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齐齐哈尔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办学模式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_i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齐哈尔大学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虽说音乐教育专业的建设已有十几年的时间,然而音乐表演专业的建设仅仅才有几年的时间,为此,构建怎样的办学模式,促进专业发展,值得我们探索。
  
  一、办学现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仅仅十几年时间,全国原有的师范院校、新组建的师范院校以及许多理工科院校、综合大学,乘着全国高校扩招的春风,趁着倡导素质教育的热潮,纷纷成立了音乐学院并设置了音乐表演专业。据不完全统计:九十年代以前,全国高师(包括专科学校)绝大多数音乐系主要以音乐教育专业为主,九十年代以后,全国高师本(专)科院校、民族学院以及综合院校、民办、私立学校、职业技术院校,甚至包括某些地质、石油、建工、航天等在内的理工科院校也相继挂起了音乐学院的牌子,并开始大量招收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目前除了中央、上海等全国九大专业音乐学院以外,绝大多数省和地区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艺术学院或音乐学院,包括前面已经述及的全国师范院校和其它综合院校音乐学院(系),应该说基本上实现了遍地开花。
  从宏观上看,中国艺术教育的高速或者换一种说法叫大规模发展,的确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从战略上看,艺术教育的空前发展对提高中国人民的综合文化素质、艺术修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需求上看,艺术教育的大规模扩招,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人们的教育要求,尤其是部分经济、文化欠发达的省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同时,也最大可能地吸引了人们的教育投资。
  但是,我们审视一下大部分院校所制定的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调查落实近几年全国各个学校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其现状不仅令人担忧,而且由此所引发出的诸多问题异常尖锐。实际情况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地表现在全国毕业生身上。近几年音乐专业尤其是师范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改行者居多,而在家待业或以家教为生的毕业生人数更是逐年增加。办学条件差的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就更难了。面对这种招生人数与就业率的巨大反差,我们应该做何思考?它与高校扩招有怎样的因果关系?其中是否存在更深一层的原因?
  首先,除了大家都已知道并且也纷纷议论的问题(比如由于全国艺术类扩招,毕业生成倍增长,相反,有效就业岗位又没有相应增加,造成了某些城市和地区毕业生供大于求等现状),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当前人才自主选择、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省和地区的人才至今仍源源不断地向发达地区流动,这就使得我国落后地区的人才匮乏问题更趋雪上加霜。从培养目标上考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依据于社会和人才市场,应该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关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调研。从专业发展方向上看,音乐表演专业应该不断地增加专业方向,以极大限度地拓宽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就业渠道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据了解有的学校仅仅十几个教师、几十间琴房和几间教室就仓促办起了音乐学院,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与音乐教育专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像这样的情况,所谓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高水平和高质量是无从谈起的。对此,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多快好省的办学模式的音乐学院(系),尽管勉强挤上某一趟“列车”,但究竟要走向何方?到底还能走多久?依我所见,倘若上述问题都没有来得及搞清楚,一味地追求大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就现有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势必造成这样的结果:对于国家来讲,造成许多地方此方面人才的重复培养和浪费,造成就业率逐年递减将是必然的。对于学生来讲,与专业音乐学院相比,造成师范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尴尬是必然的。对于学校本身来看,随着中国百姓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投资越来越变得冷静和理智,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的学校和专业将是他们的首选。相反,就业率低,而且花钱又多的学校和专业将必然遭到冷落。
  
  二、面临的机遇、优势与挑战
  
  1、机遇和优势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音乐艺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将极大地推动全国和东北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的需求迅速增长,音像业、演出业、娱乐业等文化产业成为最有潜力的产业。这为我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2)建设综合性大学以及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品位为音乐专业的办学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现代科学技术与音乐、艺术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美国大约有100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学院(系) ,我国清华大学等多所大学已成立了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我校要建成面向21世纪的综合性大学,提升学校的整体文化品位和办学实力,音乐艺术类学科是不可或缺的,这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我校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实力和信誉使音乐专业拥有显著的办学优势。在对外交往、办学条件、学风校风、学科建设等多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音乐表演专业赢得了办学优势。
  2、问题和挑战
  首先,如何创设音乐专业的教育环境和艺术氛围,使综合大学有的专业与音乐艺术学科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其次,如何在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普通大学办音乐专业的特色;再次,我校音乐表演专业乃新办专业,被学生和社会完全认同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再次,从选修课教学到专业课教学,无论是教师年龄结构,还是职称结构,都不够合理(管弦专业、钢琴专业、声乐专业),均有这样的问题,由于我系青年教师较多,部分教师在艺术修养、教学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最后,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年年扩招,各地艺术类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学生就业的问题。上述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到我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健康发展。比如,如果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毕业时担任歌唱演员很可能不如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当音乐教师又可能不及音乐系的学生。
  
  三、办学模式思考
  
  1、现有模式
  现阶段我国音乐专业的办学模式不外乎是“高等专业艺术院校模式”和“高师音教专业模式”两种。高等专业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重在“专才教育”,强调某一个专业方向的专业深度、精度,学生普遍重视专业学习,并具有很高的音乐专业技能。应该说,这种精英式的教育是基本符合高等专业院校的办学理念的,但它也存在根本性的缺陷,即它的专业口径过窄,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高等师范院校的音教专业则更强调师范性质,重在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技能的培养,是一种以“音教法”为核心的“通才”型音乐教育,专业技能的深度、精度不足。近年来,上述两种模式也在逐渐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比如高等艺术院校较之以前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以便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高师音教专业增设艺术类相关理论课程。
  2、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模式
  在开办音乐专业时,它必须体现出音乐艺术的专业特点和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不能照搬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或高师音教专业的模式。我认为,我院音乐表演专业应在高师音教专业和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之间构建一种与前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办学模式,即普通大学音乐专业的办学模式,或称“第三种办学模式”,培养出在专业技能上要高于音教专业、在综合素质上要强于专业院校学生的“基础厚、素质高、专业强、后劲足的复合型高级专门艺术人才”。其基本思路是:
  (1)办出专业特色,不搞“大而全”。音乐专业应立足学校实际,办出专业特色,不能走大而全的发展道路,因为我们的师资、音像资料等方方面面的条件都难以与音乐学院相匹敌。我们应以一至两个专业方向为主(如以声乐为主) ,体现某种专业特色(如民族特色) ,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既突出技能技巧的训练,又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
  (2)利用优势,文理结合。其一,利用我校包括工、理、管、经、文、法的多学科条件开设大量选修课程,加强文化教育,通过学科交叉和文理渗透,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其二,利用深厚的理工科氛围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理性、创新性、逻辑性素质的培养,这也有益于音乐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其实是对人的培养);其三,利用综合大学对音乐艺术的需求(如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等),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
  (3)走开放式、联合办学的路子。如与国内外音乐院校联合,促进师资的交流;与作为艺术人才基地的中小学联合(比如我院的附中),得到高素质的稳定生源;与演出团体、用人单位联合,支持艺术实践,提高就业率。
  (4)办学应考虑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音乐艺术人才有什么样的要求,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状况如何,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高校音乐专业的办学也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音乐艺术人才。
  
  四、专业发展对策
  
  1、加强招生宣传,切实做好招生工作
  目前,由于国内许多大学都开设了音乐专业,音乐表演类生源质量整体上不容乐观。这几年,我除在省内招生外,曾几次到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外地招考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而所有考生的总人数不过千人,有培养前途的考生更是凤毛麟角,优秀生源的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在音乐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先天的音乐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音乐表演专业。因此,切实做好招生工作,招进更多真正有潜质的学生是直接关系到音乐表演专业发展的大事。我认为,对尚待建立起良好办学信誉的新办专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招生宣传。招生宣传在形式上要力求多样,重在实效;在观念上应有“市场”意识,以“营销”产品的理念宣传;在内容上主要是强调实力、信誉、价值和前景。此外,音乐表演专业在招生的考试、评分和录取方面,应制定更为明晰的规则和办法,以法招生,避免出现不应有的人为的因素,这都是很迫切的工作,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2、构建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
  (1)坚持“一专”与“多能”并重的专业教育原则。音乐艺术专业常有所谓一专多能与多能一专、主修与副修、专才与通才的争论。我认为,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应坚持“一专”与“多能”并重原则,既强调“一专”,又重视“多能”,并尽可能量化“一专” 和“多能”。如以声乐为例,声乐就是“一专”,教与学都要以“一专”即声乐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表演能力、声乐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专”也不是仅指一项才艺)。“多能”是指如钢琴、管弦、乐理、作曲、和声以及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一专”与“多能”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2)设置新的基础课程,拓宽专业面。利用我校的多学科优势加强文化教育,拓宽知识基础和专业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可在后四个学期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编辑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与文化管理学、艺术经济学、知识产权法、文化产业学等各类选修课程,在不影响音乐主科学习的情况下,学生通过选修的方式学习(开课教师由校内其他专业的老师担任,增加的办学成本不大) ,并把上述课程当作自己的第二专业或第三专业,成为我校音乐专业的一大特色。
  (3)加强艺术实践和对外交流。实践性是音乐专业教育的基本特点,齐齐哈尔大学为音乐专业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舞台、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音乐表演专业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条件,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和舞台表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如增加艺术实践课和社会实践课的比重,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演出和艺术活动,把艺术实践纳入学生的综合考评体系等。
  (4)把培养创新型的音乐人才作为音乐表演专业办学的根本性目标。作曲、演唱、演奏、表演等都是创造性的工作,一个优秀的音乐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素质。我们应尊重音乐专业学生的个性、表现欲和创造性,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艺术人才作为最根本的目标。
  (5)设置更具价值的课程体系予以支持。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密不可分,在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应构建更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如邓小平理论、英语、大学语文)、任意选修课(如美术、戏剧、影视、经济学、管理学、法律)、专业必修课(如乐理、视唱练耳、钢琴、中外音乐史、声乐、表演课等)、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新教学计划增设11周艺术实践课)等,上述体系较之专业艺术院校增加了“公共选修课”,较之高师音教专业,增大了实践课的比重,体现了“综合性、创新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此外,音乐表演专业应使用更具时代特征的系统性的教材,其内容要以民族音乐文化为主,国外经典音乐文化为辅。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法,尤其是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公开化教学,做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音乐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统一。
  3、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专业音乐教师,除了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组织能力、职业道德等一般素质外, 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专业教师要在某一专业领域或课程方面(如声乐、钢琴,或者更为细分的民族声乐、美声与歌剧、钢琴伴奏等)具有很高的专业技巧、艺术修养和业务能力。就我校的实际情况看,从选修课教学到专业教学,年轻教师较多、部分教师在专业技能、音乐修养、课堂教学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师资严重短缺,因而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更高的教师队伍十分迫切。具体地说,一是“走出去”,有计划地组织现有教师去学习、进修、培训、深造等;二是“请进来”,特邀一些专家、学者来校为教师讲课或辅导;三是引进中青年艺术家和音乐人才;四是从高等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中挑选优秀人才;五是实行“传、帮、带”及开放式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六是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从各个层面提高音乐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4、加强对音乐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
  与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相比,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显得个性化、时尚化、艺术化,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自我意识。音乐专业的学生是普通高校的特别“一族”,只有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管理,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坚持我校学生工作的成功经验,还要兼顾音乐专业的办学特点。我对此的认识是:
  (1)以专业教育为中心,通过专业教师、专业教学、专业实践等专业载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文艺观和社会观。
  (2)以文化和思想教育为主线,塑造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点,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3)以班级制度建设为重点,对“优”提高要求,对“差”鼓励帮助,形成和谐、多元、民主、守纪的班集体氛围,搞好音乐专业与其他专业和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合作;
  (4)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理解专业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欲和创造性。
  (5)以综合考评为保证,比如对专业成绩、文化成绩、艺术实践、日常表现等均设置一定的分值,以此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评,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上认识只是我的一点体会,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一定能大大提高音乐表演专业的办学水平。
  5、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音乐教育不只体现于课堂教学,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办好音乐表演专业的一个基本条件,而理工科大学相对缺乏整体性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我觉得,本着全方位、多层次的原则,营造我校文化艺术氛围的工作主要有:
  (1)以音乐专业为龙头。音乐专业的师生利用自身优势,举办各种专业性较强的艺术讲座和音乐会,如独唱、独奏音乐会(声乐、钢琴或其它乐器)、合唱、室内乐音乐会、歌舞表演等,起到“以点带面”的龙头作用,促进高雅艺术的传播。
  (2)以大学生艺术团为主体,组织不同层次的合唱队、乐队、曲艺队、舞蹈队;成立各级文艺部、音乐爱好者协会;举办各种专题的、系列的音乐讲座和音乐沙龙;开办多种形式的音乐培训班、学习班; 举行经常性和突击性的各类演出活动;对外邀请演出。既营造艺术氛围,又促进对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3)面向全校开设多种层次的音乐选修课课程和其它文化艺术课程。
  (4)音乐专业开放式教学,如允许大学生艺术团或其他专业的学生旁听某些课程。
  (5)重视艺术场馆的建设,保证完善的教育条件。
  (6)充分利用校内各种传播手段(如学校广播电台、电教中心、音像室、校刊等)形成整体性的艺术氛围,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积极、健康、高尚的大学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整体文化品位。
  
  四、强化艺术实践课程的对策
  
  要改变目前艺术实践课程的现状,关键是要转变思想,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对艺术实践课程重新定位,把它摆到应有的位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大纲
  根据音乐表演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依照艺术实践课程的要求,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纲。这是艺术实践课程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在制定大纲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综合性原则:安排的实践活动内容中,要有音乐表演专业全面的专业涉及,使学生在参与艺术实践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专业才华,拓展音乐视野和审美空间,锻炼各种能力,“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经历建立自信”。全面参与原则。“对于任何事情,参与便是成功的一半。”艺术实践的活动安排,应以全体学生参与为宗旨,让全体学生在全身心的参与过程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达到培养锻炼各种能力的目标。身心愉悦原则。“审美体验的主要内容,或表现形式就是愉悦。学生们离开了课堂、琴房和排练厅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来到社会大环境和大自然,急需通过各种展现专业的、即兴的、充满创造性的辅导和表演实践,感受多维的、精神的审美体验,体会成功的愉悦。因此,要安排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并将这些活动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2、拓宽艺术实践的途径
  重视和安排好艺术实践课程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在于拓宽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途径,突出实践性。艺术实践的主要实施途径如下:
  (1)专业演出。校内演出:定期组织、策划、参与全校性的文艺演出、专场音乐会、毕业汇报演出等。校外演出:参加由政府、社会团体举办的弘扬社会主流文化的大型文艺演出。
  (2)专业辅导。校内辅导:定期安排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参与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各种艺术辅导,以及参与对相同专业的低年级同学的专业辅导,校内音乐比赛的专业辅导。校外辅导:定期到厂矿企业单位、中小学、青少年宫等单位,参加各种不同层次的专业辅导。
  (3)专业观摩:观摩国内外著名音乐家、知名表演团体的演出,聆听音乐专业人士的专题讲座,观看音乐专家现场的专业实践和指导。
  (4)专业采风:以就近、本土为原则,到本地有特色的民族音乐的县乡去采风,体察民风民情,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状况,采集民歌和民间音乐。
  (5)专业比赛: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专业音乐会,积极参加由各级各类专业机构组织的音乐专业比赛。
  3、建立综合评价制度
  “音乐艺术的实践性较强,学生的音乐能力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显露出来,在实践中考察学生可信度较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依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创造性、效果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其程序是:填写艺术实践报告。每位学生一张,报告的内容包括艺术实践项目、本人参加的活动、收获以及本人对今后活动的建议等栏目和艺术实践汇总表。指导老师依据艺术实践的计划,对每个学生填写的实践报告内容进行汇总,逐项进行填写,评定学生成绩。指导老师依据学生在各项艺术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实绩和效果,综合评定后打出每个学生的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最后进行艺术实践总结,写出艺术实践文字总结。
  实施以上策略的艺术实践课程,必定会给学生带来扩大眼界、提高兴趣、发奋学习、综合能力加强等良好效益,我系二年来的艺术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的音乐综合性人才,音乐表演专业的艺术实践课程应科学而合理地安排,以充分发挥其在音乐专业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16100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班级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体组成的,班级的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管理——具体说是对学生的管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班级管理理论认为,班主任是管理
期刊
对小班孩子来说,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生活上的一大转折。本来由父母甚至更多的人照顾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象小皇帝、小公主一样被大人哄着,现在却要开始学习自己照顾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盥洗、入厕、进餐、午睡,是小班孩子一入园就首先碰到的难题。生活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幼儿园的整个阶段,而抓好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从小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今后的学习、生
期刊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把握一切教育时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开发内在的动力,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自信心。    一、建立“值日班长制”    儿童心理学给我们指出:儿童都有表现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那些能力较强,有特长的“好学生”往往占据了舞台,而那些所谓“差学生”似乎只有当
期刊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向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问题,即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竞争都从根本上集中表现为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又逐步反映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来,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战略发展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
期刊
青春期是人类一生发育过程中突飞猛进的阶段,也是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在这个时期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他们学业成功,就业成功。但由于各种媒体、网络和社会等环境的影响,学生成熟的时间普遍提前,所以进入初中,我们教师和家长就应该更加关心子女。下面是我的一点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抓好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1、学生青春期教育要注意做到不渲染、不描述、不庸俗。在学生了解青春期
期刊
《做灯笼》一文讲的是李良和王京两个小朋友,他们俩发挥各自的特长合作做灯笼,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使他们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短文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真诚地与他人合作,一个人的长处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独行的弊端    文中的王京是个班里公认的小画家,在学校的美术大赛中得过奖,可是她在班里布置教室时,看到别人已经画画了,竟然束手无策,心中存在着烦恼。李良是班里的
期刊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教育的灵魂。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热爱自己的学生,并用这种爱去感染熏陶学生呢?    一、用真心去爱    “爱”的繁体写法,是爱里有一颗“心”。它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真情流露。我们以前接触过著名作家魏巍的文章《我的老师》,里面有一段描写他的老师的文字:“她从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
期刊
党和国家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很显然,党和国家把提高整个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  原国家教委明确规定: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
期刊
语文课本来是中学里一门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课,也应当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可是现在有不少学生却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危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情境,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那种使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波澜而产生如泣如慕、如怨如诉情绪的感情流动,那种“于不疑处激疑”所激起的使学生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和竞争意识。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
期刊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当孩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一些逆反心理,表现为叫他向东偏要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小学进入中学是一个飞跃。在这个阶段,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