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活族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词汇,而是个西方传来的新兴生活型态族群,由音译LOHAS而来。
据称,在1984年,美国社会学者保罗·瑞恩(也译作保罗·雷)在《文化创意者5000万人如何改变世界》书中提出了乐活概念——以life styles of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中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了“LOHAS”这个新词汇,直译过来就是“健康永续的生活方式”。
再形象一点说,乐活就是在消费时,会考虑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LOHAS这个概念的出现,无形中给既要享受现代技术生活又要对自然环境负责的态度倾向下了定义,如同法国学者利奥塔在研究后现代的著作中思考的那样:“后现代总是隐含在现代里,启蒙、后启蒙和非启蒙呈现顺序状态,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直接将现代性引入到了后启蒙中。”
虽然一直以来,有环保生活、绿色生活、慢生活的概念出现,但是人们至今所有关心环境、健康的生活形态,大多还是建立在“危险、有害”的危机感,强调的是“什么不能做、不能吃”。相比之下,“乐活族”的态度,是乐观和包容的。“乐活”强调过健康、快乐的日子。认为关心环境生态,等于关心自己。
“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是乐活的核心理念。他们关心生病的地球,也担心自己生病。他们吃健康的食品与有机蔬菜,穿天然材质棉麻衣物,利用二手家用品,骑自行车或步行,练瑜伽健身,听心灵音乐,注重个人成长,通过消费和衣食住行的生活实践,希望自己有活力。
“乐活族”这群人是乐观、包容的。他们通过消费、透过生活,支持环保、做好事,自我感觉好;他们身心健康,每个人也变得越来越靓丽、有活力。这个过程就是:Dogood、Feelgood、Lookgood(做好事,心情好,有活力)。
LOHAS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在美国已经十分普及。2006年召开的第十届LOHAS论坛,已经不再是学者们对未来生活物质和人类精神需求如何协调的研究,更近似绿色和可持续方式的物质消费理念推广会。
从丰田到福特,所有尝试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的制造商每年都要走秀上台,有机食品生产商们更是不遗余力的往LOHAS概念上靠拢,甚至旅行社也针对LOHASSA同者的增多,频繁打出绿色的自然之旅。按照美国《商业周刊》的说法,如果把所有跟LOHAS概念挂钩的产业都统计在一起,一夜之间美国出现了一个接近4500亿美元的超级消费理念市场。
在美国,每4人中就有一人是“乐活族”,欧洲约是三分之一。乐活理念传入中国时间虽不长,但已为很多人所接受,并成为一种生活趋势。
随着“乐活”的流行,相应的“乐活”经济也开始活跃,一些原始生态游、原生态的农家菜馆逐渐火暴起来。各种健康概念食品、用品也都逐渐热销,而且相关的杂志书籍、服务也迅速崛起,甚至有些商家正在探讨修建有机公寓。还有一些已然出现的纯手工制品店,其经营理念是“非大量制造”、“多样性”和“环保”。一些经营者还提出,自己不是单纯在卖产品,而是在经营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情感。
总而言之,“乐活”是一种环保理念,一种文化内涵,一种时代产物。它是
种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态度。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高科技数码产品……
乐活,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西饮酒 杨晓璐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酒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更是节日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待客佳品。
西方人将酒大致分成三类:1)、烈酒(Jiguor),包括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ey)、伏特加(vodKa)、龙舌兰(tequila)等:2)、啤酒(beer):3)、葡萄酒(wine)和水果酒,诸如苹果酒(cider)等。值得提的是,在国内,常常有人将葡萄酒的英文译成grape wlne,实际上,在英文中,wlne就代表葡萄酒,不必画蛇添足加上grape。
在中国,朋友们聚在一起,往往还未动筷子就先干上三杯,Cheers是最常见的干杯的说法。其实,准确意义上的干杯、见底还有种说法便是Bottoms up,Cheers常用来表示碰杯,和对朋友们的祝福。Let's make a toast是另外种干杯的说法。据说,从前人们在喝酒的时候,为了加重酒味,会在杯子里放小片土司(toast),而这就是这句话的由来。
在俄罗斯,你若不能一口喝完杯中的伏特加酒,主人就会很不满意。而在法国,只给自己添酒而不顾及同桌的其他客人,会被看作失礼。西方国家的习俗各有千秋,但大部分人参加商务宴会时都很谨慎,尽量不喝得过多。西方人觉得在那种场合喝醉了是不太合适的,有可能给自己的商业伙伴留下个坏的印象。倘若有人劝你喝酒的话,你就可以说自己不想喝,自然就没人会硬劝你喝了。
在中国,喜欢喝酒的人不仅自己喝,也喜欢劝别人喝,甚至还有句夸张的劝酒词: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不怕喝得胃出血,且劝客人多吃或多喝是公认的礼貌举止。在国外,不停劝酒就是强迫别人喝酒,英文叫做force others to drink。在英文中,称喝酒喝很多的人是heavydrinkers(酒鬼),而形容一个人喝很多酒、很会喝酒则是drink like a fish,即牛饮、海量。
编辑 栾小惠
据称,在1984年,美国社会学者保罗·瑞恩(也译作保罗·雷)在《文化创意者5000万人如何改变世界》书中提出了乐活概念——以life styles of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中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了“LOHAS”这个新词汇,直译过来就是“健康永续的生活方式”。
再形象一点说,乐活就是在消费时,会考虑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LOHAS这个概念的出现,无形中给既要享受现代技术生活又要对自然环境负责的态度倾向下了定义,如同法国学者利奥塔在研究后现代的著作中思考的那样:“后现代总是隐含在现代里,启蒙、后启蒙和非启蒙呈现顺序状态,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直接将现代性引入到了后启蒙中。”
虽然一直以来,有环保生活、绿色生活、慢生活的概念出现,但是人们至今所有关心环境、健康的生活形态,大多还是建立在“危险、有害”的危机感,强调的是“什么不能做、不能吃”。相比之下,“乐活族”的态度,是乐观和包容的。“乐活”强调过健康、快乐的日子。认为关心环境生态,等于关心自己。
“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是乐活的核心理念。他们关心生病的地球,也担心自己生病。他们吃健康的食品与有机蔬菜,穿天然材质棉麻衣物,利用二手家用品,骑自行车或步行,练瑜伽健身,听心灵音乐,注重个人成长,通过消费和衣食住行的生活实践,希望自己有活力。
“乐活族”这群人是乐观、包容的。他们通过消费、透过生活,支持环保、做好事,自我感觉好;他们身心健康,每个人也变得越来越靓丽、有活力。这个过程就是:Dogood、Feelgood、Lookgood(做好事,心情好,有活力)。
LOHAS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在美国已经十分普及。2006年召开的第十届LOHAS论坛,已经不再是学者们对未来生活物质和人类精神需求如何协调的研究,更近似绿色和可持续方式的物质消费理念推广会。
从丰田到福特,所有尝试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的制造商每年都要走秀上台,有机食品生产商们更是不遗余力的往LOHAS概念上靠拢,甚至旅行社也针对LOHASSA同者的增多,频繁打出绿色的自然之旅。按照美国《商业周刊》的说法,如果把所有跟LOHAS概念挂钩的产业都统计在一起,一夜之间美国出现了一个接近4500亿美元的超级消费理念市场。
在美国,每4人中就有一人是“乐活族”,欧洲约是三分之一。乐活理念传入中国时间虽不长,但已为很多人所接受,并成为一种生活趋势。
随着“乐活”的流行,相应的“乐活”经济也开始活跃,一些原始生态游、原生态的农家菜馆逐渐火暴起来。各种健康概念食品、用品也都逐渐热销,而且相关的杂志书籍、服务也迅速崛起,甚至有些商家正在探讨修建有机公寓。还有一些已然出现的纯手工制品店,其经营理念是“非大量制造”、“多样性”和“环保”。一些经营者还提出,自己不是单纯在卖产品,而是在经营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情感。
总而言之,“乐活”是一种环保理念,一种文化内涵,一种时代产物。它是
种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态度。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高科技数码产品……
乐活,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西饮酒 杨晓璐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酒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更是节日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待客佳品。
西方人将酒大致分成三类:1)、烈酒(Jiguor),包括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ey)、伏特加(vodKa)、龙舌兰(tequila)等:2)、啤酒(beer):3)、葡萄酒(wine)和水果酒,诸如苹果酒(cider)等。值得提的是,在国内,常常有人将葡萄酒的英文译成grape wlne,实际上,在英文中,wlne就代表葡萄酒,不必画蛇添足加上grape。
在中国,朋友们聚在一起,往往还未动筷子就先干上三杯,Cheers是最常见的干杯的说法。其实,准确意义上的干杯、见底还有种说法便是Bottoms up,Cheers常用来表示碰杯,和对朋友们的祝福。Let's make a toast是另外种干杯的说法。据说,从前人们在喝酒的时候,为了加重酒味,会在杯子里放小片土司(toast),而这就是这句话的由来。
在俄罗斯,你若不能一口喝完杯中的伏特加酒,主人就会很不满意。而在法国,只给自己添酒而不顾及同桌的其他客人,会被看作失礼。西方国家的习俗各有千秋,但大部分人参加商务宴会时都很谨慎,尽量不喝得过多。西方人觉得在那种场合喝醉了是不太合适的,有可能给自己的商业伙伴留下个坏的印象。倘若有人劝你喝酒的话,你就可以说自己不想喝,自然就没人会硬劝你喝了。
在中国,喜欢喝酒的人不仅自己喝,也喜欢劝别人喝,甚至还有句夸张的劝酒词: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不怕喝得胃出血,且劝客人多吃或多喝是公认的礼貌举止。在国外,不停劝酒就是强迫别人喝酒,英文叫做force others to drink。在英文中,称喝酒喝很多的人是heavydrinkers(酒鬼),而形容一个人喝很多酒、很会喝酒则是drink like a fish,即牛饮、海量。
编辑 栾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