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向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问题,即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竞争都从根本上集中表现为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又逐步反映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来,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战略发展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农村中小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就农村中小学而言,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很好地培养四有人才。对于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笔者有如下见解:
一、广大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广大教师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需要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要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坚持终身学习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坚持终身学习,特别要学会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去学习,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三、教师要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全面提高和完善新一代合格公民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的再生和再创造,是人类运用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历史去开发、塑造和完善年轻一代身心结构与功能的社会实践方式。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把中小学教育纳入与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对口的系列,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的教育工作应从“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应高度重视,迅速适应这一转变。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的学生的做法。乡级中小学教育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教育,而是发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伯乐,要发现优秀苗子,同时要呵护每一株幼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培养造就。
必须认识到,广大农村的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学校和教师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平等的发展。每一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们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四、作为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因为人才培养的质量化,是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问题,教育质量涉及利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培养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问题。实际上,教育质量观是与人才观密切联系的。由于人才观的不同,对教育质量评价的差异很大。笔者认为:教育质量观必须以全面素质为标准来评价学生和学校的教育效果,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修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全体教师必须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的育人观。在教育目标的导向上,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核心,实施思想教育、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此,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增强素质教育的历史紧迫感和职业责任感。
五、学校教育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积极的配合
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家长的观念转变。作为家长,人人都有一颗“望子成龙”之心,但不能正确地进行诱导、教育,是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的。学校应主动向社会、向家长解释、宣传素质教育的意义、可行性、必要性,得到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在全社会造成重视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基础教育是人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初级阶段。就其对象而言,是面向全体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就其目标而言,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就其内容而言,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格培养的摇篮,接受基础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个性发展、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生命成长迅速、开启智慧、培养品德的最好阶段,是最富有学习精神,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广大农村青少年,数量多,环境特殊,经济条件比城市青少年差,学习艰难,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在广大农村基础教育战线上的教师要善于当好园丁,用万紫千红来打扮世界,培养高素质的国民,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适合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上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健康地发展,为将来进入社会和继续学习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培养创造能力。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学生的亲密朋友,与学生密切配合,用启发式教学适时进行提问,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有一个积极思维的空间,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现成的知识,“渔”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及技巧。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相当于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成才钥匙,学生才能自由发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教师的课堂上,总是充满一问一答的场面,表面热闹,但细心体会,会发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还是比较肤浅而被动的。学生的参与没有建立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回答纯属烘托气氛。要让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之中,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自己学习活动的进程式方向。
2、布置作业要适度。作业的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作业量应适当,不能偏难、偏多,以“少而精”为宜。对练习中的题目,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筛选,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就行了。因此,布置作业时应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层次性等,通过练习,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3、各学科应齐头并进。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所开的科目,有一个不正确的分类,即“主科”与“副科”。一学期下来,学生不会唱、不会画,就连历史、地理、自然的基础知识也不知道。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4、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主体精神的培育和解放,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个性化的、富有激励性的环境。课外活动时间是调整学生身心、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一段非常宝贵的时间。把课外活动时间当作了第七、八节课,用辅导或大量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外活动,这都是不应该的,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战线的一场改革,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反复实践,使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得到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555100贵州省石阡县青阳乡大坝小学)
一、广大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广大教师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需要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要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坚持终身学习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坚持终身学习,特别要学会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去学习,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三、教师要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全面提高和完善新一代合格公民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的再生和再创造,是人类运用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历史去开发、塑造和完善年轻一代身心结构与功能的社会实践方式。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把中小学教育纳入与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对口的系列,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的教育工作应从“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应高度重视,迅速适应这一转变。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的学生的做法。乡级中小学教育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教育,而是发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伯乐,要发现优秀苗子,同时要呵护每一株幼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培养造就。
必须认识到,广大农村的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学校和教师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平等的发展。每一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们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四、作为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因为人才培养的质量化,是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问题,教育质量涉及利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培养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问题。实际上,教育质量观是与人才观密切联系的。由于人才观的不同,对教育质量评价的差异很大。笔者认为:教育质量观必须以全面素质为标准来评价学生和学校的教育效果,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修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全体教师必须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的育人观。在教育目标的导向上,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核心,实施思想教育、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此,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增强素质教育的历史紧迫感和职业责任感。
五、学校教育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积极的配合
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家长的观念转变。作为家长,人人都有一颗“望子成龙”之心,但不能正确地进行诱导、教育,是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的。学校应主动向社会、向家长解释、宣传素质教育的意义、可行性、必要性,得到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在全社会造成重视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基础教育是人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初级阶段。就其对象而言,是面向全体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就其目标而言,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就其内容而言,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格培养的摇篮,接受基础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个性发展、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生命成长迅速、开启智慧、培养品德的最好阶段,是最富有学习精神,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广大农村青少年,数量多,环境特殊,经济条件比城市青少年差,学习艰难,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在广大农村基础教育战线上的教师要善于当好园丁,用万紫千红来打扮世界,培养高素质的国民,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适合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上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健康地发展,为将来进入社会和继续学习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培养创造能力。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学生的亲密朋友,与学生密切配合,用启发式教学适时进行提问,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有一个积极思维的空间,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现成的知识,“渔”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及技巧。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相当于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成才钥匙,学生才能自由发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教师的课堂上,总是充满一问一答的场面,表面热闹,但细心体会,会发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还是比较肤浅而被动的。学生的参与没有建立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回答纯属烘托气氛。要让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之中,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自己学习活动的进程式方向。
2、布置作业要适度。作业的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作业量应适当,不能偏难、偏多,以“少而精”为宜。对练习中的题目,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筛选,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就行了。因此,布置作业时应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层次性等,通过练习,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3、各学科应齐头并进。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所开的科目,有一个不正确的分类,即“主科”与“副科”。一学期下来,学生不会唱、不会画,就连历史、地理、自然的基础知识也不知道。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4、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主体精神的培育和解放,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个性化的、富有激励性的环境。课外活动时间是调整学生身心、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一段非常宝贵的时间。把课外活动时间当作了第七、八节课,用辅导或大量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外活动,这都是不应该的,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战线的一场改革,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反复实践,使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得到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555100贵州省石阡县青阳乡大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