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博物馆对保护民族文化的作用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学研究与博物馆事业中一项富有创新精神的理念与实践,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进行了尝试性建设,贵州隆里生态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贵州隆里古城的保护与开发为例,指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对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出过度开发所带来的一些弊端。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隆里古城
  一、隆里古城与生态博物馆
  1.隆里古城的历史和面貌
  隆里古城,是一座典型的汉文化古城,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锦屏县的西南边沿,距锦屏县城52公里。古城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全村有1021户,人口3873人。
  隆里,原称龙里,清代更名为隆里,有“隆盛之理所”之称。隆里古城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清时期“调北征南”、“屯田戍边”形成重要军事城堡。隆里古城是一座“亦兵亦农”的军事城堡,平面略为方形,城墙为石头筑成,周长1500米,高4米,宽3米,城墙外有城壕和护城河。古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城内的街道用鹅卵石铺成,横折曲行,没有“十”字路口,全是“丁”字路口,这是因为“十”与“失”谐音,具有不祥意思,而“丁”则有人丁的意思,象征着人丁兴旺、城池固守。古城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建筑形式及艺术手法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特征,居民宗祠的后院均设有后门,户户相连。每户居民住宅的大门上都挂着一面八卦镜,为保住宅的平安。
  据说在唐朝时,著名诗人王昌龄被贬居住于此,当地居民为了纪念这位文人而修建了“状元墓”、“状元桥”、“状元祠”。古城内的居民大多是明代“南征北调”时军人的后裔,在饮食、穿着、习俗等方面保留着汉人的特点。
  2.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
  隆里古城是贵州境内继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建立之后,经中国和挪威文博专家考察,于1999年获得国家文物局和贵州省政府的批准之后,被正式列入中挪文化交流项目中而建成的生态博物馆,2004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12月29日免费向社会开放。它是贵州省4个生态博物馆及20个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村镇之一,也是贵州省优先发展和重点宣传的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古城声名鹊起,知名度大大提高,引起大量中外人士关注和重视,增加游客数量。至今,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对外开放十多年,据县旅游部门统计,游客进入量从2003年的8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41万人次,总共接待中外游客达2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1亿元人民币。
  二、隆里生态博物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作用
  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理念认为:建设主要是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目的出发,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力求人与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博物馆本身具有博物馆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基本功能。生态博物馆建设于民族文化丰富、保存较好、集中性强的地区,有利于更好地研究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内建有资料信息中心,有利于收集和保存民族文物;生态博物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用动与静自然结合方式向人们展示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我国生态博物馆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官办型生态博物馆,另一种是民办型生态博物馆。不管是官办型还是民办型生态博物馆,它们都主张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倡导群众文化的自治、社区自主发展,采取迂回策略逐步培育地方的独立发展能力,建馆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浓郁的民族地区。
  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践,证明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保护和弘扬其民族文化。隆里生态博物馆建于汉文化密集、独特的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它不仅保护着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古建筑,还保护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文化。民族文化的内容自有其精华与糟粕,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有利于选择、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第二,提升其民族文化主人翁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隆里生态博物馆选址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地区,居民大多数世代以务农为主,因此,他们缺乏一定的知识来解释和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对自己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主人翁意识模糊,立场不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兴趣,与此同时造成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自卑感。因而生态博物馆建设,使他们逐渐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重新看清自身的作用,激起他们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第三,保护即将流失的民族文化。时代不同,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同,传统的魅力大不如从前,民族文化逐渐流失。如隆里舞龙文化,舞龙的人大多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年轻人几乎很少见,熟悉舞龙文化的基本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学徒也少,舞龙文化逐渐淡化。大多数年轻人认为舞龙挣钱少,不能维持生计,没人愿意去舞龙。自生态博物馆建成后,这种局面开始缓解,政府发放一定的工资和补贴,大力鼓励年轻人学习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业发展对民族文化的需求加大,使他们重新重学习本民族文化。
  第四,筑起一道坚实的民族文化墙。隆里古城处在民族成分较多的地区,是一座汉文化孤岛。常年的民族交往,导致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但长久下去,会逐渐影响本民族文化特色。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可以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它建立的实质是把相对集中的同一民族文化包围起来,让同一民族文化在相对统一范围内发展和传承,壮大同一民族文化的力量,形成一堵坚固的墙,抵制本民族以外的民族文化影响。
  三、隆里古城开发建设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好比一把双刃剑,虽然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带来负面的影响。隆里生态博物馆亦如此,它的建设保护了当地的民族文化、改善当地贫困落后的局面,与此同时也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不少冲击。
  首先,隆里古城旅游业的开发虽然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他民族文化的涌入,则致使当地民族文化受到一定冲击。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古城内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建筑,使古城不再有“古”味。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当地民族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开始向往繁华的城市生活。
  第二,隆里古城原先经济落后、交通闭塞。隆里生态博物馆建立后,交通不再闭塞,经济开始发展,对外的大门打开,涌现出大批外出务工人员。他们常年在外受到城市文化影响,回乡后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家,激起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如盖洋房、住洋楼的倾向在加强,保护老宅的意识在减弱。
  第三,隆里生态博物馆建立后,由于政府的大力宣传,古城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大批参观者、访问者和游客。然而,这些参观者、访问者和游客却是另一种民族文化的携带者与传播者。他们的到来,使这一地方弱势的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加快了此地区原生态民族文化消失的步伐。
  最后,古城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木质结构的建筑禁不住时间的侵蚀,木质材料开始出现腐烂、霉变等症状,给补修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城内居民都是挨家挨户紧凑在一起的,容易引发火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隆里生态博物馆建馆后,为了让古城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国家投入了大笔资金对其重新整修。整修工程费时、费力、费钱,至今仍未整修完,常会在角落里看到一些危房。经整修后建筑却不再具有原来的历史气息,轻而易举便能看出某些地方是被整修过的——整修时所加入的现代文化的气息,使整体不协调。
  结 语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保护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生态博物馆理念已引入近30年。其间,隆里生态博物馆起到保护民族文化的作用,但在建设、开发过程中却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总体来讲,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应继续重视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充分发挥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作用,促进民族文化意识与新兴旅游市场观念的融合,协调文化与经济的矛盾,创建“人、天、地关系和谐共生旅游开发系统”,坚持把民族文化保护放到首位,在开发与保护中寻求平衡,以适当的经济开发辅助民族文化的保护,使之成为贵州境内乃至国内其他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典型。
  (本文为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成果)
  作者:西南民族大学考古学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7月7日,抗战祭日。  我来到成都人民公园,凝神伫立在“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川军,是指以四川籍官兵为主体的,或属当时川康绥靖公署制内的军队。  在1937—1945年八年全面抗战期间,计有350万川籍官兵走上前线,总计阵亡26万,负伤34万,失踪4万余人。无论是兵员总数和伤亡总数,均占了全国的1/5。因此,流行于当时的褒扬之语,便有“无川不成军”、“川军能战能胜”之说。  这座雄伟的纪念碑
期刊
一、渔阳鼙鼓动地来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权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举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正式造反,兵锋所向,直指两京(洛阳、长安)。时“禄山乘铁舆,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当时内地军民已百余年没有听到金鼓之声,铠甲、兵杖都锈蚀坏了,哪里抵御得住蓄谋已久、马肥兵壮的叛军铁骑的猛烈冲击。
期刊
摘 要:以往学者认为“南人不可为相”跟北宋时期南北矛盾有关。仔细梳理相关文献系谱,确定此说流行时间为北宋末、南宋初,实跟王安石变法有关。此说主要当是士人根据高宗“最爱元祐”以及满朝把北宋亡国之罪由蔡京集团追到王安石身上的“当代史”情形塑造的祖宗法。  关键词:南人不可为相;祖宗法;王安石变法  清人所编《宋稗类钞》卷一《君范》开篇记载了宋太祖两则轶闻,一则为“不杀大臣”的誓碑,一则为“南人不得为相
期刊
提 要:新文化运动对以“孔学”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思想给予了坚决有力的抨击。但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封建统治正统学说的封建理论,虽然贴上的是“孔孟儒学”的标记,其实质,却决非孔子所创立的正统儒学,而是融合“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的产物。将封建统治思想标榜为“孔孟儒学”,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主张讲“仁”讲“孝”讲“忠”讲“义”的“孔孟儒学”,对稳定社会是有作用的;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孔孟儒
期刊
以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老县城)为中心,向南至阆中、向西至梓潼、向北至昭化,三百里古驿道上,十万古柏雄干挺拔,虬枝凌云,展翠抹云,葱郁成廊,被人们美称为“翠云廊”。  翠云廊上的古柏,参天蔽日,形状奇异,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它与青石铺成的驿道相伴,或沿山脊而前行,或假石级而登攀,或伴清溪小河而流连,或踞峭壁绝崖而招展,一路穿山越谷,蜿蜒于剑门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  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的蜀道古柏,
期刊
提 要:在今人关于“成都”得名的诸见解中,存在着古蜀情结与秦文化的纠结: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乐史,而蜀人并不接受乐史对“成都”的释名;“成都”得名研究中浓厚的乡土情结作祟,使其见解体现得更多的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而是浓厚的古蜀文化人文情愫;“成都”两字是中原文字,得名研究是绕不开秦文化即中原文化的。  关键词:“成都”得名,学术研究,古蜀情结,秦文化,情感纠结  拙文《论秦征服古蜀与“成
期刊
王森的《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是他在美国普林顿大学学习时完成的博士论文,1993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中译本于201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此著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台湾中央研究院藏傅斯年档案为主要材料,又广泛地搜集了大陆、台港及海外有关各种资料,因而资料极为丰富;二是将傅斯年置于近世中国时代思想和学术脉络进行考察,以凸现人物的真实的历史文化背景;三是以问题为主干而又不失叙事性的
期刊
他是一部厚书,一部需要用整个人生阅历研读才能领悟其精义的厚书。  ——题记  一  公元1964年12月7日,一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谢无量先生在北京辞世,终年80岁。五年前他作为无党派人士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四年前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而再早之前,也就是1951年,他曾是成都市人民代表,翌年担任了四川省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同时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并被聘任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在他生命的最
期刊
张正恒(1932-2007),字悟恒,号三惭,生于西充,长于成都,求学于杭州,工作于北京。张正恒自幼热爱绘画艺术,1949年底开始以《芥子园画谱》自学绘画,1953年拜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默躬为师,1955年免考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彩墨系学习,1958年拜潘天寿为师,196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任教。虽然离开四川多年,但张正恒乡梦不断。他
期刊
清人贺长龄、魏源等编《皇朝经世文编》(1827年刊行)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纲,是一部集中反映清代前中期经世实学的论文总集。它以经世为指归,注重学术对社会的导向性功能,将学术的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从单一的经学研究到天下郡国利病,举凡与社会有关的一切问题,都纳入了其研究的范围,使学术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皇朝经世文编》并非完善之作,其硬伤在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