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班部分幼儿喜欢偷偷的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种行为属于过失行为。若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将对幼儿身心健康以及健全人格塑造造成不可弥补伤害。本研究将探索幼儿偷拿行为的概念界定、形成原因以及干预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偷拿行为;干预策略
一、概念界定
幼儿偷拿物品行为是指幼儿故意拿走不属于自己的物品,包括其他人的和幼儿园的物品。该行为发生既没有客观需要,也无明确行为动机,幼儿随心所欲的拿走别人的物品。幼儿偷拿物品行为属于过失行为,存在较大的不可预见性、盲目性、偶发性、试探性等。
二、成因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结合一线教育教学所见所感,将幼儿发生偷拿行为的原因可能包括,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的局限性,道德认知发展未健全;物品所有权尚在萌芽阶段,自控能力不足;家长教育态度不均衡,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亲子、同伴交往质量差,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爱的给予等方面的原因造成。
三、干预策略
虽然幼儿时期的偷拿行为不能等同于成人的偷窃行为,但是没有及时、有效的干预引导,放任自流。一旦这样的过失行为发展成不良习惯,对孩子的是非观念、道德认知、同伴交往、人格塑造等都将会产生不可弥补的伤害。针对幼儿的偷拿行为形成的原因,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1.端正态度,家园步调一致
幼儿健康成长需要家园紧密合作,幼儿出现偷拿行为,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重视,但也不能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家长和教师都要端正态度,明確幼儿的偷拿行为是属于过失行为,具有盲目性、偶发性。而非成人的偷窃行为,而幼儿的偷拿行为是受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自控能力等特殊原因综合影响,并不是罪大恶极的行为,我们需要用平常心对待。家园协调一致,通过为幼儿树榜样、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让幼儿明白哪些行为是被人接受的、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
2.“我的小天地”,帮助幼儿形成物品所有权概念
在家里,让家长专门放置一个小盒子,作为藏宝箱,专门放置幼儿自己的东西,比如小玩具、喜欢的小零食等。在幼儿园,教师在为幼儿准备“秘密阁”,给幼儿私有物品贴上专属标志。让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是“我自己的”。还要告诉幼儿这是“你的”小天地,别人没有经过你的同意,不可以拿,别人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可以随便翻别人的东西,更不可以偷偷拿走。以此来帮助幼儿形成物品所有权概念,明确区分“别人的”和“自己的”。
3.“我能做到”,提高幼儿自控能力
从情感入手,增强幼儿动手能力,引导幼儿做一个爱帮忙的人。如果孩子向提出物质要求,可以不直接满足幼儿的需求,而是向幼儿提出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让幼儿通过劳动来换取奖励。通过劳动来换取他想要的东西,达到延迟满足的目的,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
4.“悄悄话时间”“大家一起玩”,满足幼儿精神、情感需求
鼓励家长每周固定一个“悄悄话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家长要全心全意陪伴幼儿:听一听幼儿最近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谈一谈幼儿园的好朋友…,用这样亲密的交流来满足幼儿渴望得到家长关注的需求。教师协调被忽视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一起玩儿,让其融入友好的同伴交往中。教会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方法,瞒足幼儿同伴交往的需求,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
5.制作表扬栏,强化适宜行为
事先和幼儿约定,在活动中多注意观察幼儿行为,如果幼儿没有发生偷拿行为,就一定要进行及时强化,且当众表扬,明确告知幼儿:你的这个行为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你做到了,真了不起!将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已达到强化幼儿正向行为,抑制偷拿行为的发生。
纵观其他国对于孩子“偷拿”行为,有不同的做法。在美国,家长面对孩子的过失行为会采取隔离反省法,让孩子单独呆在一个空间,反省自己的过失行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而德国家长则重视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买单,当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时候,就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弥补对别人造成的损失。在日本当孩子发生过失行为时,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尊严,绝不在众人面前责骂、呵斥孩子,他们主张“关门教子”,国外这些优秀的教育行为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幼儿发生偷拿行为发生时,家长和教师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对症下药”,了解原因后进行相应的干预和引导,春风化雨的化解幼儿成长路上的过失和困惑,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引导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美)埃萨;王玲艳 张凤 刘昊(译).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和应对[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01)
[2] 付薇.物品的行为分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07)
[3] 王银燕.浅谈幼儿教师如何改善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J].文理导航(上旬).2016(06)
[4] 杜春娟,迟艳杰.幼儿“偷拿”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04)
关键词:小班幼儿;偷拿行为;干预策略
一、概念界定
幼儿偷拿物品行为是指幼儿故意拿走不属于自己的物品,包括其他人的和幼儿园的物品。该行为发生既没有客观需要,也无明确行为动机,幼儿随心所欲的拿走别人的物品。幼儿偷拿物品行为属于过失行为,存在较大的不可预见性、盲目性、偶发性、试探性等。
二、成因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结合一线教育教学所见所感,将幼儿发生偷拿行为的原因可能包括,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的局限性,道德认知发展未健全;物品所有权尚在萌芽阶段,自控能力不足;家长教育态度不均衡,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亲子、同伴交往质量差,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爱的给予等方面的原因造成。
三、干预策略
虽然幼儿时期的偷拿行为不能等同于成人的偷窃行为,但是没有及时、有效的干预引导,放任自流。一旦这样的过失行为发展成不良习惯,对孩子的是非观念、道德认知、同伴交往、人格塑造等都将会产生不可弥补的伤害。针对幼儿的偷拿行为形成的原因,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1.端正态度,家园步调一致
幼儿健康成长需要家园紧密合作,幼儿出现偷拿行为,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重视,但也不能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家长和教师都要端正态度,明確幼儿的偷拿行为是属于过失行为,具有盲目性、偶发性。而非成人的偷窃行为,而幼儿的偷拿行为是受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自控能力等特殊原因综合影响,并不是罪大恶极的行为,我们需要用平常心对待。家园协调一致,通过为幼儿树榜样、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让幼儿明白哪些行为是被人接受的、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
2.“我的小天地”,帮助幼儿形成物品所有权概念
在家里,让家长专门放置一个小盒子,作为藏宝箱,专门放置幼儿自己的东西,比如小玩具、喜欢的小零食等。在幼儿园,教师在为幼儿准备“秘密阁”,给幼儿私有物品贴上专属标志。让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是“我自己的”。还要告诉幼儿这是“你的”小天地,别人没有经过你的同意,不可以拿,别人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可以随便翻别人的东西,更不可以偷偷拿走。以此来帮助幼儿形成物品所有权概念,明确区分“别人的”和“自己的”。
3.“我能做到”,提高幼儿自控能力
从情感入手,增强幼儿动手能力,引导幼儿做一个爱帮忙的人。如果孩子向提出物质要求,可以不直接满足幼儿的需求,而是向幼儿提出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让幼儿通过劳动来换取奖励。通过劳动来换取他想要的东西,达到延迟满足的目的,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
4.“悄悄话时间”“大家一起玩”,满足幼儿精神、情感需求
鼓励家长每周固定一个“悄悄话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家长要全心全意陪伴幼儿:听一听幼儿最近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谈一谈幼儿园的好朋友…,用这样亲密的交流来满足幼儿渴望得到家长关注的需求。教师协调被忽视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一起玩儿,让其融入友好的同伴交往中。教会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方法,瞒足幼儿同伴交往的需求,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
5.制作表扬栏,强化适宜行为
事先和幼儿约定,在活动中多注意观察幼儿行为,如果幼儿没有发生偷拿行为,就一定要进行及时强化,且当众表扬,明确告知幼儿:你的这个行为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你做到了,真了不起!将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已达到强化幼儿正向行为,抑制偷拿行为的发生。
纵观其他国对于孩子“偷拿”行为,有不同的做法。在美国,家长面对孩子的过失行为会采取隔离反省法,让孩子单独呆在一个空间,反省自己的过失行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而德国家长则重视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买单,当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时候,就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弥补对别人造成的损失。在日本当孩子发生过失行为时,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尊严,绝不在众人面前责骂、呵斥孩子,他们主张“关门教子”,国外这些优秀的教育行为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幼儿发生偷拿行为发生时,家长和教师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对症下药”,了解原因后进行相应的干预和引导,春风化雨的化解幼儿成长路上的过失和困惑,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引导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美)埃萨;王玲艳 张凤 刘昊(译).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和应对[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01)
[2] 付薇.物品的行为分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07)
[3] 王银燕.浅谈幼儿教师如何改善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J].文理导航(上旬).2016(06)
[4] 杜春娟,迟艳杰.幼儿“偷拿”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