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社会里的挣扎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53602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讲述主人公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本文以弗洛姆的健全理论为基础,旨在探讨霍尔顿对不健全社会的反抗和自我追寻的历程,反思人的存在本质和人生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病态社会;异化;反抗;追寻本质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该书以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因不满潘西中学的教育理念而离开学校,在纽约游荡了三天的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美国青年一代的彷徨、孤独和失落。霍尔顿的反抗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得出的结论大都是最终霍尔顿妥协了。他真的妥协了吗?本文旨在以弗洛姆的健全理论探讨霍尔顿在不健全社会里的挣扎、反抗和自我追寻的历程,最终霍尔顿选择去爱这个世界而不是逃避或者妥协。
  
  一、弗洛姆的健全理论
  
  弗洛姆(1900-1980)是著名的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著有《为我的人》《爱的艺术》和《健全的社会》。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他论证了社会是有可能不健全的。这一结论否定了以往社会学家和传统精神病医生认为健全即从众的观点。他指出“一个健全的社会是满足人的本质需求的社会”。人的本质需求中最主要的是“关联” 和“超越”的需求,即与他人建立联系和超越人是被创造物的角色而主动选择去爱或去恨的需求。而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病症就是异化,表现在人被规则控制并服从控制而失去自我。突出表现在人服从于一致性原则和享乐主义。但是,一些敏感而富有正义感的人则能意识到社会的病态而不愿意服从,因而他们挣扎着反抗,想超越这种状态。霍尔顿就是其中之一。
  
  二、正常与病态:异化现象
  
  弗洛姆指出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果,异化使人与自我、他人疏离,充满了异化的社会是病态的。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生活在20世纪中期,异化现象存在于父母与子女、师生、同龄人以及陌生人之间。
  在病态社会里,即使是最伟大的父母之爱也难以发现。霍尔顿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而疏于关爱霍尔顿和他妹妹。对霍尔顿的学习和烦恼他们没有关心,即使霍尔顿离开了学校在纽约游荡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常留他的小妹妹一个人在家,也不去观看她在学校的表演活动。霍尔顿在路上看到的那对夫妇也是自顾自地走路,无视他们六岁的小孩正走在危险的车道中。可见,父母对孩子缺乏爱。
  师生之间也是缺乏理解和关怀的。历史老师斯本塞先生总不听人讲话,所以霍尔顿逃离了他的房间。篮球教练班克更是无视对学生道德和行为的引导,纵容出色的球员学生借他的车去和很多女孩鬼混。卡尔·路斯是霍尔顿在乌顿中学的辅导员,他总是和学生谈论性,不和学生讨论严肃的问题。霍尔顿觉得“那些聪明的家伙从来不愿和你讨论任何事情”。前英语老师安东尼虽然帮助并和霍尔顿沟通,却不是好榜样,因为他和一个有钱的老女人结婚,还对霍尔顿有同性恋倾向的抚摸动作,这吓跑了霍尔顿。
  同龄人和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疏离的。霍尔顿的同学斯特拉雷德和阿克力都是自私的家伙,他们只关心自己看上去怎么样,不愿和别人交流思想。其他同学也只是聚在一起看球赛、谈论性,没有真正的思想交流。霍尔顿在纽约遇见的陌生人也是些冷漠的家伙,他们只知寻欢作乐,对周围的人毫不关心。异化的人际关系使霍尔顿感到孤独和失落。
  
  三、一致性和享乐主义:霍尔顿的反抗
  
  霍尔顿生活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没有爱和关怀,只有虚伪和冷漠。人们没有独立的思想,总是做大家都做的事,他们追逐的是金钱、地位和享乐,不是美德和自由。然而,霍尔顿渴望自由和爱,他勇敢地反抗当时盛行的一致性原则和享乐主义。他看透了异化了的美国梦的本质,不愿为名利奋斗,所以他故意不好好学习以致被三所学校开除。他厌恶纽约的商品社会,厌恶人们不停歇地追求物质享乐。对于性,他认为应该和爱的女孩发生,所以即使妓女桑妮来到了他的房间他也礼貌地拒绝了。霍尔顿是他自己精神世界的守护者。
  
  四、关联和超越:追寻自我
  
  弗洛姆指出,关联和超越的需求是人最本质的需求。关联的需求使霍尔顿渴望与人沟通并建立亲密关系,他努力从父母、老师、同龄人和陌生人那里寻找爱和关怀。虽然都失败了,但是超越的需求使他主动去爱这些人。他知道妈妈还在为他哥哥的死伤心,所以没敢告诉妈妈自己又被开除了;他礼貌地去和斯本塞老师道别,即使他知道会被唠叨;逃离安东尼老师家后,他努力找借口理解安东尼的怪行为;他帮斯特拉雷德写作文,即使斯特拉雷德要和自己喜欢的安妮约会;他关心阿克力,即使他自私又邋遢;他给修女捐钱后还后悔捐少了;他想成为麦田里守护纯真的孩子们的守护者;他为了关心自己的妹妹有好的生活而决定留下而不是逃离。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其他文献
我讲授的是八年级下Module3 On the radio Unit3Language in use这一课,这是一节复习课。本模块的任务是Making a school radio programme,我就以这个任务为目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假设你是本期校园广播的节目主持人,由你来播报本次节目的主要内容。这是一节情境很新颖、任务很明确的课,要求同学们结合本校近期发生的新鲜事进行广播播报,使学生能
期刊
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水平的不同、情绪的波动等影响,师生常常发生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师生双方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将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现结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对师生冲突的一些现象进行反思,思考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案例一:杨老师在8年级上英语课。刚进入教室,几个学生在课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或在书法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书写水平,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技能,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掌握它的技巧。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写字教学实践证明证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实施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与水平。  一、转变传统的观念,实现写字教学基本理念的创新  1.写好汉字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除继续重视数学概念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联系外,更多关注数学概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猜测、操作、归纳等活动,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达成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概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一线教师,我试图从“百分数意义”的教学实践来论述概念教学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数学概念关注“学生准备了什么?
期刊
玉荷是我堂兄恒哥的长女。由于恒哥当时只是一位农村学校的教师,以前那点工资要供养三个子女一家五口的生活,确实是比较难。作为堂兄的长女玉荷,初中毕业不得不选择一条减轻家庭负担的出路。结果侄女玉荷就考了一个中专。中专毕业后,国家已经不安排工作了。于是玉荷在医院、学校以及幼儿园打工,最后结婚成家了。  我在省城工作的那几年,侄女玉荷也在省城生活,她经常打电话或当面向我请教古代文学尤其是古诗文方面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一    一提起夜郎自大,很容易触碰到贵州人自卑而又敏感的神经;一说到扩大开放,却难以激起贵州人放眼世界、包藏宇宙的雄心。  “烟瘴之地、荒蛮之邦”,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特殊地理环境,养成了贵州人封闭自足的心态。扩大开放,似乎永远都是其他省份的专利,贵州只需坐享其成。苦苦的等待,没能把臆想中的美梦变作现实;迟疑的观望,换来了越发落后的尴尬。  教育是增进智识、磨砺品性、提高素养的重要手段。改变
期刊
编者按:《马培松诗选》,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由《星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梁平作序,汇编了《梦中的麦地》《我只要一片阳光》《暴雨中奔跑的人》《纷纷扬扬的意象》《灵魂起飞的那一瞬》等五辑,精选了诗人马培松从事诗歌创作20余年来的大部分作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在封底评语中说:“马培松是一位对生命中的痛比较敏感而又善于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的诗人。他的诗有着向内和向下透视的力量,
期刊
孙中伟,首届“北京市十佳青年律师(2012)”、首届“北京市百名优秀刑辩律师(2011)”,孙中伟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死刑辩护律师网创办人,专业死刑辩护律师与死刑研究专家。获奖论文有《死刑复核中的律师辩护》、《死刑复核律师实务指引》,主讲视频教程《死刑复核案件实务技巧》,其著作《孙中伟死刑辩护指引》、《孙中伟死刑辩护手记》即将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1996年8月,从南方一所政法院校毕业的我被分配到
期刊
x摘要:坚持内心操守、对现实进行沉思,是诗人的社会和艺术指责。在马培松的诗歌中,诗人以敏感的心思,体察自己人生跋涉中的艰辛,在诗的驿站中以心写情,融过去的感慨与未来的憧憬于一瞬。其诗往往在对生活事态的写意中探寻人类未来的真正价值,并对人类日趋泯灭的精神家园重构了一个能诗意栖居的港湾。  关键词:马培松;诗歌;创作    荷尔德林说:“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何为?”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深陷物质困境的诗
期刊
摘要:从文学本质属性来看,情感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本质规定。曾卓在诗歌《我遥望》中以自己在人生中两个年龄段“遥望”视域的范围和体悟为基点,抒发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显示了诗与人生、诗与禅、诗与哲合而不分的特质。  关键词:诗歌;情感;曾卓;《我遥望》    许多年前,记得还是我读中学的时候偶然读到“七月”派诗人曾卓的短诗《我遥望》,饶有兴味,此诗便一直存留于我脑海,随光阴流逝,其诗在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