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我们应怎样预习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s8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我们逐步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同学们也都按部就班地上学,放学,按时完成着每天的作业。似乎一切都近于常年。但我们是否反思一下:今年的春天怎么这样快呢?是否再也不用为完不成作业而愁眉不展了?时间可真是如同我们的作文里写到的:如盆子里的水——泼出去,再也回不来了。
  下面让我们看一组成绩数据对照:
  


  表一:2011年初一·三班上半年期中考试成绩
  表三:成绩变化曲线图
  通过表三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习成绩下滑了一个分数段。多少分?5分!如果计算总分平均下降40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办才能把学习提上去?
  总结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课程改革后,每科的教学时数减少,教师的授课速度提高,知识面的扩展与运用比以前少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下降了。新课程改革后,每科的课时数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所谓的文综、理综科目课时数减少了三分之一。作为三大主课的语文、数学、英语比以前的课时数缩减了几乎一半。为了授完教程,教师必须压缩学生课堂练习时间,增加课堂讲授时间。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授课内容脱节,学生的课堂效率低,课堂效果完成不到位。
  2、教师作业数量未增加,部分学生“吃不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需从作业中检测,学生作业太少导致学生空余时间玩性上瘾,思想逐步钝化,对学习产生厌烦。学生毕竟从学到玩易,从玩到学难。学生如果形成“吃不饱”→玩劣成风→思想钝化恶性循环,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3、学生思想松懈,学习时间减少。所谓松懈是指一个人由情绪紧张到放松的心理状态。新课改后空堂、自习增多,学生自主掌控时间延长,全班95%学生自制力达不到自主学习水准。部分学生则认为已经不抓学习了,开始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喘口气,歇一歇的想法。有的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将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过分热衷于文体活动,学习时间逐步荒拙。
  4、家长的无顾虑放手性引致学生没有后盾的支持,更缺少了督促与监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选择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于是便产生了一大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家中的学生——农村“留守学生”。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中,成为“隔代教育”。父母为了家庭过的更好,外出打工,只想到了拼命挣钱,攀比打工挣钱的工资多少,却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忽略了孩子的切身利益——孩子的生长,生活与学习。
  5、缺少家校的交流与沟通。很多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尤其是年轻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信息的传递、学生矛盾的处理方式方法,沟通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找不到学生家长,学生家长联系不上教师。学生正处于青春多变期,如果学生的变化家校没有及时沟通,将处于盲目教育学生的阶段。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的也是必需的责任。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必须务实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培养学生优质的学习习惯;要想培养学习习惯,必须从基本的学习规律开始。
  从基本的规律着手:我认为学生几乎忽略了三大学习步骤(预习、学习、复习)中的第一步——预习。首先我们谈一谈预习都有哪些作用:
  1、预习可以改变学生听课的被动性,给学生以自学的空间。对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听课很盲目,不能把握听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预习,其实也就给了学生自学的空间,也给了学生思考的余地,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从而使学生上课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愿望。
  2、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一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掌握好,会形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解决,增加了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前面节省下来的充裕时间来解决课堂中的难点。例如数学有些例题,则是仔细审题,然后合起书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之后再翻开书对一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所做,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3、通过预习还可以扫清知识上的障碍,为学习新的知识铺平道路,使听课变得容易和轻松。对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会更加集中精力去听,同时分析不理解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这样做能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自己的认知结构有动态性发展,避免了因忙于记笔记而影响听课的状况。
  4、通过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必定要走上社会,“终生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如果能够长期坚持预习,就能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就能为将来走向社会后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阶段的我们预习要有目的性,有目标性。以初一的七科目为例我们一起探讨一下预习的方法:
  語文,首先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生词;其次,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生活年代,生活背景,便于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作用,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意境;再次,划分层次,了解本课的大意;最后,巩固预习知识,做《学习与检测》的“课文拾贝”练习题。
  数学,在预习新例题时,先看一看本课的题目,联想一下与以前知识的关联。如: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回想一下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方法与步骤;在学习因式分解时,先回顾整式加减的运算;然后看例题,做例题,做好笔记(那个知识点不理解,还有没有其他解题方法等);最后根据例题做课后的练一练,《学习与检测》的基础训练。
  英语,首先看的不是课本,而是《学习与检测》的“学习目标提示”,“自主学习巩固”,“词组学习”,“语法练习”。第二步通过《学习与检测》明确学习的目标,有针对性的去看单词,读单词,划出重点词组、语法在课文中的位置,熟读句型。第三步做《学习与检测》的“即时练习”巩固单词、词组、语法。
  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四科根据《学习与检测》的学习导航,图释导学等有目的划出课本的知识重点,以及与之关联的年代、河流、名称等。做《学习与检测》中的“目标检测”,巩固知识重点。
  上面多次提到《学习与检测》的作用,许多科目的老师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学习与检测》是为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准备的资料。我认为《学习与检测》可分开为“学+习+检测”,“学”即为预习知识;“习”,即为练习;“检测”,即为检验学习效果。所以《学习与检测》是三个学习步骤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预习的重要性到这已不言而喻了。我们应该明确预习的目的,是提前对于要学习的课程有一个初步认识,而不是提前全部学会,那样的话,在课堂上的时间就变得效率不高了,而且也很不利于同学们在课堂学习时的兴趣度培养。真正的预习目的,是要找出知识困惑,以便将来课堂学习时有的放矢。因此,也就无需彻底搞懂,更重要的是要把问题找出来,写在笔记本或者划在书上,等到上课时,与老师所讲内容进行对照,从而提高印象水平和学习效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做一件事情如果事前做到心中有数,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对于素质教育笼罩下的我们如果把预习纳入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中,有的放矢的充实课余时间,填充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将会水到渠成,迎刃冰解。
其他文献
摘要: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得到体现。具体到思想政治课而言,由于这门课程在形成学生的理论观点、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有导向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之现行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枯燥、课堂导入方式单调(大多为复习旧课后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广大政治教师就更应该在钻研教育规律、研究教学法上狠下工夫。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是一个由理性——感性——理性,从实践出真知的学习过程。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上好第一节化学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第一堂化
期刊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能直接阅读英语书籍、报刊杂志,获得信息,是英语阅读能力的标志。职高学生英语基础差,不论他们是就业还是升学,学好英语势在必行。  从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中可以看出,阅读的比分逐渐增大,阅读分量也逐年加重,阅读材料也逐年变难。正如英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事,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学习
期刊
《美术课程标准》就较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这一宗旨。其原则是借助客观形象,强调主观感受。《美术课程课标》摆脱了单纯传授造型技能的教学模式和强调写实性的写生教学,它在教学中提倡发挥学生的艺术直觉,在写生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观察事物外在形象而且能联想到与观察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以及自己与观察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并把它表现在画面上。它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学生可不受客观限制将视点扩展
期刊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1、打开学生心
期刊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桥》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一位老支书在一个洪水暴发的夜晚,为了能让乡亲从村里唯一的一座桥上逃生,献出自己和儿子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期刊
一、开放性的教学方式  物理活动课,不是随意的课外活动,而是课堂内外各种方式相结合的课程。教师的角色被摆到组织者和总结者的位置,应该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参与探究的开放性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现象、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等这样一个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使学生通过书本获得的间接经验和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相结合。老师和学生在交互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共同建构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完成学习
期刊
摘要:兴趣,通常是一把打开通往知识大门和成功之路的金钥匙。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爱好,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深刻而长远的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也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关键词:音乐课程兴趣激发       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理念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足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不仅仅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英语情景交际题目进行分析,总结出高考中有关情景交际题常考的几个方面和解题思路,为学生更好地复习迎考指明方向。  关键词:高考题情景交际交际用语解析       一、交际用语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密切联系  汉语和英语在文化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考查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力求用英语思维,避免母语交流定势的干扰,要根据英语的文化交流习惯来应答。如,当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这个背景下,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 把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已经引起了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情感? 情感对高中英语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 剖
期刊