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视真人系节目形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在缩小,电视真人秀节目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在未来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类电视节目,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与本土化重构,如何创新,如何促进节目的本土化发展,是真人秀节目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节目;真人秀;本土化;改造;创新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52-2
一、真人秀节目现状
在中国电视屏幕上,以2013年为例,从开年强势推出的《我是歌手》(湖南卫视),到年底重装上阵的新一季《中国达人秀》(V5季)(东方卫视),电视真人秀节目也始终大行其道。不仅第一季(2012年)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灿星制作)乘势播出第二季节目,全新的亲子互动类节目《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金鹰卡通)播出后也获得强烈的市场反响。其他还有《非诚勿扰》(江苏卫视)、《中国梦之声》(东方卫视)、《中国最强音》(第二季)(湖南卫视)、《超级演说家》(安徽卫视/北京能量传播)等,在收视率、广告收益上也大多获得成功,同时引发了高度的社会关注。到2014年年初,最新播出的《我是歌手》(第二季)(湖南卫视)、《中国好歌曲》(中央电视台/灿星制作)等真人秀节目,也都表现出收视强势。
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中国特色,出现同质化竞争
我国无论是职场真人秀节目,还是选秀类真人秀节目,都缺乏原创能力,面临着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另外,许多真人秀节目为了降低制作成本,一味复制,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因此,制作方如何突出节目的差异性是真人秀节目的发展重点。
(二)娱乐性与道德底线的冲突
现在一些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可以说完全是为了娱乐而娱乐,忽视了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人性深度等方面的呈现,观众难以从节目中提炼出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东西,甚至一些节目还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利益至上,盲目追求高收视率。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台的高收视率可以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但也容易出现为获取利润而盲目追求收视率的现象。
(四)忽视对节目品牌的打造
一个节目能否长期发展,还在于其品牌的推广和发展。然而一些真人秀节目看中的只是眼前利益,盲目追求利润,节目制作水平低下。这不仅不利于节目本身品牌甚至是产业链的打造,更不利于节目持久长远的发展,比如一些地方电视台闯关类节目,粗制滥造,完全忽视了品牌的影响力。
三、本土化创新建议
(一)节目形态真实展现
电视真人秀节目要以真实为主,这也是真人秀节目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因此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要遵循真实的原则,不要过渡的干预,影响节目的真实效果。如《变形记》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互换角色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热点社会话题,聚焦青少年成长中的典型问题,如网瘾、厌学、暴力、冷漠、物质等现代问题,节目通过寻找一对一呼唤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一周的时间内,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用镜头真实的记录呼唤后参与者的生活状态及心理情感变化。从而达到体验不同人生、解决矛盾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原生态的真实再现了参与者的真实生活和心理变化。“真”是真人秀节目的核心,也是节目的灵魂所在,“真”在节目中的体现主要表现为节目的进程和细节是真实可信的。为了能够让这一点得到充分表达,真人秀节目往往都会采取纪录片式的跟拍形式,如湖南卫视的亲子互动类节目《爸爸去哪儿》,不仅是父子/父女在完成具体任务时摄像机会全程记录,在他们夜晚回到房间休息时,他们的行为举动以及对话都会被记录下来,这些都是真人秀节目最好的素材,只有这些细节被充分捕捉到,节目的真实性才能够有所体现。此外,真人秀节目的主体是人,如何能够让人物个性及品质被捕捉到,这些都需要将他们的生活细节真实呈现才能够有所体现。
(二)节目题材的选择
对于真人秀节目而言,题材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将直接决定节目的制作形式及节目内容,而这些又会直接决定观众对于节目的喜爱及接纳程度。《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选择的题材是五位明星爸爸和自己的子女在野外独立生存两天半,在这两天半里他们不能带任何食物、零食、玩具以及通讯工具到现场,五组家庭只能用节目组提供的食物及生活用具,并且需要住在特定的环境中,如农村或者沙漠中搭建的帐篷里。这种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对于普通人都是一种挑战,更不用说对于这些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家务的明星爸爸们。不仅如此,简陋的生活条件对于孩子们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考验。这些难关不仅会激发起观众的强烈好奇心及猎奇的心理,同时,他们也很想知道在这样艰苦及异常的环境下爸爸们会如何展开对于孩子的教育。这个选材不仅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并且能够充分激发观众们的兴趣。
(三)节目模式的改革
从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来看,单纯的选秀节目或者益智竞技类节目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胃口,那么就需要崭新的制作模式。从真人秀节目来看,在很多节目中,减少了主持人参与,加大了观众的互动。在《我是歌手》中就减少了主持人的参与。再者,摄制环境由室内转向室外拍摄,像《爸爸去哪儿》这类型节目中,明星家庭在户外参与节目录制,摆脱了摄影棚的限制,更加贴近观众,然而在节目制作中也增加了难度。最后,播出形式也发生了改变,许多节目都采用欧美国家主流制作播出的方式———季播,季播型节目的播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抵抗观众的视觉疲劳,对于电视台来说也可以灵活招商,对于广告主来说一次性投放广告冠名费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投放效果不好的。而季播节目周期较短,投放金额相对较小,因而更受欢迎。
(四)增强责任意识是提升电视文化内涵的内在动力 根据传播学文化规范理论,媒介可以为社会树立文化规范。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不一定直接使受众发生变化,但它可以作用于受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变化了的社会文化背景再作用于受众,使之观念发生变化。文化规范论肯定了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所造成的影响。为使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产生健康的、积极的影响,电视媒体在传递信息和娱乐大众的同时,理应承担起文化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电视从业者也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电视必须在文化与娱乐之间探寻一种理性的平衡,从而使电视成为改变我们生活情景的正面力量,为我们创造积极健康的娱乐文化环境。电视在承载文化责任时,不仅在于它要承载思想的、道德的或政治的使命,更大程度上在于它如何承载生活、完善生活、提高生活,在电视文化中渗透并包容鲜明的精神特质。
(五)受众心理的满足
著名的好莱坞电影《楚门的世界》以一种悲喜交加的方式,满足了受众的窥探心理,隐喻了今天的人类被媒介重重包围,甚至虚拟生存于媒介中无法自拔的现实状况,电视真人秀浪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蔓延。受众的这种窥探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电视节目的发展。“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现实生活的乏味无聊导致了人们生活快感的压抑。生存体验型真人秀展现的是异于常规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恰恰迎合了受众渴望更换一种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虽然电视节目并不能真正完成受众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的转变,但通过对真人秀节目的全程关注,使得受众的窥私欲以及娱乐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爸爸去哪儿》满足了受众对于明星及“星二代”的好奇心理,以窥探的态度获取心灵上的满足。广告创意的“3B”原则,即“Beauty,Baby,Beast”,在该节目中同样适用。由于是亲子互动节目,所以在儿童群体中自然有收视。不同于以往综艺节目收视群体以女性为主的情况,《爸爸去哪儿》也获得了与女性观众规模相当的男性观众,受众群层次更加丰富且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郭艳民.浅议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模式引进与本土化改造[J].中国电视,2012,(09).
[2]李颖.认识消化与创新———国内节目模式引进的成功关键.[J]视听,2012,(07).
作者简介:
那纳威,广东广播电视台导演,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导演。
关键词:节目;真人秀;本土化;改造;创新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52-2
一、真人秀节目现状
在中国电视屏幕上,以2013年为例,从开年强势推出的《我是歌手》(湖南卫视),到年底重装上阵的新一季《中国达人秀》(V5季)(东方卫视),电视真人秀节目也始终大行其道。不仅第一季(2012年)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灿星制作)乘势播出第二季节目,全新的亲子互动类节目《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金鹰卡通)播出后也获得强烈的市场反响。其他还有《非诚勿扰》(江苏卫视)、《中国梦之声》(东方卫视)、《中国最强音》(第二季)(湖南卫视)、《超级演说家》(安徽卫视/北京能量传播)等,在收视率、广告收益上也大多获得成功,同时引发了高度的社会关注。到2014年年初,最新播出的《我是歌手》(第二季)(湖南卫视)、《中国好歌曲》(中央电视台/灿星制作)等真人秀节目,也都表现出收视强势。
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中国特色,出现同质化竞争
我国无论是职场真人秀节目,还是选秀类真人秀节目,都缺乏原创能力,面临着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另外,许多真人秀节目为了降低制作成本,一味复制,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因此,制作方如何突出节目的差异性是真人秀节目的发展重点。
(二)娱乐性与道德底线的冲突
现在一些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可以说完全是为了娱乐而娱乐,忽视了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人性深度等方面的呈现,观众难以从节目中提炼出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东西,甚至一些节目还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利益至上,盲目追求高收视率。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台的高收视率可以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但也容易出现为获取利润而盲目追求收视率的现象。
(四)忽视对节目品牌的打造
一个节目能否长期发展,还在于其品牌的推广和发展。然而一些真人秀节目看中的只是眼前利益,盲目追求利润,节目制作水平低下。这不仅不利于节目本身品牌甚至是产业链的打造,更不利于节目持久长远的发展,比如一些地方电视台闯关类节目,粗制滥造,完全忽视了品牌的影响力。
三、本土化创新建议
(一)节目形态真实展现
电视真人秀节目要以真实为主,这也是真人秀节目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因此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要遵循真实的原则,不要过渡的干预,影响节目的真实效果。如《变形记》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互换角色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热点社会话题,聚焦青少年成长中的典型问题,如网瘾、厌学、暴力、冷漠、物质等现代问题,节目通过寻找一对一呼唤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一周的时间内,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用镜头真实的记录呼唤后参与者的生活状态及心理情感变化。从而达到体验不同人生、解决矛盾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原生态的真实再现了参与者的真实生活和心理变化。“真”是真人秀节目的核心,也是节目的灵魂所在,“真”在节目中的体现主要表现为节目的进程和细节是真实可信的。为了能够让这一点得到充分表达,真人秀节目往往都会采取纪录片式的跟拍形式,如湖南卫视的亲子互动类节目《爸爸去哪儿》,不仅是父子/父女在完成具体任务时摄像机会全程记录,在他们夜晚回到房间休息时,他们的行为举动以及对话都会被记录下来,这些都是真人秀节目最好的素材,只有这些细节被充分捕捉到,节目的真实性才能够有所体现。此外,真人秀节目的主体是人,如何能够让人物个性及品质被捕捉到,这些都需要将他们的生活细节真实呈现才能够有所体现。
(二)节目题材的选择
对于真人秀节目而言,题材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将直接决定节目的制作形式及节目内容,而这些又会直接决定观众对于节目的喜爱及接纳程度。《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选择的题材是五位明星爸爸和自己的子女在野外独立生存两天半,在这两天半里他们不能带任何食物、零食、玩具以及通讯工具到现场,五组家庭只能用节目组提供的食物及生活用具,并且需要住在特定的环境中,如农村或者沙漠中搭建的帐篷里。这种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对于普通人都是一种挑战,更不用说对于这些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家务的明星爸爸们。不仅如此,简陋的生活条件对于孩子们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考验。这些难关不仅会激发起观众的强烈好奇心及猎奇的心理,同时,他们也很想知道在这样艰苦及异常的环境下爸爸们会如何展开对于孩子的教育。这个选材不仅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并且能够充分激发观众们的兴趣。
(三)节目模式的改革
从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来看,单纯的选秀节目或者益智竞技类节目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胃口,那么就需要崭新的制作模式。从真人秀节目来看,在很多节目中,减少了主持人参与,加大了观众的互动。在《我是歌手》中就减少了主持人的参与。再者,摄制环境由室内转向室外拍摄,像《爸爸去哪儿》这类型节目中,明星家庭在户外参与节目录制,摆脱了摄影棚的限制,更加贴近观众,然而在节目制作中也增加了难度。最后,播出形式也发生了改变,许多节目都采用欧美国家主流制作播出的方式———季播,季播型节目的播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抵抗观众的视觉疲劳,对于电视台来说也可以灵活招商,对于广告主来说一次性投放广告冠名费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投放效果不好的。而季播节目周期较短,投放金额相对较小,因而更受欢迎。
(四)增强责任意识是提升电视文化内涵的内在动力 根据传播学文化规范理论,媒介可以为社会树立文化规范。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不一定直接使受众发生变化,但它可以作用于受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变化了的社会文化背景再作用于受众,使之观念发生变化。文化规范论肯定了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所造成的影响。为使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产生健康的、积极的影响,电视媒体在传递信息和娱乐大众的同时,理应承担起文化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电视从业者也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电视必须在文化与娱乐之间探寻一种理性的平衡,从而使电视成为改变我们生活情景的正面力量,为我们创造积极健康的娱乐文化环境。电视在承载文化责任时,不仅在于它要承载思想的、道德的或政治的使命,更大程度上在于它如何承载生活、完善生活、提高生活,在电视文化中渗透并包容鲜明的精神特质。
(五)受众心理的满足
著名的好莱坞电影《楚门的世界》以一种悲喜交加的方式,满足了受众的窥探心理,隐喻了今天的人类被媒介重重包围,甚至虚拟生存于媒介中无法自拔的现实状况,电视真人秀浪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蔓延。受众的这种窥探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电视节目的发展。“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现实生活的乏味无聊导致了人们生活快感的压抑。生存体验型真人秀展现的是异于常规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恰恰迎合了受众渴望更换一种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虽然电视节目并不能真正完成受众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的转变,但通过对真人秀节目的全程关注,使得受众的窥私欲以及娱乐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爸爸去哪儿》满足了受众对于明星及“星二代”的好奇心理,以窥探的态度获取心灵上的满足。广告创意的“3B”原则,即“Beauty,Baby,Beast”,在该节目中同样适用。由于是亲子互动节目,所以在儿童群体中自然有收视。不同于以往综艺节目收视群体以女性为主的情况,《爸爸去哪儿》也获得了与女性观众规模相当的男性观众,受众群层次更加丰富且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郭艳民.浅议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模式引进与本土化改造[J].中国电视,2012,(09).
[2]李颖.认识消化与创新———国内节目模式引进的成功关键.[J]视听,2012,(07).
作者简介:
那纳威,广东广播电视台导演,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