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6-0015-01
1.家庭教育在学生受教体系中的重要性
每一个学生从呱呱坠地之时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无论是语言,性格,行为习惯还是思维方式方面,无一都渗透了家庭教育的特点,所以家庭教育应该是影响学生最初受教因素的基础。古时就已经有“子不教,父之过”这一说,这就表明了家庭教育的初始性、持久性,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密的教育关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而学校教育更偏向于对学生展开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知识文化的学习系统,让学生在这个有序的学习系统中进行自我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其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其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思维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而这些学习的必要因素又正好是从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得来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偏重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塑造,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偏重于对学生思想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两者相比,前者自然比后者更占据着主要作用,因为在我们的当今教学思想中“古今中外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一个人倘若没有树立好自我的三观,拥有良好的道德品德,那么即使拥有再高的知识水平,拥有再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那么也是枉然,所以,家长应该将家庭教育重视起来,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受教环境,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材。
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虽然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思想,才有可能让学生拥有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又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二者紧密联系,两者的有机融合可以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受教环境。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着重表面在教育侧重点方面以及信息互换方面。首先家庭教育是一个帮助学生充分认清自我,拥有自主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养成一个自我三观的阶段,但是学校教育则是更偏重于帮助学生建立其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学会外在知识,从而内化成自我行为准则。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之中,家庭教育不仅仅只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问题,也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而学校教育也不仅仅只着眼于学生的成绩问题,也关注于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志向培养,两者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相辅相成,既让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自我努力的价值以及为之努力的方向目标,让学生如一只正确航行的小船,拥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两只优秀船桨,在其帮助下驶向成功的彼岸。同时在学生受教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就会导致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的不同,所以其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那么这个信息从何而得呢?自然就是从家庭教育中得来,只有家庭与学校方面保持良好的联系,相互沟通,家庭向学校提供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学校又根据从家庭得来的信息对自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制定出一条最符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同时将学生信息及时回报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发现学生思想、行为上的漏洞,及时进行填补,这样以来,两者相互配合,才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良好融合的措施若干
(1)疏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
我们知道良好的交流是开展良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因素之一,只有家庭和学习双方彼此沟通,彼此信任,在双方之间搭建一条良好的沟通渠道,才有可能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开展更为高效。例如,除了面对面交流之外,教师不妨采用电话交流,在现代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校迅通这种可以迅速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距离的通信工具值得被推广,通过这种新型的沟通模式,使家长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与生活情況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向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提出一定的意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修复教学中的漏洞。
(2)增加家长家校合作意识
要想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美结合起来,首先要让广大家长意识到家校合作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家校合作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整合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的一种高效途径,让家长明白家校合作的目的所在,明白自己在家校合作中所承担的责任,积极配合教师,完善家庭教育环境,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不再认为教导学生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要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学生中无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只有真正的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才可以对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学生在学校拥有良好的学习意识。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只有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共同构建一个合理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受到充分的教育,才可能让学生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平平.小学生品德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8
[2]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