“破旧”来形容的巷子里。这是一幢4层楼高的民房,一楼是房东开的老式理发店,这种理发店在21世纪恐怕只有穷乡僻壤才会有。爬楼梯时,楼梯拐角飘着一股鸡鸭粪便的味道,据说鸡鸭专门是给房东媳妇做月子养的。如此破旧的楼房,理发店,鸡鸭粪便味,怎么会成为观复博物馆合作的工作室?
到了3楼,推开门,仿佛打开了另外—个平行世界,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此前种种不堪入目全都烟消云散。屋子里,一切器物井井有条地摆放着,整洁干净。一间有内外间的会客室,是小杜日常创作与学习的地方。外间摆满各种关于瓷器的书籍和他的作品,另外一边是他的工作室,里面摆着三张工作台,斑驳的墙壁,工具码放地齐整划一,完全不像一个单身男生的起居工作地方。小杜说,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房间。我问他:“这么差的环境,你为啥不换个地方,马未都先生来这,你不觉得寒酸吗?”小杜笑说:“我习惯了,来景德镇时我就一直在这儿,从没换过地方。”
我想,锔活是方寸间的“舞蹈”,让残缺的器皿重焕新生,精巧的手艺背后是缜密细腻的心思。也正因他有这样近乎强迫症的执著,加上他与外表相称的细腻,才能打磨出令大咖满意的作品。
就在几天前,小杜告诉我,他要搬工作室了,新的工作室是在三宝村口的一座很有格调2层老宅子里。
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